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研制新装备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thu feb 12 17:53:55 cst 2015
第三十一章 研制新装备
由于王晨初次设计马鞍、马蹬、马蹄铁获得了成功,让他开发研制新装备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将领们月前提出的那些问题,他现在把目光瞄到了作战服、兵器、帐篷等作战必须品上了。
先说作战服,汉末的作战服大都是头上顶着盔,身上披着甲,脚上就是布鞋,因此面部、手和脚等部位是没有防护的,就是盔甲等物也由于作战地域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南方地区,温湿度较大,所穿盔甲都比较轻薄,防护性能更差;北方地区寒冷,为防寒大都配备皮制盔甲,也有配备铁制的,俗称锁子甲或连环甲,不管是皮制的还是铁制的,因为要注意盔甲的实用性,不能太过笨重,所以也不是很厚,这还是将军所穿戴的,士兵那就更为简单,冬天只是棉衣一套,头上有个布帽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什么防护。王晨作为雷劈过来的现代人,虽说没在部队呆过,但一些军事基本常识他还是有的,况且他还正儿八经的参加过三个月军训,对部队的服装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王晨下手改进的第一项就是头盔。他记得二战时期最著名的钢盔是德国人的,前面有个沿,但不突出,整个成个铁锅状,扣在头上,只要把头稍微一低,就能防住整个面部和喉咙,如果从侧面射箭过来就不行了,这也没有办法。同时这样的头盔还有个好处,就是反过来可以当饭盒用,节约了士兵携带装备的重量。
第二项是护甲。考虑到西征要与外族骑兵作战,护甲的重点是胸部、后背、两肋和两臂。王晨把一般将军的战甲拿过来,反复研究,最后让他弄出了一套可拆卸的战甲。胸部和后背是两块分体的护具,两边有连接孔,两肋的护甲也是分开的,可以直接通过挂钩连在胸背的战甲上,靠近脖子还有一圈用铁环连接起来的护颈,不是死的,可以人为调节。双臂从肘部开始分为上下两截,分别扣在胳膊上,手上配备了皮制手套,手掌部分是软皮,便于士兵拿握武器,手背部分是较硬的皮子,可以减弱对方兵器的伤害。两腿是搭挂在腰间的战甲来保护的,像两扇裙摆,两的搭扣可绕腿连接。两只脚上是借用德军皮靴的样式,鞋子的前面加垫了铁板,当然硬度要比现代的弱了不少,但放在汉末不论攻击力和防护力都是别的装备比不了的。
第三项是帐篷。就他目前对汉末行军作战的了解,军队每到一处安营扎寨,都必须先去砍木头,因为得用它来搭建营房的主体框架,然后才能外挂棉布、皮篷等。若是到没有树林的地方作战,那就基本上只能天当被地当床了。如此士兵的战斗力根本没法保障。王晨根据后世他参加野营的经验和野外帐篷的样式,用帆布当面,帆布实际上就是两层布中间加衬了一层石棉,这东西对化学专业出身的王晨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用铁棍当杆,再配上牛筋绳,四五个一起用力在四个方向上拉开,中间用铁棍一支就可以撑开一个容纳二三十人的帐篷。由于中间垫了石棉,还可以起到防火防雨的作用。
第四项是……
总之,王晨把能想到并且在这个时代能做出来的军事用品几乎全给弄出来了,有一些质量实在是不怎么样,如行军床,由于铁的质量不行,睡一次就成了废品,而且好几次试验的人都从上面摔了下来,虽离地不高,但在晚上突然来一下也受不了。还有睡袋,设计上本就存在问题,再加上使用的人不懂要领,结果第二天早上愣是没给自己解开,等等这些问题,王晨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不是这个出问题,就是那个有毛病,没办法,这些工匠根本弄不懂王晨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就出不了什么主意。
好在很快陈光回来了,一下子给王晨带来了三十多人,其中有两个是让王晨最感兴趣的,那就是马均和蒲元,华陀这老头喜欢云游各州,越是没人去的地他越去,按他的说法就是那里总是有一些奇特的病症或药方,收集起来是可以管大用的,这让王晨想起了他的传世佳作《青囊书》,可惜被老曹的狱卒媳妇给烧了大半,要不然中医的成就绝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但陈光也给王晨带来个好消息,就是华老头现在可能在幽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返回。说不定王晨出征幽州的路上就能碰上。
王晨立刻与马均和蒲元见了面。马均年纪稍大,蒲元则很年轻,二十岁左右的样子,一见王晨都是扑通跪倒,屁股撅得老高,满口都是拜见大人等说辞。王晨看得颇不理解,就问陈光这是怎么回事。
陈光解释说,开始找到他们的时候,刚一说找他们的目的,并送上钱财,他们非但没敢要,而且吓得直给他们磕头,原来他们都是各地州郡的铸匠,军队要什么他们打什么,不给钱只给他们粮食,业余时间才能接一些活计,若是有钱也得孝敬那些兵大爷,不然就不让他们再干了,他们也就断了生计。所以陈光一来就给他们钱,他们就很害怕,怕被人知道后,官人找他们麻烦。后来,陈光私下劝说他们来常山,不仅没人欺负他们,而且还能被平西将军重用,他们这才动了心,带了家眷和十几个徒弟便偷跑了出来。剩下的十几个人是王晨安排陈光弄来的有特殊专长的人,如打洞的,找矿的,养牲畜的,这里面居然还有两个兽医。
王晨对陈光此行大为高兴,重赏了他,并且向赵宣了解了陈光的底细,有意将以后最重要的情报部门交给他管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王晨赶紧把马均和蒲元扶起来,让他们坐下,可他们说死都不坐,看得王晨心中一疼。这些人放在后世都是堪称科学家的人物,在汉末却连一农民都不如,难怪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竟然没有出几个像样的世界闻名的科技人才,近代更是被那些小破国家用中国的四大发明打得我们差点亡国,尤其是那个该死的小日本,如今在这个时代碰上了我王晨,我一定要把你这个狗东西给灭了,不,占领他并让他世代为奴看你以后还敢乱蹦。
王晨看这两人如此害怕,便不再强求,直接拉着他们来到了王晨扩建的铁匠铺,说是铁匠铺,实际上这里已经成了个名符其实的军械所,各种物资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其中大部分马均和蒲元都没见过,稀罕的他们一个劲地东摸西问。渐渐地,他们也放开了,毕竟是他们的专长,听着王晨的介绍,他们也不时的插个嘴。王晨心中不由得佩服这些古人,虽然没什么文化,可能这些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对于技术来说,一点就透,一说就明,甚至王晨都想不到的东西,经他们一解释或加上个小东西,立刻就大不一样。如王晨搞的行军床,动不动就把人摔到地上,马均一看床的设计,就说把下面的支架改成八字形,并在床脚上一边加上一个角撑,在中间支撑杆上加一个铰链,连接另外两根脚撑,固定好后,别说人掉下来,就是在上面跳都没问题。
王晨当即宣布令马均为军械所所长,主管设计制造工作,蒲元为副所长,主管兵器铸造工作。王晨知道中国最早的淬火技术就是蒲元发明的。他为三国后期蜀国诸葛亮制造的三千把汉刀,锋利无比,曾创造了一刀破十刀而不损的奇迹,被人誉为神刀。王晨西征扫北,若士兵都能配上这样一把刀,那还不是所向披靡。
另外,王晨也把那些剩下的人召集起来,农牧专家交给赵宣去管,凡涉及军事的全部交给马均,特别是找矿的几个人,王晨把一些特殊矿产的特征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先在附近寻找,他知道常山这个地方有优质的煤、铁、锰、钛、钒、铬等自然资源,煤铁就不说了,如果能找到钛、铬、钒,把它们回到铁里面,那就能提前几千年炼出合金钢,做成战刀会更加了不得。
很快,陈光带回来的这些人,被王晨的态度和热情,以及优厚的待遇所打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王晨安排的各项工作中,特别是马均和蒲元,没想到自己这么一个在家乡被人瞧不起的铁匠,在王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人人尊敬的红人,而且还被封了官,这简单是天上掉大饼,自己的家人也得到了很好的安排,以前两三个月才能吃回肉,现在顿顿都有,另外那香醇的竹叶青,两金才一坛,如今天天都能喝上,要是再不好好用劲干活,多弄出几样东西来,哪天王晨一不高兴,他们一夜就又回到解放前了。所以司马光曾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诚不欺我也。
http://www.xshuquge.net/txt/16453/33748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