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三厢缘 >第六章 交融
加入书架

第六章 交融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feb 09 21:07:58 cst 2015

    这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薛通和的女儿薛紫菊,在街上一路小跑。脸上神情,看上去十分地焦急。她来到父亲的总行,在里面寻找了一圈,不见薛通和,便问做事的伙计,要得知父亲的下落;一个伙计告诉她,说是大当家去了‘日盛’陶瓷行。薛紫菊丝毫没有懈怠,马不停蹄地朝陶瓷行跑去。

    在“日盛”陶瓷行,薛紫菊见到了父亲薛通和。她神态急切地朝薛通和喊道:“爹,不好了,弟弟运昌、运祥与王伯伯家的哥哥、妹妹都不见了。”薛通和听到女儿薛紫菊的喊声,一下子紧张起来。他马上停下手中的事情,向薛紫菊问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大概是吃过早饭,教书先生到家后,寻他们读书便不见人了。”薛通和听罢,开始着急起来。且不说自己的孩子,要是王大哥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如何交待呀;他越想越觉着不对劲,便发动所辖商铺大部份伙计,满城寻找。

    然而,大家在城里,东西南北找了个遍,也不见踪影。这下薛通和有点不知所措了。他双手不停地来回搓着;人也不停地来回走着。下面该如何去办,薛通和苦苦地想着・・・・・・这时,女儿薛紫菊朝他说道:“爹,他们是不是出城去了。”这下点醒了薛通和,他立即又安排人,出城去找寻・・・・・・

    早上,王亚雄想带小伙伴去乡下玩耍,怕薛紫菊告状没敢声张。吃完饭,看她走后,见眼下又没有大人在场,便邀大家一起出城。小伙伴们一听,便来了劲。他们先后悄悄地溜出门,在薛运昌、薛运祥俩兄弟的引领下,向城西而去;不仅如此,路途中,他们还带上了丁桂香和丁桂花。一帮小家伙从城西门出去,直奔乡野田园之中・・・・・・

    日上三竿,孩子们在田野里玩得不亦乐乎。他们抓小鱼、捉蝴蝶、摘野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每个人满身都是泥巴,活像一只只泥猴。当他们玩得起兴时,薛通和派出的伙计们,找到了他们;于是,一帮小家伙,像逃跑的羊羔一样,被撵了回来。

    薛通和见到小家伙们后,一看他们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他稳了稳情绪,故作镇定地问道:“是谁带头跑出去的呀?”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伸着舌头做着鬼脸,都不说话。“你们不交待,都不许吃饭,而且还要罚站。”薛通和又加重语调说道。“薛伯伯,是我叫大家出去玩的,您要罚,就罚我吧。”王亚雄站出来承认道。薛通和见这小子像他的父亲敢做敢当,于是,放缓语气说道:“你能告诉叔叔,为什么要带大家到城外去玩吗?”王亚雄有点委屈回答道:"我们每天不是读书、就是练武,太没意思。所以,就去玩了。”薛通和听了,觉得孩子说得有些道理。他改用商量的口气说道:“孩子们,以后,我每十天带你们出去玩一次,再不许自己乱跑了,成不成?”孩子们听了一片欢呼。薛通和让他们去洗身子,而后吃饭;随即,又安排人把丁桂香、丁桂花送了回去。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再说,艾夏荷早上去集市去买菜,只有半个时辰,回来就不见了丁桂香、丁桂花俩姊妹。她到左邻右舍到处打听,也没一点消息,心里着急起来。她开始在城里四处找寻;在街中心,她遇见了薛通和父女俩。当得知也是在寻找孩子时,大家猛然想到,孩子们一定是一道玩去了。薛通和安慰艾夏荷,要她不要找了,回家等消息。待找到孩子,一定将她们送回。艾夏荷答应着,又找寻了一段时间,没有结果,便只好回家等待了・・・・・・

    下午时分,艾夏荷在家魂不守舍地张望着,她此刻感到有些后悔。薛通和给的银两足够多,本来她可以雇佣人做事,不用自己买菜的;只因心里空落落地,想找些事做打发光阴。那晓得,会发生这般事情。她来到**富的牌位前祈祷着、忏悔着,怕孩子们有什么闪失,无法向**富交待。

    就在这时,薛通和商铺的伙计,将俩个孩子送了回来;孩子们穿着新衣,还带回了几大包糕点。艾夏荷见了后,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她谢过伙计,将两个女儿带进家中,好好地训斥了一通。

    第二天早上,艾夏荷的家门口,停下了一顶轿子和三辆独轮车。独轮车上装载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和包袱;从轿子上下来一位贵妇模样的人,她敲开了艾夏荷家的门。艾夏荷一见惊呆了,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她家里的大姑子**桂。

    **桂让门外的挑夫,将行李搬进屋中,而后,结清力资;她坐定后,便问起了弟弟**富的情况。当得知**富遇难后,她头脑‘嗡’地一下,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几月前,**富与薛通和到江西谈生意,还去看过自己,怎么就不在了呢?她一时接受不了。谈及这伤心的情形,两人泣不成声・・・・・・

    **桂是见过世面明事理的人。她没有怪罪谁,只叹自己命苦,历经如此多的不幸。

    原来,**桂嫁到江西后。一开始,既幸福、又开心;男人对她体贴入微、关心倍至。但,时间久了两人一直没有孩子,男人对她渐渐有些冷淡了。再后来,男人养成了酗酒的习惯。常此以往,败坏了身体。有一回饮酒过度,倒在了回家路上,再也没醒来。

    **桂守寡三年,觉着江西再无法待下去了。于是,变买了属于自己的那部份家产,回武昌来投靠弟弟**富。没想到是这样一个情形,叫人如何不感伤、不难过。

    两个伤心的人走到了一起,彼此间只好相互怜惜、相互携持。**桂同艾夏荷和两个孩子住在了一起。为了让**桂心里好受些,艾夏荷将丁桂花‘过继’给她做了女儿。

    这天,刚用过早餐,薛通和就出了门。孩子们也都读书去了。薛通和的妻子张小月,正在自家院子里摆弄花草。一个佣人走了过来,对张小月说道:“夫人,门外有位妇人,说是有事找您。”“将她请到客厅,我随后就到。”张小月一边说着、一面朝自己的房间走去;她对着镜子整了整装容,然后走向客厅・・・・・・

    张小月进入到客厅,有一女子正在四下观望。她一见到张小月,马上说道:“夫人,您好!您还认识我吗?”张小月仔细一瞧,十分惊讶地喊道:“唉呀,元桂是你呀!什么时候回来的呢?人瘦了许多,我差点都认不出来了。”“夫人,对不起,我回来有些时日了;本应早点来看您,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张小月听后,脸上显得有些尴尬地说道:“是啊,许多事总是难以预料。元富的不幸,我们十分地抱歉。”**桂听张小月说完,连忙说道:“夫人快别说抱歉的话,元富遭遇不测,大当家的为我们家做了许多,已是非常感激了;这次来,一是看看夫人、二是有事相求。”张小月一听,马上说道:“有什么事只管言语,我们能够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没什么其它事,只是元富的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想送到夫人家中,与您的孩子一起读书。费用我承担,不知成不成?”**桂有些不好意识地说着。张小月听完,爽快地应承道:“这有何难!明天送来便是,费用之事就别提了。”“夫人,我替俩个孩子感谢您了。占用您太多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说完,**桂起身告辞。主随客便,张小月也没强留,将**桂送出了门。

    傍晚,薛通和得知**桂回来了。而且,还到家里来过,心里是五味杂陈。他责怪张小月,为何不留**桂在家吃饭。张小月也没作何辩解,说是明天**桂会带小孩子们过来。薛通和听了,觉得是自己疏忽,明天,一定要安排好俩孩子读书之事。

    第二天早上,**桂与艾夏荷,带着俩个孩子如期而至。薛通和亲自作了安排,还留下**桂、艾夏荷吃中午饭;一上午,几个大人一起聊了许多、许多,不愈快的事,一点点在淡忘。大家其乐融融,就同从前一样。

    中午时分,厨房准备了一大桌子好吃的饭菜。大人、小孩围在一起,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享用了一顿美餐・・・・・・

    从此,薛家大院更加喧闹了。除了读书、习武,闲暇时,整个院子喧嚣声不断。七八个小家伙,嬉戏着、打闹着,简直是乐翻了天・・・・・・大人们见了这番场景,也跟着乐不可支。时光就这样,在快乐中流淌・・・・・・

    日子一晃,已数月过去。时下,已进入秋天。往昔茵茵的绿草地,看上去有些微微发黄;葱葱的树木,开始不断地有残叶飘落;天空看上去,也高远了许多;院子的大树上,时不时,还能听到蝉的嘶鸣。仿佛,它在哀怨着逝去的光阴・・・・・・

    薛通和在院子里的长廊里,一边散步、一边做着深呼吸。近些天,偶感风寒,身体有些不适,因而,没去商号主事。或许是身体欠安的原故,四十来岁,就感到做事有点力不从心;他将所有的事,暂时都交与陈管家打理,自己在家养病。

    他抬头望着北方的天空,只见,有几只白鹭伴着云彩,从头顶飞过。看到此景,一下拌动了他的心弦;在那远方的广济,王大哥也不知怎样了。病愈后,该去看看这位比自己大一岁,不曾正式结拜,却是患难与共的好兄长・・・・・・

    然而,就在此时,江边的码头上,一艘大帆船,正缓缓地靠上泊位。船刚停稳,从船上走下来一行人。走在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忠贤。江风吹动着他的衣角,不停地摆动;略显清瘦的身影,依然透着坚毅;走在后面的是新继任的管家郑广才,和俩个拿行李的伙计。他们一行,径直走向薛通和的商行。

    刚蹋进商行大门,陈管家就看见了他们一行人。他马上迎了上去,经一番询问后,面带惊喜地对王忠贤说道:“哎呀,是大贵人来了,快屋里请!”陈管家边招呼着王忠贤一行入坐,边差人去请薛通和・・・・・・

    薛通和正在沉思,突然,一个伙计跑了进来。他对王忠贤说道:“大当家的,广济的王老板来了,陈管家请您去一下。”薛通和闻言,又惊又喜。来不及多想,立马向门外跑去;来的伙计见了,也马上跟了上去;张小月双手端着药汤,刚来到走廊,见了此番情形,大声喊道:“通和,喝了药再走,什么事那么急呀!?”“王大哥来了,快准备、准备・・・・・・”薛通和跑着回应道。

    薛通和的家,离商行并不太远,大约一里路。他急匆匆地跑着,不一会,就到了商行的大门口。刚一进门,薛通和就开始大声喊道:“大哥,大哥・・・・・・”王忠贤听见他的喊声,从屋里迎了出来。薛通和见了,一下冲上去将他抱住,“大哥,你可想死我了;正要去看你,你却来了,太好了!”薛通和有些哽咽地说着。王忠贤也激动地说道:“我同样想你呀,贤弟。”沉默片刻,“我这次来,一来是为了看看你们和孩子;二来是带了一批木炭,准备冬季有个好行市。”“好啊、好啊,大哥想得可真周到。你放心吧!孩子们好着呢。”薛通和不无欢心地应答道。说完,薛通和将王忠贤请进客厅,见过郑管家等人后。便与王忠贤开始长谈了起来。

    一个时辰转眼过去,一个佣人,走到薛通和跟前说道:“大当家的,夫人让来禀告,她已在'醉仙阁’酒楼,准备好了筵席,想请王老板他们赴宴。”薛通和听后,对王忠贤说道:“内人已准备好了,就请大哥与大家一道,去吃个便饭,也算是为大哥一行洗尘吧。”王忠贤听罢,也没推辞,爽快地答道:“既然弟妹已安排好了,我们就一同去吧。”

    在陈管家的带领下,一干人等,来到了‘醉仙阁’酒楼。刚进门,酒楼的伙计就嚷道:“有贵客到,里面请。”不一会,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迎了过来。他对薛通和点头哈腰地说道:“是薛大老板光临,实在是荣幸之至呀!"薛通和应声说了句:“客气、客气。”那人,将他们引到了楼上,便告辞了。

    薛通和与王忠贤他们一看,张小月准备了两桌酒席,正与孩子们在那里等着呢。王亚雄、王亚英与李小翠一看见王忠贤,马上冲了过来;王忠贤见到孩子们,心中既激动又兴奋,同时,还有丝丝酸楚;他眼睛湿润地对孩子们说道:“你们没调皮,都听薛叔与张婶的话吧!?”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汇报着自己练功和学习的情况。王忠贤听得连连点头,脸上带着笑容,显出满意的神情。这时,薛通和走了过来,对王忠贤说道:“孩子们都很乖,进步可大了,你就放宽心,还是边吃边聊吧。”

    在酒席旁,薛通和向妻子介绍了王忠贤和郑管家;转而,又向王中贤介绍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同时,还专门介绍了**桂、艾夏荷及她们的两个女儿。

    酒席上,悲欢离合,各种感觉都融汇在一起,让人百感交集;仿佛在品味苍桑蹉跎的人生。然而,相聚在一起,既是缘份、也天意。酒席中,大家尽量不谈过往之事,气氛到也非常融洽。

    酒席结束时,薛通和与张小月先送走了**桂、艾夏荷和俩个孩子;接着,又安排郑管家与俩伙计住在客栈。最后,请王忠贤到自己家住下。

    薛通和安排王忠贤嗽洗后,便让他早些休息。可没等他睡下,仨个孩子跑了进来。一进门,孩子们就问妈妈怎么没来。王忠贤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搪塞道:“妈妈有晕船的毛病,不方便来看你们。她要你们听话,多学本领,将来做一个有出席的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着心声,表明自己会刻苦、努力,不让母亲失望。听得王忠贤眼睛都湿了,他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片刻,王忠贤把话题一转,给孩子们讲起悬梁刺骨的典故,孩子们听了深受启发・・・・・・渐渐夜色已深,张小月与薛紫菊走了进来。她们劝说仨个小家伙去睡觉,好让王忠贤早点休息。小家伙倒也听话,跟父亲道别后,随着走了。

    王忠贤躺在床上,翻来复去难以入眠。他思索着,不知该怎样去跟孩子们讲他们妈妈的事情。说与不说,一时难下决心・・・・・・

    第二天清晨,王忠贤早早地起了床。他到院子里散步,边走边想一些事情。不一会,薛通和走了过来。他对王忠贤说道:“大哥,早啊!天凉了,当心别着凉了呀。”“哦,是通和啊。不碍事,身子骨还行,你自己要当心呀。”薛通和听了王忠贤的回答,跟着说道:“我没事的,大哥放心吧!”正说着,**桂领着俩个孩子走了进来。她见了薛通和与王忠贤俩人,忙打着招呼:“两位大当家的早上好!”两个孩子也跟着喊道:"两位伯伯好。”“啊,元桂呀,早上好,孩子们好!”“丁夫人好,孩子们好!”薛、王二人也都作了回应。俩孩子朝里走去,**桂叮嘱了几句,而后,转身往回走。薛通和喊道:“元桂,吃了早饭再走吧。”“谢谢大当家的,不用了。”**桂客气地说着,向大门外走去。王忠贤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仿佛在那见过此番情形,一时也回忆不起来,只是感觉好像有些熟悉。“通和,早饭弄好了,请王大哥用餐吧。”张小月在一旁,冲这边喊道。王忠贤愣了一下,回过神,在薛通和的引领下,向饭堂走去。

    两人刚步入饭堂,就见里面叽叽喳喳地吵闹个不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着听到、看到、想到的事情,整个饭堂都沸腾了。一见到两位大人进来,王亚雄就第一个嚷开了:“爹,薛叔叔答应带我们去游玩的,他说话不算数。”薛通和接过话说道:“谁说叔叔说话不算数?你们好好上学,我和你爸明天就带你们去游玩。”“是呀、是呀。”王忠贤也跟着附和着。小家伙们一听可高兴坏了,大声地叫嚷着:“太好了、太好了・・・・・・”见此情形,薛、王二人会心地笑了。

    江边码头旁,薛通和与王忠贤正在交谈着。“今天船上的木炭就可以卸完,明天,我安排调拨一批棉花装船,这样两面生意都不跑空。”“还是贤弟想的周到。”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江堤的西面走去。“明天带孩子们玩过以后,我想将仨孩子带回去。”王忠贤接着对薛通和说道。薛通和听后,急切说道:“大哥,这样不妥吧?为何那么急呢?嫂子的事,你又如何向孩子们解释呀!?”王忠贤继续说道:“我已想好了,孩子们迟早是要知道的。长痛不如短痛,还是让他们早点面对现实吧。”薛通和闻言,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既然大哥已想好,就按你说的办。只是,不要那么急,小住时日再走不迟嘛。”“不走不行呀,孩子回去要平复一段心情;还要再请先生教他们;过些时,我会再来。你与弟妹要是方便,也可以去广济走一走。”王忠贤的话,说得十分在理。薛通和略加思索后说道:“我和小月一定会去看望大哥的,大哥回去要多注意身体。”停了一会,“还有,上次留在船上的几位好汉,为我守商铺、看家院,非常感谢他们。这次也请您将他们带回去,好让他们免去思乡之苦。”王忠贤想了想,便应承了下来。

    两天后,王忠贤辞别了薛通和一家。临别时,大人、孩子都哭成了泪人。那情景,实在令人难以忘却、让人感动・・・・・・
  http://www.xshuquge.net/txt/7840/2132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