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may 25 15:56:01 cst 2015
深秋,狂风乱舞,浮躁的心再也安稳不下来。剑拔弩张的情绪蔓延到朝堂上,搞得人心惶惶,生怕选错了站列,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最纠结的,表示那些所谓的中立派,自古以来,他们便奉行“事不关己,善莫大焉”的思想。事实上,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用“无心名利,一生为国”的借口拒绝各方势力的“威逼利诱”。并非不慕名利,只是在现世动荡中,他们更懂得如何明哲保身。刘墉便是中立派的领头人物。作为三朝老臣,活得年头久了,对于名利的事看得淡了许多。他与林尹、乔量同期为官,却是三人中混的最差。向煊与林尹的抗衡下,每个人心惊胆颤,却只有刘墉为首的中立派活得最舒坦。徐提曾说,这是官场唯一的净土,一切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本。向阳明很佩服这群人,虽然人数不多,势力不大,却能平心而活,好不自在!两方相争,向阳明不想把这群人牵扯进来,他也知道这些人不会投靠任何一方。只要以国为本,虽然不会成为他们的朋友,但也不会与他们为敌。这就是一群“冥顽不灵”的人!
苏长恪不这样想,准确地说,是向煊不这样想。帝王,自然是要掌罗一切,也决不允许有“异类”的出现,而这群不争名利的有才之士,只要表明自己效忠的对象,向煊便会“放过”他们。可不论向煊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刘墉只有一句话:“谁为国死,我为谁亡!”这种答案,也算是差强人意,可向煊要的却是百分之百的忠心,他能用的人不多,若是不能得到这群人的死忠,很难击败林尹。
他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向阳明,让他出个主意。向阳明略有所思,却只说了一句话:“若是陛下一心为民,他们自然会拥护您,有何担忧?”
向煊的担忧是对的。林尹虽然贪心妄想,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臣,而只做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向煊,很难得到外人的信服。如今贸然铲除林尹,很难得到众人的支持。如今向煊已经借林承恩一事侧面表达自己的态度,他很关心朝臣的选择。
早朝上,依旧说着无关紧要的闲话,向煊听得发闷。林尹称病没有上朝,可朝上的林家势力却暗中涌动。乔量是个老臣,就算向煊迫切希望他做点什么,可敌动我再动的道理他很清楚。林尹虽不在朝上,精神头可全在这上。倒是刘墉忍不住,冲了上来,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讲!”
“臣有三奏。其一,林承恩河西赈灾不利,虽身受不幸,却活罪难逃,恳请陛下责罚!”
刘墉的话音刚落,群臣议论纷纷,有的称赞他不为权贵,有的却说他不知天高地厚。其实活到这份上,刘墉最不怕的就是所谓的流言蜚语。他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接着说道:“其二,我朝自古不允许王爷参政,既然陛下赦免阳明王爷的罪责,便应让他远离朝堂,不问朝政。”
向煊皱眉,大臣的议论声像蝇虫一样让他心烦,为了一个林承恩而舍去向阳明,这显然是个赔本的买卖。他看了眼向阳明,发觉他倒轻松起来,好像众人议论的与他无关。纠结间,向阳明才开口回话:“刘大人说得是,祖宗的规矩不可改,是小王的疏忽,从今以后,我便耕种农作,不问政事。”
刘墉也是懂得进退的人,见向阳明丝毫没有为难他的意思,不禁想起先帝以前对向阳明的评价,一时间竟恭敬起来:“王爷善解,实乃我朝之幸!”
向煊见下面一片和谐,倒也不便说什么,就当默许刘墉的建议。
“那第三点呢?”向煊问道。
“其三,”刘墉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忧郁。堂下的人有些奇怪,这刘墉怎么说也是死谏数白次,怎么如今却好似有些犹豫。“臣曾奏议数次,陛下二十有余,却仍无子嗣,实属不孝,恳请陛下广纳后宫,早有继承人!”
http://www.xshuquge.net/txt/15841/34075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