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再续神话缘 >134 婉儿成婚 小川出征
加入书架

134 婉儿成婚 小川出征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fri jun 05 18:48:41 cst 2015

    十日后。

    乔家院落。

    “妹妹,你看,”只见大乔拿着自己刚做好的嫁衣在自己身上比划着。“漂亮吗?妹妹。”

    婉儿笑着看着一脸幸福地姐姐,“当然漂亮了!姐姐人长得这么漂亮,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就会说好听的哄你姐姐开心!”大乔娇嗔道。

    “怎么会呢?”小乔上前打量了一番嫁衣,“姐姐本来就漂亮。”

    “行啦,别光说这些好听的了。”大乔说道,“你呢?你可别忘了,咱们姐妹二人可是同一天出嫁的,你的嫁衣到现在可还没着落呢。”

    “我急什么啊?”婉儿说道,“一切都有周瑜呢,他说要给我做一件最漂亮的嫁衣的。”

    “你的嫁衣已经做好了。”一人的声音忽然传来。

    大乔和小乔循声望去,只见易小川双手捧着一个礼盒,微笑着站在亭外。

    “易公子,你来了。”大乔招呼道。

    易小川缓缓走到婉儿面前,“婉儿,你的嫁衣我已经帮你做好了,希望你会喜欢。”看着易小川那双眼的血丝,婉儿知道,这些天他一定日夜不停地忙着给自己赶制嫁衣。

    易小川打开礼盒,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那件嫁衣展示在婉儿面前。

    易小川的嫁衣一出,大乔和婉儿顿时一惊,只觉眼前一亮。

    只见那件嫁衣袖衫是锦茜红妆蟒暗花缂金丝双层广绫所制,边缘尽绣鸳鸯石榴图案,胸前以一颗赤金嵌红宝石领扣扣住。外罩一件品红双孔雀绣云金缨络霞帔,那开屏孔雀好似要活过来一般。桃红缎彩绣成双花鸟纹腰封垂下云鹤销金描银十二幅留仙裙,裙上绣出百子百福花样,尾裙长摆拖曳及地三尺许,边缘滚寸长的金丝缀,镶五色米珠。

    “哇!”看见如此精致而又漂亮的嫁衣,大乔不禁感叹,她走上前去,仔细地看了又看,“易公子,这真是你亲手做的吗?”

    易小川微笑着点了点头。

    “之前妹妹跟我说你的手有多么多么的巧,那时我还不大相信。”大乔说道,“我想,一个男子手就算再巧也比不过我们女子,现在看来,我真是见识浅了。”

    “大乔姑娘哪里的话,”易小川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姑娘的手艺也很精巧,并不输给在下。”

    大乔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她笑着摇了摇头,随后来到婉儿跟前,“妹妹,这嫁衣好漂亮,你穿上我让我看看吧。”

    “是啊,婉儿,”易小川将嫁衣向前递了递,“这是我花费了半个月为你做的,你试试吧。”

    “是吗?”婉儿的语气一下子突然变得冷漠起来,“那我谢谢你了。嫁衣我收下了,不过我发过誓,第一个看见我穿嫁衣的人,一定会是我的如意郎君。”

    “妹妹!”听婉儿这样说,大乔赶紧拉了拉婉儿的衣襟。

    易小川微微一笑,“是这样。那嫁衣我就放这了,我先告辞。”

    说着,易小川将嫁衣放下之后,转身离去了。

    “妹妹,”大乔责问道,“易公子辛苦半个月为你做了这件嫁衣,你刚才怎么能那么说呢?”

    “我说什么了?”婉儿冷冷地说道,“我说的都是真的。姐姐,你知道吗?我曾经亲手为自己缝制过一件嫁衣,那时我就在心里发誓,我一定会穿着它嫁给小川,让他成为第一个看见我穿嫁衣的男人。可惜,这个梦虽然做了很多年,可最后还是碎了。命运真是可笑,当初我想穿着嫁衣嫁给的男人,现在居然为我和别人做了嫁衣。姐姐你说,我现在怎么有心情在他面前穿这件衣服?”

    “唉——,”大乔叹了一口气,随后扶住了婉儿的肩膀,“妹妹,看来这件事,你还是放不下。”

    婉儿擦了擦湿润的眼角,随后摇了摇头否认道,“没什么,我已经放下了。走呗,看看嫁衣。”

    江边。

    此刻,太史慈正带着一队人马沿着江边巡逻。写到这里我要向大家交代一下,由于现在孙策和刘表是隔江相对峙,所以双方的主要兵力以水军为主。唯一的一支步兵,就是由太史慈将军统领的。这一点,我们后面会用到。

    “船家,你能不能通融通融,我是真的有急事!”

    “哎呀,公子,实在是不行!不是我不通融,实在是没法通融啊!这上面有令,我们不敢违背啊!”

    “你看我这样子,我像是奸细吗?您就载我过去吧!”

    “哎呀,公子,实在是不行,你还是去拿了批文再来吧。”

    ······

    本来以为这只是平常的船夫和过往客人的争吵,太史慈也没太在意。可是还没走出几步,太史慈忽然觉得这声音这么熟悉呢,扭头一看,呵!那不是黄公子吗?

    “黄公子!”再次见到诸葛亮,太史慈是高兴万分,赶紧赶了过去。

    “将军?”诸葛亮也感到很意外。

    “黄公子,”打量着诸葛亮,只见诸葛亮还是一袭白衣,背着书架,看样子是要去哪里。“我们终于又见面了!上次在秀城,公子怎么不告而别了呢?”

    诸葛亮笑了笑,“上次在秀城临时有点急事所以不告而别,希望将军和大都督不要怪罪才是。”

    “哪能呢?”太史慈笑着说道,“对了,公子,看你行色匆匆,你这是要去哪吧?”

    “不错,”诸葛亮回答道,“我正急着赶往荆州,可是船家非要什么批条,没有批条就不渡我过去。”

    听诸葛亮这样说太史慈心里当时一沉,“公子要去荆州?”要知道,荆州可是刘表的地盘。要是一般人去也就去了,太史慈才懒得管呢。可是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要去荆州,那自己就得留心了。

    “是啊。”诸葛亮毫不隐瞒的答道。

    “公子在荆州莫非有什么亲人?”太史慈试探的问道。

    “没有,”诸葛亮一点也没隐瞒,“我去荆州只是办一点私事。”

    “是这样,”太史慈点了点头,自己心里还是相信诸葛亮的。随后将头转向了那名船夫,“船家,这公子要去荆州你载他去就行了,还要什么批条?”

    “将军有所不知,”那船家答道,“五天前大都督就给沿江的所有船夫下令,说现在正是非常时期,凡是要去往的客人全都要有他亲手批的批条才行,为的就是防止奸细。”

    “这位公子是我朋友,有我亲自给他作保难道还不行吗?”太史慈厉声问道。

    “哎呦,将军嘞,”说着那船夫赶紧拜了下去,“您就别为难小的了。小的只是一个船夫,大都督和将军小的都得罪不起啊。”

    “算了将军,”见船夫这样,诸葛亮也于心不忍,“还是别为难老人家了。不就是批条吗,我去找大都督要就是了。”说着,诸葛亮转身欲走。

    “黄公子留步,”太史慈拦住了诸葛亮,“大都督公事繁多,公子一介布衣一时之间也见不到大都督。既然公子有要紧的事要去办,请公子再这里等候,我去找大都督要批条。”

    诸葛亮一听,冲太史慈一抱拳,“如此,有劳将军了。”

    “无妨,”太史慈说道,“公子请在这里等候,我去去就来。”

    周瑜大帐。

    身处在大帐之中,只有三件事:看地图,想军事,调兵遣将。此刻,周瑜正在做第一件事。

    “大都督!”说话间,太史慈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将军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要知道,他们一个是水师大都督,一个是陆军大将军,管理的事物不一样。

    “无事不登三宝殿,”太史慈开门见山,“末将前来,是要向大都督索要一张过江批条的。”

    “哦——?”听太史慈这样一说,周瑜随即抽出一张批条,准备在上面签字,“谁的面子这么大?居然让将军亲自出面向我要批条?”周瑜笑着问道。

    太史慈犹豫了一下,其实自己是可以不说的,但他还是说了。

    “是黄公子。”

    听到“黄公子”这三个字,周瑜拿笔的手当时就在半空停住了,“黄公子?黄亮?”

    太史慈点了点头。

    周瑜将毛笔放了下来,“他要去荆州?”

    “不错,”太史慈答道。

    “你问他去干什么了吗?”周瑜再问。

    “他说是有急事要办。”太史慈答道。看着周瑜眉头不展的样子,太史慈问道,“怎么了?大都督,有什么不妥吗?”

    “黄公子少年英才,熟读兵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周瑜说道,“将军难道没想过将其招到我们的麾下吗?”

    “这个末将早就和黄公子提起过,”太史慈答道,“可是黄公子说他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不想过问这些军事。”

    “假话!”周瑜大声说道,“不想过问军事那他为何读那么多的兵书?不想过问军事那日他为何主动献计助你连破三寨?”

    “大都督的意思是——?”太史慈一时之间不解。

    “良禽择木而栖,”周瑜说道,“他不是不想过问军事,而是没有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主子而已。”

    “大都督是说,黄公子此次去荆州是要去投靠刘表?”太史慈问道。

    “你以为呢?”周瑜自信的说道,“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在这个时候去荆州,你不觉得很蹊跷吗?”

    “那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太史慈问道。

    “很简单,”周瑜决绝的说道,“将军你之前不是就教过我吗?像黄公子这样的人才,如不能为我所用,那必为我所杀。”

    “啊——?”太史慈听到这句话大惊,连忙阻止道,“不可啊,大都督!黄公子之前帮过末将,对末将有大恩。再说了,刚才的一切也只是大都督的臆测,说不定事情不像大都督想的那样,说不定黄公子去荆州真的是有急事要办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周瑜说道,“如果黄公子真是去投靠刘表,那我们瞬间就多了一个劲敌。将军你想一想那日黄公子指导你用兵的情景,如果将来他出现在刘表的军营之中和将军对峙,那时的情景你想过吗?”

    “不!不行!”太史慈说道,“大都督,我求你,我求你饶黄公子一命好吗?他只是一个文若的书生,大都督怎么忍心对他痛下杀手呢?”

    “无毒不丈夫,”周瑜说道,“将军,这可都是你告诉我的。”

    “那你为何不杀易先生呢?”太史慈反驳道,“难道易先生的才能,会在黄公子之下吗?”

    周瑜转过身去,“这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太史慈说道,“难道因为易先生对大都督和小姐有恩,大都督就对他网开一面?如此说来,黄公子对我们也有恩呐?”

    周瑜转过身去,“将军,我想你应该明白,就算我们要杀易先生,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可黄公子就不同了,他只是一介书生,解决起来当然容易一些。”

    太史慈眯眼看着周瑜,“大都督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捡软柿子捏?”

    周瑜长出一口气,“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我知道,黄公子对将军有恩,将军不忍动手。这样,我会让······,”

    “不!”太史慈一摆手,随后坚定地说道,“我去!”

    “将军,······,”周瑜还想嘱托太史慈几句。

    “大都督不必多说,”太史慈打断道,“我明白,大都督这样做,都是为大局着想。”

    周瑜伸手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将军,我并非一定要杀黄公子。将军可以再劝劝黄公子,如果他肯留下来为我们效力,我不但不会杀他,反而会重用他。可是如果黄公子执意要去荆州,那将军只有······”

    太史慈抱了抱拳,“末将明白,末将告退。”

    看着太史慈离去的背影,周瑜忽然想到了什么,随后大声喊道,“快传刘副将前来见我!”

    江边。

    “将军,你带这么多人,是要为我送行的吗?”看着太史慈回来带了几十个手持佩剑的甲士,诸葛亮笑着问道。

    “黄公子,”太史慈在马上问道,“黄公子一身才干,不知能否留下来为我江东效力?”

    诸葛亮笑了笑,“将军,初次见面的时候我都已经告诉将军了,我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不想操心着急,将军还是不要再劝了吧。”

    “敢问公子,公子这次去荆州,会去见刘表吗?”太史慈再问。

    诸葛亮笑了,“我跟刘表八竿子打不着,我见他干什么?”

    太史慈点点头,“公子的话,我信。如此,我就放心了。船家,载公子去荆州。”

    “将军!”一旁的甲士提醒道,“大都督的命令是要杀了黄公子,将军万万不能违抗军令啊!”

    “我自己在做什么我自己清楚,不用你告诉我!”太史慈说道,“船家,快开船!”

    就在这时,后面忽然传来阵阵马蹄声,原来是孙策的副将刘威率领百十人来了。

    “刘副将?”太史慈一惊,隐隐的猜到了什么。

    “将军,大都督就料到你会念情放过黄公子,所以特令末将前来助将军一臂之力。”刘威说道,“将军,你还不动手?”

    见太史慈没有反应,刘威大手一挥,“来人啊,上!”

    此令一下,刘威带来的那些人就要冲上去杀了诸葛亮。

    “住手!”太史慈“噌”的一声亮出佩剑,“我看你们谁敢动?”

    “将军,”刘威说道,“我们是奉了大都督的特令,如果将军再不让开,就休怪我们兄弟无情了!”

    太史慈看着那些手中紧握佩剑随时要冲上来的甲士,再想想昔日诸葛亮指导自己用兵的场景。一时之间,太史慈内心是纠结无比。

    突然,太史慈双手握住剑柄,将剑身一反,一剑从自己的腹部旁边刺穿过去,随即拔了出来,顿时鲜血直流。

    “将军!!”刘威和所有甲士一惊。

    “将军!”立于江边的诸葛亮也关切地喊道。

    “不要过来!!”只见太史慈一边捂着自己流血的伤口一边挥手阻拦道,“退下!你们全都退下!”

    “将军!”刘威感到十分的震惊和不解,“就为了一个白面书生,值得吗?”

    “刘副将,这是我和黄公子之间的君子之交,你不会懂的。”太史慈忍着巨痛说道。

    “将军!”刘副将还想上前。

    “别过来!!”太史慈看着刘副将,“刘副将,如果你和你的人胆敢上前一步,我太史慈保证,下一剑,我一定会让它从我的胸前穿过!”

    刘威眉头紧皱,思索片刻,随后大手一挥,“撤!!”

    看着刘威带着那些人撤了,太史慈嘴角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随后转过身来,看着诸葛亮。

    “黄公子,现在安全了,你赶紧走吧。”

    “将军,”见太史慈为救自己受了这么重的伤,诸葛亮准备上前看看。

    “公子留步!”太史慈捂着伤口说道,“我的伤势无碍,不劳公子挂念。公子既然有急事要办,那就赶紧动身吧。”

    诸葛亮冲太史慈抱了抱拳,一脸的郑重之色,“将军保重,你我后会有期。”

    听诸葛亮这样一说,太史慈微笑着摇了摇头,“黄公子,我们还是后会无期吧。希望以后黄公子,不要再来江东了。”

    诸葛亮自然明白太史慈的意思,只见诸葛亮冲太史慈拜了拜,随后走上船去。

    刚才这一幕那船夫可是全都看在眼里,此刻,他也不管有没有什么大都督的批条了,心想看这阵势就知道这位黄公子来头不小,还是赶紧载他过去吧。

    而太史慈则是一直看着那艘载着诸葛亮的渔船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线之中。慢慢地,太史慈觉得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微弱,头越来越重,终于,他支撑不下去了,重重地倒在马背上。

    “将军!

    “将军!”

    ·······

    立于船头,看着周围漫无边际的江水,诸葛亮不禁感慨,“周瑜啊周瑜,你虽然足智多谋,少年英才,可是你的心胸实在是太过狭窄。总有一天,你会为你狭窄的心胸付出代价的。”

    后来我们知道,诸葛亮巧施妙计三气周瑜,最终将周瑜气死了。而周瑜,则在临死的时候发出了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唉,真是让人感到惋惜。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主要是向读者普及一下知识。因为,在我们这个故事里,是写不到那一段的。

    周瑜大帐。

    听完刘威将整件事情说完,周瑜眉头紧皱,一时之间没有说什么。

    “唉——,”周瑜叹了一口气,“行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大都督,”刘威说道,“太史慈将军这可是违抗军令,按照军法,应当······,”

    “他没有违抗军令,”周瑜一脸严肃的说道,“我从未下令让他去杀黄公子,他何来的违令之说啊?”

    听周瑜这样一说,刘威立刻就明白了周瑜这是有意要替太史慈开脱。其实在心里,刘威也是很佩服太史慈的为人的。

    “是,末将明白了。”刘威说道。

    “太史慈将军现在如何了?”周瑜问道。

    “失血过多昏迷,现在大夫正在给将军诊治。”刘威答道。

    “我知道了,”周瑜摆摆手,“我稍后会去看望太史慈将军,你先下去吧。”

    “是,”说着,刘威下去了。

    转眼之间,七月三号已至。这一天,正是大乔和婉儿出嫁的日子。

    那一天的场面具体有多隆重我也不多加描述了,反正你可以想嘛,江东的一、二把手同时结婚,那场面能小吗?

    早在三天前,太夫人就已经从曲阿来到皖城。想想也是,自己的两个儿子结婚,他这个做母亲的能不来吗?只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孙策的亲弟弟孙权却没有来。孙权就在距皖城不到三百里的孔城,按照道理来讲,自己的两位哥哥结婚,他这个做弟弟的怎么着也应该来的,可他却偏偏没有来。用元芳的话来讲就是“大人,这里面必有隐情”,读者请注意这一点,因为这也是一处伏笔。【如果你认真在看这部小说,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伏笔。不过请放心,凡是你有疑问的地方,后面都会为你解答。因为,我是在认真写这部小说的】

    婚礼是在早上一早就开始的,在将近中午的时候,婚礼进行到高潮部分,开始拜堂了。

    高堂之上,端坐着两人。左边乔公,右边太夫人。此刻,二人都是喜笑颜开,乐得合不拢嘴。

    而孙策和周瑜,则是各自牵着大乔和婉儿,缓缓地来到二老面前。注意一下,由于情节的需要,这里面大乔和婉儿两位新娘子都是没有遮着红盖头的。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三礼行过之后,乔公和太夫人笑着来到大乔和婉儿跟前。

    “爹!娘!”大乔和婉儿分别叫道。

    “哎!”乔公和太夫人笑着答应。

    “策儿,公瑾,”太夫人叮嘱道,“你们现在可都是有家室的人了,以后一定要履行好自己做丈夫的责任,千万不能欺负我的两位好媳妇。要不然,为娘的我可饶不了你们!”

    “是,”周瑜和孙策同时答道,“母亲的话孩儿谨记在心。”

    “嗯,”太夫人满意的点点头,“如此,我就放心了。好了,你们赶快带着新娘子下去敬酒吧,可别让客人等急了。”

    “是,”说着周瑜和孙策分别带着婉儿下去给客人敬酒去了。这一幕读者应该不陌生,在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那就是在新婚的时候由男方带着新娘给客人祝酒。

    今天这个婚礼,来的客人不下五百,也称得上是颇为壮观了。而在这么多人中,估计最不引人注目的,就是易小川了。

    易小川此刻坐在宾席的最下方一个拐角处,正独自一人喝着闷酒。按说今天是婉儿出嫁的日子,自己应该高兴才对,可是直到此刻易小川才发现,自己根本高兴不起来。忆往昔,看今朝,十三年了,和婉儿在一起整整十三年了!记得初次相见,婉儿还是一个五岁的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可是现在,摇身一变,她就成为了大都督周瑜的妻子。易小川心里没有后悔,只有惆怅!十三年,就是养一个小动物也会有感情,更何况还是一个大活人!想想自己马上就要离开江东,从此不会和婉儿再见的时候,易小川忽然觉得心里一阵悲伤。时间就是这么的残酷,易小川突然发现,自己长生不老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自己身边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现在婉儿还年轻,可是几十年后她就会变得老态龙钟。而那时自己,依旧英姿勃发。如此一想,难道不残酷吗?

    “易公子,”只见孙尚香不知从哪里冒出出来,手里捧着一壶酒,“干嘛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

    易小川潇洒地将一颗花生米丢在嘴里,嚼了嚼,笑着问道,“闷酒?我闷吗?”

    孙尚香笑着坐到易小川旁边,随后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不管你闷不闷,今天是我两个哥哥大喜的日子,就让我陪公子来个一醉方休!”

    “好!!”易小川正愁没有人和自己喝酒呢,“孙小姐女中豪杰,我易小川佩服!来!干!”

    “干!”

    就这样,易小川和孙尚香开始喝了起来。

    而在另一边,还有一人也像易小川一样,在笑着喝闷酒,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苦酒吧。

    “来!我再敬你一杯!”只见此刻的婉儿正在向客人频频敬酒。婉儿虽然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可是心里,却早已经泪流满面。

    “夫人真是好酒量,在下佩服!”只见一客人起身,“在下敬夫人一杯!”

    “好!爽快!”婉儿一边笑着一边跌跌撞撞的走向那客人,“来!喝!”

    而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周瑜看在眼里。

    “公瑾,”孙策忽然走了过来,悄声对周瑜说道,“弟妹是不是喝多了?你要不劝劝她?”

    周瑜微微一笑,随后点了点头,“没事,义兄不用担心。走,去陪客人吧。”

    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另一端,还有一个人的心情,绝对比易小川和婉儿的还要糟糕。

    此时,只见曹孟德立于一河边,满脸的惆怅悲伤之色。

    看着眼前这条河,无数美好的回忆浮现在曹孟德脑海之中。想当初,在采薇山下,清水河畔,自己和婉儿,喝酒聊天、追逐嬉戏,那段日子,想想都感觉是自己这一生中最幸福、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当婉儿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时候,曹孟德就觉得自己好像又开始了一段新的生命似的。那时,自己真的曾有过抛却所谓的宏图霸业只和婉儿双宿双飞的想法。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破灭了。

    曹孟德缓缓地从袖子里拿出一条白色的手帕,那是婉儿送给自己的。那日的情景,自己历历在目。

    【“这个······,姑娘能否将手帕赠与我?”

    “手帕?都脏成这样了,你要它干什么呀?”

    “我······,”

    “哎呀,算了,算了,既然你喜欢那你就拿去吧。” 】

    曹孟德将那条手帕放到鼻尖闻了闻,感受着上面淡淡的香味,婉儿那张笑靥如花的脸再次出现在曹孟德眼前。

    一滴眼泪从曹孟德的眼角滑落,曹孟德轻轻地松开手,那条白色手帕随即被风带走了,在空中打着旋,最后落入河中,随着河水渐行渐远。

    不远处。

    “唉,”荀彧长叹一口气,“都站了一个时辰了,还是头一次看见丞相为一女子如此伤怀。”

    郭嘉微微一笑,“丞相再怎么说也是人,是人都会有感情。有情就会伤心,伤心就会流泪。”

    “你说你也是的,”荀彧不禁责问道,“现在丞相和吕布相持了一个月拿他不下,心里正烦闷呢,你为何在这个时候要将小乔出嫁的消息告诉丞相呢?你这不是给丞相添堵吗?”

    郭嘉笑了笑,“此次孙策和周瑜同时娶亲,一个是江东之主,另一个是江东大都督,如此一桩盛事,丞相早晚都会知道,瞒又怎么瞒得住呢?”

    荀彧听后默然不语,郭嘉说的也确实在理。

    “其实,与小乔姑娘相比,另一个女子,恐怕更会让丞相添堵。”郭嘉缓缓地说道。

    “哦——?”听郭嘉这么一说,荀彧顿时不解,“另一个女子?何人?”

    “丞相最宠爱的无双小姐。”郭嘉答道。

    “八小姐?”荀彧皱了皱眉,“八小姐又出事了?”

    “之前收到许昌来的急报,说八小姐又离家出走了。”郭嘉说道,“而且,都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什么?”荀彧听后大惊,“奉孝,八小姐都失踪一个月了你怎么现在才说?”

    “文若兄,刚刚收到急报的时候,丞相正和吕布在下邳开战,如果那时将此消息告诉丞相,丞相必然会因为牵挂女儿而心性大乱,甚至有可能班师回朝。而现在,正是一举消灭吕布拿下徐州的最佳时机。换做是你,你会告诉丞相吗?”郭嘉分析道。

    荀彧皱了皱眉,“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告诉丞相呢?”

    “待拿下徐州,或者找到八小姐。”郭嘉说道,“我想,就算我们现在告诉丞相这个消息,丞相也会派人去寻找。与其这样,还不如先瞒着丞相,我们私下大力寻找。这样,也影响不了什么。”

    “那八小姐往哪个方向去了呢?”荀彧问道。

    “江东。”

    婚礼现场。

    正在众人推杯换盏,热闹高兴到不行的时候,忽然,一甲士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

    “报主公!大事不好了!”

    现在正是孙策和周瑜的大喜日子,此时此刻,一人突然来这么一句,那你说,这场面能好的了吗?

    顿时,所有人听到这句话后安静下来,只有易小川一人,还在自得其乐的喝酒吃菜。

    “出了什么事?”孙策大声问道。

    “回主公,荆州上将黄祖率领五千人马,连夜渡过长江,现在正向我们囤积粮草的地方西峰山杀去了!”

    “什么?”众人一听皆是一惊。

    “这怎么可能呢?”周瑜立刻问道,“长江沿岸都有我的水师日夜重兵把守。他黄祖率领五千人乘船渡江,我们怎么会一点都没察觉呢?”

    “大都督,”那甲士答道,“据哨探来报,此次黄祖所率领的五千甲士全是精锐骑兵,他们根本没有乘船渡江。”

    “一派胡言!!”周瑜说道,“长江水流湍急,他们没有船怎么过来?难道他们所骑之马都插了翅膀不成吗?”

    “大都督,他们是从‘北岭瀑布’横渡过来的。”那甲士答道。

    “什么?”听到北岭瀑布四个字,周瑜心里当时一惊,“不可能!难道说,旱季提前了?”

    “确实如此,大都督。”那甲士答道,“以往旱季是在八到十月份,可是今年天气干燥,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下一场大雨了。原来北岭瀑布水流湍急,就连战船都无法通过。可是由于长江水位下降,据哨探汇报,那瀑布的水现在只能够淹没马腿。所以黄祖昨夜率人骑马缓缓渡江,用了一夜的时间,现在已经上岸了。”

    “义兄,”周瑜转向孙策,“我们大半的粮草全部囤积在西峰山,一旦黄祖得手,那我们可就没吃的了。到时候刘表再率荆州水师大举进攻,那我们可就真的危险了!”

    “刘表这个王八蛋!”小霸王孙策此时是怒火中烧,“竟然在我们大婚的时候偷袭我军粮草,我真是恨不能将他千刀万剐!”

    “义兄,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周瑜还是相对比较冷静的,“快想想该怎么办吧。”

    “还能怎么办?”小霸王孙策大喊一声,“来人,取我兵刃盔甲,我要亲手杀了黄祖!”

    “夫君,”听孙策要在此刻上阵杀敌,大乔赶紧走了过去。

    “大乔,”孙策伸手抚摸着大乔的脸颊,“你不用担心我,我去去就回。”

    “义兄,不妥啊!”一旁的周瑜说道。

    “有何不妥?”孙策问道。

    “今天是义兄的大喜之日,义兄要是在此刻杀人,恐非吉兆啊!”周瑜说道。

    “现在大敌当前,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孙策说道。

    “策儿,”只见太夫人走了过来,“公瑾说的在理,你堂堂江东之主,却被他刘表逼得在大婚之日披挂上阵,这要是传出去,我们江东的脸还往哪搁?依我只见,就让太史慈将军领一支精兵前去就行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做你的新郎官。”

    听母亲这样一说,孙策转向周瑜,“公瑾,你看让太史慈将军前去是否可行?”

    周瑜眉头紧皱,微微摇了摇头,“义兄,你也是知道的,这次我们和刘表对峙,主要以水军为主。至于步军,只是用来驻防城池,一共也就五千余人。而此时,又不可能将这五千人全部调齐,所以 ······,”

    “哎呀,公瑾,事到如今你就被磨叽了,”孙策急了,“你就说吧,我们现在能调动的步军有多少?”

    “最多五百人。”周瑜答道。

    “什么?”孙策听闻大惊,“怎么只有这么一点呢?”

    “义兄,你别忘了,我们现在是用五千步军守着两座城池,能调用五百人就已经是够多的了。”周瑜说道。

    “那这五百人现在何处?”孙策问道。

    “他们是负责保卫你我安全的近卫军,现在太史慈将军正在江边操练他们。”周瑜答道。

    “五百人,”孙策喃喃自语,“要是让太史慈带着他们前去,岂不是自寻死路?”

    周瑜看着孙策,一脸的纠结,没有回答。

    “我去!!”就在这时,忽然从宴席的最下方拐角处传来一人的坚定的高喊。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易小川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踉跄着向孙策这边走来。

    看着连路都走不稳的易小川,众人都伸手指着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谁呀?胆子这么大?”

    “什么胆大?你没看他喝醉了耍酒疯吗?”

    “这人我怎么没见过?好像不是我们军中之人吧?哪儿冒出来的?”

    “谁知道呢?估计是来蹭酒喝的吧。”

    ······

    易小川一边拿着酒壶对自己口中灌着酒,一边向周瑜他们靠近。

    “先生,你——?”周瑜看易小川现在的状态,一时有点搞不清状况。因为自己不知道此刻易小川是认真的,还是真醉了。

    易小川将壶中之酒一饮而尽,随后将酒壶潇洒地向旁边一扔,拿袖子擦了擦嘴,笑着看着周瑜和孙策。

    “孙兄,周兄,今天是你们成亲之日,同时也是我妹妹婉儿出嫁之时。”易小川面带微笑,“你们放心,我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来搅合我妹妹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的。至于黄祖,就交给我了。”

    “先生,”周瑜提醒道,“他们可有五千精骑,而我们最多只能调派五百人。”

    易小川伸手微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我耳朵不聋,刚才都听见了。”

    见易小川如此坚定,再加上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现在军情紧急,所以,孙策选择相信易小川。

    只见孙策来到易小川跟前,从腰间摸出一张令牌,“先生,这是我的兵符,能调动江东所有的兵马。你现在拿着这块兵符,去太史慈将军那里调动我的五百近卫军。虽然人不多,但总比先生孤身一人前去要好。”

    易小川接过兵符,冲他们笑了笑,“走了!”

    “小川!”

    易小川刚转过身去,婉儿终于忍不住叫住了他。易小川眨了眨眼睛,将眼泪收了回去,随后转过身去,满脸微笑。

    “怎么了?”

    婉儿走到易小川面前,将自己身上的红丝带取下,随后系在了易小川的脖子上,满目的关切之情。

    “小心。”只有两个字。

    易小川微微一笑,“放心。”同样是两个字。

    说罢,易小川潇洒地转身离去。
  http://www.xshuquge.net/txt/14334/34488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