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三梦》人物论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wed feb 25 17:12:44 cst 2015
六型人格 同而不同——木鱼囝囡小说《浮生三梦》系列评点之人物论(萃棊会馆/文)
人物是一种艺术形象,是小说故事的客观实施者,也是作者意念的主观投射。人物形象的设置需要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与综合,因此是角色化、性格化、类型化的。分析人物性格,可以更好地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小说的内容主题,把握事件的发展趋势。可以说,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间重要的沟通桥梁,读懂了人物也就读懂了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由此才能展开批评。
据统计,小说《浮生三梦》五十回以前,出场人物共计200人。笔者将其分为六个角色等级加以评析,分别是一级神型人物3人,二级圆型人物7人,三级典型人物14人,四级扁型人物25人,五级线型人物35人,六级微型人物116人。如此细分,一方面可以将不同的人物形态划归到同一个量级进行比较。正如象棋中的“将车马象士卒”,棋子并无大小之分,汉走兵,楚走卒;汉保帅,楚护将。双方看似对抗,但在同一情境下进行pk,乃是棋逢对手,就看谁能险胜一招。另一方面,可以将性格相似的人物形象进行仔细辨别。正如烹饪中的“柴米油盐酱醋”,味道亦无好坏之别,盐多一点,醋少一点,火候如何,都会影响盘中味道,食家就是要在看似相同的两道菜之间品评出细微差别来。以下便按六型分类法择其代表进行点评。
一、神型人物——灵魂。这一类型人物性格灵动,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人格,往往是小说着重刻画的男女主人公。例如本书中的女主角李符苓,男主角柴荣和赵匡胤。
符苓是全书的中心人物,开篇即讲其出生,因其在母亲肚子里一直被捆绑压抑,造成了天性上的反抗,向往自由。然而,童年生活印象中的种种仪式再次将其束缚住,仙姑更是授其使命,让她为神山寻取神珠。由此,符苓便踏上了奉命寻珠之路,不断在“违命”与“违心”间挣扎徘徊,形成了犹豫、延宕的性格特征。又因其从小吃狼乳长大,比之同龄的孩子更加聪颖,是“智”的化身。符苓下山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子,去洛阳投奔亲戚的柴荣,由此演绎出一段分分合合的情感故事。柴荣在五代的乱世间迅速成长,弃商从戎,建立军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稳重、思虑周全的人物性格,是“仁”的化身。宋太祖赵匡胤早年游侠,拜柴荣为大哥,结符苓为三弟,是“义”的化身。
这三位灵魂人物的性格代表着作者哲学观上的三种困境选择模式,可以借用著名的哈佛大学公开课《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中的一个命题来阐释:一列火车高速行驶在轨道上,你是火车司机,眼前出现了一个必须马上抉择的二选命题:继续行驶,正前方误闯的5人将会死去;你也可以选择搬动道岔,驶向另一条轨道,但是岔道上的1人将会死去。在这种困境下,如果是柴荣,他会选择搬动道岔,以1人之死拯救5人,因为柴荣曾经是一个商人,他会辩证地思考,理性地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如果是符苓,她会选择继续驶向前方,结果是正道上的5人死去,岔道上的1人存活。不是因为符苓无动于衷,正是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最终她选择了合乎自身道德观念的决策模式,感性地顺势而为,理性地承担结果。这时,上帝给出第三种决策模式以供选择:你是桥上的一个过客,你可以推下1个同行的胖子,停止住疾行的火车,阻止6人的死去。赵匡胤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第三条道路,默不作声地轻动一个指头,戳下一个胖子,将这列火车停住。而如果是柴荣和符苓,即便开了这第三条道路,他们仍然会坚持先前的选择。
这就是灵魂人物性格的魅力!他们所承载的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多面性展示与丰富性探讨,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首要信号,对于作品价值意义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
二、圆型人物——血肉。此类人物性格复杂,立体,多侧面,反转性强,往往随着时间推移前后有变化,或因所处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性格上的改变。例如孟昶、刘城墙、芊娘、刘莲心等。
孟昶是后蜀小皇帝,好诗文辞赋,是一名文艺青年;刘逢是南汉小王爷,脸比城墙厚,是一名2b青年。面对恶势力,孟昶表面示弱,暗地里巧设陷阱,最终将恶势力一网打尽。刘城墙表面拉帮结派,混迹于正反双方,骨子里却是个毫无心机的孱头,最终被恶势力追杀,又不能回宫躲藏,情急之下只好逃出蜀国。面对爱情,孟昶一边煞费苦心地追求,但又不敢完全信任,睡觉也要备把匕首,以防最心爱的妃子倒戈。刘城墙全心全意地追求心中所爱,符儿被羞辱,他不顾联盟怒骂张业;符儿欲救姐妹,他厚着脸皮去段世子那里哀求;符儿用鱼做了一道菜,他傻傻地把桌上所有带鱼腥的菜品都点了个赞;自己遇到危险,他第一反应就是通知符儿赶快逃走。孟昶少年老成,却要伪装成软弱无能,将控鹤军拱手相赠;刘城墙很傻很天真,却也要带上混世魔王的面具,佯装成一个纸老虎,与孟昶正反映衬,互为表里。
刘莲心是南吴人,以李艳娘陪嫁丫鬟的身份到蜀国做了一名内室女官;芊娘是南楚人,作为马希萼的地下情人被安排入宫也做了一名女官。刘莲心在蜀宫里呆的时间较长,处理宫中事务中规中矩,公文起草、来宾接待、会务安排,一切井井有条,深得领导信任。芊娘初来乍到,不免带些野路子,重修宣华苑出奇制胜,流杯宴不论主宾,会仙宴无论尊卑,一切反其道而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花朝节是两个人物性格反转的开始。节后,芊娘因“站错队”成了替罪羔羊,又历经多番世事,性格走向冷酷无情。刘莲心因李艳娘枉死看透人情冷暖,决然出走,经历颇多,性格走向爽朗多情。
无论是性格互补的孟昶与刘城墙,还是性格互换的刘莲心和芊娘,随着身份地位的转换、环境氛围的转变,人物性格呈现出多面性和延展性,往往前一秒雨水,后一秒阳光,让人捉摸不透。正是由于这些圆形人物的性格散射,才使得小说作品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韵趣无穷。
三、典型人物——关节。此类人物性格突出,夸张,脸谱化,代表性强,尽管环境发生改变依然保持某种性格一以贯之。例如张业,马希萼,妙音,妙思,花蕊等。
未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是张业和马希萼的人物共性,但张业如螃蟹,张牙舞爪、狂妄自大;马希萼如毒蝎,心狠手辣,阴险诡谲。阿二妙思与小四妙音同为神山巫女,因不满神山残酷竞争的体制而逃离。阿二走不出错手杀人的阴霾,性格内向而自卑,时常呆萌犯楞,人称“二小姐”,遇到同样不喜言笑、心思缜密的大理段思英,便立即以身相许,不顾一切地逃离中原是非之地。小四泼辣果敢,洞察世事,往往口不择言,遇见周游列国的于阗国主李圣天便要追随前往,对万事充满好奇。花蕊本是神山小五,体型纤瘦,冰肌玉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绝色美女加才女。但因神山没有男子,无人欣赏赞叹,花开再好也凋零。进入蜀国,得七宝楼芊娘**引荐,入宫为孟昶妃,从此虔心侍奉,心存感激,即便后来蜀国败亡,花蕊被赵匡胤抢入宋室,却仍旧对孟昶死心塌地。
张业的“狂”,马希萼的“狠”,妙思的“呆”,妙音的“辣”,段思英的“柔”,李圣天的“豪”,花蕊的“诚”与“慧”,就像一个个醒目的“标签”,贴在剧情最关键的位置,形成一个个人物的“品牌”,让人过目难忘,极富张力。
四、扁型人物——骨骼。此类人物性格固定,与其从事职业联系紧密,表达一种行业特性或社会心态,着墨较多,起支撑作品的作用。例如宋齐丘、冯延巳、韩熙载、徐铉等。
四人皆是南吴旧臣,也是南唐新宠。宋齐丘为人耿直,是块硬骨头,对官场中阿谀奉承之事多有不削。冯延巳自号“广陵散人”,被宋齐丘称作 “冯撒人”,略有文才却好夸耀,唯恐天下不乱。韩熙载酷爱声色犬马,贪图享乐。徐铉位卑,才不外露,谨言慎行。四人的角色性格在一次危急事件里集中展示出来:主子丢了,这可是杀头大罪,如何挽救?韩熙载极力脱罪;宋齐丘理亏无语;徐铉中间调停;冯延巳仍不忘展其才,拉拢筹谋,居然因祸得福,最终夺得宰相之位,列位群臣之首。
通过对南吴与南唐时期各路朝臣才学高低、作为大小与地位变迁的摹写,重点刻画南吴末期官僚们的种种行径,着意营造南唐初期官场的整体氛围,进而揭示南唐与南吴一脉相承的官场陋习以及朝代更迭间换汤不换药的官僚体系终将导致再度亡国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五、线型人物——经络。人物因某一角色被赋予一种性格,但着墨不多,剧情需要。例如蜀宫后室南姬、安氏、阳氏、栗氏等。
这一组人物皆是孟昶妃嫔,有嫉妒心强的南姬,大家闺秀安婕妤,装疯卖傻的阳氏,咄咄逼人的栗氏。四人性格虽各有特点,但因其同处一个平面,即活动范围仅在蜀国后宫,行为皆围绕后室争宠,娇俏也好,端庄也罢,逃不出人们历来对皇室妃嫔的种种印象。她们要做的,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捍卫自己的性格。
六、微型人物——细胞。构成整个故事世界的要素之一,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例如茶水小二,胡子小二,王二等。
本书中有众多“小二”,各位客官可别小瞧了这些无名无姓的“小人物”,他们情态各异,是小说人物群像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0回应城茶寮“三才碗”里的茶水小二是一个熟悉自身“业务”、合格称职的普通劳动者;第13回巴食府传菜谱的王二是精明的小商贩;第16回安泰酒馆的胡子小二是个满腹牢骚、愤愤不平的社会底层人物。千千万万的微型人物如同一砖一瓦,将长篇小说的高楼大厦搭建起来,成为基础牢固、墙体坚固的宏大作品。
五代十国的乱世是一个历史困境,也是浮华纷乱的当代社会现实投影。多少人会在这些浮躁与困顿面前指手画脚、畏首畏尾、望而却步、迷失自己。小说中的人物不会,他们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直面这些困境,在相似的背景下做出一个个符合角色性格的不同选择。这样的选择具有确指性,他们会因此付出各种代价,承担的不同结果,并将这些结果**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替读者完成一次心灵的探险和人性的考辩,给现实人生以启迪。(2015.2.25)
http://www.xshuquge.net/txt/6567/19934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