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可怜的魏王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at feb 21 17:18:22 cst 2015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六,李世民下诏罢黜太子李承乾,贬作平民,囚禁于右领军。李元昌,侯君集,杜荷等人全部处死。
又于贞观十七年九月初七将李承乾流放到黔州,也就是贵州,李承乾到了黔州没多久,便猝然死去,应该是忧郁死的。
可怜的娃啊,身体缺陷导致心里缺陷,最后堕落了……
李承乾造反未遂被废了,这性质好比林老总刺杀毛主席,太子的位子被空了下来,究竟选谁?那得待定!
魏王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小名青雀,分明是家雀(qiao)儿么,与原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亲生嫡子。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逐渐声名狼藉,李承乾被老爹勒令进修,魏王李泰看准时机了,一心想谋取太子的位置。
李泰是个很有心计的孩子,他看准太宗喜好文化的特点,招揽了大批文人墨客,充入自己的文学馆,大张旗鼓搞起文化产业,编写了一本《括地志》,历经四年,终于成书,共五百五十卷。
《括地志》成书以后,李泰搞了一个盛大的典礼,弄出一个隆重的献书仪式,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一撂撂散发着墨香的《括地志》用宝马香车拉进了皇宫,沿途锣鼓齐鸣,鞭炮炸响,热闹非常。
唐太宗也很开心,在弘文馆接见了全体编撰人员,把李泰好好表扬了一通,下诏将《括地志》收藏秘阁,弄进了国家图书馆,赐赏锦帛万段。
从此,李泰名声大起,成为一时的舆论中心,风头压过了东宫太子,王府每月开销也远大于东宫。
唐太宗还恩赐:凡李泰开口,一律照准,尤其在经济上给以充分扶持。李泰长得很胖,行走不便,唐太宗就批准他可以坐着小轿进宫。
李泰喜滋滋地开始了自己谋位进程。他先是要求搬入武德殿居住,太宗也批准了。
他以为,成天在太宗面前晃悠,鞍前马后,可以加深领导的印象,有利于进一步的升迁提拔。
可是,不久大臣们就上了谏议,你这不是让他们兄弟不睦么?于是乎,唐太宗又让他搬了出去。这时,李泰有点灰心。
李承乾看出了李泰的用心,并且有点嫉妒他,抓紧谋反篡权的速度,可是,赶上李佑造反,事发后直接被废了。
李泰与朝中重臣的关系不太好。为了打击这些重臣,他跑到李世民面前撒娇,告状,说大臣们看不起自己。
李世民就把大臣们招来问话,问大臣们为何胆敢轻慢李泰,难道李泰不是天子儿子,不是我的皇子?把大臣们吓得够呛,这些重臣从此更与这位皇子保持适当距离。
李泰很得意,他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帮官二代,比如宰相房玄陵的儿子房遗爱,杜晦如的弟弟杜楚客,驸马都尉柴令武,等等。
这些官二代都掰着手指头给他分析,说他晋升太子的有利条件,认为,皇上三个嫡子中,李承乾已经废了,晋王李治为人懦弱,难入皇上的法眼。只有殿下条件最为优越,聪明能干,手下干将如云,无疑是皇上心中的太子的最好人选,入主东宫,顺理成章。
李泰想想,很得意,许诺这些手下:将来我登了大位,各位都是功臣,我绝不会亏待,绝对重用。
众人又给李泰奉献了许多良策。李泰一一施行,不顾自己身躯肥胖,不辞劳苦,每天入宫侍奉父皇,殷勤备至,不断以肉麻言辞博取父皇好感。
那天,他特意打来热水,为李世民洗脚,让老头感动得很,因为李泰体胖,蹲下来已是气喘吁吁,可是,他还是气喘吁吁帮太宗洗了脚。不要小看这洗脚,谁敢拍着胸脯说,我给我爸洗过脚?至少我就没有?
唐太宗口头许诺说:好孩子,你大哥不争气,以后就看你了,和大臣搞好关系,过了这四月,朕就颁诏立你为太子。
李泰狂喜了,五体投地跪下来,说:父皇,您生我养我,没有您,哪有我。我为父皇洗脚,只是为了表达感恩之情,不是为了别的。
可是,大臣不和太宗同样看法,他们认为李泰矫情。有一次,李泰和太宗说话,他知道李世民疼爱晋王李治,就对太宗说:父皇,你立我为太子以后,我死了,可以把我的儿子杀掉,传位给弟弟晋王。
李世民很高兴,这儿子如此知趣,如此爱护弟弟,不传他传谁呢?太宗把话说给大臣,大臣立即指出了李泰简直太能扯了。
谏议大夫检察院院长褚遂良说:陛下你大大看走眼了。愿陛下谨慎,不要再搞错了。哪里会有陛下殡天后,魏王据有了天下,宁肯杀自己儿子,传位给晋王的道理呢?
唐太宗明白了。大臣们大都反对立李泰为太子,还建议传位给平和宽爱的晋王李治。李世民开始深思了。
李泰得到了消息,立马采取了一个臭招:去吓唬李治,说李治与卷入叛乱的皇叔李元昌关系不错,恐怕要倒霉被砍头了。
而这李治这小子不知道是天生胆小,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我估计是武则天,立马跑进宫去,成天跟在李世民背后,露出心惊胆战的样子。
李世民奇怪了,询问原因。李治才吞吞吐吐说出李泰吓他的事情。太宗立即感悟到了李泰的不良心机,打消了立储的念头。
最后,在朝廷重臣们坚持下,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太宗嫌李治太温和,宰相长孙无忌说:陛下马上得天下需要刚猛,太子继位守陛下之成,更需要温和仁爱。
唐太宗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后,说了两句很深刻的话:如果让李泰得了太子,那么,天下就觉得太子这个位子是可以通过策划和计谋来经营获取的了。如果让李治当了太子,那就可以保住李承乾和李泰的生命,但是如果李泰或李承乾做了太子,那就一定保不住另外两个的生命了。
唐太宗还说,李泰的文才辞章都非常好,我非常喜欢他。可是,为了国家和兄弟和睦,只能外放了,这样才可以让江山无忧、兄弟两全。由此可见李世民确实是个好爹,前提是你是一个好儿子。
李泰文采出众,心计过人,并且花大力气费心谋取太子之位,为何不能如愿?简要归纳,大体四条原因:过于矫情,过于心机,缺乏重臣支持,最重要的是不利于稳定政局和兄弟关系。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计议,立李治为皇太子。
李世民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太宗多次称赞他好。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将讨伐高丽,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确定了发兵日期,李治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马奏事,从此开始。
等到唐太宗大军凯旋,李治跟从唐太宗到并州。当时唐太宗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几天。
李世民晚年追求长生不老,炼丹吃药,最终,把自己给吃死了。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崩。六月一日,李治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
李治继位为高宗。高宗对哥哥李泰不错,可是,李泰还是郁闷在心,在三十二岁那年死于封地陨城 。
……未完,待续……
http://www.xshuquge.net/txt/5390/18093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