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三厢缘 >第四十二章 归乡
加入书架

第四十二章 归乡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hu mar 12 19:50:21 cst 2015

    武昌县城里的薛家大院内,薛通和与张小月正高兴地坐着聊着天。“通和,玉刚和亚英已成家了,今年,等婆婆过世一周年的日子过后,是不是也给运昌把婚事给办了呀?!”张小月满是期待地询问着。“嗯,我看成,要是运祥能回来,把他俩的婚事一起办就更好了。这叫着喜事连连,多吉祥啊!”薛通和不感慨地回应道。闻言,“是啊,运祥一去都大半年了,也没有一点音讯,这心里还怪想得慌呢!”张小月一下低沉了起来,脸上布满了愁云。见状,“你就不要多愁善感了,运祥会好好的,放宽心吧!”薛运祥看似在安慰妻子张小月,自己心里也七上八下在打鼓。

    两人正言谈间,院门外由远到近,传来了锣鼓和唢呐的吹打声。没一会,院门被叫开,薛运昌领着县令曹仁泽,还有杨秋芳等一行人走了进来;后面是一帮吹鼓手,依然在热闹地吹打着。薛通和拉起张小月迎了上去。

    “爸、妈,仁泽带着秋芳和衙门里的人,给我们家报喜来了!”薛运昌冲在前面,兴高采烈地说道。“是啊,干爹、干妈,泽仁是来报喜的”杨秋芳也兴奋地喊起来。听罢,“是吗?太好了,一定是运祥会考考上了吧?!”“是真的吗?不会有错吧?让人好揪心啰!”薛通和、张小月两人激动地询问着,想得到肯定地回复。“没错,伯父、伯母,是真的,运祥考上了进士,这是府衙传来的喜榜。”曹县令肯定地回应着,并将手里的榜文交到薛通和手上。接过榜文一看,薛通和与张小月惊喜地相拥在一起,“太好了,这下给我们家祖上增光了啊!”“是啊,真是祖上显灵了呀!太叫人高兴了。”他们的神情里充满了幸福与开心。“可惜,弟弟还没回到家,要不该有多欢心啊!”薛运昌不无遗憾地叹息道。“是啊,运祥贤弟还没回乡,等他回来,一定叫他骑马披彩满城游街,让全城的百姓都庆贺一下,这可是我们武昌县的荣耀啊!”曹县令感慨万千,情绪非常的急动。看到如此情形,“我看这样,其他的事等运祥回来再说;今天我要到酒楼置办酒席,好好地与大家欢庆一回,大家不会有异议吧!?”薛通和满是喜悦地倡议道。“没错,别忘了叫上秋芳的爸妈和其他亲朋好友才是。”张小月赶忙补充道。听罢,“好啊、好啊!应该庆贺、庆贺才是。”“没错,热闹、热闹,大家开心、开心嘛!”“······”大家七嘴八舌,一致通过······

    一番热闹过后,薛家人无不期盼薛运祥早日归来;就连曹县令与杨秋芳及县城里的百姓,也都希望早些看到薛运祥的身影,好让大家了却心愿。

    转眼已至六月下旬,也不知是何原由,迟迟不见薛运祥归来,大家的心里渐渐有些失望,担心薛运祥回归的路上,会不会出现什么不测。

    这天,薛运昌陪着父亲在码头的堤坝上,巡视着自家商行的货物装载情况。一艘快船从下游鼓着风帆,快速地朝岸边驶了过来;在船工娴熟地操控下,快船靠上了一处空着的泊位。过了一会,船上的船工搭好跳板,一个年轻男子带着一位貌美地女子先走了下来;跟着的是两位长者和一群男女在后面紧随而下;再后面,是好几个拿行李的伙计和随去京城的两个保镖。

    薛运昌眼尖,一下惊叫起来,“爸,你快看,是运祥带着小翠,还有亲家爹娘和亚雄与我姐都来了;我姐抱着小外甥,后面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真让人喜出望外呀!”他手舞足蹈地,脸上充满了喜悦。听罢,薛通和仔细地看了过去,“天呐!这真叫人难以置信,喜从天降啊!”他大喜过望地朝一行人迎了过去。薛运昌连忙紧随其后。

    “爸······哥······,你们都还好吧?我可想死你们了!我妈呢?她还好吧?太叫人挂念啊!”薛运祥一见到自己的亲人,情绪激动不已。停顿了一下,“听说玉刚哥与亚英姐已结婚,真是太好了。只是没赶上,很是遗憾呐;桂香姐还在乡下吗?她还好吧?好久没见了,还真想看到她。”他连珠炮似地抒发着自己的感受。薛通和上前拉着薛运祥的手,“好,大家都好!得知你回来,他们不知会有多高兴呢!”稍后。“运祥,你先与你哥聊会,我去看看亲家来的人与你姐他们。”说完,薛通和向后面的小翠、亲家公、亲家母与女婿、女儿及抱着的小外甥,都热情地逐一打过招呼。最后,“运祥,你过来,得把剩下的人,跟我介绍一下呀!”他看着不相识的一些人,朝薛运祥喊着。薛运祥正与哥哥薛运祥相拥抱,听到呼声,“好的,我这就来。”说着,松开薛运昌,走了过去;薛运昌也正好借此机会,跟姐姐家来的一帮人打起招呼,表示心里由衷地欢迎与喜悦。

    薛运祥走到父亲身边,跟他介绍起后面随来的一行人。这些人中,有在广济王忠祥帮着安排的童保镖和路上遇见的樊姑娘,以及在镇江相识的救命恩人向文君。得知情况后,薛通和对童保镖与向公子表示了由衷地感谢;对其他随行的伙计和保镖给予了褒奖;对樊姑娘表示同情与欢迎。一行人在薛通和与薛运昌父子的引领下,径直朝薛家大院走去。安顿好所有至亲与来宾,薛运祥跟父母与哥哥薛运昌讲述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

    原来,薛运祥带着两个保镖与伙计,历经艰难曲折,好不容易到了皇城。高大的城楼,金碧辉煌的宫殿,让薛运祥一行人惊叹不已。皇城就是气派,这般宏伟壮观的建筑,气势如虹地场景,着实让人打心底里折服。“平生来此,再无遗憾。”薛运祥发出内心的感叹。

    找了一处环境较好的客栈,薛运祥领着随行的几人,包了三间客房住了下来。此时,已到了正月初十。除了进京赶考的学子,就是跑生意的商人。很难再见到其他外地人。薛运祥派两个伙计去打听礼部尚书府的具体方位,好择机前往拜访在府内做幕僚的关瑞云,以便将曹县令写的推荐信交与他。几经周折,总算是见着了关瑞云本人。奉上礼品、呈上推荐信,两人聊了许多。关瑞云向薛运祥介绍了会考的各个事项,并亲自带他参观了会考的地点——贡院。这让薛运祥受益颇丰,使他对会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谢别了关瑞云,薛运祥回到客栈,他似乎对会考有了更大的信心······

    年味十足地皇城,让薛运祥感受到别样的气氛。在南方很难见到的切糕、叉子火烧、褡裢火烧、羊奶酪等等各种小吃,让薛运祥与随行的几人胃口大开;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炒肝、爆肚、烤鸭、白水羊头肉······叫他们享受着少有的口福。

    离会考还有些日子,薛运祥带着一行人看街景、品美食,好不惬意。尤其是正月十五这天,整个皇城热闹异常。家家户户逛庙会、赏花灯,人山人海;曲艺、杂耍、买各种玩具的小摊等等,各种场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

    眨眼间,会考临近。薛运祥再也不敢怠慢,加紧温习起书本来。直到告示发出,办妥相关手续后,薛运祥进入贡院参加会试。一连三天,随行的保镖与伙计,焦急地等待着薛运祥的消息。直到会试结束,见到薛运祥的身影,大家才免强松了一口气。看到薛运祥憔悴地样子,几人都关心地询问他的状况。“这次会试的考题是《民之本·国之运》,倒也不是很难。只是发挥地不太尽人意,好在写得还流畅,听天由命吧。”薛运祥略显疲惫地讲叙自己考试的感觉。“没事,少爷一定能行。”“是啊,少当家的不必担心,吉人自有天相。”“对、对、对,少爷大难不死、定有后福。”······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不停地安慰着薛运祥。听罢,“事已至此,托大家吉言吧。眼下,我们去吃点东西,回客栈好好休息,就只等皇榜公示了。”薛运祥说完,带着大家走进了一家酒楼。

    等待了数日,到了皇榜公示之日。薛运祥不敢亲自去看结果,便派了两名伙计前往打探。派出的人还没走多久,在礼部尚书府做幕僚的关瑞云就来到客栈。一见到薛运祥,“恭喜呀!恭喜!薛公子,你已录取到贡生之列,只等殿试,就可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了啊!”他高声地道着贺,脸上堆满了笑容。闻言,“哎呀,关师伯,让您亲自前来报喜,真是担当不起呀!快里面请、里面请!”薛运祥连忙礼貌地回应。在屋里一番寒暄后,薛运祥在一家大酒楼盛情地款待了关瑞云,临走时又送上了礼金。尽管如此,薛运祥仍然十分高兴。旁晚,他把随行的几人叫到同一处酒楼,照样招待了一番。

    还别说,殿试以后,薛运祥被划定在二甲之内,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进士。得到确认后,薛运祥上门再次感谢了关瑞云。而后,他带上随行的几人,租了两驾马车,忙不停地往回折返······

    一番番地颠簸后,薛运祥到达了江苏镇江。几经打听,找到了向文君的宅邸。带着丰盛的礼品,他拜见了向文君的父 母;再次与向文君得以想见,“向公子,再次见到你,我有说不出的快慰;你别来无恙吧?现在身体如何?伤病好了吗?”薛运祥上前抱住向文君,不停地询问着自己的关切。“我已没什么大碍,能见到你从皇城返回,真是叫人高兴啊!”向公子激动不已。稍后,“此次会考,情形如何?考取功名、达成夙愿了吗?”他也表达着心中的关切。“是啊!多亏了你的激励,才使我得以考中进士,真不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呀!”薛运祥说着,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他的抽泣声,让向文君感触颇深,“哎,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别多愁善感的了,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才是。”说话间,眼眶里同样闪着滢滢泪花。

    向文君与家人,为薛运祥一行,举办了隆重地欢迎宴席。并请来了许多当地的名流、绅士,前来助兴。这让薛运祥感动不已。一番应酬后,薛运祥从向文君那里得知,当初受伤,到扬州疗伤的童保镖和樊姑娘一行人,曾经来镇江休养了一阵。伤势痊愈后,便携樊姑娘一行,返回了湖北广济。了解这一消息后,薛运祥十分宽慰。

    在镇江小住了几日后,薛运祥辞别了向文君的父母与家人,准备踏上返乡的路程。临行前,他诚挚地邀请向文君一同前往自己的家乡走一走。见盛情难却,加上自己也想到外面去看一看,向文君告知父母后,便随薛运祥等人一起,登上了驶往湖北的快船。

    一路上,他们乘风破浪,径直朝湖北广济驶去。由于归心似箭,薛运祥告知向文君,沿途除了补给外,不作停留;希望向文君折返时,再好好浏览两岸风光。向文君对此表示理解。

    然而,当船进入广济水域时,也许是过于受江风侵蚀的原因,向文君旧病复发,高烧不退,昏迷过去。见此情形,薛运祥焦急万分。他请船工们加快行船的速度,好尽快地靠上广济码头。在船工一番努力下,船总算是靠了岸。薛运祥赶快叫一位伙计到码头雇了两辆马车。抬上向文君,薛运祥带着他先行,往王家大院快速驶去;余下的人,收拾行李,随后跟来。

    见到薛运祥,王忠贤一家惊喜不已。当了解了向文君的情况后,大家把心里的喜悦暂时放在一边,开始全力救治向文 君。薛运祥跟王亚雄介绍了向文君的病因,在把完脉后,王亚雄开好方子,派人到自家药铺取药;当药取回,煎好后,薛运祥亲自一勺、一勺地喂给向文君服用,直到碗里的药汤用尽;李小翠见薛运祥忙碌,也紧随他身边,帮着当下手。虽然分别已许久,但两人依然心心相映。

    一连几日,在王家上下与薛运祥的尽心照料下,向文君病情渐渐好转。高烧退去,精神也慢慢恢复过来。王亚雄分析,向文君的体内,恐怕留有野狼的病毒。眼下,只是被药物控制了病情,要想根治,还需到武昌,让秦玉刚诊断以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见向文君病情稳定下来,王忠贤便询问薛运祥会考的情形。当得知他中得进士后,王府上下一片欢腾。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热闹的气氛渲染了整个王岗镇,大家为王家亲戚考上进士而欢庆。

    先前回到广济的童保镖与樊姑娘闻讯后,也来到王府。此时,两人已是夫妻关系,特来向薛运祥道贺与感谢的。当知道向公子也来到广济后,他们既激动、又感激。此时此刻,他们心里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看到童报镖与樊姑娘如此幸福,薛运祥和向文君都十分欣慰。他们都表达了自己的祝福。薛运祥把李小翠叫到跟前,还特意向她介绍了童保镖与樊姑娘。见樊姑娘与自己如此相像,又有一番不平常的遭遇,两人结成了干姐妹。大家在一起重逢,一番庆贺总是少不了的。酸甜苦辣溶进酒杯里,被吞入了肚中。在欢庆的氛围里,洋溢的只有幸福与喜悦······

    薛运祥回到武昌的消息被传开,整个县城是一片沸腾。人们为自己家乡在当朝出了一名进士而欢呼。这是当地的一份荣耀。曹县令让薛运祥在县城里,披红戴彩,骑马游街了三天······
  http://www.xshuquge.net/txt/7840/27990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