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司马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hu feb 12 16:00:00 cst 2015
最近临县的天气显得格外怪异,本是隆冬季节,可这临县外的天空却已然是乌云密布。临县西北角的柳州司马行营之内,张文贺正巡视着各个军帐,虽然此刻并没战事,可他却始终希望防范于未然。对此他手下的兵士早已是习以为常。
寒风凛冽如刀,就连那挺立的帅旗也被风吹的有了一丝晃动,可帅旗下的甲士却是纹丝不动。辕门之外,一列身着重甲、手提银枪的军汉正昂首而立,那本应已被刺骨寒意渗入骨髓的身子竟如铁铸一般,就那么严阵以待,好像随时都会有大阵仗一般。张文贺摸了摸自己的外甲,一阵凉意立时顺着指尖涌了上来。张文贺瞥了一眼自己的士卒脸上浮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那是一种骄傲而满足的笑。
虽说柳州不属荆楚道的辖区,但由于匪患,荆楚官员也只好向柳州借兵。而身为柳州司马张文贺张大人的亲随精锐,这群柳州儿郎才到临县境内,便格外的自律,不为其他,只为给柳州长脸争光。
张文贺是个很傲的人,当年他为了做族内第一个武职达官,便愤然投军,此举足以告诉世人他张文贺是个特立独行之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这么一支队伍,却挑不出一点瑕疵。看着自己的这支部曲,张文贺很满意,在这个乱世里,为将的最大的幸事莫过于有一支荣誉大于一切的军队。
就在张文贺满心欢喜的巡视着营帐之时,不远处一个少年正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驴缓缓而来。那人正是张孝正,这驴子是他向赵家村借的,张孝正每次看见这老驴,心里便是万般悲凉。
这头老驴身上的毛色表明了这是一头病驴,像这样的驴若是拿到凤栖的集市上去卖,只怕连三个铜板都换不来。即便是这样的驴,赵家村也仅仅剩下了一头而已,这还是他们四处藏匿才从土匪的手中留下来的。世道艰辛,连人想活下来都不易,就更别说这么头驴子了。
通往临县的路是最坎坷的,由于临县是凤栖的一个最小的一个县,本就是废弃了的屯军之地,故而此地是没有官道的。张孝正这一路上走的都是最为泥泞的土路,偏偏近来又是风雪不断,故而本来不到半天的路程,竟然到了傍晚才勉强感到。
张孝正的出现,似乎给柳州行营静若古画的氛围,添上了一抹生机。辕门外本就冻得有些僵硬的军汉,也借着盘问张孝正而得以有了片刻的活动时间。
眼见这座行营的戒备深严,张孝正心中不禁对自己的这位叔父有了一丝敬意。在大明境内生活多年,对于官府的兵丁,张孝正还是有一些见闻的,在这种时节下,还能如此严整,足可见张文贺这位柳州司马御下之严。
张孝正此刻是从赵家村直接赶来,身上的衣服也是从村里临时换的,因此在一众军汉眼里,此刻的张孝正不过是个穷苦的农家汉子,因此他们也没有客气的理由。
张孝正才到辕门门前,便被几名军汉抢步上前拦住。废了好一番口舌,可军汉却始终没一点让步,这使得张孝正心里大呼郁闷,最后只得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玉牌交给了军汉,要其通传。
本来张孝正是不愿意将此物示人的,毕竟君子玉无故不离身,况且这也是他目下唯一可以证明自己是张氏宗族嫡孙的物拾。在他的想法之中,张家这样的家族,虽然不愿意对外张扬,外人又岂会不知自己的存在,只需自己表明身份,这群军汉必然是会通传的。他又怎么会知道,张文贺其人本就寡言,加上他目下的打扮,这群军汉信他才是怪事。若不是见了玉牌,这群军汉说不定都已经把他当做细作羁押了。
那块玉牌本事张氏宗族人手一块的物件,上面的图腾也是各支不同,比如张孝正这支,上面刻画的便是一只麒麟,而张文贺的则是睚眦。这些图腾本是不应为民间所用的,但由于其先祖是随着洪武帝打天下的元勋,又是靖难的功臣,故而这些图腾的使用也得到了皇室的特许。也正是因为这图腾,军汉们才不敢小视张孝正。
严格的军事训练似得军汉办起事来,十分干练,不到片刻,张文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看见了玉牌。虽然张文贺与家族已有多年未联系,可毕竟血浓于水,自己又不是脱离了家族,因此听说张孝正求见,虽然不想见,却也还是给予了接见。
张孝正被人带进帅帐的那一瞬,张文贺的心里其实已经浮现起了自己少年时带着这个小侄子玩闹的记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底软弱的一面,多年戎马,张文贺从未回乡,即便见到一个故乡百姓都觉得亲切,今天见到这个子侄又岂会不觉得亲切呢?可当张孝正进了帅帐,张文贺便再没了那份热枕。
但见张孝正才进帅帐,眼睛便四下扫量,似乎是在寻找什么,加上他的这身打扮,张文贺此刻早已有了一个猜想。他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子怕是在外游学为名,不思进取,如今落得如此落魄,所以才会来此寻自己这个靠山,想到这里,张文贺的脸色便已经是十分难看。
张文贺的变化张孝正自然是看在眼里的,可他却不知道对方为何会有如此变化,毕竟在他眼里衣服不过是个遮体保暖的东西,又怎么会想到自己这位叔父竟然因为自己的打扮而心生猜忌。
张文贺坐在帅帐正中,出于多年的习惯,他虽然是接见张文贺,却也是一身戎装,眼见张孝正已然是躬身施礼,这才不温不火的说:“叔大何故来此?”
张孝正眼见自己这位叔父竟连称谓都给省了,言语也是这般简洁,只道一如既往是个直来直去的性格,便也不做客套,拱手示意。“回禀叔父,孝正此次前来是有事相求,还望叔父”
张文贺年轻时就是个火爆脾气,如今多年戎马性子自然更加急躁,一听说对方真是来求自己的,心里更加觉得自己猜的对了,因此还不等张孝正说完,便打断了他。“你不必说了,咱的家规你是知道的,你还是回去吧!”
张孝正显然没想到张文贺连听都不听完,就这么赶自己走了,心里大呼郁闷。郁闷之余,张孝正却仍希望做最后一搏,因此他缓步向前,对着张文贺低声问道:“叔父,家中家训孝正哪里敢忘,只是此事人命关天,孝正不得不来向您求援!还望叔父能通融一二。”
张文贺虽说有些才华,可却是个一根筋的人物,既然认准了是侄子不学好,一听说是人命关天,就更觉得是张孝正在外面惹出了乱子,有心不管,可一想到张孝正是族内嫡孙,心下也有了些松动。
“人命关天?你惹出了什么乱子不成?也罢,你且说说,如是日后你父亲问起我来,我也好有个交待!”
“叔父可知此处二十余里外有个赵家村?”
“就是凤栖的那个吧?你提它作甚?”
张孝正此刻就是在糊涂也明白了叔父这般态度的原因,心下窃笑。“孝正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赵家村而来。那赵家村因为地属两郡边界,故而一遇兵灾匪患,便被弃之不理,如今匪患肆虐,百姓死伤无数,举步维艰!”
张文贺虽然也有些学识,可眼下随时都有战事,哪里有工夫去听张孝正的这些修辞言语,故而发问:“你说了这么多,又与你何干?剿匪也好,治民也罢,都是官府的事,与你这书生何干!”
“孝正此来意欲请叔父出兵剿匪,已平赵家村匪患!还村民一个太平!”张孝正正色道。
张文贺此刻才弄清了自己这个侄子此次的目的,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放了下来,但脸色却始终阴沉着。在张文贺看来,张孝正虽然出于善意,但他不过是个没有官身的布衣,哪里管得了这种事。若是自己帮了他,那他得罪人不说,就连自己这个柳州司马也要被人记恨。
这些年里,张文贺虽然没少帮百姓忙,可说到底也都是在自己的权限之内的,如今张孝正让他越境出兵,他却是万万做不到的,毕竟这若是传进了言官耳朵里,自己少不得要被弹劾,说不定自己的仕途也会搭进去,因此这浑水却是万万趟不得的!
“你不必说了,朝廷调兵剿匪有其固定的章程规矩,若是我这里发出了兵卒,只怕还没去剿匪,我这个柳州司马就已经被撤了。你若真想帮赵家村,还是让他们尽早迁走吧,我看着临县倒也不错,他们若是肯来,我倒愿意帮他们向知县刘大人讨些粮食和荒地。”
张文贺一板一眼的说完了自己的决定,张孝正心里虽然有些不满,却也知道,这么一个朝廷,想要保住官位就必须忍气吞声的道理。故而虽然对自己的叔父有些意见,但更多的还是为其感到悲哀。
http://www.xshuquge.net/txt/6345/19664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