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由V3火箭引出的计划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feb 24 20:41:43 cst 2014
希特勒在意大利的南部向西西里岛测试了一系列的地地导弹,特别是v3经过测试后,希特勒发现一级v3火箭弹的性能和德国火箭研究室造的v2差不多,长13米的v3载着一吨的弹头,最远射各达到了九十公里,比vz的毁乙公里少点,最大飞行速度也是4s马赫。看似最大射程少了,但精确率却大大提高了,而且也比短了半米长。最关键的还是价格便宜。综合考虑可以直接代替v2
至于身为巡航导弹鼻祖的v1,因为时速只有公里,二战后期的很多飞机都可以追上它,把它击落或者用飞机的尾流把它吹偏,加上射程也不过才只有250公里,准确率也一般,造价也不低,而且这个导弹的射程的的数字太不吉利了,毕竟希特勒可不想当250,所以希特勒也是直接舍弃了。只是生产出来了几个样品供罗伯特◎吕塞尔领导的设计小组等人研究。
v3虽然有了,但希特勒没打算直接大规模应用。因为希特勒很快就有七种高效率的洲际弹道导弹。只要等306火箭发动机研究所造出大功率火箭发动机,基地就会自主解封数十种弹道导弹。这样就ok了!那用得着v3火箭这个射程蹩脚的垃圾货色。
再加上一个v3此时只有一级,并不是和基地一样的等级。而后边的升级也需要功勋。虽然不知道升级后的性能怎么样,但一辆二级v3远比两辆一级v3要好得多。还是少量生产尽快升级为好。二是v3这种武器的精确卒虽然有了提高,但3co公里处依旧偏差10公里,虽然这比一级时一大半偏差39公里以上要强一些,但希特勒依旧不敢用它来攻击捷克内的目标。若是一旦偏差,没有攻击到敌人给炸死,倒是把一些重要的工业企业里的机械炸灭,,那可是得不偿失了。
“还是精确制导好啊!”孟享感叹道。在主基地的十万公里半径遥控范围内,所显示的只有建筑物的标示。倒是在基地直辖区内,可以显示克隆兵的定位。但敌人不等进入了基地直辖区,就先被消灭了,根本用不到这种定位。要不然派条克隆狗狗过去都可以引导导弹准确攻击了。不现实的事情,希特勒也不多考虑,直接生产了十辆v30每辆需要耗费战车工厂两条生产线一个小时时间,v3火箭弹则是只需要一条生产线一个小时时间即可生产一枚。等到它们生产了出来统一拨付给了二炮部队。
希特勒回想起前世,德国人在二战的导弹还有不少比如地空导弹络国人就研制了莱茵女儿、龙胆草、蝴蝶、瀑布等,但都没有投入使用。它们的性能也不是很好,杳且价格昂贵用,一次性的投入还不如直接生产飞机合算勺,希特勒也只是制造了出来几个样品来供越来越庞大的火箭研究室研究
虽然在经济方面希特勒感觉吃不消,性价比不合适使得他们都作为技术储备进行研究。
为此,火箭研究组成了火箭研究实验中心,其中的五六十人一下子,扩大到了三百多人。
希特勒也没有强求领导者能带着这些人很快就能有所成就,导弹火箭这类高尖科技不是比着样品就能很快研制出来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多复制另一个样品,而无法进行更多的创新。毕竟火箭导弹不是路边的白菜。
“要打好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希特勒一再强调。实际应用有基地可以支撑,别的国家至少也才刚刚起步不急着抢占先头堡。这三百多人需要的是时间和发展空间的培养,一旦他们培养起来就是未来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火箭事业的奠基人。
戈培德的经验和样品的实践教学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此时的希特勒的目光不仅仅是注视到了导弹和火箭。
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希特勒就根据后世的发展草拟了一份科学发展规划,瞄准了二战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类似后世的863计划,孟享也以代号称呼为空投计划。导弹和火箭的基础科学研究只是其中之一。
其他比如雷达、喷气式发动机、计算机、激光等都被列入了其中,甚至核弹技术也开始开展了基础理论研究,雷达的技术组也在慕尼黑研究室开始研究。由于有红警系统的雷达提供小组组研究,德国此时的雷达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同样航空发动机室同样也扩展到了三百来人,只是其中一半还是在校的学生,学生们一边学,一边自主埋头苦干。由于大家都不知道外太空的空间环境,只能看自己摸索,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进展。希特勒也很无奈,毕竟他不是万能的,不!应该说是,基地不是万能的。
希特勒也后悔了!为什么?上天不送他一个万能外挂呢?希特勒只能心中呐喊:“为什吗?为什吗?”
可惜了!希特勒也只能找其他出路,不过希特勒知道有一个科学狂人在美国,他必须将他绑架回来。毕竟那可是核武之父。不要白不要。
――――――下一章:史上最嚣张的绑匪。每天晚上九点半,准时到。小懒在这里无耻的向众位求收藏,求鲜花,求票票
http://www.xshuquge.net/txt/13198/30669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