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颠倒水浒 >第十九章 年夜饭
加入书架

第十九章 年夜饭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hu mar 26 15:35:04 cst 2015

    一转眼已经是大年三十了,闻焕章在腊月二十八向秦英辞行,回到东京照顾母亲。

    书中暗表,秦英领着闻焕章来到山谷内的军营时

    经过这几个多月的营养补充,秦家庄人早已不是当初面黄肌瘦,风吹便倒的单薄模样。如今他们一个个面现红光,体魄康健

    这个时期,人们计时有许多方式,但使用广泛且较为精确的是一种叫做‘漏壶’的计时方式。漏壶也叫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14.4分钟。

    虽然这种集合速度,已经比以往快了许多倍,但是距离秦英要求依然很远。单集合便用了一刻多的时间,在秦升心目中实在太过缓慢。??当下秦升颁布一条规定:集合鼓点响起,所有人必须在半刻钟内到达集合地点,如有迟到,鞭笞二十。并且让王伦记录在册作为第二条军规‘准时’。第一条军规是秦升第一次在山寨训话时定下的规矩‘服从’。如此梁山便有了两条军规,一是‘服从’,二是‘准时’。

    鞭笞用的工具是秦英让人特制的软鞭,打在身体上,不会伤筋动骨,只伤皮肉,但却疼痛难忍。一千一百名士兵实在再多,秦英只能将其划分为四队,逐次进行五公里长跑。

    第一队进行五公里长跑时,林冲排在了队伍的前头。随着传令兵一声令下,林冲一马当先领着队伍浩浩荡荡,向前奔跑。他的速度不快,可以说有些缓慢,只是普通人跑动的中速。

    刚刚开始还好每人那一条哨棒,两天一过每人身上加上了三十斤粮食,负重长跑。跑步回来是严酷的队形练习,谁做错了秦升的皮鞭就过去了,虽然不会把人打伤,但是火烧一样的疼。到了下午就是刺枪和射箭了,同一个的动作,往往要重复几百遍。

    “刺。”随着秦升的喊声,一百人同时刺出了哨棒。

    “进。”一百人挺枪前进。队伍整齐划一。

    “刺。”

    “进。”队员们做着相同的动作,从刚开始的时候陌生,到后来的熟练,再后来闭着眼睛听到口号都能做了

    下午吃完饭的任务就相对轻一些:接下来的训练是,俯卧撑100下,仰卧起坐100下,无重深蹲200下。

    同样的时间,集合鼓点准时响起。昨天一日训练,睡时,士兵们尚无所觉,此时醒来,便觉浑身酸痛。但却无人胆敢因此懈怠。集合所花的时间比昨日少了许多,但仍有少部分士兵迟到,自是各自领了二十软鞭,以示惩戒,增长记性。

    此日训练计划并无变化,与昨日无二。

    如此这般训练了五日后,士兵完全适应了这样的训练强度。

    这些日子,闻焕章一切都看在眼里,让他深深的感到了震撼,他也去过汴梁的禁军营,哪里的军兵真是,连这里的一半都没有。这个年轻人,到底要干嘛,看来他所求不小啊。又从这几日的交谈看出来了,这是要所谋天下。于是说道这快过年了,我母亲一人在家,年后如果有时间我就再来与兄弟相会。

    走时秦英有送他五百两银子,做盘缠路费,又送了一匹段景住贩回来的好马。

    士兵早已在腊月二十八就放假了,并且每人二两银子当红包。让过了正月十五再回来。

    晚上餐桌上是秦家一家老小,加上李逵母子,朱富一家,还有杨林和汤隆两位。围在餐桌上,只见桌上有个奇妙的东西,上下两个圆盘。可以活动的,于是又给演示了一翻。原来是可以转动的餐桌。可以为够不着的人吃到想吃的菜,不用站起来夹,毕竟站起来夹有些不礼貌,哪像李逵似的,想吃什么就站起来夹。只见桌上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那李逵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饭菜如长江流水,似风卷残云,就跟倒土箱子里似的。让众人一阵欢笑。

    又在子时包了饺子,众人吃完饺子,又是给各位老人拜年。李逵母子,朱富妻子和朱富母亲带着朱富,还有那两个老光棍杨林和汤隆也走了。于是秦家老少,去往祠堂,全村百姓也早到了,只等着秦岭讲话,毕竟秦岭辈分最高。

    秦家祠在山岚深浓的山顶上,气魄恢宏的庙宇盖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远眺秦家祠,它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孤峰之上,与五龙潭隔水对峙,近看秦家祠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这座古老的祠堂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祠堂周围,那九座富有色彩的山峦,像正在开屏的孔雀那艳丽迷人的尾巴环抱着秦家祠堂。

    当祠堂蓦地出现在我的眼前的时候,我不禁惊诧,那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原以为是一座普通的房子,但是这房子却与众不同,看似不美,但仔细观察却别有韵味。祠堂的上方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秦氏宗祠。屋子的四角高高翘起,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红顶红柱,这古色古香,使我油然而生出一种庄重之感

    秦英随着父亲跨进祠堂门,祠堂可从前后两个门进入,中间是一个方形的天井,那一片片的方井上,已布满了墨绿的青苔,似乎正向人们诉说着她那段风雨沧桑的历史。两旁的立柱上挂满了数不清的楹联,许多字迹已斑驳不堪,无法辨认了。四面的墙壁上挂满了曾氏祖先的画像,虽只寥寥数笔,却都十分传神。抬起头来,还可以看到许多块匾额,有许多字是我根本不认识的,再加上那精致的荷花,活灵活现地花鸟,真是独具匠心,这些栩栩如生的木雕简直就让我有些眼花缭乱了。

    却看到祠堂门口一副对联,上一联英雄好汉忠义为首,下一联王侯将相清廉当先。

    这时秦岭对着秦明和秦英道,这也是咱们家的祖训,你们给我好好记住。秦英和秦明从来没看到自己老爹如此严肃。

    进入祠堂,只见正上方供奉着一个背背双锏,手拿金枪,坐在马上旁边有诗写到

    金盔金甲淡黄袍,五股攒成袢甲绦。

    护心镜,放光豪。丝鸾带,扎稳牢。

    鱼褟尾,护裆口。战裙又把膝盖罩。

    红中衣,绣团鹤,五彩靴,足下套。

    坐下马,名黄骠。踏山梁,如平道。

    日行五百任逍遥,哑赛云龙入九霄。

    向上瞧,黄面貌。天庭宽,地阁饱。

    通贯鼻子颧骨高,剑眉虎目威严好。

    两耳有轮似元宝,微有墨髯挂嘴哨。

    金装锏,挂鞍桥。上阵临敌锏法妙。

    晃三晃,摇三摇。兵见愁,鬼见跑。

    五虎上将命难逃。背弓带箭逞英豪。

    威风凛凛杀气高,要问此公名和姓,

    姓秦名琼字叔宝,好汉的英明四海漂。

    又摆上香烛,贡品开始祭拜。什么鞠躬,上香。。。。。。。。。。
  http://www.xshuquge.net/txt/13600/31280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