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战成名(11)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fri apr 17 13:43:46 cst 2015
小泉铁了心要干掉叶途飞,他命令鬼冢中队突前,向二郎山纵深展开搜索前进,以求寻找到叶途飞部的主力,决一死战。
其实,叶途飞的部署根本用不着鬼冢中队费力,他在二郎山山谷通道的一个高地便布置了一个环形防御阵地,这个环形防御阵地看上去和那个土山丘没啥两样。鬼冢吃一堑长一智,认为这依旧是叶途飞玩的鬼把戏,指挥步兵要立即冲锋。
关键时刻,小泉正雄赶到了,他用高倍率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那个高地。的确,高地上的环形工事和前面的那个工事是异曲同工,可以确定是个花架子。但小泉却看到了隐藏在花架子之下的秘密。
环形工事的后方约一百米的灌木林中,似乎埋伏着重兵。
仅用了几秒钟,小泉便明白了个中蹊跷:这工事是假,它的目的并非是防御,而是引诱对手直接发起步兵冲锋。当目的一旦达到的时候,灌木林里埋伏的重兵就会居高临下,对攻上来的步兵进行反冲锋。
小泉想明白这些,禁不住倒吸了口冷气,这个叶途飞看来真的是非等闲之辈。他对叶途飞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产生了些许敬重,但同时也增加了必须亲手击毙他的欲望。
小泉对鬼冢如此如此那般那般地叮嘱了一番,然后令炮兵中队在一个较为隐蔽之处展开战斗队形。
小泉正雄毕竟是陆大的高才生,在极短的时间里不光识破了叶途飞的意图,同时还做出了将计就计的战术策略。
只可惜,他面对的对手是叶途飞。
小泉正雄的将计就计的策略是让鬼冢中队做单步兵冲锋,引诱对方的伏兵进行反冲锋,待对方伏兵出击时,立即停止冲锋,并在原地滞留,给炮兵中队赢取时间。
小泉做了估算,高地之上可以展开反冲锋的地形空间并不大,他的炮兵中队或许不用全部开火便可以实现炮火全面覆盖敌军的冲锋路径。即便不能够直接用火炮将敌军伏兵全部消灭,侥幸剩下的兵力对鬼冢来说也构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胜券在握。
然而,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对小泉来说,这场战斗的进程发生了极大的偶然性。对叶途飞来说,一切都是必然,一切都在他的设计之中。
战斗进程是这样发展的。鬼冢亲自披挂,率领了五十名步兵,以三三阵型向高地发起了波次冲锋。虽然鬼冢知晓,在达到环形工事前是不会遭到敌军的反击,但他还是把戏做的很足,严格执行波次冲锋的战术要点。
距离环形工事五十米,敌军没有动静。距离环形工事二十米,敌军仍旧没有动静。鬼冢的心理有些忐忑,但是他对小泉保持了神一般的敬重,依旧指挥部队向前冲锋。
终于到达了环形工事。正如预先之判断,这个工事果然是个花架子。鬼冢顾不上研究这些,他只有一个目的,引诱敌军伏兵出击。
该如何引诱呢?
这对现场指挥官来说是考验他应变能力的时候了。鬼冢同样是陆大的科班出身,战术素养及战场经验也非一般人能及,他立即下令,全队暂停冲锋,留在环形工事,对这个所谓的工事进行彻底地带有极为强烈羞辱成分的破坏行动。他相信,敌军和自己一样,可杀但不可辱。
士可杀而不可辱!这句话是中国人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但凡真正的中国人,都会牢牢地记住这句话,都会以这句话作为战场上的底线,不容突破。
叶途飞也是一样,他岂能容得小日本如此羞辱自己呢?
他一定会反击,一定会给小日本以深刻的教训。但是,他依旧没有下令让灌木林里的伏兵立即出击。原因只有一个,那片灌木丛里根本没有什么伏兵,有的仅是几十个远看上去很像人的‘人’。
他的反击是鬼冢包括小泉都没有想到的,但又是经历过的:预先埋好的手控爆炸点。
在高地的环形工事上响起震耳的爆炸声的同时,小泉正雄‘惊喜地’发现他的勇士们竟然接二连三地被吓倒在地上。过去一查看,才知道是中了枪。
又是那帮该死的狙击手做的好事!
真正的伏兵是李忠云的神枪队,他们二十个人散落埋伏在高地对面的乱石岗中,也就是小泉部队侧后方,与小泉部队保持了约两百米的距离。这个距离刚好是汉阳造的极限射击距离,再远一些的话,就很难保证射击精度。
李忠云神枪队的动作很利落,借着爆炸声的掩护,他们中多的打出了三发子弹,少的也打了两发,若不是距离较远,射击视野欠佳,他们至少能干掉三四十人。饶是如此,其战果也足够辉煌,撂倒了十多个,同时高地上也炸的小日本哭爹喊娘,整胳膊整腿撤下来的不到一半。
自上午十点至现在的下午四点半,六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小日本被击毙了小三十人,被击伤的人数超过四十。直接战斗减员竟然超过了百分之十,且连支那军的屁股能没能摸得上一把。这对小泉正雄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他对自己说,是该冷静一下了,必须改变战术,不能跟着对手的节奏走。
那么,小泉正雄真的能冷静下来吗?
作为日军青年军官中的佼佼者,小泉正雄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真的能做到冷静下来的状态。
但是,这种冷静仅仅是他已经疯狂的一个表现形式。因为,若是他真的冷静下来了,他应该能够认识到他这次突袭的目标并非是叶途飞,而是贾家汪。然而,小泉正雄依然把贾家汪扔到了脑后,一门心思地要吃掉叶途飞。
也就是说,在战术变化上,小泉是可以做到冷静下来,但在战略目标上,他已经迷失了。
小泉最终做出的战术变化是:放弃以叶途飞部为目标的战略计划,全军向贾家汪方向快速挺进。
这个决定对日军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它回归到了问题的本质上来。若真是如此,那么叶途飞将彻底失败。然而,小泉做出这种战术调整的本意并非是他真的清醒了,他只是想借用贾家汪来逼迫叶途飞现身。
一个本末倒置的决定。
http://www.xshuquge.net/txt/15626/3305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