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风起云涌十六国 >23刘粲掠攻洛阳外围,石勒击败雍州流民
加入书架

23刘粲掠攻洛阳外围,石勒击败雍州流民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apr 20 08:47:00 cst 2015

    第23章 刘粲掠攻洛阳外围,石勒击败雍州流民

    公元310年七月,汉赵皇帝刘渊病逝,其四子刘聪即位。九月十一日,刘聪才将先帝刘渊安葬于永光陵(山西省洪洞县东南),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说起刘渊在位的6年,史书大都认为其没有什么作为,主要是其拓展领地太少。刘渊实际控制的领地基本为西河、上党、平阳、河东四郡,地跨并、司二州。刘渊还曾派兵攻打西晋都城洛阳一次,只是未能取得战绩。此外,王弥、刘灵、石勒在司州、豫州、徐州、兖州、冀州境内可谓略地无数,只是没有稳固占领。刘聪即位三个月后,首先想到的仍是南下攻打洛阳,以图消灭晋朝。刘聪作为皇帝,当然没有亲自领兵出征,而是派其子河内王刘粲与始安王刘曜领兵出征。刘聪还令征东大将军王弥、石勒率部到河东郡的大阳(山西省平陆县)会师,一同会攻洛阳。刘聪发出旨令不久,刘粲、刘曜即领兵南下。

    不说河内王刘粲、始安王刘曜领兵南下,且说镇东大将军石勒仍在河内郡(河南省沁阳市)怀县(河南省武陟县)一带,其所部全部人马也已在怀县会齐。不久,石勒接到被新皇帝刘聪任命为征东大将军、汲郡公以及南下攻打洛阳的诏书。石勒思虑再三,决定只接受汲郡公爵位,而不接受征东大将军封号。石勒在爵位以及将军级别的推辞上,可见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当然也可能是谋士张宾的建议。新皇登基,并没有给王弥擢升将军等级,如若石勒接受征东大将军封号,即与王弥同级。再说,石勒即将与王弥一同参与皇家兵马攻打洛阳,二人势必再见相遇,石勒想以退为进,暂不与王弥发生冲突。石勒思虑已决,即派使前往平阳,一来向刘聪回禀即刻南下攻打洛阳,二来推辞征东大将军封号。石勒随即又作了部署:备足粮草,点选骑兵两万奔赴大阳,与刘家军会合,其余人马暂驻河内郡。从怀县到大阳,不足三百里,石勒率领两万快马沿黄河北岸一路向西数日后即到达,刘粲、刘曜所率平阳皇家兵马以及王弥所部也已到达。

    从史书记载来看,这又是一场看似有目的实质没有目的更没有成果的战事,当然很可能史书上关于这场战事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或是不完整的。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一场战事是有目的的,即攻打洛阳,但从整个战事的过程来看,似与攻打洛阳无关。

    首先记载刘粲、刘曜率皇家兵马从汉赵都城平阳出发到达河东郡大阳县,王弥所部先与其会合,两者兵马达四万。接着石勒留部分人马与辎重在重门(河南省辉县市西北20里,以东部的重门山得名)一带,只率二万骑兵赶至大阳与刘粲会合。重门到怀县不足百里,说明310年七月到十月,石勒所部仍在怀县附近。石勒率骑兵沿黄河北岸一路向西近五百里方可到达大阳。石勒如此远途到达大阳,难道只是为了与刘粲会师?

    接着在会师之后,王弥所部不再有任何记述,只记述刘粲与石勒兵分两路:刘粲进攻渑池(河南省洛宁县西北),继而长驱直入洛川(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流域)再穿过轘辕关(河南省偃师县东南),石勒则进攻成皋关(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汜水镇)。这两路兵马一路从洛阳南边插过,一路从洛阳北边掠过。两路兵马分别到达轘辕关与成皋关前,只有刘粲这路记有战事,即在渑池击败西晋监军裴邈的兵马。两支兵马会师后随即分头行动,已经失去长途会师的意义,而从洛阳南北插过,不知是何目的。按说刘粲兵马在渑池打败西晋兵马,当乘胜前进,与石勒、王弥合攻洛阳,才是本次出战的目的。未遇强敌却放弃洛阳不攻,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再看看两路兵马经过两关之后的情况,更让人觉得费解。先说刘粲这路穿过轘辕关,大掠梁国(河南省商丘县)、陈留郡(河南省开封市东)、汝南郡(河南省息县)、颍川郡(河南省许昌市东)各地。这几处可以说跨度很大,且顺序也不妥,梁国在陈留的东边,不可能先到梁国再到陈留。再说石勒这路穿过成皋关,一路向东,于十月十三日,包围陈留郡太守王赞驻屯的仓垣(河南省开封市东北),石勒与王赞交战不利,向北退回文石津(河南省滑县西南古黄河渡口),准备继续北上,听闻汉赵安北将军赵固在黄河之北败于王浚的部将王申始,于是南下重门,迎回辎重继续南下向豫州的襄城郡(河南省襄城县)进发。至此,本次会攻洛阳的战事结束。在这一阶段,可以说两路大军均各自行动,早就忘记会攻洛阳的目的。当然在这一阶段,石勒与老对手王赞倒有一战,可惜石勒失败,似与石勒如此强大的两万骑兵不相符,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不长途到大阳会师,直接率部从怀县(抑或是重门)直下东南仓垣,不过百里地,石勒当不会有败。

    这次战事之后,石勒又独自行动,只不过已不在冀州、兖州,更不在司州,却进入了豫州、荆州一带与雍州来的流民发生了战事。

    说到雍州流民,还要从头说起。公元310年九月,原本是个收获的季节,但雍州发生灾荒,大量流民来到荆州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西晋朝廷下令流民返回乡里,流民因关中残破,无以为生,都不愿返乡。西晋征南大将军山简、南中郎将杜蕤,分别派出一支兵马,强迫押送流民,限期返乡。流民中有一个来自京兆郡(陕西省西安市)的人名叫王如,暗中结交壮士,乘夜袭击,大破山简、杜蕤,于是流民纷纷起兵:冯翊郡(陕西省大荔县)人严嶷、京兆郡人侯脱各率部众,攻击城池,诛杀太守县令,响应王如。不久,王如部众聚集到四五万人。王如遂自称大将军兼司州、雍州二州牧,上表归降汉赵,愿作藩属。

    王如领导的流民队伍让西晋朝廷非常不安。十月下旬,西晋首都洛阳又出现饥馑,且越来越重。太傅司马越派使者传令各地兵马入援京师,晋怀帝司马炽对使者说道:“代朕告诉各位将领,速速来救,迟点就来不及了。”只有征南大将军山简派督护王万率军入援,刚到涅阳(河南省镇平县南),即被王如击败。王如乘机南下大掠沔水(汉水上游)、汉水一带,进逼征南大将军府襄阳(湖北省襄阳市)。山简闭城固守。不久,山简被流民将领严嶷逼迫,放弃襄阳,移防夏口(湖北省武汉市)。荆州刺史王澄亲率兵马从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北上,打算援救京师,抵达沶口(湖北省南漳县东南),听到督护王万被王如击败的消息,军心为之动摇,竟四散逃命,王澄只得退回江陵。

    京师官员听闻流民王如等打败山简,吓退王澄,竟上表晋怀帝放弃洛阳,迁都避难。太尉王衍坚决反对,为应对京城饥馑,卖掉他的车驾和驾车的牛,安抚动荡的人心。写到这里,让人不得不回过头来为刘粲、石勒的那次行动感到可惜,也许他们本次就能攻克洛阳,难道还不如雍州来的流民吗?再从后面石勒打败王如等来看,这些流民原本不堪一战,却让京师洛阳如此惊慌。

    话说汉赵镇东大将军石勒与河内王刘粲会攻洛阳行动结束后,几经周转,最后向豫州的襄城郡进发,兵锋直指荆州的南阳郡。雍州流民三位首领听闻汉赵镇东大将军石勒进入豫州,正朝襄城郡进发,且兵锋直指南阳郡,三位首领担心石勒侵占他们的领地,于是派一万人进屯襄城郡阻截石勒。石勒也许并不想与这支流民队伍发生交战,毕竟王如等上向汉赵称藩。但石勒获报王如等派兵到襄城来阻截他,一怒之下决定攻打襄城。没想到这一万流民竟不堪一击,全部被俘。石勒继续南下,不日抵达侯脱据守的宛县(南阳市宛城区)之北。

    时流民首领王如据守穰县(河南省邓州市),原本最先反叛晋朝,另两位首领侯脱、严嶷聚众响应,不想王如与这两位首领竟然不睦。当石勒所部陈兵宛县城下,王如不仅不派兵马援救,反而派人给石勒暗送厚礼,愿与石勒结拜异姓兄弟,劝石勒攻击侯脱。石勒连夜下令三军鸡鸣出发,清晨到达宛县城下。石勒于是率部向宛县城池发起进攻,没想到这一攻竟攻了十二天,才将宛县城池攻破,侯脱被俘。另一首领严嶷获知石勒所部攻打宛县,决定率兵来救。不想当严嶷率兵来到宛县城下时,石勒已攻入宛县、占领城池。严嶷见侯脱被俘竟向石勒投降。石勒表面接受投降,待到严嶷入城,石勒下令拿下严嶷。最后石勒杀了侯脱,把严嶷装上囚车,押送京师平阳,两位首领的流民部众全为石勒所并。

    由于流民首领王如已与石勒结交,石勒便暂不攻击王如,而是继续南下荆州攻击襄阳(湖北省襄阳市),竟一连攻陷江西(湖北省武汉市以西)一带三十余处壁垒。石勒这时又想攻打王如,遂留右长史刁膺驻守襄阳,自率精骑三万回师北上攻打穰县王如。石勒又担心王如兵力太强,恐一时难以消灭王如,遂速回襄城再作打算。谁知王如得到这一消息,竟决定派其弟王璃率两万五千骑兵诈称犒劳以袭击石勒。石勒识破后,率精骑三万对王璃迎头痛击,阵斩王璃。石勒于是又回襄阳,有雄居江汉之志。谋主张宾力劝石勒返回北方占领城池,石勒不听,张宾亦无法再劝。石勒理解张宾苦心,决定任张宾为参军都尉、兼记室,专管军中之事。

    回看石勒与流民战事,主要有三场:襄城攻打万名流民,流民全部被俘,或许战斗不算激烈;宛县攻打侯脱,用时十二天,这一战必定激烈,死伤无数,不会只是场小战;而石勒与王璃骑兵对战,一方兵马三万,一方兵马二万五千,这一战更是硬战。可惜这些战事未能在史书上引起更多关注,记述甚简。
  http://www.xshuquge.net/txt/13572/32255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