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滴水洞伢童修正果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at mar 14 17:08:25 cst 2015
滴水洞伢童修正果 上屋场单腿跪父亲
有道是:人活百年,草生一秋。,只叹我枉入红尘,出身卑贱,一生贫穷潦倒,茅屋陋床长随,粗茶淡饭相伴。追忆孩提年代恍惚似在昨天一般,又当了十年的黑帮子弟,不仅耽搁了我珍贵的青春年华,磕拌了我的出路前程,也几乎磨光了我的不惑灵性,如今算来早已步入知天命之年。无奈我生来虽才疏学浅,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既不会寻花问柳,又厌倦了养花垒墙,也不爱书法钓鱼,亦不愿独自闷坐厅堂。只苦了这两条腿,到处翻书阅籍,挤身于闲聊之所,留心于野史传闻,偶记于街谈巷议。听得有趣,又恐泯灭了诸位的心血,遂蒙生一念:心想自古英雄亦出自草莽凡俗之人,附布衣之躯,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系于其身。故史记有正传,亦有野史。我何不将那百年来,栖地易主之变,分合兴灭之势,党派纷争之渊,英雄争斗之轶事,汇集成篇,以飨读者。只愿天下人于休闲之余,行酒樽错之时,偶逢适遇之际,做一笑谈,以聊补正史之遗缺。于是便费三十五年之心血,参据实史,遍搜趣闻,试将诸位平时之话语,披阅删改,增编成册,联章号叶,巧饰润色,杜撰成书,以拙劣昭传于后人。自谓:原汤还原食也。
既然是取材于街谈巷议之处,闲聊妄述之时,则人物情节均纯属虚构。我的书中所写涉之人,考来均是世间重名重姓之人。有道是:野史轶闻三分杜撰七分编,切莫对号入座究根源。既便身边三戚六眷之中倘有与书中所写涉之人巧逢重名重姓的,奉求诸君不必追根寻底,也劝君莫看此书,况我已听任天命,黄泉路近,早悟视名利为草芥,更属荀延残喘之辈,也承接不了那些繁琐之事。权当我是一个拣破烂的,处于三教九流之底,人间生灵之下,诸君不值得与我纠缠计较,
省缺避开了诸多忌讳烦恼之事,即叙归正传。
话说清朝自顺治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一统天下。历经康乾盛世。至道光,鸦片之战始被夷英破国门,赔款割地。及咸丰,国运渐衰。待两宫垂帘,慈禧擅权,迟迟不归政于帝。
光绪十三年,慈禧奈于朝野舆论,明归政于光绪帝,暗笼旧臣于身旁,朝中遍插亲信。光绪二十年,值中日甲午之海战,帝力主抗敌,违慈禧旨意停建颐和园工程以充资军费,慈禧对此怀恨在心,恶狠狠地对光绪道:“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不久,旅顺失守倭寇屠城,继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威海惨遭血洗。帝大怒,下谕惩处军机大臣李鸿章等人。李鸿章哭拜于慈禧殿前,慈禧即迁责光绪平日宠幸之珍妃“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干予朝政,反把皇帝宠坏了。”随将其降为贵人,以示薄惩,而肃内政。遂又下令将力主拒和抗战之臣发配封疆,继派李鸿章与日签定丧权辱国之《马关条约》。帝闻知丧师失土,愤极恨极,禁不住声泪俱下。急调袁世凯编练新军。以御外夷。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头大如斗,善逢迎。
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之际,此时,京城正举办三年一次的举人会试。消息传来,应试的举子们无不痛心疾首,义愤填赝,齐推举两位广东举人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联名给朝廷上万言书。力陈强国之道,主张迁都变法。
却说光绪帝自亲政以来,知国事艰难而时时殷忧危之,渐怀励精图治之念。适逢公车上书,康有为等奏上变法之本,帝览而喜之,随召见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并屡次奏请慈禧允求变法。慈禧斥道:“祖宗之法,不可妄而变也。”帝执而奏道:“变法仍强国之举,富民之途,若不允,皇儿宁愿逊位。”随拂袖而去。慈禧恨道:“他不愿坐此位,我早不愿他坐之。”左右劝太后早图之,慈禧冷笑道:“由他去办,俟办不出个模样再说。”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发布百余条革新诏令,裁撤闲散衙门,将阻挠变法之官员革职。数名老臣匍伏慈禧脚下,泣而告之,慈禧急,勒令光绪帝降谕以“渐露揽要权狂悖”之罪将帝之启蒙老师翁同和开缺回籍,又召见文武大臣,责凡事均需奏报太后,并密令亲信荣禄调重兵移驻京围,增精兵于天津。
光绪帝对此深感不安,密召康有为、谭嗣同等议之,谭嗣同奏道:“圣上可召袁世凯进见,加官优奖之,让袁世凯亲擐甲兵来救驾。”九月十八日,谭嗣同连夜冒雨拜谒袁世凯,传帝密旨,策动袁世凯杀荣禄,除旧党,软禁太后。袁世凯不语。谭嗣同以性命相挟道:“如不许,即死在袁公前。袁公之性命就在我手,我之性命亦在袁公之手,今晚必议定。”袁世凯忙趋身泣道:“荣禄乃一狗耳,我将诛之。帝危难,臣将冒死救驾,万死不辞。谭大人请回覆皇上。”谭嗣同大喜,回宫覆命。
不料袁世凯送谭嗣同走后,即连夜串通荣禄,同赴颐和园,敲开宫门,唤醒慈禧,俱告之。慈禧大怒,即命荣禄带侍卫太监与军士闯入中和殿,将正在披阅奏章的光绪帝押至慈禧跟前,又召集满朝文武,令光绪帝跪于案边,并置竹杖于座前,冲帝咆哮道:“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你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你,你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曲刑。你何昏愦,不肖乃耳!”对此,光绪帝低头沉默不语。慈禧随命幽囚帝于南海瀛台,又命太医假造帝患病之脉像,有废帝之意。施珍妃以杖刑,撤去簪珥,另幽禁冷宫。
正是:想飞折羽翼,欲渡无舟楫。
竖日,慈禧命斩谭嗣同、刘光弟、康广仁、杨深秀、林旭和杨锐等六志士于京城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闻风亡命逃遁到日本。维新变法历百日,灭于戊戌。袁世凯遂深得慈禧太后的宠信。帝囚瀛台,时坐地于纸上画成袁大头形状鬼怪无数,仍拉杂扯碎之。有时或画成一龟,于背上填写“项城”二字,粘之壁间,以小竹弓向之射击,即复取下剪碎之,令片片作蝴蝶飞,盖其蓄恨于袁世凯深矣。
光绪二十六年夏八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持光绪帝西逃。行前,命御前首领太监崔玉贵从冷宫中提出珍妃,冷笑道:“洋人进城,兵荒马乱,在此万一受辱,丢了皇家体面,对不起祖宗。”珍妃叩首道:“老祖宗可以离京暂避,皇上应坐镇京师,力挽危局。”慈禧冷笑一声,厉声斥责珍妃道 :“你死在眼前。还敢胡说。”随命崔玉贵逼其自尽,帝大恸,忙跪下哀求慈禧道:“留人。”慈禧不允,崔玉贵抓住悲惨号哭的珍妃,连挟带提地将其丢进井中,盖上井盖。帝浑身战粟不已,呆若木鸡,垂泪哀叹道:“朕并不如汉献帝也。”
后回京,慈禧继而倾中华之财富,斩义和团于京门,竭尽阿谀逢迎之能,讨外邦之欢心。此时国运更加衰败,民不聊生,人祸与灾荒、瘟疫并行。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百官贺太后七十三寿,歌宴罢,慈禧朦胧入睡,至三更,忽然一阵阴风,吹灭灯光,只见珍妃披头散发,哭至床前,手持利锥一把,道:“冥王命我刺尔,索命来。”即“扑喇”一声剌进腹内。慈禧猛然惊醒,心颤汗漓,遂腹痛沤泄,疾益增剧。帝闻之,叹道:“太后安康,我还有活命,太后欲死,朕将先行。”有潜上者,诬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道:“我不能先尔死。”即密谋后事,召崔玉贵到榻前如此如此,又令内阁大臣草拟遗诏,颁旨令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宫缵继大统,诰封乃父为皇父摄政王。此时溥仪年甫冲龄,尚在襁褓之中,其父载沣昏愦无能,且是荣禄的女婿。二十一日酉刻,光绪帝弥留,隆裕皇后守候其身边,帝含泪用手指在皇后手心连写三次“斩袁”字样,待皇后点头,方溘逝于瀛台涵元殿,时年三十八岁。未及一日,慈禧亦于颐和园仪鸾殿内撒手归西。两宫同日而崩,朝野慌乱。
数日,溥仪举行登极大典,改号宣统,因典礼时间过长,三岁之宣统帝不禁啼哭起来,其父摄政王载沣抱其摇哄,嘴里不停地道:“别哭,快完了,快完了。”众朝臣面面相觑,以为不祥,皆不敢言语也。
宣统三年,即公历一九一o年。朝纲愈加腐败,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匪盗四起,百姓忍无可忍,聚众反清时起,结盟社体群涌。势众者首推同盟会,其首领孙文,字中山,号逸仙,一八六六年十一月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十二岁随母兄到檀香山谋生,后回香港学医行医,一**三年孙中山转到广州设立医所,看到国家外患**和内政腐败的危急现实,即提笔给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欲求提携。文中陈道:“治国之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流。今当务之急为兴农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李鸿章看到一个文弱书生给自己进言,草草阅后,笑掷于地。孙中山闻之,慨然长叹,知自己多年追求的施实业救国之法,走改良之路行不通,随弃医从政,决心为推翻昏庸的满清而奋斗。同年孙中山在广州联络有志华人,组建兴中会。旨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一**五年,孙中山在广州密谋于重阳节武装举事,不料事泄,清军大肆搜捕,兴中会会员陆皓东等人被捕遭杀戮,孙中山连夜乘船逃出广州。一九0五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交黄兴、宋教仁、章太炎、胡汉民和汪精卫等反清志士,组建同盟会。立宗旨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又举树三民主义之旗帜,略图反清之革命大业。
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清基业不长久。
古人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乱世久则有英雄出。中华民族,英雄辈出。自盘古至今,炎黄逐鹿,王朝兴灭更迭,诸候混战纷争,此起彼伏,变化莫定。然而每每逢乱世则即有英雄出。屈指说来,时清国运衰败,又引出一位千古传颂的英雄问世,此英雄树旗帜于逆境,挽狂澜于危难,救黎民于水火,揽儒道佛门围于其旁,集三教九流附所用事,凭文治武功建国立业,欲知英雄是何人,且待细细讲来。
诗曰:
天运莫测似风云。古今纷争比雌雄。
浊酒尽含风流事,野史方能显英雄。
三皇五帝略逊色,今朝唯属毛泽东。
话说湖南湘潭、宁乡、湘乡之间,这里自古是“无土山,无浊水”的清浥之地。相传昔大舜南巡,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为景色所陶醉,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来仪,百鸟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韶山故而得名。
有诗赞曰:
绕岫岚光凝欲滴,长风轻袅云烟侧。
山涵五月六月寒。地拥千山万山碧。
从来仙境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韶山第一龙。
远远望去,数十里山川蜿蜒相映。虎歇坪、龙头山、灵子山青松吐翠,秀竹挺拔。钟灵毓秀之韶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谓乾坤聚秀之区,钟灵合会之所,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今说湘潭县境内有一块狭长的谷地叫韶山冲,四周群峰环抱。韶山冲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村前有一池塘,南岸上屋场,居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姓毛,名贻昌,字顺生,号良弼,其父毛恩普祖辈务农,原籍江西,明初迁居云南省南澜,后移居湘。于光绪四年与哥哥分家后,便从祖居的韶山东茅塘搬到韶山冲上屋场居住。上屋场共有十余间瓦顶土坯房,共有两户人家。毛家居东头。毛恩普乃一介农夫,目不识丁,只知打谷种田。一生庸耕,家境贫寒,单传顺生一子。
顺生少时上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年轻时家境贫寒,为躲债被迫跑到湘军当兵。顺生身体健壮、刻苦耐劳,克勤克俭,性格倔强,精明能干,精打细算。毛妻文其美,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品行忠厚,贤朴德善,待人宽容,且一生虔诚拜佛。
顺生当兵回家后,积攒点钱买了一块地,一边种田,一边做些小本买卖,手头有了一点积蓄,于是又多置了十多亩田地,雇了几个长工和短工经营田地的农活,自己便把大部分时间来做贩运谷米和牛猪生意,家境渐渐富起来了。
家境富了,顺生还是有件颇不顺心之事,因妻子文氏头两胎男婴均于襁褓中夭折。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顺生不由地时常叹气。不久,妻子又有孕在身。这日,正逢光绪十九年癸已十一月十九日,即公历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文氏即将分娩,顺生急唤邻里彭王氏接生,家中热盆草纸一应俱全。顺生便避在屋檐下等候,辰时快要临盆,听得屋中**呼叫,不禁站立不安。
这一天,虽已冬至,但此时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令人奇骇。瞬间,忽见有一道红光笼罩在屋顶上方,一闪而逝。顺生心中诧异道:虽像雷闪,却是红光,说是雷电,又无轰鸣之声。此时,即听到婴儿啼哭。一会儿,接生婆笑嘻嘻地出来向顺生道喜:“你老婆又给你生了一个儿子,你快进去看看吧!顺生,这个孩子生得怪怪的。正要生下来,你老婆肚子上好象有一道红光罩住了,一闪就不见了。”
顺生忙进屋,只见一个大胖小子躺在妻子身边,面颊有一痣,其大如豆。
这对夫妇可谓喜忧交加,生怕此儿命不长久,担心儿子不能长大成人,多方祈求神佛保佑。文氏随抱其到娘家村边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观音菩萨为干娘,给儿子起乳名叫石三伢子。自此,文氏仅吃全素的“观音斋”。
石三伢子过百岁时,毛顺生请来当家的亲友朋宾贺岁。开饭前,毛顺生将银元宝、粘糕和木头手枪摆放在孩子面前,让其抓物。岂料襁褓中的石三伢子顺手将银元宝抓在手中,“呀呀”不放。毛顺生见状,哈哈大笑,连连道:“好!好!这才象我儿子。”饮酒间,顺生恳求在座亲友朋宾能给孩子起个响亮的大名,适逢席间有一位读过几年私塾的亲戚,伸出手来说:“这伢子蛇年生属蛇,蛇与龙本是一家,蛇年与龙年相连。龙年叫大龙年,把属龙的叫属大龙。蛇年叫小龙年,把属蛇的叫属小龙。皆谓龙年也。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类的始祖女娲、伏羲、轩辕黄帝都是人首蛇身;尧母庆都与赤蛇合婚而生尧;舜母握登见大蛇而生舜;夏后氏蛇身人首;刘邦的老娘梦与蛇交而生刘邦。老人们常说蛇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再过五百年长角,再过千年长翅膀,成神龙也。顺生,依我看,小龙年生的孩子离不开水,就以泽字排辈,叫泽东吧。涓泽汇聚湖海,恩惠施于东方。”
17k小说网诸位编辑兄长:
现将我的小说《蓝红诔》呈上,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望批阅。 亟深赖诸位兄长及网友惠评,弟敬乞示知,诚当聆教。
小说《蓝红诔》作者:孙庆明
二0一五年三月十三日于河北蔚县
附:本人系老三届插队知青,务农三年,曾当过普工、瓦工,木工,电工和以工代干。八0年着手写作《蓝红诔》
http://www.xshuquge.net/txt/12204/29544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