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再续神话缘 >146 老崔出现 无双病重
加入书架

146 老崔出现 无双病重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un jun 07 13:45:58 cst 2015

    十五五日后。

    此刻,在历史上,曹孟德和袁绍正处于对峙时期。在这里,由于我不会将大篇幅放在曹孟德和袁绍的这场打仗上,所以请允许我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场历史上的大战。首先提醒大家,虽然我这里没有描述这场战争,但是这场战争是十分重要的。官渡一战,是曹孟德和袁绍的生死之战,也就是说,不是曹孟德死就是袁绍亡,任何一方战败,那他就将永远消失。由此可见,此一战的重要性。

    下面是此一战的简单介绍。

    袁绍依仗自己兵马是曹军的十倍,豪情大发,挥剑喝令攻杀。双方展开了四轮恶战,袁军最终不敌曹操,仓皇溃败。袁绍在曹操的追杀下溃不成军,却在路上遇到了前来相助的刘备。在刘备的掩护下,袁绍匆匆奔逃。袁绍退回大营,在许攸的谗言下,袁绍手下一直忠心耿耿的田丰被赐死。三子袁尚报告,各路兵马尚有五十万,依然是曹军的十倍以上。袁绍大喜,决心汲取教训,再战曹贼。首战胜利的曹操夜中独步,忧虑不安。于是令快马前去许昌请荀彧为自己一决进退大计。恰在此时,曹操收到了来自荀彧的急信。建议曹操不可撤军,而是乘胜再战。许攸在野外捉到了曹操的传令信使,得知曹操军粮告罄。许攸大喜,持信进谏袁绍兵分两路进攻曹操。袁绍心疑,犹豫不决。此时,袁绍看到了田丰临死前写给他的血书,直言许攸貌忠实奸。袁绍怒,将许攸赶出大帐。许攸无奈之下,夜投曹营。曹操得知许攸来投,喜得光脚奔出相迎。曹操帐中,许攸建议曹操率精兵夜袭乌巢。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发兵前,许攸又提出了在大本营设伏袭击袁军的计划。曹操大悟,连连称是。袁绍果然中了曹军的埋伏,大败而逃。残兵退到山间,袁绍不能忍受如此屈辱,口吐鲜血晕倒。刘备古城也被曹军所破,无奈之下转投荆州刘表,刘表不顾大将军蔡瑁的反对,毅然欢迎刘备的到来。荆州城中,刘表与刘备详述宗谱,互道仰慕。刘备劝说刘表如在此时奔袭许昌,定可大获成功。不料刘表根本没有争天下之心,只求在乱世明哲保身罢了。刘表将小城新野拨给刘备驻军,刘备失望而去。暗处,蔡瑁一直冷眼相望,并命令部将监视关羽张飞赵云。

    以上介绍的是官渡之战战前战后的整个大致过程。

    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讲述故事来就方便多了。此刻,正是曹孟德和袁绍的对峙期间。这个时候,正是曹孟德心烦意乱的时候。上面我们交代过了,袁绍的兵马是曹孟德的十倍,而且此刻曹孟德的粮草即将消耗殆尽,因此,曹孟德正为军事发愁呢。

    “丞相,”大将许褚疾步走进曹孟德的大帐,曹孟德正在用手不停地揉着自己的眉头,看到曹孟德这个动作,许褚就知道此刻曹孟德正是心烦意乱的时候。所以,立刻将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随后转身准备离去。

    “什么事,说!”曹孟德依然揉着自己的眉头。

    “是,”许褚转过身来,顿了一下,随后如实说道,“回丞相,刚刚从许昌传来消息,八小姐回来了。”

    听到自己的爱女曹无双回来了,曹孟德当即站起身来,“双儿回来了?她怎么样?可否平安?”

    “回丞相,”许褚有点支支吾吾,“报信的人说,八小姐这次回来人憔悴了很多,而且卧床不起,整日以泪洗面。”

    “什么?”听到自己的爱女是如此糟糕的状况,曹孟德当即大惊,“怎么会这样呢?双儿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会卧床不起呢?是不是在外面染了什么疾病?”

    “不是,”许褚摇摇头,“给八小姐诊治的御医说,小姐得的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心病。”

    “心病?”曹孟德皱了皱眉。

    “丞相,”许褚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依末将看,八小姐一定是为易小川而伤心,此前······”

    曹孟德大手一挥,没让许褚再说下去,只见他紧闭双眼,眉头紧皱,“行了,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见曹孟德如此,许褚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末将告退。”说着,走了出去。

    易小川!易小川!易小川!······

    曹孟德的脑海中不停地闪现易小川的名字,说实话,曹孟德对易小川是又爱又恨,爱恨交加。易小川的才智和武功那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自从和易小川接触以来,他就屡屡坏自己的大事:劫走自己的挚爱小乔,重伤自己的爱将,白门楼营救吕布,救走玉灵,带走关羽。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曹孟德感到厌烦,让自己生恨。可这些与他的能力一比,曹孟德立刻觉得就没有什么了。

    可是这次就不同了,这次易小川伤的是自己的心头肉——曹无双。曹孟德对自己这个女儿是很了解的,曹无双天性纯真善良,不会玩什么心计,更不会说谎,所以曹无双的心里也藏不住什么事。曹孟德知道自己的女儿喜欢易小川,他自己呢,也没有阻止曹无双和易小川的感情,要不然之前他也不可能任由曹无双救易小川而去。

    这次曹无双回来居然卧床不起以泪洗面,很明显,这是让易小川给伤的。联想到易小川之前来许昌救玉灵,曹孟德在心里确定,易小川喜欢玉灵而辜负了自己的女儿。

    想到女儿痛苦的样子,曹孟德心里突然对易小川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的杀意。

    就在这时,一甲士急忙跑到大帐。

    “禀丞相,大事不好了,郭大人他,快不行了。”

    “什么?”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军事不顺心,自己的爱女又受了情伤,现在连曹孟德的得力谋士郭嘉也出事了,“奉孝他怎么了?”

    “郭大人吐血不止,军医说郭大人他,他命不久矣。”那甲士说道。

    曹孟德听此当即向郭嘉营帐奔去,嘴里大喊着,“奉孝!”

    郭嘉营帐。

    此刻,郭嘉身边站了三四位大夫,都在不停地摇头叹息。

    曹孟德拨开众人,来到郭嘉跟前,立刻伸出双手握住了郭嘉的手,冰凉冰凉的。

    再看此刻的郭嘉,原本不到四十的人,但是却头发斑白,好似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者。

    “奉孝,奉孝,”曹孟德轻轻地喊道,“是我,我来看你了。”

    “丞···相···,”郭嘉费力的睁开双眼,语气好像游丝一般。

    “奉孝,”曹孟德擦擦眼角的泪水,“你要挺住,你不能死你知道吗?你要好好的活着,你要看我打败袁绍,你要看我一统天下。”

    郭嘉微微摇了摇头,“对···不起,丞相,郭嘉···等不到那一天了。”

    “不!不!不!”曹孟德连连摇头,“会等到的!你一定会等到的!”

    说着,曹孟德转向那几名大夫,“我命令你们务必医治好郭大人,如果他有个闪失,我灭你们九族!”

    “丞相,······,”听曹孟德这样说,那些大夫当时就吓得跪在地上了,浑身发抖。很明显,他们都知道,郭嘉已经是无药可治了。

    “丞相,”郭嘉摇摇头,“不要为难他们了,我的身体我自己了解。现在,臣已经是将死之人。在临终前,臣还有一番话要对丞相说。”

    “你们都出去。”曹孟德大声命令道。

    这些大夫巴不得走的远远的,于是赶紧起身离去了。

    “奉孝,别说这样的丧气话,”曹孟德说道,“你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郭嘉摇摇头,“丞相,您别再安慰我了。如今,我命不久矣,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有一番重要的话要交代丞相。这些话如果不告诉丞相,我死都不会甘心的。”

    曹孟德紧握郭嘉的双手,“奉孝,你有什么尽管说吧。”

    “丞相,你还记得那四颗星吗?”郭嘉说道,“其中的三颗平分文曲星的光芒,而另一颗,则在月亮下面,与月亮争辉。”

    曹孟德点点头。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这四颗星所指的人都是谁了。”郭嘉说道,“那三颗星,分别是周瑜、司马懿、诸葛亮,而那最亮的一颗,就是易小川。”

    曹孟德还是点头,没有说话,让郭嘉继续说下去。

    “丞相,这四个人,都是能创造历史的当世奇才。”郭嘉继续说道,“周瑜我们不可能争取,诸葛亮杳无踪迹,而我想跟您说的,就是司马懿和易小川。”

    “丞相,我知道,在你的心里,你十分喜爱易小川此人。我也承认,易小川的武功和智力,几乎都达到了顶尖的程度。此人,文可以安邦,武可以定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可是,我要告诫丞相的是,”郭嘉话锋一转,“像易小川这样的人,就是一把霸气无比的绝世神兵,其威力所向披靡,无人可当。但是,这样的神兵,必须得一个比他霸气更盛之人才能操纵它,使它既能发挥其自身的威力,同时也不会伤害到自己。可是,丞相,您和易小川屡次交手,但每一次都败下阵来。所以,我想告诉丞相,虽然得易小川者得天下,可是您也许真的不是那个能驾驭住易小川的人。”

    听着郭嘉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曹孟德不禁陷入了沉思。

    “丞相,一个自己得不到的绝世珍品,对待它的态度只有两个,要么漠视它,省的自己痛苦;要么毁掉它,自己得不到,也决不让别人得到。郭嘉跟丞相多年,我深知您的秉性。如果让您选,您一定会选择后者。可是丞相,郭嘉劝你一句,易小川此人本事太大,如果丞相没有十成的把握除掉他,千万不要轻易动手。从易小川种种表现来看,他的性格中明显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成分。丞相如果杀他不成,很可能会激起他的仇恨。所以丞相,宁可得不到易小川,也绝不能和他为敌啊!”

    曹孟德郑重地点点头,“奉孝,你的话我记住了。”

    “最后,”郭嘉说道,“我要告诉丞相,那三颗星中的其中之一我已经找到了,他叫司马懿,今年十八岁,很有才干和谋略。”

    “哦——?”曹孟德大惊,“他在哪里?”

    郭嘉摇摇头,“对不起,丞相,这是我和他之间的秘密约定。司马懿比我还要精通卜算,他曾告诉臣一句话,他说,丞相您此生定有一场大败。臣希望,这句话永远不要实现。可是,假如有一天不幸实现了,那时,司马懿就会主动来找丞相。因为,他会给丞相带来天大的转机。”

    “奉孝,既如此,那你何不告诉我此人在哪里,我现在就可以委以他重任啊!”曹孟德说道。

    郭嘉摇摇头,“丞相,有些人有些事是强求不来的,一切,还是听从天意吧。”

    见郭嘉至此还不愿意说,曹孟德也就没有再逼迫了。

    “丞···相,”郭嘉继续微弱的说道,“你记住,诸葛亮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但他确是您的大敌。如果有机会,丞相务必要铲除他。”

    曹孟德点点头,“奉孝,我记住了。”

    “还有,”郭嘉继续嘱咐,“如果你见到了司马懿,务必要告诉他,诸葛亮是他此生的宿敌,因为他们二人,一人为火命,一人为水命,水火不能相容,他们二人,注定要斗上一辈子。”

    “火命,水命,”曹孟德在嘴里念叨着,“奉孝,那他二人究竟谁是火命,谁又是水命?”

    郭嘉的气息越来越微弱,“这一点,臣至死也没有推算出来。不过,请丞相务必转告司马懿这一点,我想,他应该能推算出来。因为,只有弄清了彼此之间的命数归属,才能根据其弱点来对付对方。”

    曹孟德点点头,“你放心,奉孝,如果我见到司马懿,一定会告诉他的。”

    郭嘉微微笑了笑,“如此,我就放心了。丞相,我······,”

    “噗!!”说道这里,郭嘉突然吐出一口鲜血,将自己面前的被褥全部染红了。

    “奉孝!奉孝!”见郭嘉如此,曹孟德赶紧握紧了郭嘉的双手,不住的喊他的名字。

    “丞···相···,”郭嘉看着曹孟德,眼神里充满了不舍,泪水,也顺着他的眼角滑落。“郭嘉···此生···能···为出丞相···效力,是我···的荣幸。只···是,我···还没看到···丞相···统一天下,我···我···舍不得···离开啊···,”

    “噗!!”郭嘉猛地抬起头来,吐出一口鲜血,随后,身子无力的垂了下去,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奉孝!奉孝!奉孝!”

    曹孟德高声大喊着,眼泪不自主地流了下来。

    就这样,一代“鬼才”军事郭嘉郭奉孝去世了。关于郭嘉,有人曾给他这样的评价: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的话,那么他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和诸葛亮匹敌的人才。

    能将郭嘉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其才智有多了不起了。当然,这只是后人的一些猜测或者说假设。实事求是的说,郭嘉生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建树。不过,这也跟曹孟德前期没有爆发起来有关,如果郭嘉能够活得长久一点,他或许能够赶上曹孟德最辉煌的时候,并且一展自己的才智,创造更多的传奇。

    当然,我说的这些同样都是假设。在本书里,郭嘉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是他发现了提出了“四星”之说,发现了周瑜、诸葛亮、司马懿和易小川这四个顶尖人才。这也为后来的这四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让我们将镜头一转,看看另一番景象。

    荆州。

    之前就交代过了,此时,已经是冬季了。

    一处僻静的山岗处,一男子正站在雪地里,望着远处的茫茫的白色一片,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

    之前我们交代过,诸葛亮得到了易小川无意之间遗失的图纸,当诸葛亮发现那幅图纸上的图案和自己那本祖传神秘书籍上画的图案一模一样之后,激发了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诸葛亮不辞辛苦来到荆州拜通晓古文字的欧阳老先生为师,学习神秘的秦国官篆——一种不足百人通晓的文字。

    转眼之间,几个月过去了。诸葛亮天资聪颖,再加上他勤奋好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秦国官篆。自然的,他也看懂了那本祖传的《地下天宫》。

    一切果真如欧阳老先生预料的那样,这本书里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现在更是让诸葛亮感到无比的纠结。因为,这个秘密牵涉到一个人,一个自己的救命恩人——易小川。

    此刻,《地下天宫》里的那些话,正不停地闪现在诸葛亮的脑海中。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东郡。流星外体剥落,里面为一颗拥有神秘力量的陨星。该陨星拥有超强的悬浮力,能将其周围方圆二十里的东西全部悬浮起来。

    秦始皇得到此陨星之后,立刻命令自己最为信赖的大将军蒙毅在一秘密地点地底深处全力打造一个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名曰地下天宫。】

    诸葛亮终于明白了地下天宫的由来,可是以上这些话,让诸葛亮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引起了自己的一些置疑。

    诸葛亮博古通今,对于历史上的人和事是一清二楚。自己明明记得,历史上蒙毅是秦国大将蒙恬的弟弟,只是一个文官,而且官职也不大,因为拥护扶苏公子而被宦官赵高害死。

    可是,为什么这本《地下天宫》里却说,蒙毅是一个大将军,而且还是地下天宫的建造者。秦始皇能够将这么重要的秘密工程交给蒙毅,由此可见,蒙毅在秦始皇心里的地位那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说明了蒙毅此人能力非凡。那么,如此能力出众而又倍得秦始皇信任的人,怎么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呢?还有,他不是文官吗?怎么一下子成大将军了?

    自己到底是相信历史书上所记载的呢,还是相信自己的祖先北岩山人所说的话呢?

    如果说这些还是让诸葛亮感到惊讶和疑惑的话,那么下面的话就让诸葛亮感到一丝担心和害怕了。

    【 秦始皇令蒙毅将秦国近一半的金银财宝全部放置于地下天宫,因此,地下天宫的财宝之多足以能够用来建立一个新的王国。

    诸葛氏族的子孙务必谨记,你们身上流的血就是用来打开地下天宫的钥匙重要元素之一。今后,不论是谁看懂了这本《地下天宫》,看到了我这番话,我都要你牢记诸葛氏族祖训:永远不要帮助任何人打开地下天宫,因为天宫里的宝藏一旦被世人得知,那势必在天下间掀开一场腥风血雨。一旦有谁违背此祖训,打开了天宫机关门,那么你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我身上流的血就是打开天宫门的钥匙之一?这一点,让年轻的诸葛亮感到了无比大的压力。

    现在,诸葛亮知道了连个惊天的秘密,一是地下天宫里藏有天下最大的宝藏,二是自己体内的血可以帮助打开这个宝藏。

    就在自己得知这些以后,诸葛亮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一个连自己都不愿意相信的念头。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邪念。

    易小川既然有这个机关门的图案,那么就说明他一定见过这个机关门。见过这个机关门,就说明他知道这个天宫在哪里。可是,地下天宫如此神秘的敌方,他又是如何得知呢?易小川随身携带着这个机关图,这就说明他很可能一直在寻找破解机关门的方法。那么,他为什么要解开这个机关门呢?诸葛亮就算再聪明,可他也绝不会认为易小川想打开天宫门是为了救人。原因很简单,在封闭的天宫里,怎么会有人能活着呢?于是,诸葛亮很容易就会认为,易小川想打开天宫门,极有可能是为了那里面的宝藏。

    想到这里,再联想到易小川那高强的武功,娴熟的兵法和曾经让自己感到敬佩的低调。这一切,不由得让诸葛亮误认为,易小川其实是一个野心勃勃、极度危险的人物。

    易小川的低调,是不是一种有意的掩饰呢?他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却从不归属任何一方,这是不是他在有意打探各方势力的虚实呢?

    凭借易小川如今在天下超高的人气,如果他一旦得到天宫里的秦皇宝藏,只要振臂一呼,相信很多人都会誓死追随。再加上他的武功和智慧,诸葛亮不敢想象,那时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诸葛亮似乎看到,一个新的枭雄正在诞生。进而,在天下间兴风作浪。

    看到这里,相信许多读者都会觉得好笑。笑诸葛亮简直是没事吃饱了撑得,这不是杞人忧天吗?咱们的易小川是那样的人吗?易小川对天下根本没有兴趣,他一心所系的只有自己的玉漱。还新的枭雄,就算是白送给易小川他也不会要。

    其实,我们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诸葛亮这也不是什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别说是诸葛亮了,我想换做是谁谁也会这样想的。诸葛亮被称为“天人”,可是天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世俗人俗的一面。像易小川这样的人世间有几个呢?可以说没有。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像易小川这样活几百年,所以说,易小川身上的俗气,应该是世间最少的。活了这么多年,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呢?

    这就是诸葛亮感到痛苦的地方,曾经自己是那么的敬佩易小川,可是现在,当自己得知地下天宫的秘密以后,尽管自己尽力控制自己不要把易小川想的那么阴暗,可还是控制不住。

    可是这一切,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诸葛亮自己。好奇害死猫,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也许是对此刻诸葛亮最好的写照。

    让我们将镜头一转,看看易小川这边。

    长白山下。一偏僻的小木屋旁。

    简单介绍一下,长白山位于现在的吉林省东南处,就是中国地图鸡嘴那个位置。

    昨夜大雪之后,此刻,只见一位老者正拿着扫帚在打扫门前的积雪。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神医华佗。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阵阵马踏积雪的“吱呀吱呀”的声音。华佗心生奇怪,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人赶车前来呢?

    华佗一抬头,看清那个驾车之人后,手里的扫帚当即从手中滑落,“小川!!?”

    说着,华佗赶紧迎了上去。

    易小川来到跟前,立刻从车驾上跳了下来。

    “小川,你真的来了?哈哈哈!”确认是易小川之后,华佗高兴地大笑起来,他还以为易小川是来看他的呢,“你来看我了?”

    “华老,我现在没时间和你客气了,”易小川焦急的说道,“赶快救人吧!”

    “救人?”华佗一脸的迷惘,“救谁?”随后打量了易小川一番,“你不是好好的吗?”

    易小川赶紧将处于昏睡状态的玉灵从车子里抱了出来,看见玉灵这个样子,华佗当即恢复了自己作为合格医生的状态。

    “快!把她抱到屋里来!”

    易小川将玉灵放到床榻之上,华佗翻了翻玉灵的眼皮看了看。

    “是你用药使她昏睡的?”华佗问道。

    易小川点了点头。

    “为什么?”华佗是行医多年,自己刚才一看,并没有发现玉灵患了什么病或者受了什么伤。

    “如果不让她昏睡的话,她的头痛症一旦发作起来,会十分痛苦。”叶小钗答道。

    “头痛症?”华佗问道,“这位姑娘究竟患的什么病?”

    易小川将玉灵的病情详细的对华佗说了一遍。

    “嗜血虫,嗜血虫,”华佗听完易小川的叙说以后眉头紧皱,一时之间也是一筹莫展。“照你这么说,这应该是西域的巫术。”

    “华老,那你有办法医治吗?”易小川赶紧问道。

    华佗摇了摇头,说出了两个让易小川心碎的字,“没有。”

    “什么?”易小川听此大惊,“华老,您是天下第一神医,难道连您医治不好玉灵吗?”

    华佗摇了摇头,“玉灵姑娘中的是蛊术,是被蛊虫所控制的,准确来说,根本不是什么病症,你让我从何下手呢?再说了,这种蛊术来自西域,你和你师兄拜在同一个师门,连你都无法医治,我这个中原大夫,从来没有接触过蛊术,不是更不行了吗?”

    听了华佗这样一说,易小川当即瘫坐在床边,两眼无神。华佗说的有道理,中原不盛行蛊术,所以华佗自然不会。

    看着易小川这样,华佗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能摇头叹息出去了。

    看着躺在床上安睡的玉灵,易小川忽然觉得好心痛。那一刻,就连易小川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在心痛什么。或者准确的说,易小川的这种心痛,究竟是因为玉灵本身呢,还是因为玉漱呢?看着嘴唇苍白的玉灵,易小川好像看到了正在死亡边缘的玉漱。

    当天晚上。

    在床边,易小川正在给玉灵喂粥。由于这二十几天来玉灵全是靠着药物昏睡来减轻自己的头痛,所以身体十分的虚弱,根本无力下床走动。所以,这些日子来都是易小川在照顾玉灵。

    “小川,你告诉我,我的日子是不是不多了?”玉灵了解自己的状况。

    易小川勉强的挤出一丝微笑,“你说什么呢?现在我们已经在神医华佗家里了,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

    玉灵轻轻地摇摇头,“你别骗我了。我师父都跟我说了,我这中的是蛊术,是嗜血虫在我脑子里祸害。华神医就是再厉害,可他毕竟是中原的大夫,根本不懂得解这种蛊毒的。”

    “你看看你,肤浅了吧?不,应该说我师兄肤浅了。”易小川故作轻松的语气说道,“华老年轻的时候也去西域游历过,他对西域的蛊术很有研究的。他告诉我了,这种嗜血虫啊,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蛊术,他有办法破解的,你就放心吧。”

    “真的吗?”听易小川这样一说,玉灵脸上当即露出了喜色。

    “华神医真的有办法帮我去除脑子里的嗜血虫?”

    “看把你高兴的?”易小川笑着说道,“当然是真的了,我还能骗你吗?来,喝粥!”说着,易小川又将一勺粥递到玉灵嘴边,玉灵这次很高兴的吃了下去。

    “太好了!”玉灵说道,“等我的身体好了,就可以去杀曹孟德报仇了!”

    听玉灵这么一说,易小川当即眉头一皱,“玉灵,难道你真的非杀曹孟德不可吗?”

    “当然,”玉灵的眼神里写满了愤怒,“曹孟德杀了我全族上上下下近三百人,还诱骗我认贼为主,造了那么多的杀孽。我玉灵此生不手刃此贼,誓不为人!”

    看着玉灵那充满仇恨的眼神,易小川一时之间也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喂着碗里的粥。

    而易小川和玉灵的这番对话,全都被站在门外的神医华佗听见了。

    华佗对易小川还是有一点了解的,他知道,易小川现在心里一定十分痛苦。而华佗现在,除了替易小川感到难过以外,更多的则是纠结。

    看着玉灵睡下之后,易小川来到屋外,正好看见了正在屋前木桩上坐着的拿着酒葫芦喝酒的华佗。

    自己和华佗认识这么久,还从来没见过他这样呢。当然,易小川知道,华佗这是为自己而愁苦呢。

    “华老,”易小川来到华佗身边,“天色不早了,该回去歇息了。”

    华佗没有搭理易小川,而是又大口的喝了一口酒,随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有一个办法,或许可有救这位姑娘。”

    易小川当时心里一动,赶紧问道。“是什么办法?”

    “开颅。”华佗郑重地说道。

    “开颅!?”易小川当即一惊,“你的意思是——?”

    “不错,”华佗站了起来,“打开玉灵姑娘的头颅,取出脑内的嗜血虫。”

    天哪!各位读者想想吧,所谓的开颅,就是将人脑打开,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把头切开。这种方法,在我们现代来说就是手术,而且还是一种危险系数极大的手术。脑子这个东西,是随便说切开就切开的吗?在我们现代社会做这个手术就非常有难度,更别说在三国那个年代了。

    不过小川,还是很信任华佗的。历史上,神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这是出了名的。

    “华老,如果开颅的话,您有十成的把握吗?”易小川问道。

    华佗摇了摇头。

    “七成?”

    华佗再摇头。

    “五成呢?”易小川问道。这是最低的底线了,再往下,玉灵就没命了。

    华佗还是摇头,随后说道,“没有,一成把握都没有。”

    “一成都没有?”易小川当时就呆住了。华佗也真是的,一成把握都没有你说什么呀?这不是逗易小川吗?

    “是,”华佗答道,“因为我从来没有给人开过颅。不过,我知道有一个人,能够帮人开颅。”

    “是谁?”易小川赶紧问道。

    “我师父,”华佗轻轻地说道,“崔文子。”

    “什么?”听到“崔文子”,易小川当即就惊住了,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崔?”

    “怎么?你认识我师父?”听易小川喊道这么亲切,华佗当即问道。

    而此刻,易小川望着华佗,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顿时,那些往事浮现在在自己眼前。

    记得自己第一次和华佗相遇的场景,那时,他正被曹孟德的杀手在一客栈刺杀。

    【易小川的回忆一】

    那五个刺客将面纱往脸上一遮,随后纵身从窗口一跃,五人同时从二楼飞向华佗,举着大刀就往华佗头上劈去。

    再看华佗,虽然胡须、头发大都花白了,但是听觉和身形那是丝毫不含糊,眼看那五名刺客的大刀就要落到自己的头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华佗将手里的酒碗往上一扔,随后拿起桌子边上的一根竹竿立刻闪到一旁。

    那五把大刀没有落在华佗的身上,而是落在了桌子上面。顿时,只听“啪”的一声,那木桌立刻被劈成几半。

    “呸呸呸,”那五名刺客落地之后,老二连连摇头加“吐槽”原来华佗扔的那碗酒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老二的头上。,酒撒了老二一脸,整个头发都湿了。

    见华佗反应如此迅速,那五名刺客彼此相互看了看,但很快达成一致,又挥刀向华佗砍去。

    那五名杀手从小接受的训练就是杀人,就是那种在最短时间内以最致命的招数致目标于死地的武功。所以他们对付那位老者的招数自然是招招致命,凶狠无比,可是再观华佗,他好像一点都不慌乱似的,拿着一根竹竿,在那五名杀手之间灵敏的闪来闪去。看着就像一个喝醉的醉鬼,身形倒来倒去,但却一直站着,一根竹竿灵活的挡来挡去,虽然不能伤那些杀手,可是那些杀手一时间也杀不了华佗。

    看到华佗所用的武功招式,易小川眼睛里顿时充满了疑惑,这招数怎么会如此熟悉?这难道不是?想到这里,易小川的思绪立马回到了几百年前。

    【易小川的回忆二】

    那时玉漱刚刚进宫当了丽妃,易小川心中苦闷,无法排遣,只能终日以酒为伴,不能释怀。话说一日,他和神医崔文子在秦朝都城相遇,一时间酒逢知己千杯少。

    在易小川的屋舍之内。

    易小川、崔文子、三宝三人围桌而坐。

    “崔先生,”三宝用充满敬意和不解的眼神看着崔文子,“就是你刚才练得什么招,如此这么般奇怪,怎么醉醺醺的两下,就把我打倒了?”

    “哈哈哈,”听闻三宝这个问题,崔文子大笑道,“我这个人呐,爱酒如命。酒醉之后难免碰到些麻烦,所以这么些年来啊,我就琢磨一套醉拳、醉剑。”

    听了这话,三宝脸上露出高兴之色,赶紧问道,“那,崔先生,你看我可不可以练啊?”

    崔文子摆了摆手,说道,“这门功夫啊,平常人练不成,只有真正忠实于杯中之物、真正忘记了自我的酒种,方可练成。”

    “酒种?”三宝不解。

    “对。”崔文子答道。

    一边旁听的易小川笑了笑,“哎呀,老崔啊,我怎么觉得,你这所有的话,都是在说我呢?”

    “哈哈哈,”崔文子大笑,他看着易小川说道,“要说以前的你,可不是练这门功夫的材料。可这次再见,你倒变得风骨奇佳,浑身上下无一处不透着这酒种的性格。”

    “行。”易小川一摆手,“你这话呀,我根本就听不出来,你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哈哈哈,”崔文子大笑,随即端起面前的酒杯,敬向易小川。

    易小川也端起面前之酒,和崔文子碰了碰。

    “不过,我还真有兴趣,来练练你这醉拳、醉剑。”易小川说道。

    “好!”崔文子爽快地答道,“咱们说练就练。”

    【回忆完毕】

    此刻,易小川忽然之间好像明白了什么。长生不老药是崔文子炼制而成的,他也极有可能吃了长生不老药而活到了现在。

    “没有,不,不认识,”易小川赶紧掩饰道,“你的师父我怎么能认识呢?不过,”易小川试探性的问道,“你的师父崔文子,长得什么样啊?”

    “我师父是一个性格洒脱之人,”华佗答道,“他经常披散着头发,喜好喝酒。”

    嗯,易小川在心里暗想,这很符合老崔的形象。

    “对了,华老,”易小川接着问道,“当初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那几个刺客想要杀你,你用一种奇特的武功和他们搏斗了一番,当初我问你你的武功是和谁学的,你说你没有师父。现在你说你的师父是崔文子,那你的武功是不是他教的?”

    “想不到你还记得此事?”华佗此刻也不隐瞒了,“不错,我的醉拳和醉剑,正是跟我师父学的。”

    醉拳,醉剑,果然是它们!易小川心里一喜,老崔啊老崔,原来你真的还活着啊!

    “那么之前你为什么一直说你没有师父呢?”易小川感到很奇怪。

    “这是我师父的师训,”华佗答道,“当初我拜他为师的时候,他就让我发誓,今生今世永远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的消息。”

    这个老崔,还蛮神秘的!

    “那你师父崔文子,真的会开颅吗?”易小川回到了最紧要的问题。当初和崔文子认识的时候,他也没这么牛啊!难道过了四百多年,老崔也“进化”了?

    华佗没有回答易小川的问题,而是将自己的头往易小川面前一低,随后将自己的披散开来,伸手分开了中间的头发。

    易小川仔细一看,顿时一惊,只见华佗的头顶中间,有一道七八厘米长的伤疤。一看,就是动过刀。

    “这,”易小川感到很不可思议,“这是你师父崔文子的杰作?”

    “不错,”华佗开始娓娓道来,“记得那年我二十八岁,突然之间患了一种怪病,头痛难忍,家里人为我访遍了名医,可是谁也不知道我患的究竟是什么病。最后实在没办法,一位老大夫对我说,据传说,长白山里住着一位仙风道骨的神医,曾经出手医治过不少在山里蒙难的可怜人,他让我不妨去长白山探访探访,或许能够有幸遇到那个高人,医好我的怪病。”

    “那后来呢?”易小川赶紧问道。

    “刚开始我并没有考虑过这个老大夫的建议,一是我距长白山太远,不想车马劳顿,二来还是因为那位老大夫后来的话让我没信心。他告诉我说,那位神医好像世外神仙一般,来无影去无踪,很少有人能够见到他。而且,那时我听到这位神医的时候,据说都已经有十几年没人看见过他了。所以有人说,这个神医可能已经死了吧。”

    “既然如此,那您后来是怎么见到这个崔文子的呢?”易小川感到很好奇。

    “也许是我天生和我师父有缘吧,”华佗接着说道,“后来我病入膏肓,前来为我医治的大夫都说我没有几天活头了。而我爹娘,一边好生安慰我,一边已经在下面偷偷地为我准备丧事了。那时,我一想,算了,反正都到了现在这步田地了,索性就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于是,我就偷偷地离开了家,一人独自前往长白山来了。”

    “之后,你就见到了崔文子?”易小川问道。

    华佗笑着摇了摇头,“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我带了三天的干粮上山,可是由于我身体不支,再加上干粮耗尽,最后我在山上整整昏睡了四天。可是等我醒来的时候,却到了一个宛如仙境一般的地方,那就是我师父的住所。”

    “难怪你每年都要来这么远的长白山采药过冬,你是为了报答你师父崔文子吧?”易小川试探性的问道。

    “你说的不错。”华佗说道,“虽然学成之后我师父不让我回去看他,但我还是放不下他老人家。于是,我每年都会来这里,一是为了采药,二就当是陪陪我师父,也算是我对他老人家的一点孝心吧。”

    易小川点点头,随后问道,“那你得的病究竟是——?”

    “我的头痛,是因为我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子。”华佗答道,“我师父让我服用了一种药,然后我就昏睡过去了。等我醒来的时候,脑子里的瘤子没了,只是头顶上多了一道疤。那就是师父亲手帮我开的颅,不过,开颅之前他并没有告诉我,因为他怕我害怕。现在想想,还真是有点后怕呢。”

    易小川微微一笑,“是啊,在人的脑袋上开刀,换做是谁谁都会害怕的吧。不过,你师父崔文子的医术还真是高啊!开颅这么危险的医治手段他都会。”

    “是啊,”华佗接着说道,“我对师父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当时就决定拜他为师。一开始他执意不收我,他说他这辈子不收徒弟。可我心意已决,下定决心一定要拜他为师。于是,我就在山上侍奉了他整整三年,期间,也一直偷偷地跟着他学采药、制药。后老,他被我的诚心打动,也觉得我在学医方面很有天分,就破例收了我这个徒弟。就这样,我在山上和他学了整整五年的医术。”

    “三年,五年,”易小川嘴里念叨着,“华老,你在山上整整待了八年?”

    “是啊,”华佗叹了一口气,“本来第八年的时候我没打算走,还想和师父一直学下去。可是他告诉我,说我不像他孤身一人,我有家,我还得回去给父母尽孝。于是,我就离开了师父,下了山。临别的时候,师父让我发誓,让我永远不要跟任何人提起他,也不许我再上山看他。虽然我舍不得师父,可是师命难违,我也只好答应了。就这样,我离开了师门。转眼间,近二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师父。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我有这么一个师父。今日,如果不是为了救这位姑娘的命,我会永远把这些事烂在我肚子里的。”

    “华老,谢谢你。”易小川由衷的感谢道,“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你放心,等我找到你师父的时候,一定会替你解释的。你师父他老人家,绝对不会怪你的。”

    “但愿吧。”华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过,”说到这里,华佗话锋一转,“我担心的是,虽然我师父有能力救这位玉灵姑娘,可是过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师父他老人家还在不在世啊?”

    易小川心里一乐,暗想,这老崔和我一样,长生不老,他才不会死呢?不过,这种事自己知道就行了,是不能说出来的。

    于是,易小川一脸郑重的说道。

    “现在玉灵身体这个状况,就跟华老您当年一样,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您师父崔文子是一位神医,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我想,他老人家应该还健在吧。”

    “那就看这位姑娘的福气和命数了。”华佗说道,“小川,那你打算何时动身呢?”

    “此事宜早不宜迟,”易小川说道,“准备一下,我准备三天以后就动身。”

    “好!”华佗说道,“正好利用这三天,我好好想一想上山的路,到时我画一张图纸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那我就谢谢华老了。”易小川说道。

    “你我的关系,这么客气干什么?”华佗笑着说道,“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不该说的我也说了,我也该去睡觉了。小川,你也早点歇着吧。”

    易小川点点头,“我想一个人先静一会儿,华老,你先睡吧。”

    华佗知道易小川现在心里有事,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缓缓地进去了。

    “老崔啊老崔,”忽然之间,易小川觉得自己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丝光明和希望,“这么多年了,你这个老小子,活着也不来找我,躲在这深山里享清福。等我找到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突然之间,对易小川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一是知道了自己多年好友的消息,二是帮玉灵找到了救命之法。所以易小川现在,应该是这几百年来最开心的了。

    好了,易小川这边我们先暂时放一放,让我们来迎接一位重要人物的登场吧。

    此人是谁,相信题目已经告诉大家了。虽然司马懿不是第一次登场,可是这次登场,绝对称得上的是震撼了。而此后的剧情,很大部分也是由司马懿来推动的。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许昌城。一墓地处。此刻,由于是寒冬,漫天雪花飞舞。

    而在如此严寒的天气里,只见一位头戴白色孝巾的年轻人正跪在一座墓碑前,双眼满含泪水,一脸的悲伤之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而这个墓碑,想必大家也猜到了,是“鬼才”军事郭嘉的墓碑。

    司马懿在这里,已经跪了很久了。

    “恩师,”司马懿痛心的说道,“你为什么走的如此匆忙?为什么连在你床前为您尽孝的机会都不给我呢?恩师!”

    说道这里,司马懿已经是泣不成声。

    “恩师,你放心。”司马懿一脸的坚毅,“我一定会完成您的遗志,我会尽我所有的能力,帮助丞相完成他的大业,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说完之后,只见司马懿站了起来,躬身对郭嘉的墓碑毕恭毕敬的鞠了三个躬。

    “恩师,你放心,学生以后会常来看您的。”

    说完,司马懿转过身去,准备离开。可是一转身,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下。

    只见自己的面前,不知什么时候站了足足有五十多个甲士,个个武装整齐,一脸的肃穆。为首那人,正是曹孟德最得力的爱将——许褚。

    “你们是——?”看到这些军人拦着自己的去路,司马懿一脸的惊讶,隐隐有中国不好的感觉。

    “你是司马懿公子吧?”许褚问道。

    司马懿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是谁?”

    许褚微微一笑,“在下许褚,当今曹丞相的贴身护卫将军。”

    司马懿听说过许褚的大名,随后抱了抱拳,“原来是许将军,久仰久仰。不知道你带这么多人前来,是要——?”

    “我奉丞相之命,已经在此等候公子半月了。”许褚答道,“司马公子,请吧。”

    “等我?”司马懿愣了愣,随后说道,“对不起,我想你们可能搞错了,我不是什么司马公子。”

    许褚笑了笑,“这我就不管了。总之,丞相吩咐了,只要是前来给郭嘉大人行拜的年轻男子,统统都要带回去。这位公子,跟我走吧。”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么多甲士,司马懿有自知之明。今天,自己是逃不掉的。

    “那好,我跟你走。”司马懿说道。

    就这样,司马懿被大将许褚给带走了。

    许昌城。曹无双府中。

    此刻,曹无双正躺在床上安睡。再看现在的曹无双,已经和自己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原来的曹无双虽然瘦,可是脸色红润、十分的健康。再看此刻躺在床上的曹无双,消瘦的脸上已经没有了肉色,苍白的让人心疼。眼袋红肿,一看就是经常以泪洗面所造成的。

    “唉——,”看着自己的爱女如今是这个样子,坐于床边的曹孟德是不住的叹息。随后,曹孟德松开了紧握曹无双的手,走出了曹无双的闺房。

    门外,御医早已经在候着等曹孟德问话了。

    “丞相,”那御医拜道。

    “刘御医,”曹孟德问道,“无双得的究竟是什么病?为何身体越来越差?”曹孟德甚是担心。

    “回丞相,”刘御医说道,“准确说来,八小姐得的并不是什么身体上的疾病,而是心病。”

    “我不要听这套!”曹孟德严厉的说道,“心病心病,不要总是拿这两个字来糊弄我!如果只是心病,那为何无双的身体会变得这么糟糕?整天躺在床上休养,有这样的心病吗?”

    “丞相息怒,”刘御医说道,“请丞相听臣慢慢向您解释。八小姐这的确是心病,小姐因为心里有所牵挂有所羁绊,所以导致食欲不振。我已经问过八小姐的贴身侍女秋红,据秋红说,小姐如今的饭量已经减到不足原来的一半了。丞相,俗话说,这人是铁饭是钢,八小姐现在等于是每天都在饿着肚子。而且,秋红还说,八小姐每天晚上都会望月思人,之后便是以泪洗面。所以丞相,长此以往,小姐的身体能好的了吗?”

    曹孟德叹了一口气,“那你说,有什么办法能治好无双的病?”

    “回丞相,心病还需心药医,”刘御医答道,“要想治好小姐的病,就必须得知道小姐的心病是什么,究竟为何而烦恼。只有知道了这些,方能开导小姐,或者做些什么去除小姐的心病。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http://www.xshuquge.net/txt/14334/34669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