CopyBook > 彼时陌上 >第一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加入书架

第一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ue jan 13 10:16:35 cst 2015

    (1)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夕阳将下,朗朗的书声从金陵城中一座大宅的偏厅中传出来,只见大厅中一名三十多岁的长须儒士,身着蓝衫,面若冠玉,双目微闭,在厅内缓慢来回跺着步,听完那一句“此之谓也”后两眼一睁,转过来身来道:“好,果然背的极熟,景永,你可知这段《孟子》中最重要的那一句吗?”。

    那位被称为景永的少年大约十六七岁,脸上棱角分明,身材十分壮实,他听到问话站了起来,微一沉吟,斜过眼看了看右边正在研墨的书童,那书童似乎微微张了张嘴,景永微微一笑,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先生,当是那句以德服人。”

    那儒士点了点头道:“嗯,不错,景永你家世代为武,但即使为武将,也需谨记以德服人这一句,以前元为例,蒙古铁骑横行天下,无可匹敌,但每征一地往往横征暴敛,杀人盈野,流血漂橹,以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故不及百年,即被我明朝所替,而当今圣天子以仁孝治国,不出二十年,大明国力早远胜前元,此以德服人之功也!”

    景永站起身来向儒士供手道:“多谢先生教诲,景永铭记于心!”

    儒士点了点头道:“好,今日课毕,下次课前将《孟子、公孙丑》两篇再抄两遍,嗯,你先回去,我去向令尊告别一声即回。”然后他转过身,跨出偏厅向正厅而去。

    那景永一脸端正严肃的脸色,直待那儒士身影不见才徒然翻转,向边上的书童吁了口气道:”跟方先生的课好可怕,幸好有你在,小七,上次段师傅教你的传音入密真是神奇,先生完全不知道是你在替我背书,今天的作业你晚上早些抄好啊,还有你记得字写得不能太好,上次差点被先生怀疑了。”

    那书童向他微微一笑,突然半边脸上一阵红色,而半边脸一阵青色,扶在桌上几乎要发起抖来,景永心里有点愧然,说道:“小七,你又发作了,好象比上次又严重了?”

    书童扶着桌子,半刻之后才得以站直:“少爷,小七无父无母,自小在少爷家长大,全靠老爷少爷恩赐,才活到今日,能为少爷做点事情,即使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只是上次段师傅让练的内功实在厉害,每次运功过后,总觉得半边身子在火上烤,而半边身体则象在数九隆冬的冰窟里,一次比一次严重,实在比死还难受!”

    景永心有感悟,拍了拍书童的肩道:“再过些日子吧,等明年恩科结束,我让段师傅把你身上的内功除去好了。”

    那书童道:“是,全凭少爷作主。”

    两人说话间,一名老仆从厅门而入,弯腰向景永道:“少爷,老爷有令,让张七送方先生为府,立刻出发!”

    景永道:“我知道了,小七,快去吧,记得在先生的地方要尊敬!”

    书童躬身应道:“是少爷,小人理会得。”

    一辆由四匹骏马牵引的的四轮马车从徐府门前驶发,向着金陵城的另一个方向缓缓而去,其时正是明朝洪武23年,大明皇帝朝终于结束了血腥的胡惟庸案,十年之中,数以万计的“淮西勋贵”被诛杀、流放和发配,其中包括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朱元璋曾公开对其称为“功勋过于萧何”,但最后皇帝为了能替自己懦弱的大儿子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政权,终于将其满门株却,只有其长子李祺因娶了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方得幸免,但也被流放江浦,禁止回朝。

    但在另一方面,大明无论经济政治军事都远远超过前元,金陵城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繁华,为了巩固中心,皇帝下令建成了整个人类史最大的城墙,又迁天下富户填充市内,整个京师可谓朝气篷勃,气象万千。

    而徐府正是明朝另一功臣徐达的府地,而景永则是徐达小儿子徐增寿的次子,虽然其时有传言徐达为皇上赐死,但徐家却未受到任何影响,其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位,并任金陵城守,掌控金陵城军队,其三个女儿均为朱元璋的儿媳,对比其他淮西旧部抄家的抄家,灭族的灭族,徐家的风头可谓一时两无。

    车厢内,张七从一边的小柜中拿出一个小香炉,取出火折子点了几块炭放入底部,又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从中取出一小粒香料放在香炉中间的小铜架上,香料为炭火所热,立刻发出一种清淡、素雅的异香来。

    那方先生深吸一口,不由得赞叹道:“若有若无,似兰似椒,沁人心脾,摄人魂魄,世间竟然有此奇香,小七,此香何名?”

    张七向方先生作了一揖道:“禀先生,此香当地人称为国色天香,为南洋进贡,由沉香和当地特色香料合制而成,老爷吩咐,先生高风亮节,不可被马车臭味所染,故点此国色天香,以衬先生雅量。老爷还吩咐,如果先生属意,已备好此香数盒,随车送至府上。”

    方先生微微一笑:“徐老爷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无功不受禄,我怎可受此厚礼。”

    张七首道:“方先生你过谦了,老爷说了,方先生之名早震动天下,能屈尊至徐府为师,当是我家少爷之福,老爷不敢送先生金银之物,但一点香料务请先生收下,先生作文章时焚上一粒,有助开怀凝神之功,请先生万不可推却”

    原来这位姓方的儒士,竟是当时名动天下的大儒方孝儒,除了徐府,确实再无他人可请之为师了。

    方孝儒微一沉吟道:”我收下此物,倒无不可,但我有一个小条件,你可以答应我吗?”

    张七正色道:“方先生是少爷的师傅,一日也师,终身为父,那先生也即等同于小人的主人,主人有事尽管吩咐,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方孝儒摆了摆手道:“这孩子,那有这么严重,我只不过想问你一件事,前日贵府公子所作《刺客论》,因何独尊豫让?”
  http://www.xshuquge.net/txt/3405/14567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