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王子春幽州见王浚,李仲儁成都守母孝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un may 03 20:36:35 cst 2015
第36章 王子春幽州见王浚,李仲儁成都守母孝
公元313年十二月,汉赵征东大将军石勒的使者王子春、董肇来到幽州蓟城(今北京市),拜见西晋大司马兼幽州刺史王浚。时王浚正为辽西公段疾陆眷背离幽州,百姓士族大多离开幽州前往辽东而烦闷不悦。王浚获报襄国石勒派使前来上表愿意归附,大喜过望。王浚阅罢言辞谦卑的奏表,非常高兴,但仍有一丝疑虑,问王子春道:“石公乃是当世豪杰,据有赵国旧都,占领魏国大部土地,为何向我称藩?莫非有诈?”
王子春果然能言善辩,不慌不忙,诚恳言道:“石将军英武超群,兵马强盛,确实如明公所言。石将军只是希望仰赖明公州乡贵族的声望,便能累世圣德辉光相承,远镇藩国山岳,威名扬于天下,使胡越钦其风范,戎夷颂其功德。如若仅仅守住区区襄国(河北省邢台市)而不向殿下称臣,怎能做到呢?”
王浚面有悦色,心中大喜。王子春继续言道:“昔日陈婴岂因鄙视王位而不称王,韩信岂因菲薄帝位而不称帝?只因深知帝王之位不能只凭智慧力量可以取得。石将军与明公相比,有如月亮之与太阳,长江黄河之与滔滔海洋。项羽、公孙述就是石将军的前车之鉴,明公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再说自古以来,胡人可做名臣,却没有称帝王的先例。石将军并非因为嫌恶帝王之名而辞让于明公,实是担心即便取得天下亦得不到上天与下民的应允。请明公万勿生疑。”
王浚听后,大喜,当即封王子春、董肇为列侯,亦派使节回报石勒,并用地方物产来答谢石勒。
时镇守范阳郡(河北省涿州市)的游统,是王浚的司马,亦是石勒主簿游纶的兄长,派密使投降石勒。石勒诛杀游统的密使,把首级送给王浚。王浚虽然没有处罚游统,但更加相信石勒的忠诚,不再有任何疑心。
公元314年正月二十二日,石勒的使节王子春等,跟王浚的使节,一同回到襄国。石勒获知王浚派使前来,遂把精锐兵马、铠甲兵器藏匿起来,只留下老弱的士卒和空虚的武库,展示给王浚的使节。石勒还面向北方谒拜使者,接受王浚的书信。王浚送给石勒一个“麈尾”, 石勒假装受宠若惊,不敢拿在手中。石勒将麈尾悬挂于墙,朝夕叩拜。石勒还说道:“我在襄国不能面见王公,今见王公所赐之物,即如见到王公。”石勒又派董肇奉表前往幽州呈递王浚,约定三月中旬,石勒亲自前往幽州,遵奉王浚帝王称号。石勒还写信给枣嵩,希望他在即将登基的皇帝面前,为石勒求赐官职,恳请任其为并州牧、广平公,以示万分忠诚。
董肇与王浚来使一同离开襄国之后,石勒才向王子春询问王浚的虚实。王子春回道:“幽州自去年发洪水以来,百姓颗粒未收,而王浚囤积百万粮食,却不救济百姓。不仅如此,王浚为政苛刻、刑法严酷,租赋徭役繁杂沉重,杀害贤良、诛责谏官,百姓不堪忍受,流离叛逃殆尽。鲜卑、乌丸在外挑拨离间,枣嵩、田矫在内贪婪暴虐。甲士羸弱,人心涣散。现今幽州人人皆知王浚将亡,只有王浚一人不知。王浚大兴土木、设置官署,任命百官,自以为汉高祖、魏武帝都比不上他。幽州街头谣言纷纷,听闻之后人人寒心,只有王浚坦然自若,毫无惧色。可见王浚真的快要灭亡了。”石勒听后,手抚案几,笑道:“王浚可以生擒矣。”
再说王浚使节回到幽州蓟城,向王浚陈述石勒情况道:“石勒部众很少,而且力量寡弱,诚恳真挚,没有二心。”王浚听后,十分高兴,越发骄傲懈怠,不作任何戒备。
石勒在襄国做好充分准备,开始攻打幽州王浚,还在两月之后,暂且按下不表。且让笔者说说四年来,成汉又发生哪些故事。
还是在公元311年正月时,成汉太傅李骧率兵攻克涪城、生擒谯登。此后的两年内,成汉一直没有对外用兵,境内百姓倒也安居乐业。公元313年三月,成汉终于用了一次兵,将西晋益州的三府消灭。说起益州三府,是指益州刺史府、平西将军府、西戎校尉府,一开始是罗尚身兼三职。公元310年十二月,罗尚去世不久,三府内乱,韩松接任益州刺史,三府迁至巴东郡(重庆市奉节县东)。311年二月,建平都尉暴重杀掉韩松,自领三府事。三月,益州将吏诛杀暴重,向朝廷推荐巴郡太守张罗行三府事。张罗在迎战成汉叛将隗文时身亡,三府官员再向朝廷推荐平西司马王异行三府事。312年十二月,西晋江阳郡(四川省泸州市)太守张启杀害王异,自领三府事。不久张启去世,三府官员上书朝廷推荐涪陵郡(重庆市彭水县)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退守涪陵。313年三月,向沈去世,三府官员又推荐汶山郡太守兰维继任。兰维准备将三府迁往巴东,成汉将领李恭、费黑于途中截击,将三府官员全部俘虏,从此三府烟消云散。
一年后的公元314年正月,成汉又不战而得三郡。事情的起因是梁州人张咸等人聚众起兵,驱逐自称梁州刺史的杨难敌。杨难敌逃走后,张咸把土地献给成汉。这时益州的汉嘉郡(四川省名山县北)、梁州的涪陵郡与汉中郡(陕西省汉中市),纷纷宣称归属成汉。成汉皇帝李雄不战而得三郡,自然大喜。李雄颁诏任李凤为梁州刺史,治所设在汉中郡南郑县(陕西省汉中市)。李雄还在成汉境内设置宁州与荆州,治所分别在滇池(云南省晋宁县东晋城镇)、巴郡(今重庆市),由任回任宁州刺史、李恭任荆州刺史。至此,李雄的成汉设有四州,即益州、梁州、荆州与宁州,但荆州、宁州基本没有实际意义上的领地。
在以范长生为丞相、李骧为太傅的治理下,成汉极少对外用兵,百姓能够得到安居乐业。有一次,巴郡(今重庆市)曾传来紧急军情:在成国边境发现晋朝兵马。李雄获报后也非常生气,说道:“朕常常担心晋朝左丞相司马睿力量薄弱,很容易就会被石勒消灭,为此朕深感不安,岂料司马睿竟在遥远的边界出军,让朕甚为不悦。”然而,李雄并没有为此而出兵迎战。
李雄在国家内政治理方面,也算是有所作为的。不仅成汉境内极少用兵,就是皇帝李雄本人,也是谦卑虚心,喜爱人才,对于部属,依照能力的高低,分别授给官职。内政方面,李雄命太傅李骧主持,使人民获得休养生息。李雄还命梁州刺史李凤在边境地区招徕并安抚流民。成汉的刑罚和政令都简单宽厚,监狱之中没有长久羁押的囚犯。成汉重视教育、兴建学校,选择有德者从教。成汉的田赋和捐税也很低,民间成年的男子,每年缴纳米谷三斛;成年的女子,每年缴纳米谷一斛半;有病的一律减少一半;而每户缴纳的绸缎不过数丈,棉花不过数两。成汉对新归附的流民,都一律免除捐税。这时,天下大乱,只成汉境内平安无事,且又年年丰收,人民大多殷实富有,境内治安良好,甚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成汉皇帝亲政爱民,连汉嘉郡蛮夷部落酋长冲归、朱提郡(云南省昭通市)蛮夷部落酋长审炤、建宁郡(云南省曲靖市)蛮夷部落酋长爨畺,都主动诚心归附。
但李雄的成汉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政府官员没有严格的出入仪式;官职没有明确的等级,爵位泛滥;官员没有俸禄,一切费用直接向百姓索取;军队也没有严格训练,号令不够严明。李雄本人还十分相信巫师之言,注重忌讳。李雄的母亲罗氏去世后,李雄听信巫师之言,不打算为其母入葬。司空赵肃谏阻后,李雄才听从。但李雄决定为其母行三年守丧之礼,群臣执意谏阻,李雄坚决不听。太傅李骧与司空上官惇商议道:“如今国内正有急难之事没有解决,皇上不宜守丧三年而荒废朝政,我想极力劝阻皇上不要守丧三年。司空以为如何?”上官惇道:“三年的丧制,从天子到庶人,都应当遵守,而且孔子也这样认为。但是汉魏以来,天下多难,朝政大事是最重要的,帝王不能长时间不上朝。守丧三年可以不必,极尽哀悼也就罢了。”太傅李骧说道:“宁州刺史任回不日将回成都,此人处事很有决断,而且皇上愿意听他的劝告,常常采纳他的意见。等任回一到成都,我就与他一同去劝谏皇上。”上官惇也认为有任回一同去劝谏定能成功。
不久,宁州刺史任回抵达成都,李骧请任回一同去劝谏皇帝李雄,任回应允。入宫后,李骧脱下帽子,流着眼泪,一再请求皇帝李雄除去丧服,亲理国事。作为侄儿,李雄亦大哭但坚决不接受。任回跪着上前说道:“如今王业刚刚建立,万事处于草创,一天没有皇上,天下必将人心惶惶。从前周武王素甲观兵,晋襄公墨绖从戎,这岂是他们愿意做的吗?他们这是为了天下人而委屈自己的原故啊。恳请陛下割舍亲情,以使国家永远兴隆。”
任回说完,强行把皇帝李雄扶了起来,李雄这才接受劝告,脱去丧服,开始亲理朝政。李雄在为母守丧的问题上如此固执,但终被劝止,而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更加固执,以致国乱,此为后话。
http://www.xshuquge.net/txt/13572/3292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