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三厢缘 >第七章 成长
加入书架

第七章 成长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feb 09 21:12:29 cst 2015

    在船上,王忠贤将三个孩子叫到自己跟前,神色凝重地对他们说道:“孩子们,你们都是小大人了,爸爸有一件非常令人难过的事情,要告诉你们。你们一定要勇敢、要坚强。”说着眼睛都开始红润了。三个孩子从他的脸上,似乎读懂了点什么。可,他们又不确定是何事,眼睛疑惑地望着王忠贤。王忠贤继续说道:“你们的妈妈,在你们走后不久,被强盗抓去害死了・・・・・・”孩子们一听,全都懵了,他们不相信是真的,可看到爸爸那凝重的表情,又不能不相信。

    刹那间,孩子们开始大哭起来。蛮以为回去可以见到自己的妈妈,却一下子化为了泡影。种种难受与思念,全都涌上心头;泪水像打开的闸门,哗哗地往外淌,直到泣不成声。王忠贤自己也难受之极,却还要压抑情绪,去安慰孩子们。 在他不停地开导下,孩子们的情绪平复了些许。王亚雄问父亲,要知道妈妈的坟葬在何处。他回去后,要与妹妹们一道去祭拜。王忠贤听后,觉着孩子是真的长大了。可,他又不知如何去向他们解释。

    苗慧兰当时跳下去的悬崖,是在飞霞寨后面。崖底下是个天坑;周围荆棘密布,崖壁陡峭。除了飞禽,看不到任何动物;人要想下去,要比登天还难。飞霞寨强盗被剿灭以后,王忠贤曾几次带人去寻找过苗慧兰的遗体。都因没有办法下到崖底,只好作罢。当时,是在崖上设置香案,举行了祭奠仪式。

    现在,孩子问起母亲的坟墓,他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去回答。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他只好说道:“等你们回去以后,再与你们细说;现在要做勇敢的孩子,让妈妈在天上看了放心。”孩子们一下表现出坚定的神态。他们不仅要让妈妈放心;更不希望爸爸难过・・・・・・

    回到广济,安顿好所有事以后,王忠贤带着仨孩子来到飞霞寨。在苗慧兰被逼陨命的悬崖上,他同孩子们一道,再次举行了悼念仪式。祭拜完后,孩子们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带他们来这里祭奠了。至此,王亚雄暗暗下定决心,有一天,自己一定要将母亲的遗骨找回,好让母亲入土为安。

    自那以后,几个孩子学习、练功更加刻苦了。特别是王亚雄,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他都一丝不苟地练习着父亲教的每一个动作。不仅如此,他还请王忠贤找人,专门教他攀爬的功夫。

    这天早晨,王亚雄在自家屋子的后山练功。为了让四肢有力,他双手、双脚都绑上了沙袋,在一根较粗的树干上不停地做着上下伸缩。当他练的满头大汉时,看见一只松鼠在树上不停地跳跃,那神态轻巧、灵动。他心想,自己要是能像松鼠一样该多好呀。可自己不能变化,只有下苦功,才能达到松鼠那样的技巧。他是多么希望早点将母亲的遗骨寻回,好让父亲安心呀。他加倍用力地练习着,恨不能一下长大,把自己的责任担起来。

    可父亲要求他不仅要学好武功,还要学好文化。他一门心思用功学攀爬、习武功,对学习书本知识有些懈怠了。此时,他只顾在这练习,把读书的事忘在了脑后。

    在王家大院的一间偏房里,王亚英、李小翠正在用毛笔抄写诗文;教书先生在一旁看着书。小翠的字写得隽秀漂亮,就像她的人一般端庄而有内涵;亚英的字写得劲道飘逸,有点大丈夫的味到,或许与她的男孩子性格有关联。不过,教书先生对她们都是赞赏有嘉。

    然而,对王亚雄可不敢恭维。他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让教书先生非常地头疼。这不,太阳已爬得老高了,还不见他的踪影。就在 老先生对他不抱希望时,教室的窗户被人轻轻地打开了,一个人影像猴一样窜了进来。他溜到后面的桌子前,拿起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老先生见了,拿着一根尺牍走到他面前,敲了敲桌子,厉声说道:“王亚雄,你是来读书、还是来玩的呀。”“先生,我・・・・・・我是来读书的。”王亚雄有些胆怯地说道。"你没看日头有多高吗?有你这样读书的呀?今天,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抄写二十遍,不许偷懒!”王亚雄听完老先生的话,一下傻了。他有气无力地说道:“知道了。”这事他是不敢马虎的,一但告到他父亲那里,可就更惨了。他极不情愿地铺好纸,拿起笔正要抄写,两个妹妹回过头,冲他做着鬼脸;他瞪大眼睛、举起拳头吓唬她俩,就像要还以颜色。这时,老先生见了,咳嗽两声,吓得他们谁都不敢动弹,乖乖地趴在那里写起来。

    中午,老先生宣布下学,两个妹妹收起学习用具,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教室。在门口,还不忘挖苦一下她们的哥哥。“王大侠,好好努力吧。”“看你读书还用不用功。”说完又朝王亚雄做着鬼脸,把王亚雄气得,恨不能真的揍她们一下。一见哥哥真有些生气,俩姊妹撒着欢地跑开了。

    到了开饭时间,还不见儿子王亚雄,王忠贤便问两个女儿。俩姊妹不敢说哥哥的坏话,包庇地说道:“先生都走了,哥哥还在用功呢。”王忠贤听了,还蛮欢喜。于是,亲自到教室去找王亚雄。来到教室,王忠贤见儿子正在抄写着什么,便对他说道:“傻孩子,别太用功了,先去吃饭吧。”王亚雄一见是父亲,先是一惊,而后,吱吱语语地说道:“我在完成先生布置的任务。”王忠贤细看情形,觉得有点不对劲。一追问,王亚雄道出了原由。这下可把王忠贤给气坏了,他严厉地训斥了王亚雄,并让他罚站。打这以后,王亚雄读书再也不敢懈怠了。

    转眼,已到了冬季。王忠贤在商行正翻阅着帐簿,一个伙计进来通报说道:“有位掌柜求见。”王忠贤放下帐簿回答道:“有请。”不一会,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走了进来。“请问,您是王老板吗?“正是。”“我给您带来了一封信。”来人将一个信封交与王忠贤。王忠贤接过信封说道:“哦,感谢、感谢!快请坐。”然后,又叫人沏茶。那人和气地说道:“王老板不必客气,我的船还在码头等着,事已办完,我就不逗留了。”王忠贤闻言也不好挽留,只好悉听尊便。让人安排了马车,将他送往码头。

    王忠贤揭开信封一看,原来,是薛通和托一位经商的朋友带来的。信上说:他们一家十分想念王忠贤与孩子们,想在春节前来广济看望,随船还会带来一些铜器、铁器以及新挖的莲藕。王忠贤看完后,非常高兴。随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孩子们,这使他们兴奋不已。这下,小伙伴们又可以在一起了・・・・・・

    自从王亚雄、王亚英与李小翠仨兄妹离开后,薛家的仨姐弟就感到心里有些空荡荡地。虽然,丁桂香、丁桂花天天来他们家读书,在一起也很融洽。但是,几个小伙伴总觉着没有以往哪么尽兴。孩子们常常在薛通和面前,有意无意地问,何时去看王伯伯一家。薛通和理解孩子们的心情,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好了却孩子们的心愿。有一个经商的朋友要去江西,他便给王忠贤写了一封信,托朋友顺道带去,自己则着手筹办随船的货物。

    这天,薛通和刚将所有货物办齐全,心里感到非常轻松。一想到近些时就可发船去广济了,那种快乐的感觉一下迸发出来。他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哼着小调。快要走到自家大门前时,看见**桂领着俩个孩子走了出来;她们没看见薛通和,径直向西面的大路走去。

    就在这时,身后不知谁家办事,一阵鞭炮声响起,'噼哩、叭啦'地,惊吓到了一辆打这经过的、马车前的马。那马一下狂奔起来,直向前冲。薛通和看到不远处的**桂她们,惟恐会有危险。他立即向她们跑了过去,刚到跟前,那马车也紧随而来。薛通和来不及多想,一把将**桂她们推到一边,自己却被马车给撞倒了。那马车并没有停下,像疯了一样狂奔而去・・・・・・薛通和腰部受伤,躺在地上不能动弹。**桂惊得发抖;俩孩子吓得不停地哭叫。当**桂回过神来,马上喊人抢救薛通和。

    薛通和被抬回家里,请来的郎中正在给他诊治。旁边,**桂不停地哭诉,说着感谢的话;张小月与孩子们也不停地哭泣着;经郎中医疗后,薛通和慢慢地睁开眼。他看见大家都在哭,便安慰道:“我没事,元桂和孩子都好吧?”**桂听了,马上来到床前,流着泪对薛通和说道:“大当家的,我和孩子都好。你可要好起来呀。”“没事就好。”薛通和脸上露出丝丝笑意。张小月与孩子们都围了过来。“通和,你可不能有事,我和孩子不能没有你呀!”张小月握住薛通和的手,柔情地说着。见众人担心,郎中这时开口道:“目前诊断,不会有性命之忧;只是所伤部位较重,需要些时日医治,方能痊愈,大家放心好了。”随后,他要大家暂时回避,要给病人敷药膏、缠绷带,还要上夹板。忙完这些,郎中写下服用药方,便要告辞。张小月令人付足银两,将其送出了门。

    薛通和忍着疼痛,安排人将**桂她们送了回去;张小月带着薛紫菊、运昌、运祥守护在他的床前。薛通和对张小月说道:“小月,你带孩子们去吃饭吧,他们一定饿坏了。”孩子们不愿离去,都说自己不饿。张小月只好连哄带命令地,将他们带了出去。

    薛通和回忆着当天的一幕,虽然危险,却是值得的。自己受伤到没什么,只是,难了却孩子们的心愿,多少有点遗憾。不多时,张小月端着一个瓷碗进来了。她对薛通和说道:“通和,抓来的药已煎好,你先把它喝了,待会,再喝点骨头汤。”说完,将药汤一勺一勺地喂与薛通和喝下。薛通和深情地看着张小月的脸庞,感到是那么亲切、可爱。他凝望了一会,柔声说道:“小月,你嫁给我后悔过吗?”“没有,干嘛后悔?我很幸福,你是最好的老公。”张小月有些腼腆地说道。俩人手握在一起,沉浸在幸福之中・・・・・・

    第二天,**桂与艾夏荷领着俩个孩子、带着一罐人参鸡汤与一蓝子水果,来看薛通和。一进门,两个小家伙就大声囔道:“薛伯伯,姑姑和妈妈给您熬了鸡汤,快喝了吧!您的病会很快好起来的。”“薛伯伯,你要好好的呀!”薛通和见了高兴地说道:“谢谢你们啊,乖孩子,伯伯这就喝。”艾夏荷走到薛通和跟前,泣声说道:“大东家,您好点了吗?孩子的命可是您救下的,您是我们家的恩人呐。”“不光是孩子的恩人,也是我的恩人。”**桂也跟着说道。接着,**桂与艾夏荷要领着俩孩子给薛通和下跪。张小月把她们拦住了,薛通和也极力阻止。只见他对**桂与艾夏荷说道:“我救人,是出于本能。你们也不要有啥‘包袱’,要不然我会不安的。”丁、艾俩人只好作罢。从此,**桂、艾夏荷隔三差五地来看望薛通和,两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了・・・・・・

    虽然是初冬,江面上寒风依然凛冽。一艘大帆船,像巨斧般划开江水,破浪前行。船头甲板上,仨孩子正新奇地观看着江面风景;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随船远行,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他们一会惊呼,看一群江鸥跟在船尾飞舞;一会又感叹,观远处的风景美妙。不时,还向身旁的一位中年人问这问那。本来安静的船上,因他们的存在,显得各外热闹。

    原来,薛通和考虑再三,决定让陈管家代替自己,去广济探视王大哥。特意安排自己仨个孩子一同前往。这样,既不失信于大哥、又让孩子们得到锻炼,还可避免货物积压。所以,这次行船是多举并行。

    船行了大约一个时辰。孩子们的新鲜劲已过去,看样子有些疲惫,陈管家便安排他们在船仓休息。不一会功夫,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

    临近黄昏,船靠上了广济王岗镇码头。陈管家便差人,去通报王忠贤。得知薛通和的船到了,王忠贤立马叫人准备了两辆马车,他要亲自前往码头迎接。

    当到达码头时,看到只有仨孩子与陈管家一行。不见薛通和、张小月夫妇,王忠贤不免有些疑惑。他正准备询问,陈管家开腔了:“王老板,不好意思。本来,我们大当家的与夫人,这次是要一同来看您的,不巧发生了点意外,所以,不能亲自来了。委派我带孩子们过来,代表他俩向您致意。”王忠贤听罢,急切的问道:“是何意外?没什么大碍吧?!”“没什么大碍,只是需要休养一段时间。”陈管家回应道。王忠贤听了,也不好再追问什么,便安排陈管家与孩子们上了马车。

    一行人刚踏进王家大院,王亚雄、王亚英与李小翠便跑着围了上来。几个小家伙在一起,一下子喧闹开了。问长问短,话匣子打开就没完没了。他们讲着分别后,各自的见闻;谈论着彼此一些有趣的事情。那个亲密劲,让人羡慕。然而,当问到王亚雄他们的妈妈时,王家的几个孩子一下都沉默了;薛紫菊与弟弟们一下也呆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王忠贤走了过来。他让孩子们洗手吃饭,才把僵局打破。

    饭后,王忠贤向孩子们讲了苗慧兰的事。他要孩子们长大后,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几个孩子一下子是乎成熟了许多。孩子们本来就没有介蒂,一会,短暂的尴尬就过去了,他们又开始无话不谈。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饭以后,陈管家便将随船运来的货物清单,交与王忠贤。两人正谈着生意上的事情,王亚雄跑到他们面前,对王忠贤说道:“爹,我和弟弟、妹妹们都商量好了,今天要出去玩,您答应了吧。”王忠贤听后,想了想说道:“玩可以,要给先生告个假,不许跑得太远了。”“好的,知道了。”王亚雄答应着,一溜烟地跑走了。王忠贤见了,摇摇头,对身边的陈管家说道:“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玩劲太大。”“王老板别担心,孩子嘛,玩是他们的天性,慢慢长大就好了。”陈管家一旁回应道。“是啊,真希望他们早点长大・・・・・・"王忠贤不无感慨地说着。

    在王亚雄兄与俩妹妹的带领下,薛紫菊、运昌、运祥一起,在镇子的街上闲逛。他们品尝着各种点心、吃着各类小吃,不多时,个个肚子圆嘟嘟,就像一群小胖猪。这时,王亚雄又开始提议了。他对小伙伴们说道:“要不,我们现在到山林里去玩吧,那里小动物可多了。”薛紫菊与俩弟弟一听可来劲了,他们在城里长大,很少见到小动物,这下可有机会了。王亚英与李小翠本不是太积极,一看到如此情形,便同意一道去山林。

    这里,山不是很高,林子倒很茂密。虽然是冬季,树木大都还是绿绿的;特别是松树,依然是那么苍翠挺拔。孩子们一走进到林间,就被各种新奇所吸引。一下跳出一只小松鼠;一会跑出一只野兔;再走一段,又惊飞了几只野鸡。整个林子里,充满了惊奇与欢喜。他们边说、边笑,向林子深处走去。

    走在前面的王亚雄,一下发现了什么。他回头做着手式,叫后面的弟妹们不要出声。原来,前面不远处,有两只野猪崽在玩耍。他想将它们逮住。于是,他安排大家分头围了过去。他们刚要接近,那两只野猪崽就跑开了。几人不甘心,也跟着追撵起来。

    可孩子们不知道,此时,危险正一步步向他们袭来;一头母野猪,听到了小猪崽的叫声,朝这边冲了过来。王亚雄第一个发现了大野猪,他开始慌了,喊着叫大家快跑。小家伙们一听大野猪来了,一下不知所措,开始四下乱跑;李小翠被吓呆了,傻傻地站在那里,不敢动弹。王亚雄见了,回头跑过去要拉李小翠。但是,那头母野猪已离他俩很近了;野猪的獠牙长长的,张着大口向他俩扑了上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只听“嗖”地一声,一只长箭飞向野母猪的颈部。野母猪“嗷”地一声,被射翻在地。

    孩子们回过神来一看,王忠贤拿着弓,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原来,王忠贤与陈管家谈完事,总觉着不放心。他了解自己的儿子。于是,请了当地猎人,带着猎狗,与十多位家丁一起,找寻到了这里。好在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敢设想。仅管如此,这次,王忠贤没有责怪儿子,他看到了儿子的勇敢,像个男子汉。至于这次险情,是自己提醒的不够、关照的不够。

    接下来,王忠贤安排俩人保护孩子们,又带领大家围剿了更多的野猪,并生擒了那逃跑的那两头野猪崽。这下,即为当地百姓减轻了危害;又可以回去打牙祭了。

    打到的野猪,王忠贤把大部份分给了随行的人;自己留下一些,除当下食用外,剩下的都腌制了起来。那两只野猪崽,他特别管照,要佣人喂养好。

    林中的情形,想一想着实令人后怕。但,当下更多的是品尝野猪肉所带来的欢喜。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啃着、咬着,津津有味地吃着大人们的战利品,渐渐忘记了惊吓的场景。纯真的天性属于年少时代。
  http://www.xshuquge.net/txt/7840/21321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