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再续神话缘 >152 老崔逼迫 赵云妻现
加入书架

152 老崔逼迫 赵云妻现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mon jun 08 22:07:04 cst 2015

    这天,在离开新野城的小道上。

    今天就是军师徐庶离开新野的日子,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人都前来送徐庶一程。

    虽然徐庶和刘备等人相处的时间不长,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内,徐庶和他们相处的十分愉快,也为刘备出了不少计策。所以说来,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好了,主公,”徐庶停住了脚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就送到这里吧。”

    在看此刻的刘备,双眼布满红色的血丝,一看就知道是因为徐庶的离开而彻夜不眠焦虑的。

    “先生,今日一别,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呢?”刘备心里很是不舍徐庶。

    徐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曹孟德已经知道是我一直在为主公您出谋划策,故此才将老母掳至许昌。恐怕在下这一去,与主公将永无见面之日了。”

    刘备听此,已经是潸然泪下。

    “主公莫要伤心,”徐庶说道,“我是大汉子民,就是死也不会为汉贼效力的。在下已经决定了,就算曹孟德不放我离开,我也不会为他献一谋一策的。”

    “先生对大汉的忠心,日月可鉴,刘备从来没有怀疑过。”刘备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埋没了先生的一身济世之才?”

    徐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也许,这就是命,就是天意吧。”

    徐庶如此一声悲凉的感叹,众人心里面一时间都不好受。

    “好了,各位,”徐庶冲众人抱了抱拳,“时间不早了,我也该走了。这段时间和各位相处的很愉快,如果有下辈子,”说着,徐庶面向刘备,“主公,我徐庶还愿意做你的军师。”

    刘备握住徐庶的双手,“如果有下辈子,我刘备依然认先生为我的军师。”

    徐庶一时间眼眶湿润了,只见他冲刘备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后翻身上马,看了众人一眼,打马离去。

    看着徐庶渐行渐远的背影,刘备顿时泪流满面。

    “算了,大哥,”关羽上前安慰道,“也许就像军师所说的那样,这都是命吧。大哥,你就看开点吧。”

    刘备叹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二弟,你说,之前我们一直没有高人相助。好不容易得到先生这位大贤,可是为什么最终还是留不住呢?难道,这是上天注定,让我刘备此生得不到高人相助吗?”

    听刘备这样一说,一时之间,关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大哥了。

    就在这时,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抬头一看,那不是徐庶吗?

    看见徐庶又折了回来,刘备心中顿时一喜,他还以为徐庶这是不走了呢。想到这里,刘备赶紧打马迎了上去。

    “先生,你怎么又回来了?”刘备问道,“莫非,先生改主意了?”

    徐庶说道,“刚才在下一直担心母亲,心乱如麻,差点忘了大事,荆州一带有一当世奇才,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主公何不前去请他出山相助呢?”

    刘备听此,立刻说道,“先生,您和这位高人相识吗?”

    “这个当然,”徐庶说道,“我和此人虽然年纪相差较大,可是我们是忘年之交,关系甚好。”

    “既然如此,先生能去将此人请来与我吗?”刘备说道,“我和这位高人并不熟悉,先生要是能在其中引见,怕是再好不过了。”

    徐庶听此摇了摇头,提醒刘备道,“主公,此人非同寻常,不可以怠慢。所以,欲得此人,恐怕还得主公亲自前去相请才行。如果主公能够得到此人的辅佐,那就好比周得吕望、汉得张良啊。”【这里说明一下,吕望指的就是姜子牙。】

    刘备一听这还得了,于是赶紧问道,“此人和先生相比,如何啊?”

    徐庶听此,笑着摇了摇头,“我和此人相比,那就好比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时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可是在在下看来,管仲、乐毅皆比不上他。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说,普天之下,只有他一个人啊!”

    刘备听徐庶如此盛赞诸葛亮,原本冰冷绝望的心立刻又沸腾了。

    “先生,请问此人姓甚名谁,住在哪里啊?”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前不久刚刚过世。诸葛亮与他的弟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所有请主公赶紧前去请他出山。主公若是能得此人相辅佐,何愁不能平定天下呢!”

    “昔日水镜先生告诉过我: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军师刚才所说的这位诸葛亮,莫非就是伏龙、凤雏中的一位?”

    徐庶说道:“凤雏乃襄阳庞统,而伏龙,指的正是诸葛孔明。”

    听徐庶这么一说,刘备是又惊又喜啊。

    “刘备今天终于知道伏龙、凤雏二位高人是谁了!我一直在寻找天下大贤,却没想到大贤就在自己的跟前!先生,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没有你的提点,刘备我就好比一个瞎子一样!”

    “主公言重了,”徐庶说道,“徐庶没有那个福分跟随主公,要是能看到主公得到诸葛亮这个当世奇才相助,我也就放心了。”

    说罢,徐庶和刘备再次话别,打马离去了。

    后人有赞徐庶走马荐诸葛诗曰:“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回到新野之后,刘备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赶紧准备去隆中拜见诸葛亮。而关羽和张飞二人,则是对此事一点也不感冒。

    为什么呢?

    一,他们和徐庶相处已久,之间感情不错,现在徐庶刚一离开,刘备就要急着去拜下一个军师,所有他们心里有点小不舒服。

    二,在关羽和张飞看来,徐庶的才能已经顶到天了。至于他向大哥极力推荐的诸葛亮,只不过是出于遗憾和歉意所以才将他说的那么厉害的。在关羽和张飞看来,诸葛亮的才智也不过如此,肯定不如徐庶。

    不过,虽然关羽和张飞心里不是特别愿意,但是兄弟情深,既然大哥决定前去请诸葛亮出山,那他们俩自然是生死相随。

    于是,刘备踏上了【三顾茅庐】的艰辛旅程。

    写到这里,让我们用浓缩的笔法前来看看徐庶接下来的故事。

    却说徐庶趱程赴许昌。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彧、程昱等一班谋士往迎之。庶入相府拜见曹操。

    操曰:“公乃高明之士,何故屈身而事刘备乎?”

    庶曰:“某幼逃难,流落江湖,偶至新野,遂与玄德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念,不胜愧感。”

    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听清诲矣。”庶拜谢而出。急往见其母,泣拜于堂下。

    母大惊曰:“汝何故至此?”庶曰:“近于新野事刘豫州;因得母书,故星夜至此。”

    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母自转入屏风后去了。

    少顷,家人出报曰:“老夫人自缢于梁间。”徐庶慌入救时,母气已绝。

    徐虑见母已死,哭绝于地,良久方苏。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徐庶葬母柩于许昌之南原,居丧守墓。凡曹操所赐,庶俱不受。

    后来的徐庶,就被迫留在了曹营。不过,徐庶按照自己之前和刘备说的,果真一辈子没有为曹孟德献一谋一策。故而,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歇后语。

    好了,交代完徐庶,让我们来看看刘备这第一次前来拜访诸葛亮的情景吧。

    事先声明,这之前刘备和徐庶那点事咱可以写得简单点,那样是因为徐庶不是主要人物,交代多了没有必要,浪费大家的订阅钱财。同时也是考虑到这《神话2三国绝恋》都快收尾了,所以我们就捡最要紧的剧情来说。

    可是现在写到刘备三请诸葛亮了,这个我们就不能略写了。但凡是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这一出山,那刘备顿时就厉害起来了,而天下也逐渐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形势了。

    所以,刘备【三顾茅庐】这一段,我们一定要详写。

    隆中。

    诸葛亮屋舍。

    此刻,诸葛亮的童子阿三正在屋后打理花草。屋舍前一石桌旁,只见一面带白纱的女子正在认真的看着一本古书,十分入神。此人虽然很久没有登场了,不过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她就是诸葛亮的未婚妻——黄月英。当然了,也是易小川的干妹妹。

    就在黄月英看的入神的时候,忽然,一阵喧嚣之声传来,黄月英抬头一看,只见三位长相不凡的陌生人向这边走来。

    不用说,你也知道那三人是谁。

    “三位,请问你们找谁?”黄月英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这位姑娘,”虽然见到黄月英带着面纱感觉挺奇怪的,但刘备毕竟有修养之人,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客气的冲黄月英抱了抱拳,“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现是荆州新野城的县令。久闻卧龙先生的大名,今日特来拜访。”说着,刘备向黄月英介绍道,“这两位分别是我二弟关羽、三弟张飞。”

    黄月英冲刘备三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小女子见过三位将军,三位是想见我家先生诸葛亮吧?”

    刘备点点头,“正是此意,不知卧龙先生可否方便。”

    黄月英歉意的笑了笑,“真是不巧,我家先生出外云游去了,现在不在家中。”

    听黄月英这么一说,刘备心里一阵失落,赶紧问道,“那敢问小姐,你家先生去哪云游了呢?我们能在哪里找到他呢?”

    “我家先生出去云游已经一年有余了,”黄月英说道,“至今还没有回来,也没有消息,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是这样,”刘备点点头,随后冲黄月英抱了抱拳,“既然如此,那就不打扰姑娘了。待卧龙先生归来之时,我等再来拜访。”

    黄月英冲他们点点头,“三位慢走。”

    就这样,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告辞了。

    一路上,关羽见刘备脸色阴沉,就知道刘备是因为没见到诸葛亮而心情失落。

    “算了,大哥,”关羽出言抚慰道,“我看这个诸葛亮未必像军师之前说的那样,身怀济世之才。此人外出云游了一年多还不回来,由此可见,此人必是一个玩心颇重之徒。这样的人,怎么能做我们的军师呢?”

    “就是啊,大哥,二哥说的有道理。”反正张飞就会跟在关羽后面搅屎棍子,“这个诸葛亮要是真有那么厉害的话,不是早就被刘表请走了吗?”

    刘备摇摇头,“二位贤弟,我相信军师的话,更相信诸葛亮是一个有才学之人。”

    “大哥,你为什么如此肯定啊?”张飞不解的问道。

    “难道你们没有注意那位接待我们的姑娘吗?”刘备毕竟年长一些,看事情更加清楚一些,“她称呼诸葛亮为先生,想必应该是诸葛先生的侍女。我们前去的时候,她正在认真读书。一个侍女都如此好学上进,你们说,作为她的先生,这个诸葛亮能差的了吗?”

    听刘备这么一说,关羽和张飞也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所以,我决定,一月之后,我要再次前来拜访这位卧龙先生,”刘备说道,“怎么样,二弟三弟,你们来不来?”

    “只要是大哥要做的事情,我们兄弟二人必全力相助。”关羽说道。

    “对!”张飞也表态道,“大哥想要一个好军师,我们也想要。俺们一定会誓死追随大哥的。”

    听了关羽和张飞的表态,刘备心中一阵欢喜,“好兄弟!走,我们回去喝酒去!”

    就这样,刘备三人打马离去。刘备的第一次拜访诸葛亮,就这样落空了。

    通化城。

    “快快快!!都给我让开!让开!”只见一帮带刀的侍卫不停地在前面驱逐着人群,“没看见这是吴太守的轿子吗?还不给我赶紧让开!!”

    这个时候,我们将镜头一转才发现,只见街道上有一支足有百十人组成的队伍正在缓缓而行。

    队伍的之间是一顶十六人抬的轿子,队伍的前后则是清一色的带刀护卫。

    看着这么豪华的出行阵势,周围的百姓早已经是见怪不怪,只是不住的纷纷摇头。很明显,他们对吴俊这个贪官是相当的反感。

    由于是繁华街道,所以街道的两旁各有一个客栈。

    其中一个客栈内。

    只见护卫杨彪和司马懿正在一边喝酒吃菜,一边望向楼下的这支队伍。

    “公子,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杨彪看着一脸的不自信。

    “怎么,你有什么话说?”司马懿问道。

    “吴俊都被放出来快半年了,”杨彪说道,“自从他出狱以来,一直都是按照我们的指示在做,可以说是好事做尽,坏事做绝,可为什么【刺客联盟’】的人还没有出现呢?”

    “哼!!”司马懿冷笑一声,端起面前的酒杯,“杨彪,想要对付你的敌人,就首先要了解你的敌人,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刺客联盟】可不是一般的杀手组织,他们不会像那些有热血没脑子的莽汉一样,只要看见贪官恶霸就杀,他们做事是十分周密的。你跟了我这么久,也见过不少他们犯的案子,难道你没发现,他们每次杀人之后都会留下充足的证据吗?”

    “你有!”崔文子说道,“小川,我可告诉你,当年我亲眼目睹了吕素姑娘因为你的那场悲剧。现在,我不会再让玉灵这个悲剧再次在你身上上演。所以,小川,听我的,和这个玉灵姑娘,成亲。”

    易小川被崔文子逼得实在有点受不了了,立刻转身离去。

    “小川,”崔文子对着易小川背影喊道,“我告诉你,逃避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得面对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让我们经镜头一转,看看另一个完全陌生的镜头。

    中国北方,幽州。提醒你一下,赵子龙就是从幽州公孙瓒这里离开投奔刘备的。不过此刻,公孙瓒早已经入土为安了。

    一比较简陋的屋舍内。

    只见一位面目清秀,看着年纪也就二十出头的女子正坐在窗前,看着手中的玉佩,再看看外面的明月。一时间,满是思念和牵挂。

    给我们一个特写镜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是一块长形玉佩,玉佩的一面两端刻着两个人的名字,左边是子龙,右边是静云。

    看来,这应该是赵云的未过门的妻子。

    就在静云遐思的时候,一位老妇人走了进来。

    “静云,还没睡啊?”

    见老夫人走来,静云赶紧起身,“娘,你来了。”说着,静云将老夫人扶到床边坐下。

    看着静云手里的玉佩,老夫人就明白了。

    “静云呐,又在想子龙了?”

    静云伸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轻轻点了点头。

    “唉——,”老夫人叹了一口气,“你说这子龙也是的,当初急匆匆的说走就走了,现在都已经两年了,一点音信都没有。你说,他不会忘了你这个没过门的娘子了吧?”

    静云摇摇头,“娘,不会的,子龙不是那样的人。我和子龙青梅竹马,他临走的时候答应过我,一定会回来娶我的。我相信子龙,他不会骗我的。”

    “是啊,我也知道,子龙是个好孩子。”老妇人说道,“可是这么长时了,他在外面打打杀杀的,万一要有个三长两短的可怎么办呢?”

    “哎呀,娘,瞧你说的,子龙哥一身的好武艺,没有人能伤的了他的。”静云宽慰道,“再说了,子龙哥现在也不是音信全无,前天听城里的人,现在天下突然出了一个刘皇叔,仁义忠厚,子龙哥就是在他手下效力呢。”

    “真的?”听到这个消息,老妇人甚是高兴,“那你知道子龙现在身在何处吗?”

    “好像是在荆州的新野城。”静云答道。

    “荆州,荆州,”老妇人嘴里喃喃道,随后望向静云,“静云呐,荆州离这里也挺远的。要不,你写一封信给子龙吧,让他赶紧回来和你完婚。你们的婚事去年就该办了,老是这么脱下去呀也不是办法啊,你说呢?”

    静云想了想,轻轻地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子龙哥现在肯定忙着打仗呢,我不能拖累他啊。”

    “傻孩子,什么叫拖累啊,”老妇人说道,“你是他未过门的娘子,他回来和你完婚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再说了,要是他一直不会来,你就一直这么等下去吗?再等几年,你可就成了老姑娘了。”

    听了母亲这话,静云也觉得有几分道理,皱眉思索了片刻。

    “娘,既然如此,那你看,我去找子龙哥怎么样呢?”静云忽然想到了这个主意,“这样一来,我就可以陪伴在子龙哥的身边照顾他,你说好不好?”

    听女儿这么一说,老妇人有点犹豫不决,“可是,你是一个女孩子,这路上万一遇到什么危险的之类的,该如何是好呢?”

    “哎呀,娘,没事的,”静云说道,说着,只见静云举起了那块玉佩,“有子龙哥给我的这块玉佩做护身符,我一定不会有事的。”

    新野城。

    城楼之上,只见一代猛将赵云正屹立在那里,望着天边的明月,思念着远方心爱的女子。

    别看赵云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可是如此英雄的人物,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柔软的地方。

    【赵云的回忆】

    那是自己接到公孙瓒的命令准备离开幽州投奔刘备的当天,那天,他披挂整齐,牵着战马,来和静云道别。

    “子龙哥,你什么时候回来呢?”静云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十分的不舍。

    “静云,你放心,”赵云说道,“我答应你,待我在那边站稳脚跟之后,一定就会回来娶你,让你做我的娘子。”

    “嗯,”静云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子龙哥,你在外面打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回来的,你可一定要回来。”

    赵云的眼眶也湿润了,“静云,你放心,我赵云这辈子就认定你一个人了,我一定会来回来的。”

    【赵云回忆完毕】

    “唉——,”赵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静云,也不知道,你现在过得还好吗?”

    其实,赵云也不是不想回去迎娶静云,可是自己能走的开吗?当然,这一切还不是拜刘备所赐。大家可以想一想,刘备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等于说是一事无成。一直在不停地跑路,寄人篱下。就连现在暂时居住的新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没了呢。所以,此刻应该是刘备最艰难的时候,赵云怎么忍心丢下刘备呢?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有点奇怪,这怎么到后面了赵云的妻子也出现了,小川你是不是有点拖泥带水了。这里告诉大家,之所以交代静云,那是为了后面一段非常精彩的剧情做铺垫。绝无刻意之意,敬请期待。

    一个月后。

    这一天,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再次踏上了拜访诸葛亮的旅程。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这次拜访的情形。

    三人来到那熟悉的屋舍之前,只见一位童子正在门前打扫。

    阿三见刘备三人向这边而来,上前礼貌的问道。

    “不知三位前来草堂,有何指教?”

    刘备躬身施礼道,“这位小哥,我们兄弟三人是专程前来拜访诸葛先生的,不知先生现在是否在草堂?”

    阿三明白三人的来意之后,说道,“先生正在堂中。”

    刘备三人听此,心中一喜,立刻向草堂内走去。

    来到中门,只见门上有有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字体工整,笔力遒劲,刘备正在欣赏,忽然传来一阵吟咏之声。

    刘备来到一旁的草屋,站在门的一侧向内望去,只见一位白衣男子正对着窗外歌曰。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待那人唱完之后,刘备进门便拜。

    “刘备久仰先生大名,只是无缘一见。经好友徐元直推荐,敬至仙庄,怎奈遇空而回。今日特地再次拜会,能一睹先生真容,实为万幸。”

    那少年见刘备如此大礼,说的又如此谦逊,一时之间有点慌乱,急忙问道。

    “先生莫非就是新野刘县令,想要见我家家兄?”

    听那年轻人这么一说,刘备一愣,“难道先生不是卧龙?”

    那年轻人笑了,连连摆手,“当然不是,我乃卧龙之弟诸葛均。我家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权那里做幕宾,诸葛亮乃二家兄。”

    “那卧龙先生如今在家吗?”刘备问道。

    “家兄已经出去游历两年了,”诸葛均答道,“期间从未回来过。”

    上次刘备前来的时候,黄月英也是这么说的。

    “不知卧龙先生平时都去那些地方游历呢?”刘备赶紧问道,“我们能在哪里找到他呢?”

    面对刘备这个问题,诸葛均的态度和黄月英一样,只能摇摇头。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家兄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听到这个回答,刘备不禁大失所望,只能感叹,“真是没想到,刘备和卧龙先生的缘分竟然如此浅薄,两番不遇大贤!”

    见刘备如此,诸葛均说道,“先生请坐,待我为几位沏壶茶来。”

    一旁的张飞见又没有见到诸葛亮,心里早就不耐烦了,“那先生既不在,就请哥哥上马回吧。”

    “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于是转向诸葛均问道,“先生,茶就算了,我们还急着回去。不知先生可有纸笔,我想留一封信给卧龙先生。”

    “先生稍等片刻。”

    不一会儿,诸葛均拿着纸笔进来了。刘备展开纸笔,写道。

    “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刘备写完之后,交与诸葛均收了。就这样,刘备三人辞别诸葛均,又往回去了。

    三人骑马往回赶,走了几里路,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就在三人看着入神的时候,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手持竹杖从山僻小路而来。

    刘备看那人器宇不凡,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心中暗想,莫非,这就是卧龙先生,刚从从外云游而回?

    想到这里,刘备赶紧下马施礼道,“敢问先生是卧龙先生吗?”

    那人看了看刘备,问道,“将军是谁?”

    “我乃刘备刘玄德,乃新野县令。”刘备答道。

    那人听后点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

    刘备听后赶紧说道,“久闻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权坐,请教一言。”于是,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关、张侍立于侧。

    “将军因何要见孔明呢?”崔州平问道。

    “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刘备答道。

    听刘备这么一说,崔州平笑了笑,“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崔州平的意思,就是奉劝刘备要顺天而行。

    “先生 所言,诚为高见。”刘备说道,“但是刘备身为大汉子孙,理应匡扶汉室,怎么能因为所谓的天意命数就不有所为呢?”

    崔州平面露愧色,“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刚才先生询问,所以妄言之,见笑了。”

    “无妨无妨,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罢了。”刘备谦虚的说道,“蒙先生见教,但不知孔明往何处去了?”

    “在下也在找寻他,不过和将军一样,也是不见其人。”崔州平说道。

    刘备说道,“先生也是满腹经纶,不知是否愿意同我回新野呢?”

    崔州平笑了笑,“愚性颇乐闲散,无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见。”言讫,长揖而去。

    崔州平离去之后,张飞十分的不悦,“大哥,孔明访不着,却遇此腐儒,闲扯了半天!”

    “就是啊,大哥,”关羽也瞧不上崔州平,“此人毫无救国之志,你还请他作甚?”

    刘备摇摇头,“二位贤弟也不要这么说崔先生,崔先生有一身才学,只是在这深山之中待的久了,思想有点消极罢了。”

    “但愿大哥苦苦寻找的这位卧龙先生,不要像这个腐儒才好。”关羽说道。

    刘备听此,没有说什么,而是翻身上马,“走!回去。”

    三人垂头丧气地回到新野,谋士简雍上前相迎。

    看着刘备三人那个表情,简雍知道可能不顺利。

    “主公,有没有见到卧龙先生?”

    刘备摇了摇头,随后端起了桌子上的茶盏。

    “嗨——,”张飞看着刘备不高兴,这心里也不自在,“大哥不必难过,依我看,这个卧龙先生是徒有其名,根本没有军师说的那么身怀济世之才。我们去了两次他都不在,肯定是自己心虚躲出去了。”

    “军师不会骗我的,”刘备一脸的凝重,“那天他都走了,但是却又折回来了,为的就是举荐卧龙先生,他有必要骗我们吗?”

    刘备这么一说,关羽、张飞顿时也没说什么了。

    看着刘备一直因为军师的事而神伤,谋士简雍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上前说道。

    “主公,在下听说荆州最东边有一个小村子,村子里有一个人称欧阳老先生的隐士,很是德高望重,主公现在求贤若渴,既然一时之间寻不到卧龙先生,不妨先去拜访这位欧阳老先生如何?”

    刘备听此,当时便站起了身,“这位欧阳老先生,具体所在何处呢?”

    “这个,在下也不是很清楚,”简雍说道,“好像是在荆州最东边的一个靠江的村子,对了,那村子叫小风村。”

    “小风村?”刘备皱了皱眉,随后说道,“二弟,三弟,你们回去好好歇息,我们明日便动身前往小风村。”

    第二天。

    欧阳老先生家。

    当初欧阳老先生刚出场的时候,就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那时他就说自己所剩下的日子不多,现在再看他,一脸的病态,此刻正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

    其实,诸葛亮早就学会了官篆。那时他欧阳老先生为师的时候就说过,为了报答他,甘愿侍奉欧阳老先生一年的时间。

    可是,现在一年已过,但诸葛亮依然陪伴在欧阳老先生左右,没有离开。

    为什么?欧阳老先生现在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人之将死。因此,诸葛亮决定,要为欧阳老先生养老送终。

    前面不是有一段诸葛亮在药房买药和刘备偶遇的桥段吗?那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为欧阳老先生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需要时常的服药。因此,诸葛亮会经常的去买药。

    “咚咚咚!!”外面传来了阵阵敲门声。

    欧阳老先生还以为是自己的徒儿回来了呢,于是赶紧起身前去开门。

    可是打开门一看,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却是几张陌生的面孔。

    来的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杨彪还有八个护卫。之前不就交代了吗,司马懿得到李由手记之后决定前来找寻欧阳老先生学习官篆。这不,一个月过去了,司马懿果真来了。

    “欧阳老先生好!”司马懿躬身拜道。

    “你们是——?”欧阳老先生看着司马懿,一脸的疑惑。

    “在下司马懿,”司马懿说道,“久闻欧阳老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会。”

    欧阳老先生看了看司马懿,随后扭身进去了。见老人家这样,杨彪心里顿时有点不舒服,刚想说什么,司马懿递了个眼色给他,他便止住了。

    就这样,杨彪随司马懿来到主屋,剩下的八名便衣侍卫则是守在院子里。

    “不知公子前来寒舍,所为何事啊?”听欧阳老先生的语气,明显不喜欢司马懿。

    “既然老先生直言相问,那在下也就直言相告了。”司马懿说道,“实不相瞒,在下此次前来,是想向先生学习官篆的。”

    听到【官篆】这两个字,欧阳老先生似乎并不感到意外,反应很是平淡。

    “官篆?”欧阳老先生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老朽只听说过大篆、小篆,官篆是什么?”

    司马懿微微一笑,“欧阳老先生就不要谦虚了,在下来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了。普天之下,只有欧阳老先生一人懂得官篆。”

    欧阳老先生微微一笑,“这些都是江湖谣传,公子不要听信。”

    “是吗?”司马懿看着欧阳老先生,脸上露出一丝不可捉摸的笑容,“那我还有一个谣传,不知道欧阳老先生怎么看呢?”

    见欧阳老先生不说话,司马懿接着说道。

    “其实,先生的祖上欧阳华,就是秦朝的史官,而且,是专门负责记述秦始皇生活起居的。秦始皇和众位心腹大臣之间用官篆来往的秘密信件,他也多多少少见到一些。欧阳华是一个对文字极为敏感的人,平时见的多了,也自然就认识了。后来,他就将这种字体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秦始皇和他的那班大臣陆续死后,你们欧阳家就成了唯一能看懂官篆的世家。先生,不知道我说的对吗?”

    听完这些,欧阳老先生绝望的闭上了双眼,没有说话。

    “那么,老先生,您现在可以答应教我官篆了吗?”司马懿问道。

    欧阳老先生摇摇头,“你走吧,我是不会教你的。”

    “为什么?”司马懿有点不解,“从先生看到我开始,就对我充满敌意,不知是不是我司马懿在什么地方的罪过先生?”

    “哼!!”欧阳老先生轻蔑的笑一声,“你没有得罪我,只是老夫,不想将官篆教给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而已。”

    “你说什么?”司马懿皱了皱眉,“先生说我心术不正?先生,你这话从何说起?”

    “我一看你的相貌就知道了,”欧阳老先生看着司马懿说道,“你虽然相貌堂堂,并无一丝奸伪之色,可是眼神讳深躲避,这就说明,你在说话的时候,从来就没有用过真心,而是在打着自己的主意。你说,是不是?”

    司马懿盯着欧阳老先生看了一会儿,随后笑了,“先生言重了,我只不过是在为人办事,所以有些话不方便说而已。”

    “既然公子不方便,老夫就更不方便,公子,请吧!”说着,欧阳老先生做了个请的姿势。

    “老东西,你可别给脸不要脸!”一旁的杨彪发飙道,“我们公子亲自上门来请你,那是给你面子!”

    欧阳老先生用眼角瞟了瞟杨彪,“哪里来的疯狗,在这撒野!”

    “你——!!”杨彪听此,伸手就要去抽刀,不过,被司马懿伸手拦住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老先生,此次本是晚辈想请您出山到我府上探讨官篆,先生您年岁已高,身体虚弱,不愿出山也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说到这里,司马懿话锋一转,“那就请您的徒弟代您出山,如何?”

    听司马懿这么一说,欧阳老先生心里顿时一惊,立刻否认道。

    “你说什么?我没有徒弟。”

    “是吗?”司马懿笑着在屋子里转着说道,“先生,你我都是聪明人,这聪明人说话何必遮遮掩掩呢?你看这屋里的摆设,茶杯两个,卧室两间,一看就知道还有一人在这里常住,”说着,司马懿看了看正在炉子上煎的中药,“还有这中药,方圆百里都没有药店,先生的这身子骨,不会自己亲自前去买药吧?”

    欧阳老先生心中是十分的恼怒和愤懑,可是事到如今又能怎么办呢?只能祈祷前去买药的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 回来才好。

    “我是有一个徒弟,”欧阳老先生说道,“不过,他已经离开我了。”

    “哦——!是吗?”说着司马懿来到一旁的书架,开始打量那些书。

    看见司马懿这样,欧阳老先生的注意力也停在了放在书架最中间那本书上。

    那是诸葛亮自己带来的那本书,就是全部用官篆写成的那本,正是《地下天宫》。

    司马懿见欧阳老先生的眼神这么紧张,立刻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目光正好落在了这本书上。

    就在这时,只见欧阳老先生一个箭步冲上去,抽出那本《地下天宫》,随后来到火炉旁,一脚踢翻药罐,要将那本《地下天宫》烧成灰烬。因为欧阳老先生很清楚,这是自己徒儿的秘密,绝对不能让司马懿知道。

    “快!拦住他!!”司马懿赶紧大喊。

    “噌!!”的一声,杨彪抽出腰刀,随后猛地一刀从欧阳老先生背后捅了进去。

    “噗!!”欧阳老先生吐出一口鲜血,只觉得全身瞬间没了气力。

    那本《地下天宫》,也落在了地上。

    “师父,我回来了!!”就在这时,诸葛亮买药回来推门而入,一眼就看见了被前胸被大刀穿过的师父。

    “师父!!!!”诸葛亮大叫一声,随后扔下了手中的药材就向欧阳老先生冲去。

    “孔明,不要过来!!”欧阳老先生用尽最后的气力喊道。

    听到欧阳老先生这句话,再看看站在屋子里的人,诸葛亮当即停住了脚步。

    孔明!!!!司马懿当即一惊,他就是诸葛亮?!

    又是“噌!!”的一声,杨彪将刀抽了出来,欧阳老先生当即倒了下去。

    “快走!!快走啊!!”欧阳老先生拼着最后一丝气力喊道。

    “快!!”司马懿赶紧命令道,“捉住他!一定不能让他跑了!!”
  http://www.xshuquge.net/txt/14334/34819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