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加拿大名人精选传 >第二章 尼尔扬
加入书架

第二章 尼尔扬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尼尔扬(1945~至今),一位在世的r“教父”,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ly。

    少有端坐的ly,一脸沉思相,冷酷的墨镜和夹克,似乎很难和他舞台上疯狂拨动吉它的形象相连。不过,这也许正是ly在根源与激进、民谣和朋克之间自如来去的缘由吧。

    生平

    全名:尼尔扬

    英文名:ly

    国籍:加拿大

    生存年代:1945年11月12日——至今

    社会地位:是加拿大摇滚音乐人

    主要成就:是摇滚乐诞生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有人将他和马克思、爱因斯坦合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他的学说和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理解,为全人类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领域。

    主要作品:著有专辑l、prar**d、lvatayhall等。

    ly1945年11月12日出生在加拿大的多伦多。父亲是加拿大著名的体育记者tty。在双亲离异之后,ly跟随母亲来到了**p。正如那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ly从小就自学吉他,并在高中时开始组乐队。60年代中期,他以“鲍·迪伦式”的民歌手形象在多伦多的约克维利有**小名气。他也在一些电声民歌摇滚乐队中待过,如ly和“绅士”(qr)乐队。1966年初,他来到洛衫矶帮助足见了“布法罗·斯普林菲尔德”(bffalprfld)乐队。在乐队里,他担任主音吉他并且作曲,偶尔也担任主唱。ly的音乐观念核心始终是强烈的**意识。他近乎心甘情愿地否认期望、潮流以及所谓的趣味。他是个摇滚英雄,但绝不会向名誉和地位低头。他的歌曲个性鲜明或带有浓烈的政治气息。他为自己民谣摇滚和歌手兼词曲作者身份而感到自豪,同时又摒弃他们,不断超越着自己。然而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折衷主义者。他尽可能地以音乐形式的发展作为自己创作的唯一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尝试,这个过程至今仍在持续中。ly什么时候追求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从来都是无关紧要的。任何音乐都会因为他独特气质的介入而立刻身价倍增,任何一个有他参与的乐队都会成名——bffalprfld、razyhr、rby,tll,ahady。

    音乐生涯

    一、组建乐队

    正如那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ly从小就自学吉他,并在高中时开始组乐队。在有过不少组乐队的经验之后,y真正的音乐生涯开始于在加州组建的bffalprfld乐队。1966年秋,ly和tphtll在内的另外三位乐队成员开始录制乐队首张专辑《bffalprfld》。bffalprfld乐队在短暂的两年内共发行了三张专辑,ly的创作天分得以充分发挥,在队期间创作出《r.l》,《brkarr**》,《**pttfly》和《aahld》等著名歌曲。在短暂的一进一出之后,ly在1968年5月正式离开了bffalprfld乐队,开始了个人的单飞生涯,同年宣告了乐队的解散。

    二、首张专辑

    1969年1月,ly和加拿大老乡jthll的经纪人lltrbrt合作在rpr公司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ly》,专辑由jaktzh参与共同制作。同年,y结识了thrkt乐队并开始经常合作。之后y将thrkt改名为razyhr,并将其作为第二张个人专辑《vrybdyk**th**hr》的伴奏乐队。y的著名歌曲《arl》和《d**bythrvr》都出自该专辑。在个人发行过两张专辑之后,ly又加入到rby,tll和ah中,于1970年3月跟该组合合作发行了专辑《djav》。这个时期是y的一个创作高峰。在1970年年底和1972年,y又分别发行了专辑《aftrthldrh》和《harvt》,这两张专辑成为ly最畅销的专辑,同时也奠定了ly在摇滚届的地位。《harvt》中的歌曲《hartfld》还成为ly唯一一首冠军单曲。

    三、“r教父”的美誉

    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发行了另外几张畅销专辑(如《thtthht》,《at》,《rtvrlp》)之后,ly了个人音乐生涯的一段低潮期。在1983年,y同合作多年老东家rpr公司分手,转投ff公司,而事实证明,这个阶段是y事业上遭受困难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y受到德国著名乐队发电站(kraft**rk)的影响,将电声引入到自己的音乐中,并在专辑中作了不少实验性的作品。虽然在商业上很不成功,但对音乐无比执著的ly并没有放弃音乐。1987年,在ff公司发行最后一张专辑《lf》之后,ly毅然决定离开,重新回到rpr公司的怀抱,并在19年发行了回归之后的崛起之作《frd》,《frd》成为继《rtvrlp》之后最受好评的专辑。而从1990年的《radlry》开始,razyhr乐队再次开始和ly合作。另外,此时逐渐走红的一些年轻的乐队如音速青年(yth),声音花园(dard)和珍珠果酱(parlja)等都公开表示在他们乐队的成长过程中均受到过ly的影响,而ly也因此获得了“r教父”的美誉。

    四、再次发行专辑

    1992年,录制《harvt》专辑时大部分的原班人马和y再度携手了被称作《harvt》“续集”的《harvt》。次年,ly参加了tv台举办的著名的“不插电”音乐会并发行记录本场演出的d和dvd。同样在1993年,ff公司发行了ly在该公司期间作品的精选,十分讽刺的取名为《lkythrt》(幸运十三)。1994年,y发行了另一张广受好评的专辑《lp**thal》,本张专辑还在bllbard200专辑榜上打入前十,排在第九位。而y在1995年和珍珠果酱乐队合作的专辑《rrrball》不仅在bllbard200专辑榜中排在第五位,还为y赢得了当年的格莱美奖的“最佳摇滚男歌手表演奖”的提名。1996年,ly还为著名**电影导演吉姆·贾姆许(jjarh)拍摄的电影《dada》制作了电影的原声大碟。同年,y发行另一张和razyhr乐队合作的专辑《brkarr**》。

    在新世纪,ly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在2000年,2001年和2003年,y分别发行专辑《lvradld》,《arypaat》和《rdal》。2005年,ly不幸身患脑病,但在纽约作完脑外科手术痊愈之后,令人敬佩的y在05年9月再次发行唱片《prar**d》。

    音乐风格

    一、风格介绍

    一支锈迹斑斑的老枪,一把哀怨苍凉的口琴,一位在世的rr“教父”,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ly。少有端坐的ly,一脸沉思相,冷酷的墨镜和夹克,似乎很难和他舞台上疯狂拨动吉它的形象相连。不过,这也许正是ly在根源与激进、民谣和朋克之间自如来去的缘由吧!

    ly既非流落街头的英国老“崩克”,也不像热爱田园的美国乡村大叔,他是位地地道道的多伦多人,加拿大才是他的祖国,虽然他的摇滚生涯是在..a开始。自杀的krtba在绝笔书上遗下这么几句歌词:tbttrtbrtthatfada**ay.这正出自ly那首绝唱“hy,hy,y,y(tthblak)”。每次唱这首歌时,人们会特别注意到ly吉它带上佩着的jhdr**的襟章,也会记住这首歌两个不同的的面貌:热情倾诉的at版和粗重、阴沉的电吉它版,它代表了ly真挚动人的别样情怀。

    回顾ly四十年的音乐旅程,倒是很有一番感触的。五十年代的草创、六十年代的狂飙、七十年代的光荣、八十年代的迷途和九十年代的回归,他个人的这条发展曲线也多多少少浓缩了时势的演进。四十年代来,ly像个辛勤的园丁一样不停滴汗苦作,但直到altratv“雄起”的时候他才被人们抬上了台面,冠之以各种美誉,而这对ly只是无足轻重的安慰罢了,因为他根本就是个摇滚变色龙,怎么可能被这种陈词滥调定位呢?

    ly最早的战斗历史要追溯到五十年代中期的qr,一支半职业化的乐队。少年轻狂的ly从rkrll中发现了奇迹般的生命力,决心为之献身。那时他受bbdyla的民歌感染最深,19年的yadbrd才是一支以r&b为基础的摇滚乐队,不过坚持的光景却不长,固执的ly又邀来三五好友,成立了被称为当时美国最好的bffalprfld,狂热的崇拜者紧追不舍,毒品也慢慢渗透他们的生活,于是ly又毅然抛弃短暂的热闹,悄悄独闯上路。1969年,他的第一张纯个人大碟在万众惊诧中面世了,他选择了完全与过去背叛的道路,这是一张极具多样和古典的唱片,人们无法预测ly的下一步会怎么样。结果是,他又将一支名叫rkt的乐队改头换面,这就是后来追随他多年风雨同舟的razyhr,ly此后的音乐无论怎么变,razyhr总会不时安分的出现。从第一张《vrybdyk**th**hr》开始,ly凭razyhr出众的乐器驾驭力,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二、怀念

    70年代十分值得人们纪念,ly在其中也留下了不灭的痕迹。jhdr**、jajpl、thdr、traff、kr都在那时候走出来,而ly除了与razyhr即兴合作外,还续写了一个rby、tll、ah&y的神话时代,那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歌乐队。不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1988年,ly才有机会与tphtll、davdrby、rahaah几位老队员聚在一起,灌录了他们的第一张录音室大碟。相反,ly的个人选集倒是一张紧接一张。其中,《aftrthldrh》恰如标题预示的那样,正是ly在金光下奋勇前冲的剪影,和着悦耳动听的乡村和民谣旋律,他轻松咂弄着忧伤。多年以后,.tt和vrythbtthrl都相继翻唱了其中的作品,由此可见它多么的深入人心。《harvt》也是他最为重要的一张作品,好多歌都流传至今,在“alabaa”中他唱道:“tyadallthr,**hatarydalabaa?ytthrtfththlpyal,**hat**r?”《harv》的巨大胜利后,人们都等待ly再炮制一张类似的专辑,但这次他们又跌得好痛。ly置轻车熟路的成功模式不顾,重新召集了一批独特的乐手,《thtthht》展示了他全新的风貌:黑暗、痛苦的氛围,远离主流的听觉冲击。原来拿着吉它唱民歌的y也可以如此野性!1979年,深受**ptl的影响,《rtvrlp》充斥了粗糙、激烈的朋克乐风,他招牌式的“hy,hy,y,y”就出自那时。

    八十年代,ly一直在蜕变中、迷失,这其中他玩过很老式的50年代摇滚、乡村、布鲁斯,也跟过摩登的****av风尚。喜欢他的听众觉得ly变了。不再是昔日眼中的英雄,而乐评界也有不少冷言冷语。ly对此依然故我,并称绝不与扼杀创意的时代妥协。不过,到19年,他终于还是来了一次大的回归,《frd》帮他找到了自我与大众都能接受的结合**。

    三、摇滚老枪

    1990年,ly与冷落多时的razyhr复合,《radlry》重性的车库摇滚正即将兴起的r潮起,ly顺势东山再起,并被后辈推为r之父。1992年,他凭《harvt》重拾了《harvt》当年的质朴情怀,而《rrrball》专辑中,他干脆便召来r大牌乐队parlja为他伴奏,彻彻底底的r了一回。其实,他只不过是将七十年代的把老枪擦亮后再重新拿出来用罢了!为电影《dada**alk》作完abt和实验色彩的配乐后,ly今年与razyhr继续携手,推出了他第43张专辑《brkarr**》。这次,他侧重电吉它、jazz和鼓的互ja,唱得较少,而清淡的民谣味和浓重的摇滚声融合得如此赏心悦目。多首长达近十分钟的即兴曲目,也一再显示了他坚守七十年代摇滚的本色和实力。ly一贯都有些抚慰人心的慢板感性作品,这次也不例外,“ard”空心吉它奏出的空灵味相信你我都意绪难平的。他还再度演绎了jyrd61年的经典作品“by**haty**attb”,不过不再是猫王当年的那种“姣”音,即兴与蓝调味十足,就像坐在pb中听歌一样。

    对很多人来说,ly的声音并不好听,很高亢甚至有些刺耳,而在我却是直入心灵的一枪。他的歌不乏社会写实,只不过更多的时候热情代替了愤怒,倾诉换取了控诉,但他这把不服老的摇滚老枪却永远火爆十足。

    特殊才艺

    一、《tvpld》专辑

    专辑中文名:tvpld

    歌手:尼尔·扬(ly),版本:[p]

    发行时间:1993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内容介绍:

    tv经典杰作“tvpld”系列,这次登场的是音乐史上最具革命精神的音乐大师尼尔·扬。现场演绎尼尔·扬的吉他及口琴的深厚造诣,以及与他合作多年的frak(pah),bkth老友悉数登场。“aftrthldrh”“h”等多首经典名曲一一道来……

    二、特殊艺人

    尼尔·扬是老摇滚里比较特殊的一位,他结合了老乡村摇滚和新浪潮电子雏形摇滚,在摇滚乐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音乐强调意境,旋律优美,但不乏摇滚气质,尤其是音色选择和开发,对后来很多年轻乐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尼尔·扬1945年11月12日出生在加拿大的多伦多。60年代中期,他以“鲍·迪伦式”的民歌手形象在多伦多的约克维利有**小名气。他也在一些电声民歌摇滚乐队中待过,如尼尔·扬和“绅士”(qr)乐队。1966年初,他来到洛衫矶帮助足见了“布法罗·斯普林菲尔德”(bffalprfld)乐队。在乐队里,他担任主音吉他并且作曲,偶尔也担任主唱。

    在他为“斯普林菲尔德”以及自己的首张专辑《尼尔·扬》(rpr公司,1969)所写的歌中,都透露出的忧郁、孩子似的幻想以及优美的旋律对位和尼尔·扬流畅的吉他风格的美妙结合。只是到了1969-1970期间,尼尔·扬才开始转向唱歌,并推出了《每个人都知道这无所适从》(vrybdyk**th**hr,1969)和《淘金热之后》(aftrthldrh,1970)两张专辑。他高亢的嗓音极其符合伍德斯托克摇滚节青年们的心情——用绝望的爱情歌曲同当时的生活现实进行着注定失败的斗争。

    1969年夏天,扬联合了克罗斯比,纳什,重新召回斯斯蒂尔斯,足见了&y乐队,乐队虽然共同参加录音的时间只有1年,但他们以后一直以一种十分松散的形式维持着。扬同&y乐队在一起的这一年中,推出了一些他最好的歌曲,如《无助》(hlpl)和《俄亥俄》(h),并且在舞台上,扬和斯蒂尔斯又重现了“斯普林菲尔德”时期两把主音吉他对弹,这种风格是扬同丹尼·怀特(day**ht)的《每人都知道》(vrybdyk**)上首先尝试的。

    &y乐队散伙后的两年中,扬制作了一部不太成功的电影,电影中的音乐最终于1937年以唱片形式,电影中的音乐最终于1973年以唱片形式,即专辑《通过过去的旅行》(jrythrhthpat)。他还于1972年推出专辑《收获》(harvt),当时他正试图摆脱明星地位的压力及老朋友丹尼·怀特的去世(1972年)交织在一起的痛苦,而对生命的思考和爱这两个主题在扬的作品中占据了同等地位。

    《收获》是扬的专辑中别具一格的,也是销量最好的一张,它标志着扬在音乐方向上的转变,从此,扬吉他中带着愤怒的忧郁连同充满了扬优美嗓音的音乐一块消失了,音乐中加入了本·基思(bkth)的伴奏,经常同扬抑郁的主音吉他同时出现在旋律部,给音乐加入了一种轻松和空间感以及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在《收获》这张专辑中,有一首《需要一个仆人的男人》(aadaad),表现了扬在思想深度上以及视野上的一种转变。这首歌标志着爱情在他的作品中已不再是主题了。

    三、不同凡响

    接下去的3张专辑《时光渐渐流逝》(tfada**ay,1973)《在海滩上》(thbah,1974)和《今夜晚》(thtthht,1975)体现了他的世界观的三个方面。《时光流逝》是一张现场录音专辑,扬自己出任钢琴并结合了重摇滚同乡村音乐。在专辑中,扬是一个执著的梦想家和一个自封的“道德家”。《在海滩上》是一张格调比较沉重的专辑,扬表现了一种不明显的性格,当时进行了一次失望的旅行,歌词体现了超现实主义风格,音乐则显得压抑和沉重。《今夜晚》比《在海滩上》录制时间要早,但却最后。这是他最具个性的专辑,以一个死去为中心,歌词时而隐晦时而明朗。更激烈更直接的专辑实际上是《时光流逝》。令人吃惊的是,它居然在美国引起轰动,连同他1975年推出的《za》,该专辑只是在语气上稍微轻松了一些。

    尼尔·扬的音乐既悠扬又激烈,既又流行性又有摇滚气质,不同凡响。

    全新认识

    一、尼尔扬促成水牛春田重组为慈善42年后同台

    尼尔扬、史蒂芬·斯蒂尔斯、里奇·弗雷三位巨星决定重组他们四十多年前的传奇乐队——水牛春田(bffalprfld),下个月参加为期两天的慈善演出。

    作为一支仅仅存在了不到三年的乐队,水牛春田获得的赞美却比其他乐队加起来的还要多。它划分了新的音乐疆域、汇聚了一代人的心,它的成员日后大放异彩。除了2004年去世的贝斯手布鲁斯·帕默和去年辞世的鼓手杜威·马丁,乐队仅存的三位创队成员扬、斯蒂尔斯和弗雷决定再次同台,参加2010年10月**日和24日两天在加州山景城举行的桥学院慈善演出。桥学院是一所专门帮助残障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和接受正常教育的学校。自1986年起,尼尔扬和妻子佩姬几乎每年都会参加该校的慈善活动,为残障学生募集善款。此次水牛春田的重聚主要也是由尼尔扬促成的,他们已经有42年没有同台演出了。

    吉他手弗雷两周前收到尼尔扬的一条短信,简短的写着“all我”两个字。他把电话打过去,尼尔扬询问是否有兴趣一起参加桥学院的慈善演出。他回答说:“如果你去,我想史蒂芬也会去的。”于是三人安排了一次电话会议,聊了几分钟就制定出全部的演出计划。由尼尔扬的贝斯手里克·罗萨斯代替帕默,克罗斯比、斯蒂尔斯和纳什乐队的鼓手乔·维塔尔代替马丁。演出大约进行35到40分钟,内容包括乐队的全部三张专辑,以第一张专辑中的歌曲为主,最后一张专辑只选用《th**ayh》一首歌。

    和许多60年代的乐队一样,水牛春田是在洛杉矶的街头成立的。不同的是,他们的成立地**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街头。当时来自纽约城的两个好伙伴斯蒂尔斯和弗雷在洛杉矶堵车的时候,发现了一辆挂着加拿大车牌的灵车。无巧不成书,这辆车的主人恰是他们的旧识尼尔扬。就这样,一支乐队在街头诞生了,它的名字则是来自路边一辆压路机上的标志。签约大西洋唱片后,乐队于1966年发行了首张同名专辑。同时创作的还有斯蒂尔斯编写的歌曲《fr**hatt**rth》,这首反映青年和警察冲突的歌曲让乐队迅速登上了民谣摇滚的领导地位,后来还被电影《阿甘正传》采用。此后,乐队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斯蒂尔斯和扬之前。前者喜欢尖利的声音,后者则偏好悲伤的氛围。但是这种分歧恰恰促成了水牛春田介于民谣摇滚、迷幻和乡村乐之间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在第二张专辑《bffalprfldaa》中,这种风格更加成熟。乐队获得了特别许可,在没有唱片公司监督的情况下,自己制作专辑。这在当时是前所未闻的。随着前两张专辑的大获成功,荣耀冲昏了乐队成员的头脑,内部矛盾日益加深。1968年举行完最后一场演出后,乐队解散了。随后又拼凑出了一张不太成功的专辑。

    水牛春田解散后,乐队成员走上了不同的音乐道路,并且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大获成功。尼尔扬开始了他电力十足的摇滚事业,斯蒂尔斯组建了超级组合克罗斯比,斯蒂尔斯和纳什,弗雷专注于乡村摇滚,同时还在科罗拉州布鲁姆菲尔德的各各他小教堂担任主任牧师。80年代5名创队成员曾尝试重组,先后三次在斯蒂尔斯的家中练习。1986年7月的那次演奏很成功,随后的一次不太理想,第三次几乎就没真正开始。1997年乐队入选摇滚名人堂,尼尔扬没有参加入驻典礼。三年后他推出单曲《bffalprfldaa》,表达了重组的想法。歌中唱到“再次看到那些家伙,尝试一下。也许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拥有的东西”。后来乐队也讨论过重组巡演,但是尼尔扬不同意。他不愿让其他人代替帕默和马丁,而继续沿用水牛春田的名字。正如弗雷所说,只有那五个人制造的声音才是人们心中水牛春田的声音。弗雷说,乐队解散后三人的生活大相径庭,尽管他们算不上死党,但还是朋友。这次的重聚让他十分兴奋,为慈善而演出也是个相当完美的重组理由。但是没有帕默和马丁,喜悦中也夹杂着悲伤。弗雷表示,这只是两天的临时演出,而不是水牛春田重回乐坛的标志。他们只想享受一下重聚的快乐,并将60年代的音乐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弗雷说:“到时候,每个人都有机会重新聆听历史。”

    二、打造新专辑将推精选碟

    早前获得52届格莱美终身成就奖的加拿大歌手尼尔·扬(ly)早前宣布他将发行第二张个人精选专辑《arhvvl2》,而这次的新专辑是继之前推出的个人精选专辑《arhvvl》的系列作品。据悉,新专辑将收录了此前从未发布过的4张专辑的全部曲目,其中收录的4张专辑分别为《hr**》、《ad-tryd》、《hrdra》、《d-bdkalv》,而这些专辑都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的,但一直没有公开发布,专辑《d-bdkalv》是1976年尼尔·扬与他的razyhr乐队在日本与英国的演唱会现场专辑。

    《hr**》专辑曾被尼尔·扬称为比1972年发布的专辑《harvt》的思想更阴暗的专辑,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而无法发布,最终被1975年发布的《tht‘thht》专辑所取代。专辑《hrdra》在1977年完成创作,当时这张专辑完全为了1977年发布的民谣专辑《aratar’bar》而制作的。

    早在2009年,尼尔·扬已经发布了专辑精选集《arhvvl1963-1972》而且该专辑全面收录了他早期作品并以10碟蓝光套装的发行。对于今次计划发行的精选专辑将以五大系列为主题,但到现在尼尔·扬仍没有公布具体的发行日期,但是肯定的是他目前已经开始了精选专辑的制作工作。

    与此同时,曾跟随尼尔·杨四十余年的夏威夷吉他手、多种乐器演奏家本·凯斯(bkth)于7月30日去世,享年73岁,至于本·凯斯的具体死因,目前尚不清楚。面对老拍档本·凯斯的离去,尼尔·杨早前在温尼辟(**p)演出时表示:“在演唱《lda》之前,我希望将这首歌是献给本·凯斯,而他的精神将会永存在我的心中。”

    三、岁圆梦格莱美

    第52届格莱美奖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加拿大民谣摇滚老歌手尼尔·扬(ly)凭借《lyarhvvl.1(1963-1972)》专辑,拿到了“最佳盒装/限量版包装奖”。《路透社》发表评论表示,这名现年岁的歌坛常青树,终于在格莱美的领奖台上圆梦了!

    《路透社》表示,尼尔·扬这名加拿大民谣摇滚歌手,在他将近50年的歌唱生涯中,19年才获得第一次格莱美奖的提名,此后,他在2007年和2008年,也入围了格莱美奖的候选名单,但是,他至今也从没有登上过格莱美的领奖台。

    而在第52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现年的尼尔·扬凭借《lyarhvvl.1(1963-1972)》专辑,拿到了“最佳盒装/限量版包装奖”,终于圆梦格莱美。尼尔·扬的这张得奖专辑,里面收录了他创作的120首歌曲。在领奖时,尼尔·扬表示,“非常感谢大家将这个奖颁发给了我。”

    本届格莱美奖,尼尔·扬还入围了最佳摇滚歌手,但最后不敌于美国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汀。事实上,格莱美奖,是尼尔·扬的心头之痛。多次与格莱美奖擦肩而过,他就曾说出了“我不是格莱美的材料”这样的丧气话,但他在今晚,终于了结了这一多年的夙愿。

    其实,为了表彰尼尔·扬在音乐上的贡献,格莱美旗下的ar协会在两天之前,就在一年一度的格莱美周庆祝晚宴及演唱会上授予了尼尔·扬“年度艺人”的称号。尼尔·扬的这名非主流之王,民谣之子,垃圾乐教父,如今终于修得正果。

    四、沉默的羔羊导演拍尼尔扬音乐会纪录片

    由《沉默的羔羊》导演jathad执导的音乐会纪录片《ly:hartfld》,将一连两晚拍摄著名创作歌手ly的音乐会,这是派拉蒙电影公司一系列音乐会纪录片的第一击。

    五、真正的大叔是尼尔扬

    将近20年前,我们这些“70后”就觉得尼尔扬是位大叔,因为当时采用的参照系是西雅图刚兴起的那些r乐队。还记得,“涅槃”的科特·柯本的遗书里引用了扬叔的句子,“与其慢慢萎掉,不如焚烧殆尽”——这是典型的扬叔的高傲与抵死不悔。那时候,如日中天的“珍珠酱”乐队主动请求给扬叔伴奏,短暂地代替了他麾下号称世界第二伴奏乐队的“疯马”,并再次让《在自由世界继续摇滚》一曲成为摇滚战士们的进行曲。听过他的音乐,我们才明白,原来r就是加大了失真效果的尼尔扬。

    然而,这个参照系并不精确。老牌民谣爱好者有理由对此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觉得搞r的不过是些一夜暴发的摇滚小青年。从这个后设的角度去理解尼尔扬,称他为“r运动的教父”,这本身就是个误会。然而,真正要理解尼尔扬,恐怕最死忠的发烧友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因为,扬叔的音乐历程跨越将近50年,从早期的乡村民谣,到后来的摇滚噪音实验,电影配乐以及和各种音乐人的合作,他的作品跨越各种音乐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庞杂。

    不论如何,尼尔扬,这个患有癫痫症的加拿大人,已经慢慢从后辈眼中的传奇演变成了一个神话。连伟大的鲍·迪伦都跟他惺惺相惜,迪伦去加拿大演出的时候,曾专程参观过尼尔扬旧居,迪伦说:“我想看看他的卧室。”尼尔扬为此倍感荣耀,提出也要去看看迪伦的家。他说,我想迪伦一定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如果我去他家,我也会那样。跟他的偶像迪伦一样,尼尔扬的身上有一种孤独透骨的神秘感、宗教领袖般的个人魅力,这种人习惯于身处风口浪尖,听惯了千万观众的欢呼,但却总有超然出世的气度。这种人也会有普通人的生活吗,他真的需要有卧室和厨房吗?

    20年前,扬叔已经觉得自己够老了,宣布要整理一份自己的“音乐档案”,用声音和影像讲述自己的音乐故事。对尼尔扬的音乐抱有真正专业精神的人们,其实已经有过漫长的等待。今年6月,这部“档案”的第一卷终于,收录了1963年到1972年间录制的音乐,其中有不少从未发行的曲目,甚至包括他高中时代的作品。此外,还包括了现场演唱会和一部他制作的电影的dvd。扬叔说,整个“档案”规模巨大,将发行至少五卷。但实际上,要等这部个人音乐史的完成,也许还要再过20年,等到尼尔扬80多的时候,估计“档案”也该有十卷了。

    尼尔扬是个真正的大叔。这么说是因为,他就像艺术竞技场上的长跑健将,一直在前进,不断给后辈小青年们提供方向感。真正的大师,不是音乐市场上的流星,而是用全部创造生命跟永恒对话的人。他的音乐以简驭繁,手法刚劲而且回味极深。他的歌词,仿佛经常呼应着一些大诗人的句子里流动的音乐。比如,“与其慢慢萎掉,不如焚烧殆尽”,就让我想起罗宾逊·杰弗斯气势凌厉的句子:

    我经常暴爱暴恨,火花四溅,难怪我的身体疲倦了,难怪它濒临死亡。

    我的身体,给我们极乐。把焚烧的余烬撒掉吧。

    同样是在山林乡野中寻找幻象,并对现代社会发出控诉,杰弗斯绝对悲观的诗作中常透出一股钻石般的锐利,这跟尼尔扬歌词中英气发的骨感一样,仿佛都可以上溯到威廉·布莱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布莱克为代表的幻象诗人被重新树立为精神偶像,其影响渗透进了反文化的潮流,跟东方神秘主义、环保主义等相融合,为文化界提供了大量灵感。杰弗斯的诗歌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了崇拜,垮掉派杰出的诗人加里·斯奈德,反诗歌的诗人布考斯基都深受他的影响,而这些人的读者中无疑有大批摇滚音乐人。

    我想,要真正理解尼尔扬,除了去查“档案”,恐怕还是要考虑布莱克到杰弗斯的悠久传统,他们创造的幻象中音乐的质感,我们常常可以从尼尔扬那里感到。他的吉他独奏,从绝对技术的角度讲,并不难做到。但他创造出的张力、层次和背后阔大的空间感,都让他远远超越了很多以吉他演奏著称的名家。我们还记得,给贾木什的电影《dada》配乐就是尼尔扬,他的演奏时而幽邃冷峭,时而激情,甚至痉挛抽搐,很为电影增色。不要忘了,电影里的主人公就叫威廉·布莱克。

    六、反战音乐纪录片将上映

    众所周知,明星们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没有一个歌手会把自己演唱会中歌迷的负面表现公布于众。而尼尔——杨在自己亲自执导的反战纪录片中,毫不掩饰地公布了2006演唱会中众多观众集体向舞台高举双手、伸出中指的画面。

    在2006年的这场叫作“言论自由”(frdfph)的巡回演唱会上,尼尔——杨(ly)曾与大卫——克罗斯比(davdrby)、史蒂芬——斯提尔斯(tphtll)以及格拉汉姆——那什(rahaah)合唱了反战歌曲。当时四人被称为y。当时台下歌迷的举动不免传达了负面的信息。

    尼尔——杨用伯纳德——希基(brardhaky)的笔名亲自执导了纪录片《y:djav》,这个名字也曾用在四人以y的组合身份在1970年发行的专辑中,也昭示着y四人在当时反对越南战争的思想和行为。该纪录片以2006年的巡回演唱会为背景,记录了当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种种。该片预计将于本周五在影院上映。

    在举行演唱会之前,尼尔——杨曾发行了一张专辑《战火浮生录》(lv**th**ar),高举反战大旗,其中最具话题性的一首歌曲《弹劾总统》(ltpahthprdt)稍稍偏离了他的本意。在纪录片中一个有趣的镜头就是尼尔——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表现。当记者谈到这首歌以及问及“这首歌是讲什么的”时候,尼尔——杨顿时语塞,情形十分尴尬。据悉,尼尔——杨还邀请了记者迈克——塞尔(krr)共同回应观众。尼尔——杨对美联社记者表示:“我们接到的采访大多是正面积极的。但是我们也试图代表那些未能出席的人们,这样正面和负面将得到中和。”

    在2006年的演唱会中,不难看到一些不悦的面孔,这个现象在亚特兰大尤其显著。很多人最初以为这样演出是尼尔——杨的音乐精选秀。尼尔——杨说,看到很多家庭为此吵架使他很不开心,因为当时有很多小孩子要留下观看,而大人们却更想离开。在影片中,他还加入了当时人们对这场演唱会的评论。一个批评家说道:“我实在不想听这四个老嬉皮的说教。”还有人说这场演唱会并不是名副其实的“言论自由”:“他们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自由’的。”

    面对这些歌迷的反应,尼尔——杨感到紧张和难过。没有人希望看到愤怒的歌迷。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他说:“我出了名,这不等于我一定要取悦观众。我没有义务为他们做任何事。我是一名艺术家,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无论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只是希望大家的反应能够‘文明一些’。”演唱会中,尼尔——杨还坚持表演了他最著名的曲目《俄亥俄州》(h),这是关于反越南战争的题材。为了不让当时的受害者“触景伤情”,他将这首歌曲进行了改编和重制。

    尼尔——杨表示不想再举办这样的演唱会了,但不仅仅是因为渴望和平,还有些其他的因素:“这是一件消耗人心并且非常可怕的事情,我用心去付出,从头到尾。但是这样做很危险,而且一**都不好玩。难道我们要整天唱着那些伤感的战争歌曲、整天看着失去亲人的士兵和百姓们吗?我们以前确实这样做了,但是我现在不想把余生浪费在这些事上了。”

    通过记者塞尔的介绍得知,影片《djav》的故事讲述了一支乐队的发展历程,以及乐队成员的相遇相识。其中的角色包括作曲家约什——西索(jhhl),曾为伊拉克海军表演过两场;反战积极分子凯伦——米尔蒂斯(karrdth);以及一名伊拉克老兵帕特里克——莫菲(patrkrphy),目前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新晋议员。

    作为反战头号人物,尼尔——杨也曾遭到警告,险些被暗杀。但是他在影片中没有表现这些。他说:“这不是什么正面的事情,在社会上影响不好。我不想再在观众面前重演这些。”

    在《djav》中感人的一幕:尼尔——杨把乐队成员召集在一起,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照顾。多年来,大家始终同仇敌忾,而偏偏斯蒂尔斯有时候立场比较波动。但是尼尔——杨为老友解释(.2.)道:“斯蒂芬是一个好人。他有时候只是不喜欢被大众反对。”

    尼尔——杨还表示,他坚信自己会信守演唱会中的所讲所为,但是他现在更注重的是“解决方案”。对于目前世界各国由于石油资源引起的冲突,他表示自己会和那些金融研究者们一起,帮助世界找到新的燃料来源。他在最后说:“即使我今后不在反战的领域活动,我也希望观看这部影片的人们记住这段历史。”

    七、尼尔扬《声响》:制作改变基因

    加拿大民谣摇滚大师尼尔·扬的新专辑《声响》,是一张作品与音频技术完美结合的作品。虽然整张专辑均由箱琴和电吉他完成演奏,但在2乐队和鲍·迪伦制作人丹尼尔·拉诺伊斯的一双巧手下,却制作出了如迷雾重重的层层叠叠效果。由此也给专辑在听觉上带来了一种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新体验。

    而抛开音效部分,尼尔·扬的作品创作,却依然延续了他七八十年代的那种诗人范儿,冷静、内敛和忧郁。音频上迷幻氛围的营造,则就像是将二三十年前的小样作品,进行了混音处理,由此带来一种后现代的感觉。科技,不仅能改变命运,有时候,甚至还能改变音乐的基因。

    八、十五的月亮与尼尔扬

    这是尼尔扬92年的专辑《harvt》里的标题曲。

    今天是中秋,白天稍许闷热,大概是为了晚上的凉爽,而提前把热量挥霍掉吧。我不想说太阳嫉妒月亮,因为他还是落山了。好了,让我们充分享受月亮带给我们的凉爽和宁静吧。

    在回家的路上,我举头看到了满月,但我却没有低头思念故乡,因为我已经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是幸福的。虽然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离开和返回故乡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还是别拿自己开涮可吧。

    我忽然想起了这首歌,从歌词来看,这是在说逝去的爱情。虽然以我有限的知识,除了希腊神话的狩猎女神以外,我没见过西方有更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但不知为什么在月亮与相思与别离与爱情这几**上东西方却是相通的。大概因为月亮受天侯影响明显,像苏轼所言常有阴晴圆缺,暗合了爱情稍纵即逝,人生变幻无常的缘故吧。

    生物一**,庸俗一**来说,本质上从古至今这社会仍是一个男权社会,关于月亮的传说也好,诗篇也好,大多为男性所作,最容易产生诗歌的当然是爱情。再本质一**,女性的月经周期是受月亮的盈亏周期影响的,情绪也受其影响。女性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男人的心情。因此诗就来了!月亮也就间接通过女人的例假影响了世界的文明进程。与此,我想东西方概莫能外。

    试想,也许当年东坡居士酒后向一女士求爱求欢,正赶上阴天,女士心情郁闷,求之而不得,必然郁郁,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力比多就变成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欣赏的,其实是一千年前东坡居士未射出的。哎,我又胡说八道了,冒犯了先贤,罪过!

    本来是要说尼尔扬,却胡扯了上面一堆。

    我的爱乐经历直接与国内的期刊业和道版业相关。那时有一本杂志叫《音像世界》,对我影响很大。我几乎所有的流行音乐知识都来源于她。但是后来他的内容越来越杂,我已有很久没看了。

    那上面有一期有一篇介绍尼尔文章让我初次知道了他,他有癫痫病史。据我所知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有癫痫病史。我想大概是癫痫的周期性发作促使他的音乐在暴躁和优美之间徘徊吧,他总是这样间隔着出专辑,始终没变。虽然“西雅图之声”的众乐队把它当作鼻祖,但我还是更喜欢她的民谣作品。

    第一次知道他很多年后我才在国内看到尼尔的d,我拥有的第一盘是他紧随克拉普顿之后出的不插电,其中就有这首《harvt》。那时老尼将近五十岁了,头发蓬乱,胡子拉插,像个老朋克,二话不说,上台就唱,爱谁谁。连着独自唱了好几首之后,他开始与观众调侃,无比轻松,观众也无比轻松,就像老朋友aa至的聚餐,只不过老尼是用自己的歌声来付账。随后来了几个乐手,老尼一一介绍了他们,我预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果然,当老尼在高把位弹下第一个音符时,当吉他手弹出一连串清脆的泛音时,当打击乐手用一把扫把制造出独特的沙沙声时,当背景映出一轮满月时,harvt来了。

    再次见到尼尔,是在马丁斯克塞斯拍的《最后的华尔兹》里,尼尔作为thbad告别演出的嘉宾唱了两首歌,那时是1972年,尼尔可真年轻啊,年龄像胶片一样在岁月中变老磨损。可是他歌唱时投入的样子依然存在。

    最近一次看到他,是在两千年出的又一张不插电《金与银》里,这时的他剪短了头发,刮净了胡子,仿佛已臻化境,不需外表装饰了。聚会中间时他用一把木吉他再次演绎了这首歌,但,我明显的感觉到尼尔老了,声音也有些干涩,而且节奏有些不稳。

    也许他是累了吧,也许他是诚心要这样演绎?我不断的替尼尔解释(.2.)。因为我不愿意看到英雄迟暮,就像我不愿意看到这时的月亮爬了上来,可是再过中秋已是明年。

    九、民谣史上的重要人物

    除bbdyla之外,尼尔,扬是公认的最有成就的歌手兼词曲作家。尼尔,扬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童年时代,扬就学会了演奏尤克里里琴(一种吉他型四弦弹拨乐器)。少年时代,他又学会了演奏吉他。他曾经在多支乐队中担任乐手。后来他和他的朋友布鲁斯,帕尔默一起前往洛杉矶,寻求发展。同另外几位音乐家于1966年建立起一支名为法罗,斯普林菲尔德的乐队。其中的成员包括:斯蒂芬,斯蒂尔斯,里奇,弗瑞和德鲁,马丁。

    斯普林菲尔德乐队于1968年解散,从此以后,扬开始了独唱音乐家的生涯,并且在1969年1月完成了自己的首张个人专辑《尼尔,扬》。这张专辑中的音乐表现出一种平静的心绪。管乐器和弦乐是他的只要伴奏乐器,虽然这张专辑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是其中的一首名为《孤独者》的歌曲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在四个月之后,尼尔,扬录制了自己第二张专辑,风格与第一张专辑相比,有天壤之别,其中带有浓重的硬摇滚的味道。伴奏乐队换成了一支由三件电声乐器构成的“疯马”乐队。这张名为《大家都知道只是无人知道的地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扬一夜成名。这张唱片很快就成了一张金唱片。

    1969年6月,扬加入了著名的“克劳斯比,斯蒂尔斯和纳什”乐队。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扬兼顾了个人演唱和乐队演出两个方面的事业,直到第二年夏天乐队解散为止。1970年8月,扬发行了第三张个人专辑《淘金潮之后》。这张专辑了排行榜十佳专辑的行列,其中的单曲还了40佳单曲的名单。这就是那首《只有爱才能伤透我的心》。扬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距离商业成功的**峰还有一段距离,直到1972年初,他发行了那张发行量超过300万张的成功的专辑之后,才真正成为了美国摇滚乐坛的一位巨星。专辑《季节》作为一张成功的专辑曾经占据过排行榜冠军的位置。其中的一曲《金子般的心》的单曲唱片成为了排行榜的冠军,同时也成为了一张金唱片。

    在音乐事业取得巨大成功之际,尼尔,扬并未继续拓展自己的事业,相反,他转而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在197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把自己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纪录片《往昔之旅》的拍摄中,还为这部纪录片创作并演奏了音乐。1973年初,他举行了个人巡回音乐会。此时,他从前的伙伴“疯马”乐队的吉他手丹尼,惠顿因吸毒过量而丧生。这次巡回演唱会之后,他推出了现场版本的专辑《时间消逝》。

    在此之后,扬完成了一张未发行的专辑《今夜的夜色》,其中有他的两位朋友的演奏。一位是惠顿,另外一位是乐队巡回演出的管理员布鲁斯,贝里,此人也因吸毒而丧生。相隔18个月,尼尔,扬推出了第一张完全在录音棚中完成的专辑《在海滩》,时间是1974年夏天。这张专辑的音乐基本没有采用电声乐器,与前一张专辑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的音乐思想表达了一种恐惧的情感。1975年夏,尼尔,扬终于推出了专辑《今夜的夜色》。同年秋,他又推出了硬摇滚风格的专辑《祖马》。1976年春,扬同斯蒂芬,斯蒂尔斯一道巡回演出,并且推出了一张二重唱专辑《祝你跑得远》。

    扬的下一张个人专辑是1977年的《美利坚的星条旗》,这张专辑中的歌曲都是他三年前在录音室中完成的。同年秋天,扬发行了一张包括了三张唱片(后来被的版本是两张d)的专辑《十年》。这张专辑无疑是他的十年音乐成就的回顾。1978年,扬录制了一张乡村——民谣风格的专辑《来一次》。这是自《收获》之后民谣风格最浓的一张专辑,而且也是在《收获》之后第一张十佳专辑。1979年,扬再次和“疯马”乐队一道举办巡回演出。代表性的单曲是那首《锈蚀从来不会停止》。后来,扬还曾经发行过一张与这首单曲同名的专辑。

    80年代之后,由于他的商业成功的地位不断下降,扬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转变其单一的音乐风格。在专辑《过渡》中,从早期摇滚乐风格的《大家的摇滚》到乡村风格的《老办法》,扬显露出音乐风格多样化的倾向。而专辑《这张便条是给你的》则带有浓厚的节奏布鲁斯风格。19年,尼尔,扬重新回到了他最熟悉的民歌和摇滚风格,专辑《自由》就是这种回归最好的例证。这张专辑不但赢得了评论家的一片喝彩,而且成为了尼尔,扬十年以来的首张金唱片。其后的一张带有浓厚的硬摇滚风格的专辑《精疲力尽的荣誉》得到的称赞比起前一张专辑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张专辑为尼尔,扬赢得了1990年由《乡村之声》杂志评选的最佳专辑奖。1991年,尼尔,扬推出了现场版本的专辑《焊接》以及一张器乐吉他演奏专辑《弧》。同时他开始了新一套回顾性专辑《十年》的录制工作。

    1992年,随着摇滚乐的进一步发展,尼尔,扬再一次成为了受人关注的焦**人物。他被许多评论家称之为“垃圾摇滚的教父”,成为了众多新近崛起的乐队所推崇的摇滚乐大师。许多90年代的超级摇滚乐队,诸如“珍珠酱”乐队和“鹰鲨”乐队都把他的影响看作是成长中重要的一环。很自然地,随着摇滚乐逐渐告别80年代的强劲节奏,尼尔,扬也从硬摇滚中走了出来,重新将更为抒情、更为安静的风格作为自己主要的选择。专辑《收获月亮》是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级专辑《收获》的序篇,显然在90年代中期推出,相当顺应时事。1993年,伴随着所谓的“不插电”潮流,尼尔,扬也推出了自己“不插电”专辑。他乡村摇滚风格显然与这种只依靠乐器本身的声音而完全不依靠电声的伴奏相当吻合。因此,在这种潮流中扬重新焕发了艺术的青春。

    在此之后,扬重新投入到新的专辑的录制中,他的合作伙伴正是那支同他合作多年的“疯马”乐队。1994年夏,扬录制完成了专辑《同天使在一起》。次年夏天,他和“珍珠酱”乐队一道录制了专辑《镜厅》。

    十、众所周知的人物

    70-80年代末期的欧美摇滚乐坛人才辈出。出生于加拿大的英国歌星尼尔,扬在中年听众中是有口皆碑的“大牌”,他淳厚的嗓音,自由放纵的发挥和个性十足的表现赢得了歌迷的支持和尊重。90年代后期,尼尔,扬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次数也就少了,人们渐渐忘却了这位仁兄。

    但新世纪本拉丹的恐怖分子对纽约发动的袭击使人们又一次见到了尼尔,扬,在团结美国公众同仇敌忾和恐怖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尼尔,扬用他的歌声凝聚了国人的心。在悲剧发生后的第十天,尼尔,扬和其他美国歌星共同举办了“美国:献给英雄”的电视马拉松演唱会,在演唱会上,他和“馅饼”乐队的主歌手维迪合作演唱了约翰,列侬的“想象”,同时,他联合戴维,克罗斯比、格拉罕姆,纳什、斯蒂芬,斯蒂尔斯发起了“重聚”巡回演出。为了鼓舞士气,尼尔,扬写出了一首新歌“让我们摇滚”,这首歌曲被收录在他的新专辑《你有同情心吗?》中,并在发行的第一周获得了第十名的成绩。

    尼尔,扬说:(让我们摇滚)是对这起悲剧中遇难者的纪念,当魔鬼来临时,他们勇敢地面对魔鬼,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纪念的。尼尔,扬曾写过不少反映正义和社会意识的作品例如19年的“自由世界”和70年代的“俄亥俄”。尼尔说:“这种英雄行为打动了我,这就是英雄主义的典范。其中没有任何功利主义,他们不求回报。”

    十一、专辑列表

    1、l

    2、frkthrad

    3、hrdra

    4、lvatayhall

    5、lv**th**ar战火浮生录

    6、prar**d

    7、rattht

    8、rdal

    9、arypaat

    9、vl.1-radrk

    10、lvr&ld

    11、yarfthhr

    12、brkarr**

    13、brkarr**

    14、rrrball

    15、lp**thal

    16、pld

    17、harvt

    18、**ld

    19、radlry

    20、frd

    21、thtfry

    22、lf

    **、lad**atr

    24、ld**ay

    25、tra

    26、vrybdyrk

    27、rtvrlp

    28、lvrt

    29、at

    30、dad

    31、aratar‘’bar

    32、layyr

    33、za

    37、thtthht

    38、harvt

    39、aftrthldrh-harvt

    40、aftrthldrh

    41、ly
  http://www.xshuquge.net/txt/6121/19537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