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阳的天空 >第四章 熏鱼块
加入书架

第四章 熏鱼块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ue feb 24 20:24:24 cst 2015

    第四章 熏鱼块

    在离村子两百米外的湖边坡地上,张晓阳的房子盖好了。

    这幢房子面积很大,足有几百平米。样式是张晓阳从数十张图样中挑选出来的,欧式风格,除了地基、底座外,全部用木料制成。美观大方,简单舒适。

    盖这幢房子,村里人自愿帮忙,张晓阳不肯让大家白帮忙,坚持用土匪留下的财物付给酬劳。虽然材料附近山上都有,但是由于工程量较大,还是将他手里的财物基本用完了。

    “坐吃山空可不行。”种地张晓阳没兴趣,也不会。干点什么哪?他琢磨着,忽然他想起一个主意。

    张晓阳的家现在是村里年轻人的活动场所。

    张晓阳是外地人,武功高强,本就引起年轻人好奇。他为人十分谦和,又掌握着海量的知识,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海外奇谈,神鬼聊斋,无奇不有。听得年轻人们欲罢不能,有空闲就往这儿跑。有时张晓阳还讲讲评书,害的老年人都跑来听。好在他这里地方足够大。

    大龙朝并不太讲什么男女之防,因此小莲等女孩们也常来这里。

    这天,张晓阳拿出他找村里木匠做的几副后世象棋,敎几个年轻人下,不一会儿,大家就上了瘾。张晓阳叫阿虎去请康万隆来。

    康万隆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是他也是极有头脑的,担心这个生意做不长,因为这东西太容易仿造了。张晓阳告诉他,类似的东西他可以提供许多种,比如斗兽棋、跳棋、军棋(换成龙朝军制),等等,还有后世木制工艺品、玩具,让他尽管去做。可以组织一个木器加工厂,吸引村里人参加。

    象棋的魅力是巨大的,没多久,就风靡了大龙朝。

    康万隆两天就卖掉了700副象棋,净赚了1300两银子。

    这一下,在村里引起了轰动,要知道,一户中等人家的家产都不到一千两银子,穷人家连几十两银子都不值。康万隆经营山货,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几十两银子。

    后沟村离城镇比较远,除了土地收入,没有其它来源,加上兵匪交加,村民普遍比较贫困,最富裕的几家家产也不过价值几千两,这还包括了土地和房子的价值。

    除了给康万隆的酬劳,和木匠们的工钱,张晓阳净赚九百两。

    在文公和刘村正的支持下,他拿出540两银子给全村人54户人家入股,自己入股300两。动员全村加入了后沟股份商社。全村共集资2400两。

    成立了商社董事会,由张晓阳担任董事长,康万隆担任总经理,文公、刘富顺和村里两个保长为董事。张晓阳资金加技术入股占商社30﹪的股份。

    后沟股份商社首先成立了后沟木器加工厂,保长康进贤任厂长。

    按照张晓阳的要求,目前康万隆只做批发生意,价格可以低一些,一定建立起良好的销售渠道。康万隆凭着多年的关系,加上张晓阳传授的灵活的经营方法,很快打开了销路。

    “大郎(现在村里人无论老少,都称呼张晓阳为大郎),你让我找的人,都来了。”阿虎带了一些男孩们,到了湖边。

    张晓阳坐在湖边的躺椅上,对这些男孩们吩咐到:“我现在有些重要的事,交给你们做,你们愿意吗?”

    张晓阳可是村里年轻人崇拜的对象,听他这样说,都十分雀跃,急忙答应着。

    现在村里人都很忙碌,除了田里的活,大部分都在木器厂帮忙。张晓阳只好找了些男孩干活。他分派几个男孩将湖边网里的草鱼,弄出来收拾干净,放进几个大盆。又分派两个男孩捡柴火。

    这时小莲和她的好友康秀琴来了。见张晓阳正在忙活,就上前帮忙。张晓阳将收拾好的鱼,捡鱼身部分切成一指厚、一寸宽的方块,放入一个调料缸里,然后叫小莲和康秀琴照做。

    小莲边干边说到:“大郎,你这是要干什么?”

    张晓阳说到:“今天我请你们吃鱼,香极了,保证你们吃得流哈喇子。”

    小莲白了他一眼,说到:“你才流哈喇子呐。还没吃呐,就叫你倒了胃口,真是的。”

    张晓阳也不以为意,反而高兴地哼起了小曲:“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真奇妙。和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

    小莲没来由的脸一红,呸到:“你胡唱些什么?真难听。”

    张晓阳惬意地笑笑,指挥着男孩们忙活。

    康秀琴对小莲说到:“莲姐,刚才我见你脸红了,是不是喜欢上大郎了?”说完促狭地笑着。

    小莲急忙说到:“你胡说些什么?死丫头片子,再胡说,撕烂你的嘴。”

    康秀琴笑到:“你急什么,是被我说着了吧?”

    小莲作势要拧她,说到:“死丫头,你还说。”

    两人嘻嘻哈哈地说笑着。

    两个小时后,张晓阳将一盘鱼块放入一口大锅,等鱼块炸得焦黄,捞起来放到另一些调料里,等调料浸透鱼块后,再捞起来,撒上一些香料。

    周围的男孩们,早已口水涟涟了,见张晓阳递过的鱼块,一拥而上,很快将炸好的鱼块吃光了。

    小莲和康秀琴也想吃鱼块,又不好意思像男孩们那样去抢,等张晓阳递过来,才用牙签扎着,优雅地吃着。

    不用问是否好吃,只看男孩们盯着油锅的馋像就知道了。

    终于孩子们都吃饱了,张晓阳又炸了一些,叫他们带回家给大人们品尝。

    后沟村民们不怎么吃鱼,大概和做法有关。主要是家里穷,买不起油。鱼不过油有什么吃头。外卖也不行,这里离城镇较远,不去说城镇附进就有人卖鱼,就是打了鱼怎么运过去,也许连运费都不值。所以湖里鱼多得是。

    张晓阳对这个可观的资源如何利用,下了一番功夫。他从后世上海熏鱼、苏州熏鱼、重庆熏鱼等多种配方中精选了一些,自己又进行了研制,形成了几种口味的配方。口感没问题。至于如何保鲜,是张晓阳最大的依仗。

    张晓阳定制了一批坛盖上带个小孔的瓷坛,用竹筒、竹针做成注射器形状,从小孔将坛内空气抽出,在将竹针拔出的瞬间,用胶泥将小孔封住。完成了真空保鲜。

    经过一番运作之后,一坛坛贴着精美标签的后沟熏鱼出现在市场上。

    标签是张晓阳特地设计的,除了明显的后沟标志外,标注产地、原料、保鲜期、食用方法等后世做法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后沟村民们迎来了第一次分红。

    在张晓阳家的院子里,兴高采烈的村民们眼睛都盯着商社账房的嘴,都希望从那里听到自己能得到多少分红,至于商社资产翻了多少没什么人关心。账房终于念到了个人的分红。

    “于俊岗,19两2钱。”于俊岗拿着银子的手颤抖着。往常全家人土里刨食,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攒不下5两银子,这次他家咬牙入股了20两银子,仅两个月,就分到了这么多。相比那些不敢入股的人家,他不禁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骄傲。不仅如此,家里两个人在商社干活,工钱还拿了3两6钱。

    “马文兰,9两6钱。”32岁的寡妇马文兰,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艰辛,除了侍弄土地,还帮人洗衣服,一年下来攒不到2两银子。她相信文公的话,卖了母亲留给她的玉镯,入了5两股份。现在她捧着银子,满眼都是热泪。

    “韩春庄,9两6钱。”

    “高大乐,12两8钱。”

    看到一个个拿走分红的人们,靳老赶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没钱入股,唯一的股份是张晓阳垫的那十两银子。他望着捧在手里的6两4钱银子,嚎啕大哭起来。

    靳老赶今年42岁,至今单身一人,30岁时,因为拿不出5两银子,错过了提亲的机会,眼看着自己喜欢的女人嫁给了别人。现在看到手里的银子,怎能不叫他万分伤感。

    靳老赶的哭声引起了许多村民的共鸣,多少辛酸的往事萦绕在各自的心头。

    忽然一个村民给张晓阳跪下来,接着跪倒了一大片。张晓阳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给村民们跪着还礼。

    小莲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看着那个清秀的少年,不知在想什么。
  http://www.xshuquge.net/txt/6914/20233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