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风起云涌十六国 >20王弥激起五郡流民,石勒斩杀二州刺史
加入书架

20王弥激起五郡流民,石勒斩杀二州刺史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fri apr 17 08:40:13 cst 2015

    第20章 王弥激起五郡流民,石勒斩杀二州刺史

    公元309年十一月二十日,汉赵楚王刘聪、始安王刘曜攻打洛阳未果,率兵回到都城平阳(山西省临汾市)。皇帝刘渊对攻打洛阳遭败甚为痛心,这时又闻平东将军石勒在冀州境内的飞龙山(河北省元氏县境内)惨遭失败,也非常沉痛。不久获报王弥倒取得不少战绩,刘渊心中有了一丝安慰。

    却说汉赵征东将军王弥率所部人马离开洛阳,一路东行,不日来到轘辕山(河南省偃师城东南府店乡境内)一带,西晋守兵无不望风逃窜,司州、豫州一带一片混乱。各地逃亡到颍川郡(河南省许昌市东)、襄城郡(河南省襄城县)、汝南郡(河南省息县)、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河南郡(郡治设都城洛阳)的流民,有数万家之多,平常受尽当地官员的压迫虐待,苦不堪言,现今听闻王弥兵马经过这一带,五郡流民一齐暴动,烧毁城池,诛杀太守县令,响应王弥。王弥一时声势浩大,兵马所过郡县,无人能挡。

    刘渊获报王弥所部声势浩大,异常高兴,不久颁诏任王弥部将赵固为安北将军,王弥兄弟王桑为平北将军。公元309年十二月,刘渊任陈留王刘欢乐为太傅、楚王刘聪为大司徒、江都王刘延年为大司空。刘渊还命都护大将军、曲阳王刘贤与刘灵、赵固、王桑向东驻防魏郡所属的内黄县(河南省内黄县)。

    王弥作为青州牧,虽一直在司豫二州境内作战,但一直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青州还在屠伯苟晞的统治之下。王弥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杀回老家。现在两位将领被分兵驻防内黄,王弥遂再上疏,向皇帝刘渊请求任其左长史曹嶷为行安东大将军,以派曹嶷率一支兵马前往青州攻城略地,同时迎接眷属。刘渊接疏准奏。曹嶷遂率徐邈、高梁等将前往谋取青州。

    公元310年正月,刘渊册封两年前来到平阳的爱妃单氏为皇后,册立嫡长子梁王刘和为皇太子,皇子刘乂为北海王,任长乐王刘洋为司马。北海王刘乂就是刘渊与单氏的儿子。

    就在刘渊为王弥所部取得战果而高兴之时,安东大将军石勒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公元309年九月,石勒败于飞龙山(河北省元氏县境内),退守黎阳(河南省浚县)之后,休整两月。十一月,石勒北上攻打冀州刺史王斌所据守的信都城(河北省冀州市),以图再创战绩。从黎阳北上到信都五六百里之地,一马平川,石勒不日即到信都城下。王斌获报石勒来袭,并无准备,只得匆忙应战。信都城池并不坚固,刺史王斌的兵马也不多,根本无法抵抗。王斌一边派人向洛阳求援,一边领兵上阵迎敌。王斌哪里是石勒部将的对手,不出十合,即被斩于马下。石勒挥兵进城,占领信都。

    却说幽州刺史王浚获知信都被石勒所部占领,冀州刺史王斌被杀,竟自行决定兼任冀州刺史。消息传到洛阳,西晋皇帝司马炽与太傅司马越商议,决定派车骑将军王堪、北中郎将裴宪各率一支人马北攻石勒,以图收复冀州。而王浚自行兼任冀州刺史,朝廷竟也没有异议。

    王浚兼任冀州刺史、朝廷又派兵来攻,信都城里的石勒也很快知晓。面对一片沃野的冀州,石勒自然不愿放弃,但石勒更知道,此时拥有冀州却又不是时候。石勒必须南下迎战王堪、裴宪。石勒遂率所部人马万余人从信都南下,兵马再次经过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时,西晋刚刚担任魏郡太守不久的刘矩献出城池,向石勒投降。石勒在邺城略加休整,随即继续南下,刘矩亦率一支人马与石勒所部一同南下,不日又一次到达魏郡所属之黎阳县。

    再说西晋所派两支兵马中的裴宪所部,听说石勒所部已主动迎战到黎阳,非常恐惧,竟抛弃军队,向南一直逃奔到扬州淮南郡(安徽省寿县)。车骑将军王堪听说裴宪临阵脱逃,也不敢来战石勒,竟向南撤退到兖州陈留国所属的仓垣(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固守。驻扎在黎阳的石勒派使前往平阳,向汉赵皇帝刘渊呈报战果。刘渊看到石勒攻克信都、斩杀刺史还吓退朝廷兵马的战报,可谓龙颜大悦。刘渊当即决定将石勒由安东大将军升为镇东大将军,同时封石勒为汲郡公。

    消息传到黎阳,众将大喜,但石勒却决定只接受镇东大将军一职,不接受汲郡公的爵位。石勒主动辞让爵位,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当时汉赵在外征战的非皇家兵马共有三支:一支是征东大将军王弥、一支是征北大将军刘灵,一支是镇东大将军石勒。就说那位力大无穷的刘灵,原是镇北大将军,近来在冀州东部一带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也略地无数,已被刘渊升为征北大将军。不过刘灵虽升任征北大将军,并未有爵位封号。再者,石勒与刘灵同在冀州境内征战,两军当有统属。石勒的将军等级低于刘灵,还不想与刘灵对抗。

    公元310年正月,镇东大将军石勒决定从黎阳南渡黄河,进入兖州境内的白马县(河南省滑县东)。白马县城,当时属于兖州八个郡国之一的濮阳国,濮阳国设有四个县:濮阳、廪丘、白马与鄄城。而石勒所部驻扎的黎阳属于司州十二个郡之一的魏郡,魏郡设有八个县:邺县、长乐县、魏县、斥丘县、安阳县、荡阴县、内黄县与黎阳县。司州的魏郡与兖州的濮阳国紧靠在一起,而数黎阳与白马离得最近(黎阳县与白马县即为今天的河南省浚县与滑县,两个县城相距约十公里)。石勒所部人马驻扎在黎阳数月之久并没有攻打近在咫尺的白马县,一来没有得到向兖州征战的命令,二来两县之间隔着黄河(为黄河故道,今天的黄河已改道),渡河并非易事。之于石勒为何要到兖州境内作战,笔者认为这是为了与王弥所部会合,以便在徐豫兖境内作战。这一部署也应当是刘渊的旨意。

    说起近在咫尺的白马县,石勒以及十八骑一定不会忘记这个令他们痛心的地方。就在四年前,石勒与十八骑跟随汲桑投奔公师藩将军,在白马与苟晞、苟纯兄弟作战,公师藩将军被苟纯斩杀,此仇至今未报。不过苟晞现在已不在白马,也不在兖州,而早就到了青州任刺史。现任的兖州刺史袁孚正驻防在廪丘县(山东郓城县郓城镇西北),白马县并无多少兵马,只是县城的的一些守兵。尽管如此,石勒仍担心渡河时会遭到抵抗,决定从石桥秘密渡河。时近二月天气,黄河仍有薄冰,石勒所部只能依靠船只渡河。虽说秘密渡河,其实附近并无晋朝兵马,石勒所部过河还算顺利,万余人马不日全部南下进入白马。

    天刚微明,石勒人马已达白马城下。白马县令一边下令军民固守,一边派人向驻防廪丘的兖州刺史袁孚求救。由于是大兵压境,石勒下令强攻白马县城。不多时,孔苌就带领一支人马攻上城头,打开一个缺口,很快王阳、夔安、支雄、桃豹、逯明、郭敖、刘徵等已攻破城门,杀入城内。张伏利度、石会人马也已入城,与白马县令相撞,斩白马县令。白马城内百姓见县令已死,守军不堪一战,于是放弃抵抗,被俘者三千余人。

    三千余被俘百姓如何处置?史书记载存在差异。《晋书》中记载石勒在白马坑埋了三千百姓。自公元305年七月,石勒参与“五胡乱华”以来,已有四年多,作战无数,杀人也一定不少,但无故屠杀百姓,白马当属首次。需要说明的是,在《资治通鉴》里没有石勒在白马坑埋三千百姓的记载。我国历史小说甚至史书上多用儒家“春秋笔法”来记述历史事件,总要将历史人物分出正面与反面两种角色,长期以来在读者中形成一种剧本色的历史记述。不少创作者甚至史家,为了塑造正面角色,竟只写其正面的史实甚至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事实来美化,为了描写反面角色,多写其无道的历史,甚至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事实来丑化。

    公元310年二月,石勒所部在白马略加休整,即决定向东朝兖州治所廪丘县(山东省郓城县西北水堡乡)开进。兖州刺史袁孚获知石勒所部进入兖州境内并攻陷白马,也率所部人马从廪丘出发,一路向西迎战石勒。从白马县到廪丘县,中间经过鄄城县(山东省鄄城县北)。鄄城地处黄河下游平原,相传为尧舜出生地,一代兵师孙膑故里。白马到鄄城百里之远,而廪丘到鄄城不足百里。不日,两支人马即在鄄城相遇,由于袁孚先到鄄城,而石勒后到,所以袁孚守城,而石勒攻城。时鄄城城池因长期无将坚守,并未得到很好加固,城头不高、城墙不坚。石勒所部很快攻破城门,杀入城内。袁孚兵马不足,眼看防守无望,决定从东门撤出。没想到袁孚刚从东门撤出不久,即有兵马从两侧杀来。袁孚哪里还是对手,慌乱之中被砍于马下。

    石勒所部在鄄城休整数日,即继续南下,准备攻打仓垣(河南省开封市东北)。这个仓垣县,属兖州八个郡国之一的陈留国。晋朝的车骑大将军王堪原在数月之前刚撤至仓垣固守。现今石勒连克二城,士气正盛,决定一鼓作气,南下仓垣与王堪决一高下。石勒率部从鄄城南下,一马平川,百余里地,一日后即已到达。仓垣城里的王堪虽为西晋车骑大将军,不敢出城迎战石勒,与袁孚一样固守城池。经过数日的围攻,王堪自知固守艰难,身为车骑大将军只好出城迎战,不曾想竟被斩于马下。石勒挥兵入城,决定在此稍作休整、补充粮草。石勒又派使前往平阳,将一月来连克白马、鄄城及仓垣等城池,斩杀兖州刺史袁孚、晋朝车骑大将军王堪等战绩奏报刘渊。石勒此次战绩很大,但刘渊并未给予加官封爵,也许刘渊对石勒在白马坑埋百姓不满吧,而此时征北大将军刘灵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刘渊还命石勒所部北上冀州,配合刘灵继续谋取冀州。
  http://www.xshuquge.net/txt/13572/32255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