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NA的一丝杂谈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hu feb 26 10:42:03 cst 2015
to be or not to be--关于tna的一丝杂谈。
前言:2002年,在wwf与wcw的战争在前者的胜利中悄然落下帷幕之际,一家年轻、充满活力的公司,nwa-tna正式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roh荣誉擂台宣布成立,老麦仿佛在松掉一口气之后,又开始感受到一丝不安与压力了……
tna,全名total non-stop action wrestling,取义永不停息的行动,于2002年5月由jeff jarrett和他的父亲jerry jarrett所创办的一家年轻的摔角公司。
正如刚刚所言,tna最大的卖点和亮点就是年轻,它能否对wwe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冲击呢?
自古有云一山不能藏二虎,这是几千年来的至理名言。
但并不是每一个套理论都完全适用于所有例子一样,在很多情况下,一座山的那一头猛虎,也需要其他能牵制住它的物种出现。
这套理论则完全适用于我们的擂台,作为美摔舞台的龙头大哥,wwe多年来一直享受着市场老大的地位,人才、名气、金钱、影响力都是处于世界第一。
而跟所有行业一样,一家独大必然会有垄断情况发生,而就算是不出现垄断行为,市场领头羊也可能因为没有感受到威胁而停步不前,衰于安逸。
因此对于我们摔迷来说,如果希望wwe能够一如既往地呈现好的节目,则必须让这只领头羊处处感受到危机的存在,尽管只有一丝危机,就像是放进了一条鲶鱼的沙丁鱼群,危机存在了,沙丁鱼就必须保持活跃状态,而我们的tna,则是这条鲶鱼,这个行业的市场挑战者。
或许我用市场挑战者而非市场追随者来形容,很大程度上是高估了tna的能力。
让我们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来看tna更像是市场挑战者还是市场追随者。
市场挑战者最大的特点有二点,其一是公司的首要目标是提高目标市场的占有率、其二是有明确的市场竞争对手,并伴有挑战或攻击行为。
从这两点来看,tna的确在很努力地吸收着美摔市场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在前几年的努力下成功成为了美国第二大娱乐摔角公司,但tna并没有明显的挑战wwe的行为,从这点来看,tna并不能算是一个正统的市场挑战者。
而市场追随者的特点是不跟市场领头羊做任何正面交锋,并愿意进行自我转型吸收领头羊不要的和吃剩的市场份率,这一点看来tna又还没堕落到这种程度,最起码tna也跟wwe打过monday night war的仗。
由此看来tna算是美摔市场上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他有很明确的自我定位,知道从各方面都无法撼动wwe的王者地位,又不甘于平庸,发掘自我特点。
跟所有公正客观的分析一样,分析tna也是一项功过等分的任务。
下面就由我们分别从成与败两方面谈谈这家摔角公司。
一,我们骄傲的元老们!
跟每一家企业一样,tna都有一群开朝功勋,尽管公司是2002年开始创立,但当时并没有正统意义上的周赛,也没有真真正正的ppv,直到2004年才慢慢建成一种体系。
当时tna靠着jeff jarrett,游走于各个独立届联盟的aj styles、christopher daniels、不老的jerry lynn,年轻的chris sabin、amazing red和matt bentley,正是这群充满活力的人打出了一小片天,后来在几笔正确的引援,壮大了tna的实力群,魔蝎大帝sting和硬核传奇mick foley的签约是tna最明智的抉择,sting和mick在摔迷中的地位不可言喻,而kurt angle、christian cage和samoa joe的签约让tna有足够的底气打技术牌,也就是在这个群星汇集的时候,tna开足了油门。
二、我们的特点和亮点!
在这个时候,有收看tna的摔迷们可以抚心自问,我们看tna的最真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会给出的答案是我跟着kurt angle过去的,有人的答案可能会是跟着cc过去的,很多jeff迷也可能给出跟着jeff hardy过去的的答案,这只是你们最初的目的,但真正让我们的眼球停留在tna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很明确,是x division,是six side ring。
tna是美国第一家使用六角擂台的摔角公司(mma也使用六角铁笼擂台,但综合格斗不等同摔角),第一次我收看tna的时候我对这种擂台也是非常的不习惯,并且有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但在细心看比赛之后,才发现这种多边擂台更加适合小个子们充分利用擂台的形状进行各种配合,当年的motorcity machineguns的完美配合和精彩受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amazing red在擂台上上蹿下跳惹足场下观众大喊“he’s amazing!he’s amazing!”。
每次小个子们场上完成清场后的各种场外飞扑动作,和轻量级fm互飚更是比赛的高潮之处,如果说wwf时期的8大超级巨星90秒互飚8记经典必杀是擂台永恒的经典的话,那么我会说2009年的ppv hard justice的8 men steel asylum大混战的轻量级互飚必杀在吸引眼球和谋杀菲林的能力绝对不会比那场经典之战差!
小个子们没有绝对力量,没有满身的肌肉和橄榄油,也没有爆棚的人气和几乎被神化了的fm,他们只能在一记又一记的大小招后马上爬起身继续发招和受招,但那种连接起来的视觉冲击力绝对让你无法抵抗。
以aj、christopher daniels、jerry lynn为首的一帮元老们,把x级别的火炬传给了jay lethal、kazarian、amazing red等人,现在新一代的x级别选手更是将前一年暗淡的轻量级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tna能够用搞重量级的心思搞这个影响力不足,但噱头足够有余的领域,tna的招牌必定能刷的更亮。
三、我们并不优秀,但我们勇于继承!
继承,是一种灯火相传的精神,他并不局限于某个联盟,某家公司,只要你有愿意承担的勇气。
hardcore硬核,不是一种打法,不是一种赛则,而是一种精神,在2006年之后,尽管ecw这个品牌还在苦苦支撑,但那种精神早就已经被磨灭,甚至发展成为了一个二线剧情和培养新人的地方,完全侮辱了e-c-dub的口号!
但tna却选择了传承下去,在ecw宣布更名之前,他们甚至不敢对外宣布这场比赛是hardcore match,最多是用10,000 thumbtacks match(一万颗图钉赛),甚至monster’ ball match(野兽狂舞赛),但他们努力打出不亚于ecw元老们的经典赛事的效果。
在ecw品牌更名之前,tna就有硬核传奇的最佳接班人abyss的卖力演出,还有永远都不服老的jerry lynn,3d组合。
有人说去年的首办hardcore justice ppv根本就是一场侮辱硬核的赛事,对,的确里面的很多赛事根本没有配得上硬核这个词语,但我们还看到的是mick foley跟ric flair的浴血奋战,我们看到rvd和jerry lynn的超水平演出,我们还看到最近的一场热血沸腾的monster’s ball abyss对阵bully ray,正是他们的流血流泪,让本已经不复存在的硬核硬是留在了我们的舞台上,我们应该报以的,是“holy shit!”,是“this is wrestle!this is wrestle!”,是我们由心的呐喊!
跟每一把双刃剑一样,tna还只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他们有发挥得好的地方,也有发挥失误(严谨一点来说应该是非常具争议性)的抉择。
tna我观看时间不会比wwe短太久,大约3年左右,那么就让我这双只有三年的菜鸟的眼睛来看,tna近一年究竟有什么样的失误。
一、人才众多,用而不善!
你很难相信一家只有周赛和ppv的公司,会拥有如此众多的选手群,这不得不说是现象级的存在。
卖力吸收wwe的老将,使公司老龄化是一个严重的败笔!
且不说hulk hogan,eric bischoff和ric flair的引入哪个更加值得,单单是数数近两年引入wwe弃将的名单就知道,jeff hardy,mr anderson,rvd,matt hardy,后者的引入有多失败这个不用表达都知道,用我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来阐述:“tna签下matt hardy并不是为了带来matt效应,而是为了持续jeff效应和immortal效应,尽管进入tna的第一场比赛就是战胜了rvd,但也不能改变他绿叶的地位。这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签下一个选手不是为了带来选手本身的价值而是为了衬托其他人的价值,那么这位选手的快速陨落也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弟弟jeff hardy身上照样有他超人的人气,但总之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引爆,只能说anderson和rvd真正体现到了一个黄金年龄的摔角手应该体现出来的比赛质量和敬业精神,但与此同时,大量“wwe老人,tna新人”选手霸占着一线剧情和冠军剧情,其一对本公司新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其二也让公司本来的员工有待遇差距的想法。
最显著的做法就是大量选手注入,必定要淘汰原本的选手,年轻的consequence greed和刚刚转型成功的jay lethal成为了被开刀的对象,目前长期酱油的de**ond wolfe,orlando jordan和jesse neal也成为了将要被开除的选手,真心浪费了当年在剧情上对wolfe和neal的重点培养。
近段时间最大的争议就是对crimson这个角色的塑造,保持着单打不败战绩的他,并没有打出出彩却秒杀系的比赛,成为了新一代的tna版goldberg。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goldberg比赛细腻程度不足,比赛时间不长,但gb身上的那种王者气息确实让人震撼,crimson并没有给人带来那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却拥有着这种剧情,虽然说这种上位方式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但身后的角色空洞实在太大,如今crimson和剧情实力同样强大的matt morgan组成了双打,振兴双打志在必行,但弱弱地问一句,这样的剧情实力,要安排谁来阻挡这对组合呢?
顺带说一句,组合必杀double chokeslam真的很狗血……
二、剧情繁乱,管理失策!
那些matt morgan和the pope的单年度4换正反角色的破事我就不想说了,tna的正反派转换实在是太乱也太随意了。
就像去年的matt morgan偷袭hernandez让后者躺了几个月床单后回来复仇,hernandez的气还没出掉一般,潜了半个月水,回归又偷袭了一次matt就马上转反了,正派的人气还没消退,观众都不知道应该报以欢呼还是嘘声。
the pope前段时间的亦正亦邪让人蛋疼,这回刚以为是正派跟devon组队了,转过头又变成了带坏小太保的怪蜀黍……
当年的immortal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后续的剧情导致烂尾,幸好没有拉扯上fortune。
而最大的命门其实出现在后台的管理,不仅是对剧情的管理,更多的是对选手的管理。
2011年的victory road已经闹出了tna近几年最大的笑话了。
只是看到jeff hardy身上可发掘的价值而忽视对这位神经刀选手的控制,这场90秒主赛确确实实让全世界看到了tna的最短板。
而急于进行main event mafia重组的剧情却忽于对相关选手的合同签署,到最后眼睁睁看着booker t和kevin nash出现在皇家大战上,自己的剧情缺落得烂尾收场,经验不足的tna硬生生是被wwe摆了一道。
正当tna以为自己拥有摔角之神hulk hogan,人气王jeff hardy、anderson、rvd等人可以跟wwe对抗的时候,周一收视之战的惨败或许能够扇tna狠狠的一巴掌,让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立场,一家只有12年摔龄的公司跟一家跨世纪的摔角公司硬碰,只能落得损己未能伤人的后果。
三、追逐剧情,放弃卖点!
如果说tna能够在wwe面前抬起头的一项的话,那么tna铁杆摔迷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是我们的比赛质量!
再细分下去就是三样,x级别,女摔,和充满tna味道的双打。
但在wwe彻底放弃轻量级的年代,x级别只能作为自己的特色和卖点了,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
而tna的女摔势头一直都很强硬,但双打似乎慢慢失去了叫板的底气。
我想在这个时候区分一下什么叫做双打搭档,什么叫做组合。
双打搭档可以是任意两个或以上选手搭档进行比赛,但组合必须有他的特点和底蕴,
并不是所有的双打都能够叫做真正的组合!
细数历史上那些让我们真正回味的组合,the road warrior、dudley boyz、hardy boyz、dx、e-c、apa等等,真正的组合并不需要用大量的双打冠军去证明自己,就像是dx,他们不是最伟大的双打,他们甚至在09年重组之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双打冠军头衔,但他们经历了一个时代,一个足以被世人铭记的堕落时代。
tna也有自己的头牌组合,毋庸置疑的是最著名的motorcity machineguns和beer money。
这两对双打为观众留下的回忆实在太多了。
但在sabin受伤,beer money拆分之后,tna确实不能再拿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组合了,inc.ink未成大器且面临解约,mexican america比赛质量不高且不能担当大任,新生代generation me却直接放走,tna只能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经历了大半年双打低谷的时期。
直到现在希望用两个剧情帝,加上samoa joe来撑起双打的半边天,这条路未免会走得太难。
tna的双打是一种底蕴,如今底蕴没了,随便撑起的无敌剧情却没有一贯以来的精彩比赛搭档,再多的不败纪录也是无用之功。
不得不说在六角擂台不复存在之后,x级别赛事也跌入了低谷,最关键是选手的青黄不接,真正能够打出精彩赛事的例如homicide、red、suicide等人,一个放走,两个弃用,到最后只能让brian kendrick,doug williams和kazarian撑起大旗,奇怪的是,技术不差的brian总不能打出精彩的赛事,williams传统的扎实打法却无法重现x级别固有的快节奏,甚至在连续两年的against all odds ppv里面都没出现x级别冠军赛,那种可有可无的程度已经可以媲美双打冠军或者divas冠军在wwe ppv里面的地位了。
幸好,从destination x2011前后开始的x级别合约公开赛,一次过签约了多位高飞好手,振兴x级别之路重新起航。
四、强硬改变,赢了口碑却失了民心!
或许在风风火火的宣传霍根大爷入主tna的那一刻,机警的摔迷就已经嗅到了tna改变的味道,只是变好还是变坏,还需要后世的人来说明。
无论霍根在入主tna的时候人气有多高有多疯狂,也无论eric bischoff在踏进tna擂台之后宣布能有多么翻天覆地的改变,我相信都没有人会觉得他们敢从擂台上动手:“我们玩的是职业摔角,我们是专业的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尊重传统,只有用传统的方式,我们才能发展得更好,blablablabla……”
我没认真听hulk hogan的废话,我只听到场下仅仅一千多人却铺天盖地的呐喊“we want six side!we want six side!”。
传统?tna从来都不是一个遵循传统的联盟,我们喜欢他最初的新奇,最根本的刺激。
但四角擂台的确受到业内部分专业人士的支持,他们都觉得tna如果像往真正的娱乐公司发展,必须转换以往的形象,走大众化道路。
没错,这句话没错,走大众化道路,这是真正发展娱乐摔角的必经之路,也是ecw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每家企业,每家公司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市场定位,角色定位,wwe是娱乐美摔市场龙头老大,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小公司都要沿着wwe的老路来走。
相比起wwe,tna就像是一朵奇葩,他的特色,他独有的卖点都无一不吸引着习惯了wwe套路的摔迷,也是留住tna铁杆摔迷的根。
tna的这一转型,包括擂台变形,忽略小剧情,专心发展大剧情,忽略轻量级,忽略双打,用力发展重量级,这的确是一家大公司该吃的大茶饭,却吃得铁杆们阵阵心酸。
杂感:曾经我有过大半年的时间没追着看tna周赛了,不是说没看,但确实失去了那种最初看tna的感觉了。
我真心觉得tna实在太2了!
明明拿着一副完美的手牌,却完全不懂如何出牌,如果让roh掌门人拿着tna手中的明星,绝对能够重振tna两年前的威风。
失去信心的最直接方式的就跳过周赛只看ppv了。
后来听说kazarian重回x级别冠军行列了,跳过看看几集,听说jeff hardy回来了,又跳过看看几集,直到7月份tna大搞x级别,我才慢慢重拾起对tna的信心。
技术帝austin aries的tna二进宫无疑是对x级别最大的冲击,而新生代的jesse sorensen,zama ion,老骥伏枥的kid kash等人硬是把x级别带回了剧情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无疑是对坚守到最后的铁杆tna摔迷最好的褒奖!
元老级人物beer money成员bobby rhood和james storm成功入主一线剧情,再加上回归且精神面貌很好的jeff hardy,随时担当大梁的aj和kurt angle,一线冠军成员总算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交班。
期待双打的复兴,期待mcmg的复出,期待场下再一次和无数次的呐喊“holy shit!”
如前文所言,tna还是一家很年轻的摔角公司,面对着wwe抛离式的零头,和roh脱独后的拼命追赶,把握好公司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跟wwe比起来,tna连个零头都不是,他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在现阶段做出任何挑战wwe权威的行动。
心浮气躁才是tna目前最大的问题。
发展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要找到真正应该发展的方向,在这一点tna应该很好地想roh借鉴,roh几乎拥有tna的所有特点,年轻有冲击,资金不充裕,选手很给力,甚至还有几年的独立资历,选手比赛名单都不确定的日子,但roh则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没有上等的硬性设施,我们没有优秀的剧情编排,但我们有选手,我们只看重技术,我们就是能打出wwe无法打出的精彩配合!
tna的硬件设施无疑比roh优越很多,场馆和摔迷数量也如此,tna照样拥有一批能够打出精彩赛事的技术帝,只要tna能够把持好未来的道路,做到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才能更好地经营下去。
to hurry up or to carry on?
to be or not to be……
谨以此文送给再次处于摸索中的tna!!!
(希望大家喜欢,求打赏求收藏,希望推荐评论,会及时回复的。或者加群《时光荏苒摔角狂热》,希望大家关注,会持续更新的,支持一下吧打赏!!!)
http://www.xshuquge.net/txt/4652/21045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