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风起云涌十六国 >11章 苟晞白马斩公师藩,汲桑邺城杀司马
加入书架

11章 苟晞白马斩公师藩,汲桑邺城杀司马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fri apr 10 12:31:29 cst 2015

    第11章 苟晞白马斩公师藩,汲桑邺城杀司马腾

    还在公元305年七月时,公师藩兵败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随后带着汲桑、石勒一路南撤。就在这时,“八王之乱”的最后一王——东海王司马越开始逐步掌管朝政。司马越首先对河间王司马颙挟持惠帝司马衷从洛阳到长安并控制朝政,甚为不满,决定号召勤王。各路勤王大军纷纷响应东海王司马越。幽州都督王浚派将领祁弘率领一支兵马一直攻入长安,于公元306年五月将惠帝司马衷迎回洛阳。自此东海王司马越以太傅之职辅政,完全控制朝政。公元306年八月,东海王司马越以皇帝司马衷的名义下诏,命南中郎将刘陶捉拿正从武关(陕西省商县境内)逃到新野(河南省新野县)境内的成都王司马颖。时年28岁的成都王司马颖也知道以前的部将公师藩在黄河以北起兵,遂继续向北逃亡,准备投奔公师藩。成都王司马颖到达顿丘郡(河南省清丰县)时,时任顿丘郡太守的冯嵩率军把成都王司马颖生擒。冯嵩把司马颖押送到邺城,交给当时驻守邺城的范阳王司马虓(原镇守邺城的平昌公司马模已升任为镇东大将军,改镇许昌)。司马虓不忍诛杀司马颖,便把司马颖囚入邺城监狱之中。

    且说公师藩此时正在兖州境内的白马县(河南省滑县东),听闻成都王司马颖被擒,急忙带领汲桑、石勒率军准备渡黄河前往营救。岂料公师藩所部再次遭遇老对手苟晞。时为兖州刺史的苟晞获知公师藩正在兖州境内,且正欲从白马北上邺城,决定率所部兵马截击公师藩。苟晞虽精通兵法,但由于没有战绩,原本算不得什么名将。没想到白马一战苟晞大扬其名,而且在随后与汲桑、石勒的不断激战中,多次获得胜利,被时人比作韩信、白起。此次攻打公师藩,苟晞没有正面迎战,因为苟晞知道公师藩营救司马颖心切,一定没有设防,遂在途中侧面突袭。公师藩根本没有料到在白马会遭遇苟晞,只顾快速行进。当苟晞所部从侧面截杀而来时,公师藩所部被割成数段,首尾无法相顾,号令更无法传达。汲桑、石勒作为前队督,也被苟晞分割,无法与公师藩接应。公师藩见不着汲桑、石勒,却见到了苟晞。公师藩再次见到苟晞,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举枪就要迎战苟晞。苟晞没有接战,而是派其弟苟纯纵马来战公师藩。公师藩单枪匹马来战苟纯,岂料苟纯勇猛异常,不到十余回合就将公师藩斩于马下。公师藩所部兵马一见主帅被斩,立刻惊慌失措。汲桑、石勒获知公师藩被斩,也非常惊恐,忙率所部人马且战且退。苟晞、苟纯兄弟挥兵追杀,汲桑、石勒根本不能抵敌,幸有石勒十八骑死命跟随相救,二人方才保住性命,一路逃回茌平县(山东省东阿县西北)牧马场。

    回到牧马场的汲桑、石勒只剩十八骑等少数人马。汲桑、石勒于公元305年七月追随公师藩,一年来先败邺城,再败白马,而且主帅公师藩被斩,二人非常痛心。二人于公元306年秋天回到牧马场,可以说一下子又回到了一年前。不过一年当中,曾与二人两次作战的西晋兖州刺史苟晞给二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结下仇恨。二人一谈及苟晞,总是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报仇,更要生擒苟晞才能罢休。二人还决定在牧马场等待时机,以图再次杀出牧马场。有了一年的作战经历,二人也增添了不少胆识,汲桑决定任石勒为伏夜牙门,让石勒带领牧民到附近郡县劫掠囚犯,还到山泽之中招引逃亡的游民。汲桑一时人马大增,响应者甚多。汲桑看到人马不断壮大,打算单独树起大旗,继续等待时机,不打算再追随或投奔谁。

    机会很快就会到来。且说公元306十月,驻守邺城的范阳王司马虓去世,其长史刘舆想到成都王司马颖其时正被囚在邺城,担心邺城内外百姓响应成都王司马颖而造反。刘舆遂不为范阳王司马虓发丧,连夜派人假扮钦差大臣,宣诏命司马颖自杀。28岁的成都王司马颖与两个儿子遂一同被处死。一直紧紧跟随并忠于司马颖的卢志将司马颖安葬。公元307年四月,逃回到茌平县牧马场刚刚半年的汲桑、石勒听说成都王司马颖在邺城被杀,非常愤怒。汲桑决定重新集结人马,自称大将军,任命石勒为先锋,声言为成都王司马颖报仇。汲桑与石勒一路杀向邺城,石勒与十八骑一路所向无敌,汲桑遂封石勒为讨虏将军。

    此时镇守邺城的是原东嬴公司马腾,现已被封为新蔡王。司马腾原为并州刺史,驻守晋阳(山西省太原市),由于汉赵汉王刘渊的不断侵扰以及并州接连发生饥荒,司马腾遂想到太行山以东的冀州或司州驻守。公元306年十月,镇守邺城的范阳王司马虓去世后,刘舆因在司马颖问题上处理得当,被太傅司马越调回京都洛阳。刘舆向太傅司马越推荐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镇守邺城,同时推荐自己的弟弟刘琨为并州刺史,代替司马腾镇守晋阳。新蔡王司马腾遂带领田甄、田兰兄弟、任祉、祁济、李恽、薄盛等官员以及并州的逃难民众约一万余人,号称“乞活”军,浩浩荡荡来到邺城。新蔡王司马腾到邺城原本以为从此不再遭受刘渊的侵扰,还能过上司冀一带富庶的生活,可是司马腾怎么也没有想到,在邺城还没有过上几个月的好日子,大将军汲桑、讨虏将军石勒就率兵攻来了。这时与汲桑一同来攻邺城的,还有张泓的旧将李丰。

    其实司马腾虽从并州逃难到邺城,但怎么说还有一万余人的乞活军,对付汲桑、石勒这支队伍应当不在话下。司马腾听报汲桑等来攻,也很自信地说道:“孤在并州七年,刘渊那些胡人多次来攻也未能取胜,汲桑这个小贼,不足为患。”但司马腾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生性吝啬。当时邺城仓库里虽然没有粮秣,但司马腾本人却财富惊人。跟随司马腾来到邺城的部下以及乞活军并没有因为来到邺城而过上富庶的日子,因而对迎战汲桑没有斗志。司马腾的身边将领多次劝司马拿出钱财重赏将士,将士一定会拼死为其而战。司马腾根本不采纳将领之劝。

    公元307年五月,汲桑、石勒、李丰等率兵抵达邺城。新蔡王司马腾并不惊慌,似乎早有准备。司马腾马上想到的是刚任魏郡(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太守不久的冯嵩。司马腾认为冯嵩曾在邺城击退过汲桑、石勒,认为有冯嵩出战,一定能够将汲桑、石勒再次击退。冯嵩接命后,只得率部出战,毕竟冯嵩对邺城守土有责。城门开处,冯嵩出战,汲桑对石勒马上认出这位曾于两年前在邺城交战过的冯嵩。汲桑命石勒率十八骑出战,并交待石勒一定要击败冯嵩,以为成都王司马颖报仇,因为就是这位冯嵩在顿丘郡擒获了司马颖。石勒领命,自然把冯嵩当作仇人,十八骑也同样满怀仇恨。冯嵩并不是石勒与十八骑的对手,交战几个回合即生怯意,连忙掉转马头后撤。冯嵩的部众见冯嵩撤退,遂也溃散而逃。汲桑、石勒于是长驱直入,挥兵杀向邺城。

    新蔡王司马腾时正在邺城城头观战,见冯嵩战败,才知汲桑、石勒这两个无名之辈不容小觑。司马腾此时只得依靠自己带来的将士,终于决定拿出钱财分给将士,以图将士能够为其卖力。岂料司马腾真是吝啬得可以,所拿出的钱财实在是少得可怜:谷米每人数升、布匹每人一丈。那此跟司马腾从并州逃难到此的将士们看到这些赏赐,竟都纷纷逃散,不愿为司马腾出战卖命。司马腾看到将士们不愿出战,遂也无心应战,决定率轻骑逃走。与司马腾一同逃走的有其四个儿子:司马虞、司马矫、司马绍、司马确以及钜鹿太守崔曼、车骑长史羊恒、从事中郎蔡克等。汲桑的部将李丰带领一支人马出城去追击司马腾,与司马腾的儿子以及跟随交战起来。交战中,司马腾被李丰所杀。司马虞勇敢有力,看到其父被杀,猛战李丰,终将李丰杀死。李丰的部将又将司马虞、司马矫、司马绍以及崔曼、羊恒、蔡克等斩杀,只有司马腾的庶子司马确得以逃脱。

    汲桑等杀了司马腾,可谓大获全胜,而且还占领了邺城,将士们都纷纷庆贺。汲桑还命人掘出成都王司马颖的棺木,放到车上,遇到事情,先向棺木禀告,然后施行。汲桑虽杀了司马腾、占领邺城,但汲桑知道在此天下大乱之际,英雄四起,他们根本固守不了邺城。汲桑决定继续攻略其它城池,四处抢掠。但汲桑也不想将邺城拱手让与他人,于是下令将邺城焚烧。汲桑当然也不忘对着司马颖的棺木进行一番禀告。汲桑禀告完毕,即下令放火,大火十几天不灭。可叹邺城经三国袁绍、曹操修建,原本雄伟堂皇,现今被汲桑、石勒一把大火焚为灰烬。汲桑、石勒还屠杀邺城官民一万余人,大肆抢掠,然后撤离邺城。
  http://www.xshuquge.net/txt/13572/31408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