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一剑破苍 >第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二)
加入书架

第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二)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at dec 27 22:41:46 cst 2014

    如果说大汉是天下的中心,那么洛阳城就是帝国的中心,而偏居一隅的学宫,在某种意义上,是洛阳的中心,甚至在江湖儿郎心中,它的分量要比皇室还重一些。

    楚离站在这座气势恢宏平生仅见的院落外,看着端坐在门外苦读的书声两两,抬头望着那块据说前朝一位不理国事独爱书法的帝王的匾额,一阵恍惚,天下有很多座书院,这一座无疑是最大的。从小时候知道这座书院存在,满脑子被中庸思想灌输的脑子里,总是很奇怪为什么一座前朝就辈受荣焉的书院即使在大汉立国仍然拥有巨大的声望,甚至更进一步,眼看就要成为大汉无出其二的门阀领袖。

    一山不容二虎,帝国总不会拥有两个声音。从前楚离只觉得是因为学宫那些闭关不出境界却高得吓人的前辈,此刻看见盘坐在门外朗声诵读的莘莘学子,才明白帝国忌讳得是什么。南方十万士子的悠悠众口不可怕,如果是全天下呢?在某种意义上,学宫就代表这天下士子。

    但无论帝国对学宫的态度如何,尊崇这一点是肯定的。

    楚离低头看了看手上那一厚摞公文,心里才明白先前在城外为何刘庄会因为自己一句话急得跳脚,饶是学宫辈分奇高的小师叔,饶是堂堂大汉二皇子,想安排个人进学宫,也要大费周章。这些日子进京城,除去那次跪在驿馆外听宫里来的传旨公公听宣,楚离便再没见过刘庄,直到前些天少年才带着礼部和国子监的官员登门,折腾半天弄了这么一厚摞公文。甚至最后还跑到将府找耿弇出面找了几位侍郎签名才算了事。

    耿弇回了将府复命,据说宫里那位罚他抄一百遍金刚经,洋洋洒洒八千多字,让这么个只会提枪杀人的莽夫抄百遍还真是重罚。北疆一行在朝中引发了主战主和派的争论,听说自从自己几人进了城,刘庄就被宫里的大公公专门伺候,加上在中山出的那事,无论怎么说都是杀了城中守将,兵部几位侍郎联名上书要求将府给个交代,却被在京养老的王霸老将军回了句放屁。可毕竟这次出兵北疆前将府给兵部的交代就是绝不屠城,不占理就是不占理,被派去当堂对质的将府参谋也只能缩着脖子任人指骂。

    肖十三回了剑门,对外宣称闭关,原本喜气洋洋的剑门上下也陷入沉寂,似乎是哪位云游四海的老前辈赶了回来,好像真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不太平啊……”楚离看着学宫大门上那张“文能安邦”的匾额,无奈地摇摇头。

    离大门还有些距离,楚离也想好好看看这座已经超出院落范畴的地方,却听见一边几位学子凑到一块窃窃私语。

    “听说这几日学宫要额外招一名学生。”

    “可不是,听说是二皇子出面担保,太平令亲自跑到礼部找人盖章,啧啧,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不会吧,学宫这些年没听说过谁走这后门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二皇子是学宫的小师叔,想安排个把人进去不还是小意思?只不过朝廷对学宫入门一事管制极严,所以才要费些功夫,我可是听说这次太平令发了疯,提着刀就去了礼部,原本陛下没打算罚他,这回礼部兵部两家合告,想不罚都不行。”

    楚离摇摇头正准备往前走,猛地停下脚步,转身向那位年长书生稽首行礼:“敢问兄台,您可是说太平令这次被礼部兵部合告,才被陛下禁足。”

    书生闻言一愣,随后还礼道:“正是,原本太平令屠城一事惹得兵部动怒,这回又惹了礼部,加上上次因为工部迟发军械一事,这朝中六部,一下招惹了三部……咱太平令,难啊。”说完书生惋惜地摇摇头,“昔年楚王杀朱仓,与今时何其像哉?”

    “王兄噤声,小心隔墙有耳。”书生身旁同伴提醒道,目光若有若无在楚离身上扫了几下。

    “那又如何?我王德甫读书三十载,那场乱世,若是没有太平令金戈铁马屠城三百,这天下,指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子!”中年书生似乎不满同伴的怯懦,正了正衣冠朗声道。

    楚离没有说话,冲几人拱手行礼,兀自朝大门走去。

    “小爷可是楚离楚少爷?”还没登上石阶,便见一个慈眉善目身穿布衣的老者站在门边,苍老的面庞在看见楚离后像是老树开花抖了一下,干枯的脸堆着笑问道。

    “学生楚离,见过先生。”楚离冲老者恭敬行礼道。

    “呵呵,先生不敢当,老朽只是学宫的门房,早上院里的先生说今天要接一位新生,老朽便在这等候。”老者笑呵呵地说道,眼神中透出一丝赞许。

    楚离再次行礼:“劳烦先生了。”

    “呵呵,还请小爷在这等候一二,老朽还有件事要做。”老者呵呵笑道,随后迈开步子朝前走去,一步很慢,却又很快。

    “你叫王德甫?”老者走到先前意气风发的书生身前,笑眯眯地看着他说道,“文可只能安邦,武可只能定国?”

    王德甫愣了愣,随后冲老者作了一长揖,正色道:“学生以为,若文只可安邦,那大司马又当如何,若武只能定国,那陛下又如何?学生愚钝,却也明白天下不是从悠悠之口说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若无武定国,又何来的安邦?若无国,又何来的天下太平?大汉立国才十数年,官场气度便已现奢靡,恭维阿谀之声不绝于耳,反倒功臣名将被排挤在朝堂之外,甚至如太平令,竟因两家之言便要深居府中,此为不该,更为不幸!”

    老者想了想,随后问道:“若是你,又能如何?”

    王德甫闻言一怔,嚅嗫着张嘴想说什么,半响,因为紧张握紧的拳头松开,他面色落寞地冲老者施了一礼,转身欲走。

    “呵呵,你心中有答案却不敢说,此为一忌。老朽在这学宫活了一辈子,像你这种话从前朝听到现在,但像你这般有心志却不敢搏上一搏的人却没几个,此为二忌。你,可明白?”老者拉住王德甫,浑浊的眼角透着一丝清明,他拉着王德甫走到楚离身边,开口道,“学宫从来不是那般想通关系便能通的地方,但既然已经开了先例,多开一次又有什么关系。”

    王德甫大喜过望,冲老者深深施了一礼:“多谢先生大恩!”

    “进门容易出门难,只希望你不要忘了今日这些话。”说完老者朝楚离施礼道,“小爷久等,老朽这就带您入院。”

    “劳烦。”

    ……

    从正门再走十几步,又过二门,便是学宫外门。古人有鱼跃龙门笑看彼岸一说,学宫自前朝建造,也取了这俗世一说,过一门,算入门,过二门,算见门,过三门,方才算鱼跃此时海。至于见不见得到那龙门,就要看资质了,有的人数日便鱼跃龙门,有的人寂寂一生都滞留此岸。先前那引门老者便是如此。

    “外门又甲乙丙丁四院,内门有十八楼三重阁,四院每年都会举办院试,届时被十八楼选中就算是进了内门,也算是跃了龙门,只有被允许登楼,才能见到后山……呵呵,后山很大,那三重阁就在山中,小爷那位好友,便是一阁阁主。”老者仔细介绍着学宫的情况,末了摸着胡须看向楚离笑道。

    楚离挠挠头,尴尬笑笑:“这阁主不是修为最高之人才能当?刘庄不过才入不惑,怎么就做得阁主?”

    老者解释道:“院长这些年云游四海不知所踪,前些年回来收小师叔为徒,便亲令他做第三阁的阁主,其实阁主在院内也并非不可攀。学宫学宫,便是为学,哪里需要那些世俗尊卑。”

    “敢问先生,院长的修为,有多高?”楚离想了想,开口问道。

    “昔年一出,东海水倒流,如今,不知。”老者眯眼想了想说道。

    “哦。”楚离点点头,嘴唇有些发干,声音微哑道。

    一行三人很快走到一座凉亭外,周围翠竹依依,老者转身冲楚离笑道:“老朽便送小爷到此,待会儿自有院里先生来见您。”

    楚离眉头一挑,却只是点点头,默然走到凉亭下坐下。

    【喝了两杯咖啡才写完这一段,这几天提速,努力做一个3000党。】
  http://www.xshuquge.net/txt/9545/25048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