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喜庆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ue mar 10 19:19:10 cst 2015
转眼,又是一个扬春三月。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广济县王岗镇的王家大院,一大早,院中的人就开始忙碌起来。
薛紫菊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马上催促丈夫王亚雄去通知母亲**桂,说是自己快要临盆了;**桂得知情况,立即差人去请接生婆;接生婆还没到,薛紫菊肚子中的羊水就破了,一下让王家上下慌乱起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佣人提醒说:“赶紧准备脚盆与温水,清退男丁,退去薛紫菊的裤子,等待接生婆的到来。”闻言,**桂赶忙照做。大家刚刚准备完毕,接生婆就赶来了;好在来得及时,过了一段时间,就听到“哇、哇、哇・・・・・・”的婴儿哭啼声。跟着,没多久,那上了年纪的女佣出来报喜,说王家添了一位胖乎乎地小孙子。这下,王家上下沸腾了,喜悦的心情显露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喜笑颜开,欢快无比。尤其是王亚雄,欢喜的都跳了起来;王忠贤闻讯,也很兴奋,激动地都流下了眼泪;王亚英、李小翠那就更不用说了,她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此刻,比自己有了喜事还开心,两人抱在一起,尽情地挥洒着心中的喜悦。
当屋内的事都处置完后,**桂走了出来,“亚雄、忠贤,母子平安,你们放心吧!赶快进去看孩子,太可爱了。”听后,王亚雄,王忠贤先后急匆匆地跑进薛紫菊母子两所在的房间;随后,王亚英、李小翠也紧跟着跑了进去。
只见,小宝宝被包裹着,依偎在薛紫菊的身边。没再哭闹,仿佛知道母亲就在身旁一般。闭着眼,静静地躺着,脸上一付安祥的表情。王亚雄见此情景,情不自禁地上去亲了一下自己的儿子一下;回头,看了看妻子,又在她脸上给了一个甜蜜的吻;王忠贤见了,看了看身旁的**桂,两人相互凝视了一会,随后用手挽住彼此的腰身,拥在一起,他们幸福地看着儿媳与孙子那美好的瞬间。
王亚英与李小翠看着,都想上前去抱那刚来到人世间的小生命,被**桂和薛紫菊阻止了。**桂告之她俩,才出生的小生命,很脆弱,不能随便乱抱,这才叫她们放弃了打算。不过,她们心里依然十分地痒痒。
酬谢完接生婆,王家给在场的每人都打点了红包。由其是那位上了年纪的女佣人,赏了一大锭银子,把她乐的合不拢嘴。随后,可就是忙乎为薛紫菊准备做有营养的汤水。一是让她补身子;二来,是希望薛紫菊有足够地奶汁,好喂养孙子。虽然忙碌,但是,大家心情却非常愉悦,乐在其中・・・・・・
转眼间,一周的光景过去了。薛紫菊在**桂亲自关照下,身体恢复的很快,奶水也很充足,小孙子的营养不用发愁。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小家伙变得更加可爱、更叫人喜欢了。他那圆圆的脸蛋红扑扑地,两只小眼睛不停地转动,好像被这缤纷的世界吸引,观望着周边的一切,眼里充满了好奇。
王家当下急于要办的有两件事。一是给小孙子起名字;二是给亲家薛通和与张小月报喜。起名字的任务,经一家人商议,交给了爷爷王忠贤;王忠贤苦思冥想,最后决定孙子就叫王顺意,意思是顺了大家的心意。见爷爷已起好名字,其他人便再没有异议。总之,“顺意”这个名字也还不错。
抱着刚吃完奶的小顺意,**桂在薛紫菊房间里转悠,正逗着孙子玩耍。王忠贤与王亚雄父子两从门外走了进来,“元 桂,我看还是叫亚英去一趟武昌吧,好向亲家他们报喜呀!”“是啊,妈。这样,亚英还可以顺便见见玉刚和他爸妈,多好呀。”父子俩满脸兴奋地讲述着,想得到**桂的回应。闻言,**桂稍微地思考了片刻,“哦、哦・・・・・・哦”她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说:“成啊,就按你们父子的意思去办吧。”听到回音,父子俩相视一笑,非常开心。“照意思去办什么呀?这么开心。”王亚英不知从那儿冒了出来。看到**桂正抱着小顺意,马上跑过去逗了起来,“小乖乖,在看什么呢?啊,太可爱了。”她一脸的兴奋劲。“哎呀,小宝宝吃过饭了吧,我也想抱抱。”李小翠也不知何时闪进了房间。这下,整个屋子可就热闹了。薛紫菊躺在床上,看到这一切,心里充满了幸福与甜蜜。
“亚英,再去一趟武昌吧。向小顺意的姥姥、姥爷还有舅舅报喜,你看可好?”王忠贤看着在逗孩子王亚英询问道。听罢,王亚英停住逗小顺意的手,一下转过身来,“去武昌好啊!这件事我去最好不过了。”停了一会,“什么时候走啊?我好准备一下呀。”她好像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看看你那猴急的样,明天早上随一艘运布匹的帆船走,有你准备的时间。”王忠贤摇着头,微笑地说着。“哦,是・・・・・・这样啊!”王亚英挠着头,自己都觉着有点不大好意思起来。其他人见了,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武昌城里的薛家大院,薛通和与张小月在房间里,正在估算女儿薛紫菊临盆的日子。
“小月呀,按日子来算,紫菊怀的小孩应该出生了啊!”薛通和掐着手指,对夫人张小月说道。听罢,“可不是吗,也不知现在情况怎样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怪让人揪心的。”张小月脸上带着几分忧虑,不无担心地回应着。“是啊,谁不担心呢?!不过,我想上天会保佑紫菊一切顺利的。”薛通和像是在安慰张小月、又像是在安慰自己,他略显焦虑地来回度了两步。见状,张小月有点按耐不住,“看看你,还没消息呢,就慌乱起来,一点都沉不住气,那像一个大丈夫的风范呐。”她有些埋怨地说着。听到张小月的那有些急切的语调,“我・・・・・・我这不是有些担忧吗?一点讯息都没有,也不知是何情形。”薛通和表露出自己真实的心情,他眉头皱得紧紧地,神态里显着苦恼。两人交谈间,脸上都布满了愁云。
然而,就在此时,在一个丫鬟的引领下,王亚英带着一名拿行李的伙计在后,朝薛通和与张小月的房间走了过来。到了门口,王亚英抢先跑进门,来到薛通和与张小月两人面前,“亲爹、亲娘,我给您们报喜来了。”她看着两位长辈,神采飞扬地喊着。闻言,“呀哟,鬼丫头,你总算是来了,是不是紫菊肚子里的小孩出生了呀?!”张小月惊喜万分,激切地询问着。“快说、快说,大人、小孩都好吧?!”薛通和也亟不可待地追问起来。看到两位长辈焦急的神情,王亚英“嗯、嗯。”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脸上带着顽皮的神情说道:“您二老放心,紫菊姐给您们添来一个胖外甥,可爱极了。”她稍停顿了一下,“大人小孩都很好,不过呢・・・・・・”还没说完,又停住了。“不过什么呀?这丫头,倒是快说啊!”张小月脸色有些紧张起来。薛通和也跟着神情凝重地看着王亚英。“不・・・・・・过呀,我・・・・・・肚子现在有些饿了。”王亚英一个大喘气,总算是把话说完。“你这鬼丫头,就知道顽皮,稍等一下,我这就去张罗饭菜,管你吃好、吃饱。”张小月一边说、一边朝门外走去。刚走到门口,张小月又停了下来,好像想起什么,回过头来,“亚英啊,你们家给孩子起名字了吗?叫什么呀?”她看着王亚英,期待着回应。“是啊、是啊,孩子的名字还没说呢。”薛通和在一旁也急迫地想知道结果。“啊,名字呀,起了、起了,是我爸给起的,叫王顺意,就是称心如意的意思。”看到两人急切地神情,王亚英赶忙回答。听罢,“嗯,王顺意,名字还不错・・・・・・”张小月带着满意地神情走了。薛通和仿佛还有许多话要问、要说,他走到一张椅子旁坐下,招呼王亚英坐在自己旁边的椅子上。丫鬟上过茶后,两人又开始了许多话题的交谈;薛通和把他当初离开广济以后的情形,向王亚英问了个遍・・・・・・
薛运昌去了燕矶镇未回。王亚英想去看一看薛运昌与丁桂香;顺便,也好见一见秦玉刚和他的父母。一大早,她请薛通和为自己准备了一匹马,带上从广济县出来时,哥哥交给的一把短剑和几只飞镖,吃过早饭后,跨马朝燕矶镇奔去。
路上,王亚英再次见到这熟悉的环境,心中有着无比的愉悦。马儿欢快地奔跑着,步履轻盈而矫健,它好像能感知到主人的心情一般。看着路旁翠绿的树林、吐着芳香的花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王亚英感到十分地惬意。一想到马上能看见自己急于想见的人,她内心激动不已。“驾・・・・・・”王亚英举鞭打马,加快了行进地速度。马儿一路疾驰起来・・・・・・
燕矶镇康乐大药房内,与从前一样,依然是十分地忙碌。看病、取药的患者进进出出,愁眉而来、满意而归。秦玉刚的医术越发地精湛,许多疾病,经他诊治后,虽不能说是手到病除,倒是十有八、九会好转和痊愈;镇子里的镇长,威望都不及秦玉刚。他早已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神人。因有秦玉刚在康乐大药房当掌柜,药铺在外办任何事情都非常便利,很少会有阻拦。薛运昌每次来都很开心,从未就药铺里的事忧愁过;丁桂香除了忙些账务、收取银两,也别无其它烦扰。时常养尊处优,使她越发地柔嫩貌美了。薛运昌一有空就会到燕矶镇来,与丁桂香在一起,两人少不了一番柔情似水般地甜蜜。他们时常地期待着婚嫁的那一天。
薛运昌与丁桂香正在账房内搂着亲吻,门外响起了“咚、咚・・・”地敲门声,“运昌哥、桂香妹,你在里面吗?我是亚英啊!”是王亚英在叫门。薛运昌连忙松开丁桂香,两人迅速地整理了一下衣物,捋了一下头发,而后,薛运昌上前将门打开。“亚英妹,没想到你此时会来,太让人惊喜了!”薛运昌看着眼前的王亚英,满脸笑容地说着。“亚英姐,你能来真是太好了,都想死我了呀!”丁桂香站在薛运昌身边打着招呼。“是啊,我也很想见到你们呀!这次到武昌,是向你们全家和玉刚及他爸妈报喜来的。”王亚英满是欢喜地说道。听言,“妈呀,太好了!一定是紫菊姐肚子里的宝宝降生了,对吧?!”丁桂香一脸的兴奋与高兴。“我姐生的是闺女、还是小子呀?!长得一定很可爱吧?!”薛运昌也激动地询问道。“是啊,生得一个胖小子,圆圆的脸、大大地眼睛,简直可爱极了!”王亚英的情绪振奋,有声有色地描述着。“哎呀,真叫人人受不了呐,我真想马上看到小家伙,羡慕死了!”丁桂香听完王亚英的话,亢奋地叫喊起来,有点不能自制的感觉。见状,薛运昌调侃道:“看你那癫狂的样子,要不你自己也怀上一个?”他贼眯眯地看着丁桂香,像是要知道她的反应。“去你的,讨厌,还不到时候呢。”丁桂香脸红红的,有些羞涩地回应着。“看你们,都说了些什么呀!羞死人了。”王亚英在一旁,也感到难为情起来。“行了,我们还是说些正事吧,玉刚知道我姐生孩子的事吗?还得去通知桂香与玉刚在乡下的爸妈呢。”薛运昌话锋一转,对王亚英一边询问、一边提醒道。闻言,“还没呢,玉刚现在正忙,我只是与他打过招呼,等下再告诉他。”“也好,等下再说不迟。我们还得准备一起去一趟乡下,把这喜事告知爸妈他们。”丁桂香说出自己的看法。薛运昌、王亚英都表示赞同。等秦玉刚忙完后,几人一起商议,安排好药铺的事宜,带上礼物,准备好车马,一行人直奔沙窝子村而去・・・・・・
艾夏荷在鸭圈里捡了一大筐子的鸭蛋,在井边洗净后,她把鸭蛋提进了自家伙房;秦正梁为她准备了拌好盐的稀泥,还有几口空的腌菜坛子。艾夏荷把鸭蛋一个一个地放进装着稀泥的盆里,蛋上裹满拌有盐的稀泥后,摆放进腌菜坛子里。她正准备为端午节腌制一些咸蛋。
秦玉刚、王亚英和丁桂香、薛薛昌见院门没拴,便径直走了进来。后面,赶车的车夫,在忙不停地往院子里拿行李;“爸、妈,你们在吗?”“爸、妈,我们回来了啊!”秦玉刚与丁桂香见不到人影,便先后大声喊了起来。听到门外的叫声,“妈在呢・・・・・・来了・・・・・・来了・・・・・・”艾夏荷停下手里的活,赶紧回应着。她在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将手洗净,而后,兴冲冲地迎了出来。见到儿子、女儿,还有未过门的媳妇和未成亲的女婿,艾夏荷高兴地喜笑颜开。大家一番问候完,在堂屋里坐了下来。“妈,你知道我们为何回来吗?是有喜事告诉您呢!”“是啊,妈,是大喜事呀!”丁桂香与秦玉刚急切地说着,想让艾夏荷早点高兴起来。闻言,艾夏荷看了看儿子与女儿,又看了看王亚英与薛运昌。几人都对她点头,表示肯定。“嗯,我猜一定是紫菊肚里的小孩出生了,对不?”艾夏荷把握十足地回答着。几个后生听罢,都感到有些诧异,眼睛好奇地看着艾夏荷。丁桂香忍不住:“妈,您是如何知道地呀?”她大为不解。“这有何难?上次去广济,不是已经知道紫菊临盆的大致日子了吗?想一想,也就知晓你们来报喜是怎么一回事了啊!”艾夏荷说罢,稍停了一会,“这肯定是大好事啊!庆完紫菊孩子的满月,接下来,就该给玉刚筹办婚事了,你们说,是不是该叫双喜临门呐!?”听罢,几个后生恍然大悟。“妈,还是您老谋深算呐!”丁桂香有点不甘心,对母亲调起侃来。艾夏荷用手指轻轻地戳了一下女儿的额头,“傻丫头,尽瞎说,你妈盼这天已经很久了啊!”她紧锁的眉头慢慢地舒展,好像心里的情结得到了释怀一般。
大家说话间,院外传来“嘎、嘎、嘎・・・・・・”的鸭叫声。不一会,一大群鸭子跑进了院子。跟着,秦正梁手拿竹竿出现在门口。就好像心有灵犀似的,他早早地回到了家里。见秦正梁回来,一大家子人都迎了出来。“我左眼一直跳个不停,就想到家里一定有事,便早早地把鸭子赶了回来。哪知,果不其然,一下回来这么多人,太好了!”秦正梁满脸欢喜地讲述着。与来的几个后生打过招呼后,他到井边洗净身上的泥土,走进厅堂,同大家坐到一起。
秦正梁屁股刚坐上板凳,“紫菊肚子里的宝宝已经出生了,孩子们是回来报喜的。”艾夏荷亟不可待地把喜讯告知了他。闻讯,“我说嘛!人一下到得这么齐,原来是带来了好消息呀,真是太好了!”秦玉刚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稍停,“人家常说:左眼跳是喜;右眼跳是财。难怪我的左眼老是跳个不停,果然是有喜事降临啊!”说话间,他那兴奋地神情表露无遗。其他人听后,都情不自禁地大笑了起来・・・・・・
一番热闹过后,一家人开始商议何时动身去广济之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既要去庆祝王家的孙子满月,又要想法提及秦玉刚的婚事,丝毫马虎不得。经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先把道贺的礼金、礼物准备充分,再去县城与薛家的两位亲家汇合,也好听一听亲家的主意。
在乡下,秦玉刚、丁桂香同王亚英和薛运祥一起,帮着秦正梁与艾夏荷处理好家中的一些事情后,便带着准备好的礼金、礼物,坐着马车,回到了燕矶镇。小住了几日,又作了一些安排与准备,他们起程,赶往县城与薛通和与张小月汇合。
县城里,薛通和与张小月早就作了安排,只等着秦正梁和艾夏荷同孩子们一起归来。当他们一起汇合后,稍作商议,便准备择日前往广济道贺・・・・・・
广济县、王岗镇的王忠贤家里,在孙子王顺意即将满月的头两天,薛通和、张小月同秦正梁、艾夏荷带着四个后生到来了。携着厚重的礼物,他们敲开门,走进了王家大院。一行人的到来,让王家上下一片欢腾。点燃了长长地炮仗,以示欢迎。见到了小外甥,薛通和与张小月别提有多高兴了,笑容挂在脸上,嘴都合不拢;薛运昌、丁桂香和秦玉刚、王亚英看得都不愿离开;秦正梁与艾夏荷既高兴又羡慕,恨不能自己也一下有个孙子就好・・・・・・
王家的满月酒办得十分地阔绰,整个镇子与十里八乡都来了道贺的人。喧闹的气氛持续了一整天,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疲惫,但王家每个人都情绪高涨,充满了欢快地气息。
酒席散尽,王府里的人依然沉浸在高兴的氛围里。佣人们收拾停当后,王忠贤、**桂跟王亚雄与薛紫菊,还有王亚英及李小翠怀里抱着的孙子一道,同武昌来的一帮至亲围坐在了一起。在相互交谈中,他们话语绵绵。谈及了分别后的思念;也谈及了相见后的喜悦;谈到了眼前的小孙子;也谈到了远走他乡的薛运祥;最后,薛通和与张小月在恰当的时候,谈及了秦玉刚和王亚英的婚事。王忠贤是个明白人,他看了看身边的**桂,得到了点头后,“去年,我与元桂已作出了承诺,现在诚然兑现。只要玉刚的父母选好日子,大家一起商议后,就可以筹办亚英和玉刚的婚事了。”“对,没错,我赞同。”**桂也表了态。薛通和与张小月回头看了一眼秦正梁、艾夏荷,示意他们发表意见。艾夏荷心领神会,“啊,是这样,我和正梁商量,想在下月底,安排玉刚来迎娶亚英,不知两位亲家认为如何?”“是啊,还请两位亲家应允才是。”秦正梁在一旁附和着。“我看行,就这样挺好的。”“是呀,蛮合适嘛。”“没错,没什么不妥地呀!”王亚雄、薛子菊、李小翠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听罢,“亚英、玉刚,你们也说说看。”“对、对,两个当事人也讲一讲嘛。”薛通和与张小看着秦玉刚和王亚英说道。闻言,“我听大人们的安排便是・・・・・・”“对呀,我与玉刚没意见。”秦玉刚与王亚英回答的倒也爽快。一番言谈后,一桩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五月的槐花开得正香,初夏的风温暖人心。由艾夏荷与秦正梁操办,在薛通和同张小月的协助下,一桩婚事在紧罗密布地进行着。迎亲的队伍乘着一艘大帆船,驶向了广济王岗镇・・・・・・
在王家大院,一番持续的喧嚣、热闹以后,惜别了送行的人,秦玉刚骑着马,领着抬王亚英的花轿和装着丰盛嫁妆的马车,又回到江边码头。同来的人,先把花轿先抬上帆船;随后,再将那一箱箱、一匹匹、一担担的嫁妆也抬上了帆船。载着甜蜜;载着幸福;载着众多亲人的祝愿;迎亲的帆船驶向了返回的行程。
带着依恋;带着欢喜;带着憧憬,秦玉刚一行人重新回到了武昌。没作过多停留,薛通和与张小月为他们准备的马车,从船上转下花轿与嫁妆后,径直朝燕矶镇驶去。
得知今天是秦玉刚结婚的大喜日子,整个燕矶镇一片沸腾。等到秦玉刚迎亲回归的马车一进入镇子,便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的场面,在整个燕矶镇是前所未有。无论是富有的人家;还是简陋的家庭,都自觉地摆好酒席,为秦玉刚的婚事加以庆贺。欢快的场面,在燕矶持续了三天。如此情形,叫秦玉刚、王亚英与家里的其他人都激动不已,心中有不尽的感激之情。这一切,给他们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http://www.xshuquge.net/txt/7840/27534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