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王之三国 >第二十一章 首拐太史慈
加入书架

第二十一章 首拐太史慈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at jan 31 13:48:20 cst 2015

    第二十一章 首拐太史慈

    倒不是说王晨不想成亲,只是如今的年头已经到了180年,而且还是年尾,离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还有4年时间,但王晨的计划如今却是刚开了头,手里连一支像样的队伍都没有,如何才能在4年后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展露头脚。再说,如果现在成亲,第一不可能天天带着老婆出征,第二就像他说的那样,天天担心别人惦记,万一哪天让人抄了老窝,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思来想去,还是把自己的那点私欲压着点吧。等到自己在西域打下一片小天地,有了自己的势力,再把这些人全部迁过去,就凭自己手下的这几员大将,看谁还敢打自己家里人的主意。

    于是,在定亲后的几天里,王晨陪着赵芹,把他的想法都告诉了她,赵芹自然完全相信,但让她等王晨三年,小姑娘还是有些不太高兴。王晨便把前世的那些哄女孩子开心的招数都使了出来,并答应赵芹心里只想着她一个人,这才算把她安抚了下来。另外,王晨还借机把酿酒的全部经验都教给了赵芹,千万别把生意做得太大,并让她和赵宣商量,在他们走之后,把赵家庄搬到离老童渊尽量近的地方安置,并给他们留下了经赵云训练过的百余名家丁。王晨把童渊的各种习惯告诉了赵芹,要她一定要向侍候公婆一样,把老头照顾好,如果有可能,就把老头请下山来,和他们住在一起,相互好有个照应。实际上,王晨这是在替赵宣一家考虑,有老头在,除非是军队,否则些许毛贼,即便是一些名将来了,也得吃老头的闷棍,这等于给赵芹找了个超级保镖。

    这天,王晨、赵云、戏忠和张颌等四人来到山上,向童渊和小乖辞行,只把赵宣一人留了下来,让他帮着照看酿酒生意和管理赵家庄。赵宣很明白,这赵家庄现在说起来实际已经是王家庄了。王晨跟他说的很清楚,别的不需要他做,只要保证安全即可,并让他有事就去找童渊,而童渊当然不会让他徒弟的家眷受到伤害,满口答应了王晨叫他保护家人的请求。

    下山后,戏忠开口问王晨,“主公,这天寒地冻的,我们这时候出去找人,能找着吗?”

    王晨一笑,“正是如此,我们才能不费力气。你想,如今已近年关,只要不是什么大事,有谁会出去乱跑,必定呆在家里,这样我们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那第一个先找谁?”张颌问道。

    “东莱太史慈。”王晨很坚决的说。

    历史上太史慈是东莱黄县人,幼时习武,弓马熟练,箭法精良,与三国时期吕布、黄忠、赵云并列为四大神射,且其背后还带有短戟数枚,两军交战可当暗器使用,百发百中,让人防不胜防。他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王晨之所以第一个找他,是因为太史慈与赵云一样,也是个小白脸,在三国时期的武将中属于为数不多的英俊小生。王晨可不想自己手下都一帮子五大三粗的大汉,时间长了怕自己的审美都会出问题。其次太史慈是个帅才,不管是老罗的三国演义还是陈寿的三国志,太史慈都是独挡一面的人物,这对于王晨来说太重要了。其三太史慈是个孝子,奉母至孝,而王晨对付老太太那可以说是裤裆里抓鸡――十拿九稳,通过老太太搞定太史慈,这就是王晨的算计。

    此时的东莱在北海郡的治下,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他让后世牢记的典故就是孔融让梨。

    从常山出发,四人引二十余众,携带着皇帝颁发的平西将军诏书、印信等物,向东南方向的北海策马而行,虽气温很低,天气寒冷,但随行所带的是极品竹叶青,御寒的效果是很不错的,倒也不觉得难过。不一日,数十人来到了东莱县境,沿途所见所闻不容乐观。此地靠近大海,百姓以渔为生者众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所以一旦某年天气多变,百姓无法生存之时,就会投身事贼。王晨一路走来,七八百的路程,光抢劫的土匪就碰了三四拨,都让张颌一人给打发了,还顺手收服了几十强壮贼人,并把所得马匹财物分与众人,再经过戏忠一张利嘴说教,然后把皇帝诏书一拿,这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大老粗一个个就都死心塌地跟着王晨闹革命了。

    王晨随后吩咐这些人和他带来的两两分组,在东莱县境内各村落打听太史慈的下落。太史这个姓不多见,很快便打听清楚,在县境的西南处一个叫黄村的村庄里,住着一户姓太史的人家。王晨一行便打马而来。当到达这家人的屋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破败的房子,泥土围墙已倒塌了多处,两间正屋不说是千疮百孔吧,也离那个样子差不多了,若不是院内还凉有衣物,一间小厨房内还有炊烟升起,王晨等人根本看不出这里面还住有人。观察了一番后,王晨让人上前叫门。不多时出来一老妇,虽面带饥色,但也收拾得较为干净,听闻有人叫门,便在院中说道,“我儿子义外出已近三月,你等若想拿他,请另想他法,若要逼迫老身,则吾只有一死而已。”

    王晨一听吓一跳,这太史慈又犯什么事了,居然扔下老娘跑了,这和后世的那些通缉犯有什么区别。实际上,三国时期太史慈在未投军前出身也不太好,号称游侠,这是说好听的。不好听的其实就是黑社会混混,仗着自己有些功夫,又不会其他营生,喜欢打抱不平,就以此为生,当然和后世的打手还是不同的,最起码这个时代的游侠还是要讲一些大义的。

    王晨赶紧下马来到门前,推开门扇,对着老妇躬身施了一礼,说道,“老人家误会了,我等不是来拿子义兄的,只是听闻太史子义义气深重,故慕名而来,还望老夫人勿要见怪。”

    “不知公子哪里人氏?”老妇又问道。

    “在下姓王名晨,字天赐,常山真定人氏。”

    “既然来找我儿,但其外出未归,让你等白跑一趟。”

    “老夫人请不要见外,既子义不在家中,眼下又已近年关,我等有意在此等候,食宿等事我等自行负担,不知老夫人同意否?”王晨出言试探道。

    “既如此,你等可随意。”老妇转身进了里屋。

    王晨随即让人到集市中采购些吃食、被服,又叫人请来工匠把里外修缮一番,随行人员把院子重新打扫一遍,这才来到老妇所住屋外,通报后进入里间,把新购被服交与老妇,但老妇没有明显的反应,只是略微比刚见面时热情了一些。王晨、戏忠等人便借机与她攀谈起来,了解了一些太史慈的性格和习惯。

    本来王晨的意思是太史慈在家,则直接出示皇帝诏书,以大义感动他,使其跟随自己建功立业。不在家就等候在此,因为此时已近年关,想必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太史慈必然会返回,到时则按刚才所说将其拿下。但与老妇一谈,心凉了半截。原来这次太史慈闯得祸不小,当地一富户因见色起意,强抢民女,被太史慈撞见,一顿拳脚,将此富户及家丁数人打至伤残。不想此人亲属在北海郡孔融手为官,可想而知,此地县守被令捉拿太史慈,估计这一跑没个半年时间他是不敢回来了,而且据他老母所说,太史慈去的地方是幽州,这可是公孙瓒呆的地方,要是被他抢了先手截了胡,王晨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晨与戏忠出来后,找到赵、张二人一合计,干脆给太史慈来个狠的,釜底抽薪,把他老娘给弄到常山赵家庄去,而后再散出消息。太史慈事母至孝,不怕他不前来寻找,到那里,就凭王晨、赵云、张颌等人的手段和戏忠的心计,要留下太史慈岂不易如反掌。
  http://www.xshuquge.net/txt/16453/33748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