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首屠城城上说无情,得密信信中言有心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feb 09 21:24:22 cst 2015
平梦关内,闻南顾等十一人环列于一张地图上,上面标注着吴河北四镇的地理和各处驻军营帐。
观看良久,移剌兆启问道:托阿贝勒,平梦关既下,那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打算?
问南顾说道:以平梦关为界,北尽小屯,人丁稀少,取之无功。东亦如此。我等之令,下吴之大邑,乱吴征逆军之军心,若有余力,伺机截断吴军粮道,迫吴军师南归。所以,不论如何,我们只能向南。
仆散仲兴道:往南,那吴军城镇就太多了,由近到远就是敦山郡,获鹿郡,亥将郡,客郡,塔广郡,门锦郡,卡河郡,赫贤郡,这也就是营州所有的郡城。敦山郡是州治,另据降卒所说,营州诸郡以敦山郡,卡河郡,赫贤郡三郡军马最多。因为这三个郡分别在营州的最北(敦山郡)最西(卡河郡)最东(赫贤郡)方向。这三个郡的驻军最少应该是赫贤郡,兵力在二万左右。其余两个郡的兵力大约在三万到四万万之间。如客郡,亥将郡更是只有一万人左右。当然,那是战前。现在根据吴军两次大动作抽调的兵力应该是四十万到五十万之间,纵然以河北四镇的兵力,也有些不堪重负了,至少以前的平梦关驻军在三万人,可现在只有两千人,所以,我估计现在整个营州的军力不会超过两万,而每个郡平摊不过两千五百人,甚至更少,以敦山,卡河,赫贤三郡之重,守军兵力不会超过四千。而以如客郡,亥将郡等郡,兵力将会更少。所以以我们目前的军力,大有可为。
看着众人应同的神情,闻南顾笑道:不知道怎么个可为法?营州地势由北向南到敦山郡成了一个瓶口,不管我们怎么绕,想要往南进攻,必须先要攻破敦山郡,不然,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进入平州,可那样做,我们就要面对两倍的营州军。或许以后我们可以这么做,但现在,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并不足以力战吴国两个州的驻军,纵然是现在这两个州的主力不在,也不是我们这区区三千人能吃下的。
移剌兆启皱眉问道:那托阿贝勒,我们该怎么办?以我们的军力,别说四万吴军了,如果我们要在营州打开局面,必须要先攻破敦山郡,凭借我们这区区三千兵力,纵然面对敦山那几千吴军的死守城墙,我们都未必能胜利。
闻南顾想了想,问道:没走脱一个吴军吧?
移剌兆启道:没有。我们是以诱敌之计攻破的平梦关。那个吴军守将并没有向其他地方派兵求援。而且,我们入关之后,吴军的降卒,我只来的及问了几个问题,就被将士杀了。
闻南顾在问道:那那些吴军战死的士卒盔甲如何?留着呢么?
移剌兆启说道:都有些残破,但是都没有扔掉。
闻南顾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好。还有一件事,敦山守将何人?知道么?
好像是叫邓迫,是什么宾州将军的哥哥。
哦!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攻敦山郡。
移剌兆启道:不如如取平梦关时,诈称马匪,东进平州如何?我以马匪之身寇于平州,营州未必肯救?况平州地处山波关,嘉武关之后,恃关坚城固,大军在北,营州在西,必少警备之意,况平州北有二关之固,西有营州之城,南有陈纪之国,东有辽山之险,民怯战而苟安,我将三军伐之,无有不胜?况取敦山之利或不如其弊啊!
闻南顾说道:非也,我等欲扬名于吴国,先取敦山必矣。夫取敦山利有四。夫敦山者,营州之州治也。营州如人,则敦山其首也。我取之,则营州余郡若有结盟,无其首尔。兵无一帅将佐二心,互而牵绊,纵其兵倍于我我亦能克之。此取敦山利一也。我取平梦,以损兵百人而败敌二千,此大功尔。然亦大败尔。我举军之丁不过三千二百之数,损一人且不能补,何况百人乎?夫敦山者,郑人吴人各半也。郑人以前朝之忠民于吴累受欺辱,我取敦山,郑人因与吴人仇隙,可为我用。此取敦山利二也。夫敦山者,其守名邓迫,系吴宾州将军邓旭之兄,旭以取燕地之功,恃燕地之险,颇有自立之心,吴主亦有所不满。我等大可假吴主之意,借平梦关守军之名,取敦山不难也。此取敦山利三也。我以三千之军而下三千守军之州治坚城,必能使吴之他军丧胆。此取敦山之利四也。有此四利。何不取敦山而下营州,敲吴人亡国之丧钟。
左右十人大声应道:敢不从命。
既如此,全军整备,准备出发。
扎。
///////////
敦山城内,邓迫看着手中书信,心中难以平静。时邓迫的幕僚毛达问道:邓公,你一个月内先后将郡兵马指挥使,六个指挥,十七个百户都贬杀,换成了自己的幕僚,是不是有些,,,,
邓迫看了他一眼,笑道:怎么?我做错了么?
毛达急忙说道:倒不是说错,只是太急了。现在就连信使探马我敦山郡都没有。
邓迫说道:可我纵然做到了如此地步,城中不过四千三百人的军队。我的弟弟,真的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纵是现在我手里掌握了四千强军我心里也不踏实啊!毕竟,这走错一步,可就是滔天大祸就在眼前啊!
毛达 说道:可是,敦山四周连探马都没有,旦夕有个闪失,未必就比滔天大祸差啊!
邓迫斜视毛达一眼,轻笑道:你在担心什么?北方那些素真人,有徐志钦那二十万挡着呢。草原人,别忘了,营州还有个平梦关呢。那里就算兵力少些,可平梦关可是,,,嘿嘿,吴国四大强关岂是虚名?你难道怕居住在京师的那位皇帝陛下,如果他发来大军来攻打我们,我就用整个营州投降北方那个素真汗国,总不会有差吧。
毛达汗流满面说道:是是,,,
报,郡守,城外来了一队精兵,大约有好几百人呢。
邓迫面色一变,问道:一队精兵?几百人?哪里来的。
那侍卫应道:平梦关方向。
邓迫面带戏谑看着毛达笑道:看来,还真被你说准了。走,看看去。
城上,邓迫看着城下那几百吴军,甲胄上还带着血迹。还有几个人抬着,应该是一俱尸体。
邓迫说道:不知城下何人?
那领头人应道:末将是平梦关乐安指挥使麾下兆启,前日有大批草原人突袭平梦关,结果乐安指挥使力战不敌战死。两千兄弟,末将只带出了这么一些人,勉力败抢出了乐安指挥使的尸体。闻邓郡守有大才,麾下兵精将勇,且军马众多,请郡守念袍泽之情,同殿之义,尽发大军讨伐贼人,为乐安指挥使报仇啊!
邓迫沉默半晌,说道:放入关内。
毛达劝道:夫彼平梦关举关之兵不过两千之数,若尔死战关破,则军十不能全其一也。而今此军之数,近平梦关之军四成矣。纵是死战得脱,亦罪刑于法,使其驻军城外即可,待敌来戴罪立功,何使其进城也。
邓迫道:彼以残军投我,我岂能不留乎?况我城中军卒虽众然能战者少,彼既能于草原人中杀出生路,料是有能力之人。我今以诚意收之,彼必能为我所用尔。有此一军,胜三千郡兵尔。开关。
/////////////
敦山城北四十里,托阿军两千四百骑列阵于此。闻南顾遥望敦山城,问道:时间差不多了吧。
该开宴了。
闻南顾冷冷一笑,说道:那还等什么,出发吧。城破之后。凡着赵人(郑人赵人服饰不一样)服饰者,皆杀。
扎。
敦山城郡守府内,邓迫,毛达,兆启,三人正自饮宴,邓迫酒已有些醉,说道:将军在城中暂歇几日,待城中这四千郡兵训练成精兵后,本郡守命将军为大将,亲领五千虎贲强军为乐安将军报仇。
兆启趁势起身,近于邓迫身前。说道:郡守高义,末将知之。请满饮此杯。
好好好,邓迫将酒盅方到嘴边,兆启猛的拔刀,手起刀落邓迫一颗人头落下。兆启大呼:营州敦山郡守谋反,我圣上信使尔。奉圣命诛除奸逆,只诛首恶,余者不究。迫府中侍卫骇然,竟不知战,启复一刀,杀了毛达。不一会,数十个平梦关守军入内,迫旧部皆降。
启得敦山郡军马指挥使印信。尽收敦山郡军马。比及闻南顾到时,城内已定。顾乃使降卒出城,做十营夺其兵器铠甲。是夜尽杀之。次日,一场大屠杀开始了。
天上下着雨,雨水淋在地上,也无法洗刷这其中得血累吧。
闻南顾和所有托阿军高层都在城上观看着这世间最不人道得一幕。
闻南顾突然说话,那声音如冰雪一般寒冷,纵然以雨水的柔情也不能冲淡半点那刺骨的淡然:屠城?现在这个城内上演的,就是屠城。没有人会说屠城是仁慈的,后人更不会因为我们今时的无奈就去称赞我们,不,连理解都不会。纵然后人说我是魔头,魔鬼,甚至是刽子手,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是,就算他们当面来质问我,我也可以告诉他们,我不后悔。纵然日后大胤汗国亡了,素真民族湮灭了,我们的后人不在有我们的民族,不在有我们的语言,不在有我们的信仰,不在有我们的神明,不在有我们的英雄,甚至到我们的后人都不在理解我们,我们的苦,我们的无奈,都会被那些虚伪的民族抹杀,留下的只有我们在迫不得已之下做的无奈行为而被后世唾骂,我也不后悔。我不想说什么大仁大义。我只想说,我也是一个人,我看到杀人也会害怕,看到流血也会惊恐。同样,面对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比如城下这场屠杀,我也会心生怜悯。可我不会制止。因为,他们是我的敌人。我所要做的,就是,杀掉他们,不管他们是老人还是孩子,还是妇孺。用他们的死亡,迫使那些入侵我们国家的军队因为担心而不能全心全意作战。记得,我们是素真人,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上天注定必须以十万,百万生灵献祭才能让其余的人存活,那我不希望献祭的人里有素真人。别的民族的人同样如此想法。甚至,他们会选择用他们那所谓的仁义道德去劝一个民族去牺牲。如果必须有,那我的责任,就是让这个人数减到最少。如果民族的传承和我日后的名声让我选择一样,我会选择前者。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同样,也是你们的责任。这是当我们披上我们的盔甲时就已经注定的。还有,记得,如果你们的仁慈你们的名声注定要用素真族民的屈辱生命来诠释,那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会不惜一切代价,至少,我的刀没有上锈。
////////////
郡守府内,闻南顾双眉紧锁,有些无所适从。
一阵走步声进来,移剌兆启手拿一封书信进来,笑道:托阿贝勒,看看,这是什么?
闻南顾接过来-看到
言吾兄迫,数月之间,天下之变,何其 速乎?夫先者,吴靖王举师二十万北征,人皆言此番胤不能久存也。弟亦同之。不料,区区数月,军败广军城下,火焚嘉武关前,二十万强军,还国者,不过数百骑尔。此自昭宗定业以来未有之惨败也。国祚因此而衰,将相异志而危。此吴亡国之状已显矣。
后,梁使一竖子伐廉,弟以年幼未足惧,不以未备。彼竟以一战之功,尽得廉国,二战余威,下以半燕。此梁之当兴而见于此。弟无奈,只将左右三万之军入燕,趁梁数战之胜而兵骄,举廉燕无敌而将狂,三战三胜,使之北上襄州,得保燕土。
弟本拟将以班师而全全功于社稷,然以弟观之,慕容氏性骄而不能用人,兄不见襄州祖康乎?今弟以三万近军并以全燕,此天与旭也。旭岂可弃乎?望兄长起师营州,弟将燕中强军出于宾,襄,柳三州,纵不能并天下以成帝王之业,亦可偏师一隅,而成二十年之帝王尔。
http://www.xshuquge.net/txt/2978/15448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