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黄河湾 >第一回千古文华优秀传统圣贤地、紫气东来拨
加入书架

第一回千古文华优秀传统圣贤地、紫气东来拨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feb 23 12:05:49 cst 2015

    一、

    自古黄河九十九道湾,湾里有传奇,湾湾故事多。

    别的湾暂且不提,单说这九十九道湾中的第八十九道湾,当然未经精确计算,也没有功夫用尺子丈量,但那可是皇帝金牌御封的。

    因为它是黄河流域版图上唯一的人工造就的英雄大湾。

    英雄造就英雄湾。英雄湾里处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演绎英雄故事。如歌如泣,英雄悲壮,传奇而激昂。

    这里地处中原,华夏腹地,总面积为南北长计八十五里,东西长计八十里,占地约七千平房里。

    总括:两州—曹州(菏泽)、漕州(濮阳),五县—离瓠、曹县、卫都、卫城、濮县,覆盖离瓠县全境,其他四县部分地面,当时归属直隶省大名府管辖。

    所处经纬度:北纬135.5°、东经114°。气候寒温、适宜。

    仕古《尚书》中又记载曰:“上属兖、豫二州,地介鲁、卫之交,势为河、济之间”。旧《大名志》特别赞其曰:“东临湣河,西接漆水,古称名胜之区,开化最早”。代钟名人,骞华楼隐于漆上。庄叟逸致逍遥作吏。人杰而地灵,而人斯况乎!说的是,人才杰出,自然会带来地方的名望。细究起来,地方出名,也会招致杰出人才。

    说书的,唱曲的,如果内容是本地故事,都会用这两句短诗作开场白:离卫城中藏虎豹,黄河湾里聚蛟龙。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记载着这里的人仁志仕的太多、太多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会盟”,“庄周为吏漆园”,陈平、张良助刘邦扶汉室,徐茂公劝翟让建瓦岗,后助李世民一统天下,石星借光读书,官拜明丞相,为三朝元老,在黄河湾里留下多少传奇故事,自今吟唱。这样的先贤历代都有,唯汉唐两代官位最高,明清两代在朝为官最多。

    离瓠县城的南北和东西主大街上矗立着七十二座大石牌坊。名胜古迹、堤园庭阁、庙宇祠堂、碑文墓 。站在城头上,往四处一望,星罗棋布,虽然因年久、战乱,特别是黄河的原因,大多已被毁,但它们留下的历史文化故事及精神,永远射放着永不磨灭的灿烂光辉,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些年来,黄河湾的英雄儿女,为国家,为民族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英勇气概和顽强彻底的奋斗精神,更是可歌可泣。

    早期来到黄河湾地区的中国共产党员张自坚、王绍武等人,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边教书,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的纲领,秘密地进行着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工作。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少人离开家乡,投笔从戎,走向革命的道路,陈玉德、吴荣等走向南方和山东参加了红军,拿起枪杆,同敌人做面对面的斗争。

    张自坚说:“我们穷苦老百姓和全中国的劳苦大众一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但是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一股勇气,像地下的蘑菇一样,一旦遇到秋雨,就迅猛地从地下钻出来,撑起大伞;如干柴垛一样,一遇明火,就会升腾漆冲天火焰,将世界上的一切腐朽的、落后的、反动的东西烧个精光。”共产党的领袖毛委员说:“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共产党已经给地下的蘑菇送来了及时的秋雨,遍地的蘑菇凭空钻了出来,撑开大伞,迅猛占领一席之地。共产党已划着了火柴,点燃了干柴,燃起了冲天的熊熊烈火,并尽快的连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已烧到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我们就是蘑菇,我们就是干柴,我们就是烈火,全国的劳苦大众紧密的团结起来,地主不用怕,官府不用怕,最后就会彻底的打败他们”。张自坚对农民说。

    张自坚的学生吴坚道拆家资,办企业,把穷苦农民组织起来了;紧接着,共产党员于德孟从讨袁的北伐军中回来了;民主进步人士杨景辉从北伐将领吉鸿昌的队伍中回来了。因为国民党蒋介石背叛革命,他们丢下国民党用来镇压革命的武器,抛弃高官厚禄,舍下荣华富贵,毅然回到黄河湾家乡。

    他们联系各界民主人士,开明绅士掀起“争学权运动”,赶走了反动县长彭家轩,赢得了民办教育和贫苦农民及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他们以办学校、兴教育为形式;以开民智,树思想,提高觉悟为前提,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为目的,在全区范围内,兴起办学高潮。一时间,农村的宅院里,家族祠堂里,城里的崇圣殿至圣先师孔子庙院里,都办起了初小、高小和中学。由此结束了私塾先生制。广大贫苦农民和女子,又了开天辟地地第一次公开学习文化的机会,同时为中国革命积蓄和培养人才和力量。诸位:如今的黄河湾里,又了共产党,就不复从前那样的寂静了,人们心潮涌动,向往着革命,正在引动起来。。。。。。

    在黄河湾的上游,河东岸的大堤根前,距离县城大约十五里的柳里村,是个不大的乡村集镇。这是个有文化底蕴和传统道德极其深厚的古镇,街道布置和房屋建筑,都是古色古韵,四合院,簸箕场的院落和草房矮舍明显的标示处穷人和富户的差别。街道两旁的商家店铺整齐有序,手工业作坊、条编坊衬托着乡镇的繁荣,造酒厂和酒楼、茶市显示着这里的发展昌盛。乡镇西边紧挨着黄河大堤,南边不远有漆堤环抱,北边金堤在这转弯。东边有一湾湖塘,大片的莲荷,荷叶托着鸡蛋大的露珠,随着微风摆动,不停的摇晃。这不是荷花的季节,虽然没有招蜂和蝶儿,可那碧波荡漾,泛着磷光的清澈无瑕的一汪春水,把春天装点的别是一番景致。
  http://www.xshuquge.net/txt/6670/20008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