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再续神话缘 >159 玉灵欺诈 刘表病危【1】
加入书架

159 玉灵欺诈 刘表病危【1】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fri jun 12 20:11:06 cst 2015

    就在那把大刀快要落到孙策头上的时候,易小川和周瑜正好骑马赶到。

    “孙将军!!”

    “义兄!!”

    “噌!!!”的一声,易小川迅速抽出周瑜腰间佩剑,随后甩手飞了出去。

    “啊!”那个试图对孙策下毒手的门客当即一声惨叫,原来易小川飞出去的佩剑正好从他的手腕划过,当即血流如注。剧痛难忍,那门客当即将手里的大刀松开,随后伸手捂住了流血的手腕。

    “义兄!!!”周瑜大叫着,随即下马奔向周瑜。

    那几个门客见周瑜赶来,立刻持刀冲了上去。

    见自己的义兄被眼前这几个人伤成这样,周瑜怒气爆满,杀气腾腾,虽然手无寸铁,但还是和他们战在了一起。

    “他们交给我,”易小川前来帮忙,“快去照看孙家军。”

    周瑜听此,立刻闪身撤出,直奔孙策。

    “义兄!义兄!······,”周瑜托起孙策的身体,不停地叫喊着。

    “公瑾,公瑾······,”孙策紧紧抓着周瑜的胳膊,也不停地喊着。

    “义兄,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周瑜出言安抚道,“来,起来,我带你离开这儿!”

    说着,周瑜扶起孙策试图将其带离这里。周瑜很清楚,现在孙策急需要治伤,如若不然,很可能······

    那些门客见周瑜要带孙策走,留下六个人缠住易小川,剩下一个举着大刀向周瑜奔去。

    易小川见此,瞅了一眼地下,随即飞起一脚,一块石头立刻被踢飞出去,不偏不倚,正在砸在那人大腿后侧,当即将其大腿骨砸断,那人惨叫一声便倒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副将刘威等人闻讯赶来。

    “主公!!!!”看见满脸是血的孙策,刘威大叫一声。

    “刘威,将这些人大卸八块,一个不留!”周瑜大声命令道。

    “兄弟们,杀了他们,为主公报仇!!”刘威大叫一声,和众护卫军拔出腰间佩剑,随进奔向那七名刺客。

    让我们将镜头一转,看看孙权府邸。

    此时,老先生张昭正在院中的亭落给孙权讲述历史。

    “春秋无义战,诸侯竞交兵。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相继称霸。燕、秦、鲁,又继起称雄。先后三百年,中原无宁日,旌旗卷长空,······,”

    然而,还没等张昭说完,一甲士快步跑来。

    “报!报!少将军,主公被仇家射伤,着你快回去!”

    听到这个消息,张昭和孙权当即站了起来,均是一脸的惊异。

    “伤的严重吗?”孙权赶紧问道。

    “伤势很严重,”那甲士答道,“主公被侍卫抬回来的时候,已经神志不清了。”

    孙权听此,当即迈步欲前去探望。

    “公子啊,请稍候,”老先生张昭叫住了孙权,“公子啊,骤逢巨变,定要冷静对待。主公重伤的消息一旦流传出去,各郡的文武就会惶惶不安。特别是,如果许昌的曹孟德和荆州的刘表得到这个消息,甚至可能蠢蠢欲动。趁着江东内乱之时,向我用兵啊!”

    孙权郑重地点点头,“多谢恩师教导,我记住了。”

    说完,孙权快步离去了。

    孙权快马加鞭赶到将军府,府门外,见到孙权来了,黄盖、程普等几位老将军立刻迎了上去。

    “公子!”

    “黄老将军!”孙权一边快步向屋内走去一边命令道。

    “在!”

    “传令三军统领及各级将士,就说主公在行猎时,不幸坠马受了一点轻伤,不日即可痊愈。敢有造谣生事者,立斩不赦!”孙权郑重地命令道。

    “明白,我这就去传命。”黄盖立刻下去办了。

    “程老将军!”

    “在!”

    “请你撤去街上的军士,让将军府恢复常态,让各级官员归守原职。”

    “知道了,即办。”说着,程普也下去了。

    进入孙策卧室,孙权一眼就看见了正在床边哭泣的母亲和嫂子大乔,床上,孙策浑身缠满白色的纱布,双目紧闭。

    孙权放慢了脚步,缓缓来到床边,随后双膝跪在床前,看着处于昏迷之中的大哥孙策,一脸的悲痛。

    “母亲,我哥怎么样了?”孙权轻轻地问道。

    “你,你哥他······,”老夫人也是伤心不已,不停地伸手抹去眼角的泪水,“怕是不好了。”

    听母亲这么一说,孙权当即闭上了眼睛。缓缓睁开之后,孙权看着床上的孙策,强忍住内心的悲痛。

    “哥,”孙权轻声喊道,“我来了,我来看你了。”

    听见孙权的呼喊,孙策当即睁开了双眼,“权弟来了。”

    见孙策醒了,孙权当即露出了笑容,赶紧伸手握住了孙策的手,“哥!哥!”

    “取我兵符来!!”孙策的第一句话,竟是这句。

    说话间,早已经准备好兵符的侍卫端着兵符跪在了地上。

    “孙权,接下江东兵符。”孙策双目停留在房顶之上,轻轻地说道。

    “这,”看着江东兵符,再看看孙策,孙权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哥,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哥,你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孙策侧过脸来看着孙权,大喊一声,“听令!接下兵符,执掌江东,照顾好母亲。”

    “哥,”孙权知道,孙策这是在交代后事,双眼不禁湿润了,“哥,我担不起这等大任啊!”

    “要论沙场驰骋,决胜于两阵之间,你不如我,”孙策缓缓地说道,“要论举贤任能,运筹于帷幄,我不如你。记得你九岁那年,孤身一人前往敌营,讨回父亲的尸首。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你能担当大任。咳咳咳······,”

    说到这里,孙策因为激动而剧烈的咳嗽了几声。

    “哥!哥!”

    “权弟,如果爹还活着的话,他也一定会把江东托付给你的。”

    听到这里,孙权已经是泪流满面。

    “权儿,”一旁的老夫人说道,“听你哥的话,接过兵符吧。”

    看着满眼希冀的孙策,孙策摇了摇头,“江东文武,大多是我的前辈叔伯,大哥英雄盖世,与他们有生死之情,他们定然服大哥,可是他们怎么会服我呢?我才十几岁,太稚嫩了。我甚至,比他们的儿子还要小许多。”

    听孙权这么一番话,孙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权弟啊,你能看到这一点,就说明你有见识。你是年轻,但是你记住:你是主!他们是臣!”

    最后一句话,响彻厅堂。

    “哥,哥,”见孙策如此激动,孙权赶紧又向前挪了挪,“哥,你不要激动,不要激动。”

    “你执掌江东以后,既要广散恩泽,更要对他们好。”孙策交代道,“权弟,有两个人会帮助你。你记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另外,母亲也会时时刻刻叮嘱你的。”

    “权儿啊,”一旁的太夫人说道,“你父亲做将军时,也是你这般大。你哥承继父业时,比你现在还小。数代以来,我江东一直都是英雄出少年,现在祖业交到你手里,你定能够无愧于父兄。”

    孙权沉思好一会儿,最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大哥,母亲,孙权领命了。”说完,孙权重重地拜倒在地。

    见孙权已经领命,孙策心中的牵挂也就放下了。

    “公瑾,公瑾何在?”孙策问道。

    “儿啊,”太夫人说道,“你一出事,公瑾就去军中坐镇了。”

    孙策点点头,“公瑾不愧是公瑾,他能这样做,我就放心了。”

    “易先生,易先生呢?”孙策再问。

    “禀主公,”一旁的侍卫答道,“易先生正在药房为将军调理药材。”

    听到这话,孙策摇了摇头,“我都已经这样了,还要什么药材?快,快去,将易先生请来,我有话要对先生说。”

    “还不快去!”太夫人催促道。

    “是,”说着那侍卫立刻前去了。

    话说易小川那边。

    自孙策受重伤被抬回来之后,易小川就一直和孙策府上的大夫商量医治的方案。我们之前也说了,易小川在治疗刀剑之类的创伤方面很有一套,所以现在,易小川正忙着指导各位大夫配药呢。

    就在易小川手忙脚乱的时候,忽然,那侍卫快步赶来。

    “易先生,我家主公请先生前去。”

    “请我?”易小川一脸的惊讶,“孙将军找我何事?”

    “这个小的不知,”那甲士答道,“只知道将军催得很急。”

    “行,”易小川点点头,“我知道了,我这就去。”

    易小川拿起案上的抹布擦了擦手,随后抱拳对那几名大夫说道,“各位大夫,你们现在这里辛苦,在下告辞了。”

    “易先生请!”那几名大夫也礼貌的还礼道。

    易小川快步来到孙策卧室,见易小川来了,孙权也从地上站起来,走到了一边。

    “孙将军,”易小川来到孙策床前,一脸关切地看着孙策,“你感觉怎么样?”

    “易先生,你来了,”见易小川前来,孙策虚弱的说道,“咳咳咳······,”随即便剧烈的咳嗽起来。

    “孙将军,你现在伤势过重,不宜多说话,”易小川说道,“将军还是快快躺着歇息吧。”

    “不,”孙策摇摇头,“先生,今日有些话我一定要说出来,不然,我怕就没机会说了。”

    “孙将军,你千万不要这样想,”易小川安抚道,“你会好起来的,大夫们正在研究治疗方案,我们一定会给你治好的。”

    孙策摇摇头,“易先生,你听我说,我的身体状况我知道。我没有多长时间了,现在,我只想问先生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请求。”

    “孙将军,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易小川在床边坐了下来。

    “易先生,我想知道,如果我请你做我江东的副都督,仅次于周瑜之下,你会同意吗?”直到这个时候,孙策还是不忘易小川这个人才。

    “孙将军,我······,”虽然易小川知道现在拒绝孙策可能有点残忍,但自己还是不想欺骗他。“实话说了吧,我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实在是不适合做什么都督,所以······,”

    孙策听此勉强的地微微笑了笑,“我就知道,先生会这么回答。没关系,先生能直言相告,就说明先生还当我是朋友,是吗?”

    易小川点点头,“孙兄,我们一直都是朋友。”

    “既然如此,先生,你不愿意做副都督,我不逼你。只是先生,我有一事想请你帮忙,还请先生务必答应。”孙策见易小川不肯做副都督,只好改变了策略。

    “孙兄请讲。”易小川说道。

    “权弟现在还小,他坐镇江东,既要与荆州刘表势力对抗,还要提防野心日益膨胀的曹孟德。”孙策开始嘱咐道,“我江东虽然猛将如云,但是却没有一人之武艺能与先生想比,更别说才智了。所以,我想请先生答应我,万一将来江东面临危机,还望先生一定要出手相助。如此,我孙策感激不尽了。”

    易小川明白孙策这是什么意思,孙策的意思很简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可以不跟我混,但是只要我有事,你一定要来帮忙。

    “好,孙兄,我答应你。”易小川郑重地点点头,“将来只要江东有我需要帮忙的地方,我一定尽力。”

    听到易小川这样说,孙策放心的点了点头,“听到先生这个回答,我孙策就是死,也放心了。”

    “孙兄,千万不要这样说,”易小川安抚道,“你现在要好好休息,保存体力。”

    孙策没有说什么,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从自己负伤以来一直在身边陪伴、自己的妻子——大乔。

    “大乔,”孙策看着大乔,虚弱的叫道。

    “夫君,”听自己的夫君喊自己,大乔赶紧起身来到床边。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有眼色的人,他们知道,这是孙策要对自己的爱妻交代后事了。于是,易小川、太夫人、孙权以及所有的下人,都悄悄地下去了。

    “大乔,”孙策深情地看着大乔,“ 如今我的伤势已此,大限已到,不能跟你白头偕老,走完以后的路了。”

    “夫君,你不要这样说,”大乔赶紧出言抚慰道,“你还会站起来的。还会驰骋沙场,别忘了,你的江东大业还没完成呢。”

    孙策微笑着摇了摇头,“我亦已如此,谈何大业?”说到这里,孙策的眼中闪现一丝遗憾之色,“想我少年起兵,数年间就占据了江东。现在,我却要先离江东而去。我心痛啊,咳咳咳······,”说到最后,孙策又因为激动和愤怒而剧烈的咳嗽起来。

    “不!夫君,你不会倒下的,不会!”大乔看着孙策这样,急忙说道。

    “这一切都是命啊!”孙策不禁感慨道,“只是绍儿现在年纪太小,难成大业。【注:孙绍是大乔为孙策生的儿子】我已经将江东托付给了权弟。你记住,以后要以江东大局为重。因为,江东就是我的生命。”

    大乔郑重地点点头,“大乔记住了,大乔定以江东大局为重。”

    “我现在就要离去了,怎么能躺在床榻之上而死呢?”说着,孙策费力地想要站起来,“来,扶我起来。”

    “夫君,你现在受了重伤,不能······,”大乔试图出言阻止。

    “扶我起来!”孙策大声喊道。

    没办法,夫妻这么长时间,孙策的脾气大乔自然是明白的,只能伸手扶孙策起来。

    就这样,孙策坐了起来,深情地看着大乔,二人四目相对。

    “大乔,你随我多年,百般体恤,知己如妻。我孙策,可以含笑九泉了。”孙策动容地说道。

    大乔眼含泪水,“若有来世,大乔,还愿意做夫君的妻子。”

    听大乔这么说,孙策会心的笑了笑,随后缓缓地伸出手去,试图擦去大乔脸上的泪水。

    然而,还没等孙策碰到,手臂就无力的垂了下去,整个人也直直的躺在了床上。

    一代小霸王孙策孙伯符,就这样倒了下去。

    “夫君!夫君!······”见孙策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大乔伏在孙策身上,伤心的嚎啕大哭。

    听见大乔如此叫喊,在外面的易小川、太夫人、孙权当即快步走了进来。

    “儿啊!!”太夫人叫喊着。

    “哥!”孙权也奔了过去。

    而易小川,则是站在门口,闭上了双眼,流下一滴伤心泪。

    易小川知道历史上的孙策就是在行猎中被仇家射杀,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具体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如果自己知道的话,或许就会······。唉,如今孙策的死亡再次验证了那个道理,,历史就是历史,自己是无法改变的。

    两天后。

    原本来说,易小川来到江东,那肯定会被奉为座上宾。为何?你想啊,易小川几乎和江东的高层领导全部有交情,而且交情还不浅。且不说已经死去的江东之主孙策,剩下的这些,太夫人,易小川为她治过病;周瑜,多次帮忙,最典型的莫过于以一人之力收服甘宁;孙权,易小川多年前就提点过他;孙尚香,易小川救过她的命。

    所以来说,本来易小川能够在江东得到很大的礼遇的。不过这次,却不是这样。原因也很简单,现在江东上下都沉浸在巨大的伤痛之中,江东的文武也在积极筹备孙策的后事,所以来说,易小川自然受了冷落。

    不过这些,易小川并不在乎。

    这天晚上,易小川正在驿馆歇息。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为什么婉儿和孙尚香没有前来看望易小川呢?按说易小川到了江东,这两个女子应该登场啊。

    这里,我来一个个给大家解释。

    首先说婉儿,婉儿和易小川的关系非同一般是不错,但是现在的婉儿已经嫁为**,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已经不能像原来那样想去哪去哪了。也许你对古代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你应该知道古代对女子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这些话都是古代女子很鲜明的写照。因此可以说,在本书里面,曹无双是唯一一个标准的古代女子。而婉儿、孙尚香、玉灵、黄月英等,这些都可以算是另类了。

    再说孙尚香,我们知道,孙尚香心里是喜欢易小川。她如果要见易小川,无非是想看看自己喜欢的人。但是现在,自己的哥哥死了,你想她还有心思谈情说爱吗?所以,易小川来了江东两天,孙尚香并没有前来看他。

    至于周瑜,他现在应该是江东最忙的人了。为何?他原本就是江东的二把手,掌管江东水师。现在孙策突然离世,他既要稳定军心,还要筹备孙策的后事。所以,周瑜把易小川安排在了驿馆,想着忙过这一阵再来看他。

    其实,易小川也是想在江东多待几天的。虽然自己和孙策之间有过不愉快,但更多的则是友善和情义。别忘了,易小川和孙策可是相互救过彼此性命的。

    易小川原本打算等孙策入土为安之后再另行打算,不过事与愿违,这不,自己的事又来了。

    就在易小川坐在院中思索事情的时候,忽然,一只信鸽飞了过来。

    易小川伸出手去,那信鸽立刻便落在易小川手里。易小川解开了绑在信鸽腿上的信筒,打开上面的字条一看,顿时大惊。

    “小川,急事,速归。老崔。”

    这是老崔给自己的信,虽然只有寥寥八个字,但是字数越少事情就越急。

    “急事,”易小川开始琢磨开了,“会有什么急事呢?”山上只有崔文子和玉灵两人,老崔不会出事,毕竟他在那里生活了那么多年。不是老崔,那就是玉灵了,玉灵能出什么事呢?难道,是她的开颅手术又造成了其他的后遗症?或者是,她脑内的嗜血虫没有清理干净?还是······

    易小川越想越乱,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速速回去看看。想到这里,易小川立刻去屋里收拾东西了。

    翌日清晨。

    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马蹄声,一女子骑着马匹来到驿馆门前,翻身下马。

    还是熟悉的容颜,还是熟悉的举止。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孙尚香。

    易小川来这里已经三天了,所以孙尚香还是决定过来看看。

    再看此刻的孙尚香,气质与之前完全不同,之前的孙尚香虽然英气勃发,颇有巾帼英雄的风范,但毕竟年纪太小,固属小女孩的青涩还是掩饰不住的。但是现在则完全不同了,转眼之间,两年时间已过,在这两年里,孙尚香除了坚持习武强身之外,剩下的便是读书学习。现在的孙尚香,对琴棋书画不能说是精通,但都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孙尚香,那气质当然有了质的改变。

    “拜见小姐。”见孙尚香前来,驿站门口的侍卫立刻参拜道。

    “易公子起来了吗?”孙尚香问道。

    “回小姐,易先生昨天晚上就已经离去了。”那侍卫说道。

    “什么?”孙尚香感到很意外,“易公子走了?”

    “不错,”那侍卫答道,“易先生昨天似乎有什么急事,当天晚上就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孙尚香心里顿时一阵失落。

    为了加快剧情的发展,孙策的丧事我们不多加详述,易小川赶往长白山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好交代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曹孟德这边。

    说明一下,现在刘备得了诸葛亮,曹孟德发兵到了荆州,孙权接管了江东。可以说,这三个巨头之间的争斗,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日,曹孟德临时居所大堂之上。

    “丞相,”谋士程昱说道,“据我们前去荆州打探情报的哨兵来报,如今的刘表已经病入膏肓,三日不曾进食一粒,由此看来,刘表已经活不过两个月了。”

    “哈哈哈,”曹孟德听后大笑,“前不久,曾在江东不可一世的小霸王孙策死了,现在,刘表又不行了。你们说说,这些人怎么就这么心急呢?为何不等等我呢?”

    “哈哈哈······,”听曹孟德这样说,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丞相,”大将曹仁站了出来,“在末将看来,这是上天眷顾丞相,欲助丞相成就霸业。凡是胆敢阻挡丞相大业的,都将不得好死!”

    “说得好!!”曹孟德当今站了起来,“哈哈哈,一统天下,我是势在必得,任何人都不得阻拦。”说到这里,曹孟德回到位上。

    “夏侯惇!”曹孟德高声命令道。

    “末将在!”猛将夏侯惇站了出来。

    “我命你,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攻打新野。”曹孟德命令道,“刘备,始终是我的心头大患,现在诸葛亮又做了他的军师,此人更是不得不除。”

    “丞相请放心,”夏侯惇一脸的自信,“刘备手下虽然有关张赵三位猛将,但是其城小兵少,粮草更是不足。末将此次前去,定要以雷霆万钧之势,荡平新野,斩下刘备的首级!”

    “好!说得好!”曹孟德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元让啊,关羽张飞勇猛,你既然知道,就不要与他们正面交锋,以免吃亏啊!”

    “多谢丞相关心,末将知道了。”说着,夏侯惇就下去准备了。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曹孟德不是对刘备恨之入骨吗?怎么会派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将领前去攻打刘备呢?为何不是曹仁、许褚这些猛将呢?

    如果你是因为第一次听到“夏侯惇”这个名字而觉得他不禁事的话,那么我可要向你先普及一下了。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看了一下夏侯惇的简历,应该知道此人地位不低了吧。如此介绍夏侯惇没有别的意思,一是向大家普及一下知识,二来是想让大家明白,曹孟德派夏侯惇前去打刘备,那绝对是把刘备当做一个人物看的。

    “曹仁,”曹孟德喊道。

    “末将在!“”大将曹仁站了出来。

    “我现在令你,即刻下去整顿三军,让将士们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只要刘表一死,我要趁着荆州上下不一心之际,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荆州。”曹孟德高声说道。

    “丞相是要亲征?”曹仁问道。

    “哈哈哈,”曹孟德大笑,“当然。自从灭了袁绍之后,我好久没有亲自上场督战了。这心里,是难忍的很哪!哈哈哈······,”

    “是,末将领命。”说着,曹仁下去了。

    “丞相,”这时,大将许褚站了出来,“马上就要开战了,可是司马公子还不知情,末将是不是要前去告知他一声,做好开拔的准备?”

    曹孟德听此话之后摆了摆手,“现在仲达有十分紧要的事情在办,所以他会留在这里,不跟我们前去了。你们呢,也不要前去打扰他。”

    现在司马懿正在研究官篆,因此,曹孟德对他是相当的保护。

    “是,末将明白。”

    就在这时,一甲士快步跑了上来。

    “禀丞相,八小姐已经到了。”

    “无双到通化城了?”曹孟德虽然知道曹无双要来,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她现在在哪?”

    “回丞相,按照丞相之前的吩咐,已经将八小姐安排在星苑居住了。”那甲士答道。

    “很好,”曹孟德点点头,“走,备轿。”

    说着,曹孟德大步出去了。

    “臣等恭送丞相。”众人知道曹孟德对曹无双甚是宠爱,赶紧恭送道。

    星苑。

    “老爷就是宠爱小姐,”秋红一边陪着曹无双在星苑的花园里走动一边说道,“这里的景致设施,可都是和许昌的小姐府相差无几。看来是老爷怕小姐住不惯,特意让人下人这么做的。”

    时隔两年了,我们的标准古典美女曹无双终于再次出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再看如今的曹无双,除了变得更加漂亮之外,还有一点最明显的,恐怕就是缠绕在自己脸上淡淡的忧伤了吧。没办法,我们都知道,情伤是最难愈合的。曹无双曾今被易小川伤的那么重,已经很难痊愈了。

    “其实父亲大可不必这样的,”曹无双说道,“我并非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娇弱,我在哪里都会适应的。”

    “双儿!双儿!”就在这时,曹孟德迈着快步走了过来。

    “无双拜见父亲,”见到曹孟德,曹无双欠身施礼道,“父亲近来可好?”

    “好好好,”曹孟德笑着答道,摆了摆手,秋红便下去了。“双儿啊,一个月前你说你要来为父这里看看,我答应了。谁料你竟然来的这么快?原本二十多天的路程,你这只用了半个月吧?”

    曹无双微笑着点了点头,“无双这不是心里牵挂父亲吗?所以就一路抓紧赶来了。”

    “哈哈哈,”曹孟德大笑,“好啊,好啊。为父一人在这里甚是孤单,如今有你陪我,我也就不再是孤家寡人了。”

    说着,曹孟德和曹无双来到亭中的石桌旁坐下。

    曹无双斟了一杯茶递了过去,“父亲,请喝茶。”

    “好,”曹孟德接过茶,在嘴边轻抿了一口。

    “父亲,无双听说,七个月前,父亲又和易公子交手了?”曹无双轻轻地问道。

    “哈哈哈,”曹孟德放下手中的茶盏,爽朗的笑了笑,“双儿啊,我就知道,你这次来,可不是只为来看我这么简单。看来,在你心里,还是忘不了易小川啊。”

    曹孟德说的如此直白,曹无双不禁红了脸颊,“父亲,不是你说的那样的,其实······,”

    “双儿啊,”曹孟德打断道,“在为父面前,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喜欢一个人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更何况,易小川如此优秀,自古美女爱英雄,这本来就很正常。只不过······,”

    说到这里,曹孟德顿了一下,没有再往下说了。

    “只不过什么?”曹无双赶紧问道。

    “唉——,”曹孟德叹了一口气,随后看着曹无双,“双儿啊,我劝你还是忘了易小川吧。这样,你也能过得开心点。”

    “为什么?”曹无双听曹孟德这样一说感到很意外,难免自己不会多想,“父亲,易公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他是不是······,”曹无双还以为易小川有什么意外了呢?由此可以看出,曹无双对易小川,那真的是真爱。

    “没有没有,”见曹无双理解错了,曹孟德赶紧摆手,“易小川好得很,我想告诉你的是,他已经有心上人了。”

    听曹孟德这么一说,曹无双顿时低下了头,“这一点,女儿早就知道了。”

    “女儿啊,易小川已经有心上人了,说不定他也已经成亲了,有了家室,甚是有了自己的儿女。这些,你都没有想过吗?”曹孟德问道。

    曹无双抬起头来,面带微笑,“父亲,这些无双都已经想过。两年前,我全心全力照顾易公子两个月,可最终换来的却是他的不辞而别。那时,女儿真的是很伤心。之后的一年,我一直都是浑浑噩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躺在床上以泪洗面度过。说真的,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儿真的想彻底忘了易小川这个人,从新回到我之前的生活。可是,女儿发现,我已经回不去了。自我和易公子初见的那时起,我的生活就彻底的完全的改变,再也回不去了。这次女儿下定决心前来找寻易公子,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女儿此生认定了易公子,即便他有了妻室,我也不在乎。做不了他的正室,我可以给他做妾。哪怕连妾也做不了,只要能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女儿也就心满意足了。”

    曹孟德点点头,“双儿啊,看来,你真的是长大了,什么也都想的清楚了。那你能不能告诉为父,你这次前来,究竟是如何打算的呢?”

    “我要见易公子。”曹无双坚定地说道。

    “可是,易小川行踪飘忽不定,就连为父也找不到他,你一个弱女子,又怎么能见到他呢?”曹孟德问道。

    “女儿相信,只要跟在父亲身边,就一定能见到他。”曹无双肯定的说道。

    “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呢?”曹孟德有点不解。

    “父亲,你这次挥军南下,是不是要夺荆州、攻江东?”曹无双问道。

    “不错。”

    “这就行了,”曹无双不愧是才女,看待和分析事情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易公子和荆州的刘备、江东的孙权都有很深的交情,父亲这次出兵攻打他二人,我想,凭易公子的性格,他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双儿啊,你真的长大了,”曹孟德不禁感慨道,“看来这两年来,你的确成熟不少啊!”

    曹无双微微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这一日,诸葛亮和刘备正在营帐内谈论兵法。

    就在二人相谈甚欢之时,一甲士快步来到帐中。

    “报主公、军师,曹孟德任命上将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向我们这里杀来了。”

    刘备和诸葛亮听此,当即站了起来。这时,刘备目光停留在了诸葛亮身上,意思很明显,这是要让诸葛亮出主意。

    “他们现在到哪了?”诸葛亮不慌不忙的问道。

    “回军师,敌军已经抵达博望城,正窥伺新野。”那甲士答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一脸的自信,“果然不出我所料,即刻传令所有文官将士,前来这里听令。”

    “是,说着,那甲士立刻下去办了。

    “孔明啊,你可有什么破敌良策了?”十万大军前来,这可不是小数目,所以刘备还是有点担心的。

    “主公勿忧,”诸葛亮还是一脸的自信,“夏侯惇虽然勇猛,带的兵士虽多,但是多半都是骄兵。常言道,骄兵必败,主公放心,待我略施小计,即可将其击退。”

    听到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备心里当即便放心许多。

    “孔明啊,你来军中已有数月了,今日一战,是你做军师以来的第一战,你须在此战中建立威望,方能镇住文武官员啊!”刘备叮嘱道。

    “这个我明白,”诸葛亮说道,“主公身边的人对在下也算十分客气,只是关羽、张飞二将,可能是本事大脾气也大的缘故吧,在下总是觉得······,”

    听诸葛亮这口气,刘备立刻就明白诸葛亮想说什么,赶紧解释道,“我这两个弟弟脾气是大了些,但是心肠并不坏。他们可能是觉得先生年纪尚小,不足以指挥他们,所以有时对先生的态度稍稍傲慢了些。这一点,还请先生不要放在心上。”

    诸葛亮笑了笑,“这个我明白,在下有一事,请主公将佩剑、兵符借我十日。否则,我可使不动这两位将军。”

    刘备听此,立刻起身将案上的兵符捧在手上,递向诸葛亮。

    “孔明,十日够吗?”

    “足够。”诸葛亮答道。

    “好,”刘备说道,“孔明啊,你须谨记,兵符剑印都在你手上,我也得听令。”

    诸葛亮躬身一拜,“主公放心。”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所有的文武官员全部集结完毕,来到帐中。

    “拜见主公。”众人躬身行礼。

    这时,众人才发现,诸葛亮坐在最中间的位置,面前放着兵符剑印。而刘备,则是坐在孔明的旁边。

    看着众人,刘备一脸严肃地说道,“曹军来犯,大战在即。诸将定要尊奉军师军令,违者依法从事。”

    “是,”众人答应道。

    刘备望向诸葛亮,“军师,请用兵吧。”

    诸葛亮看着众人,不慌不忙的说道,“曹兵进军,必须路经博望坡。博望其左有山,名曰豫山。其右有林,名曰安林。山洼林间,皆可伏兵。关羽听令!”

    关羽看了看诸葛亮,随后站了出来。

    “你引一千劲旅前往豫山埋伏,待曹军至,必须放他们过。其粮草辎重,定在军后。待见南面火起,你即率军杀出。交战之时,不可贪恋斩获。首先焚烧尽粮草,其火也可阻断曹军的退路。”

    “知道了,”关羽淡淡的答道,随后退到一旁。

    “张飞听令!”诸葛亮再命令道。

    张飞站了出来,不过和关羽一样,什么也没说。

    “着你引一千劲旅,在安林之后埋伏,待见南面火起,即率军杀出,直奔博望城。”诸葛亮命令道。

    “你刚才不是说曹军在博望坡吗?你叫我进城干什么?”张飞挑刺道,“真是前言不搭后语。”

    诸葛亮微微一笑,“博望坡是曹军进军之地,博望城则是曹军驻军之所。其粮草军械,必囤于城中,令你纵火焚烧。”

    “领命,”张飞的语气也是淡淡的。听得出来,对于诸葛亮的分析,他还是不那么相信的。

    “关平听令!”诸葛亮命令道。

    “末将在!”这时,从帐下走上来一青年将领。关平,听着怎么这么像关羽的儿子啊?还真让你说着了,关平的确是关羽的儿子,不过是义子而已。既然写到这里,那就像大家普及一下。《三国演义》中,关平是关羽在战乱中所收之义子,亲父名为关定,有一亲兄名为关宁。首次登场于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君臣聚义〉,当时关羽刚脱离曹军,千里寻兄,会合张飞后便与身在冀州的刘备联络,双方行至河北界首,于关定庄院内兄弟重逢。关定欲使年仅十八岁的次子关平跟随关羽同行,刘备便主张让关羽与关平结为义父子。自此后关平随侍在关羽身边,一生东征西讨。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非常活跃,而且形象鲜明。他武勇过人,不逊乃父,曾跟随刘备出征西川,立下战功,后来又与曹魏猛将庞德大战三十回合,彼此不分胜负;性格方面,关平冷静沉着,数次劝阻其父冲动之举(如于荆州想杀害吴国来使诸葛瑾、要单刀远赴鲁肃的宴会、强要于阵前亲讨庞德、徐晃等魏将),后来关羽与庞德大战,遭到冷箭暗算,幸得关平眼快出言提示,更纵马出阵接应,关羽方保无虞。

    所以说来,关平还算一个猛将。当然了,跟他的父亲关羽想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你率领五百将士,携带引火之物,在博望城后等候,待张飞军至,即可纵火。”诸葛亮命令道。

    “领命!”说着关平也退下了。

    “糜芳听令!”

    “在,”文官糜芳站了出来。

    “你速去樊城,召回赵云,令其率兵为前部,和曹军交战之时,只许败,不许胜。”诸葛亮命令道。

    “遵命。”糜芳退下了。

    这时,诸葛亮侧脸望向一直坐于自己一旁的刘备,“主公。”

    刘备明白诸葛亮的意思,立刻站了起来,来到堂下,躬身抱拳。

    “刘备在。”

    见大哥刘备如此认真严肃,一旁的关羽和张飞不禁相互看了看,彼此心照不宣。

    “请主公率领三千铁骑督战,并担任后援。”

    “遵命。”刘备大声答道。如此响亮的声音,自然是喊给自己的两位兄弟听的。那意思很明显,我都得听诸葛亮的,何况你们呢?

    “众位将军,按照我刚才的分派,速速行事!”诸葛亮最后督促道。

    “是,”说着,所有人下去行事了。

    “二哥,”一边走着张飞一边问道,“难道,我们真的要听这个孔明的?”

    “难道你没看见吗?”关羽说道,“大哥将兵符剑印都交给了他,就连大哥也得听他的。我们先按照他说的去做,如果不应验,回来再算帐。”

    “也罢,”张飞说道。

    诸葛亮这边的战事我们先放到一边,让我们将镜头一转,看看易小川这边。

    话说易小川接到崔文子的信后,马不停蹄地赶到长白山。以最快的速度登上山去去,直奔崔文子的住处。

    崔文子老远就看见了易小川,赶紧出门相迎。

    “老崔!!”易小川喊道。

    “小川,你回来了!”崔文子招呼道。

    “老崔,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易小川一脸的焦急,随后,易小川觉得有点不对劲,“玉灵呢?”

    “小川呐,我找你回来就是因为玉灵的事啊。”崔文子说道。

    果然不出易小川所料,当真是玉灵出事了。

    “老崔,玉灵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易小川赶紧问道。

    “玉灵姑娘她,她不见了。”崔文子说道。

    “什么?”易小川几乎想到了有关玉灵出事的所有情况,甚至是死亡,可独独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见了?怎么会这样呢?她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会不见了呢?”

    “是啊,我也纳闷啊,”崔文子说道,“你说玉灵姑娘虽然失忆了,可是毕竟也在山上和我们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按照道理来说,她不会走丢的啊!”

    “玉灵是什么时候不见的?”易小川问道。

    “二十天前,”崔文子答道,“我在附近找了她两天两夜,可是一点踪迹都没有。所以我在想,小川,她会不会一人下山去了?”

    易小川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不会的,玉灵什么都不记得了。我跟她说过,我们都是孤儿,在山下没有一个亲人。她也跟我说过,此生只愿意和我在山上度过,她不会下山的。”说到这里,易小川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对了,老崔,我离开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玉灵有没有吵着要下山去找我?”

    崔文子想了想,随后答道,“好像没有,自从你走后,玉灵平常就是在这一带玩耍,并没有说要吵着去山下找你啊。”

    “这就奇怪了,”易小川不禁说道,“在山上的时候,玉灵一直粘着我。我这一走这么长时间她也没吵着要去找我,这不符合常理啊!”

    听易小川这么一分析,崔文子忽然问道、

    “小川,你说,玉灵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失忆?”

    “你说什么?”易小川看着崔文子,“没有失忆?”

    “不错,”崔文子认真说道,“当初玉灵在我开颅之后失忆我就感觉很奇怪,按照道理来讲,我的开颅对她的大脑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创伤,以至于失忆。所以当时我想,玉灵姑娘的失忆只是暂时的。但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的记忆还没有恢复。我见她失忆后跟你在一起很快乐,也就没有多想了。认为这就是天意吧,是老天将一个活生生的玉漱送到你身边。不过这次玉灵突然不见了,不禁又勾起我对这件事的怀疑。小川,你说玉灵会不会故意装失忆,其实是为了离开这里呢?”

    听崔文子这么一说,易小川忽然想到了什么。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玉灵肯定是去山下找曹孟德报仇了。

    不过,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易小川不想这么轻易的下结论。

    “老崔,我现在去附近找一找,你去看看,当初我让你藏起来的长蛇剑还在不在。”易小川说道。

    “好,”说着,易小川和崔文子各自行事去了。

    “玉漱!玉漱!······,”易小川一边四处寻找,一边高声喊着。

    来到一山洞前,易小川想都没想就进去找寻了。然而,这山洞并不大,一眼望到头,什么也没有。就在易小川倍感失望准本离去的时候,忽然,他的目光被那山洞墙壁上那一道道划痕给吸引住了。

    易小川来到墙壁边,伸手摸了摸那些划痕,脑子里忽然闪现玉灵持剑在这里练功的画面。对于精通兵器的易小川来说,他一眼就看出这墙上的划痕是利剑所致。就在那一刻,易小川突然明白了。原来,玉灵真的不是失忆,而是故意伪装的!她利用自己离开的这些日子苦练武功,为的就是下山找曹孟德报仇!

    想到这里,易小川赶紧往回赶去。这一切的推测都顺理成章,那么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回去找崔文子确认。

    当初易小川将玉灵带到山上治伤的时候,曾把玉灵的贴身武器长蛇剑交给了崔文子,让他藏了起来。

    “老崔,”易小川赶到屋舍赶紧问道,“长蛇剑还在吗?”

    崔文子摇摇头,“小川啊,现在看来,玉灵姑娘是早就计划好了。她一定知道你不准让她下山报仇,所以才会故意装失忆来减轻你的戒备之心啊!”

    易小川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狠狠地拍了一下一桌子,“我真的是太大意了!我应该早就想到这些的!”

    “小川啊,玉灵的仇家究竟是谁啊?”崔文子之前不感兴趣,可是现在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自己不得不管了,“玉灵姑娘的武艺如何啊?她能斗得过这位仇家吗?”

    “玉灵的武艺是很厉害,”易小川说道,“不过就凭她一人之力,是万万斗不过一朝丞相的。”

    “什么?丞相?”崔文子听后感到很惊讶,“玉灵一个姑娘家,怎么会跟当朝丞相接下这么深的仇怨呢?”

    “老崔,”易小川站了起来,“我现在没有时间跟你解释这么多了,我必须马上下去把她找回来。要不然,玉灵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那你知道在哪里找玉灵姑娘吗?”崔文子问道。

    易小川点点头,“老崔,我走了,你一个人在山上要保重。”

    崔文子看着易小川,重重地点了点头,“小川啊,等找到玉灵姑娘,可一定要回来啊。”

    让我们将镜头一转,看看诸葛亮这边,别忘了,他们这里可还是有一场仗要打呢。

    此刻的诸葛亮,正在新野城的一河边悠然自得的垂钓。一旁的童子阿三,正在那里陪同着。

    今天的运气真好,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诸葛亮已经钓了二十多条大大小小的野鱼了。

    又是一条一斤多重的大鲫鱼上钩了,阿三一边拿来篓子,一边笑着说道,“先生今天运气这么好,看来今天这一战我军定然大胜啊。”

    诸葛亮也是一脸的笑意,“大胜是必然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来这里钓这么多鱼了。”

    “先生是想用这些鱼来做庆功宴犒劳各位将军吗?”阿三问道。

    “不愧是跟了我多年啊,阿三,”诸葛亮笑着看着阿三,“我的这点心思都让你琢磨透了。好了,”说着诸葛亮收起了鱼竿,“我算着,现在各位将军也都应该都得胜而归了。走吧,阿三,可别让各位将军等的急了。”

    说着,诸葛亮和童子阿三向新野城主帅大营返去。

    主帅营外,早已经胜利归来的关羽和张飞正站在营前四处张望,他们要等的和要找的,正是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这初出茅庐的第一战,可谓是大败曹军。夏侯惇所带来的十万大军,被诸葛亮化腐朽为神奇的指挥打得是大败而归。这一战的具体情形我就不多加详述了,一来是因为诸葛亮在下令的时候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而实际情况跟诸葛亮所料的是一模一样。二来也是为了加快剧情的发展,我想此刻的读者更想知道的应该是玉灵的下落以及曹孟德的动向。所以像这样的战役,我们就不多加叙说了。不过喜欢战争的读者朋友也不要失望,后面的战争,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看见军师诸葛亮向这边走来,关羽和张飞赶紧笑着迎了上去。

    “先生,”一向傲慢的关羽这次终于心悦诚服地对诸葛亮抱了抱拳,一脸的笑意。

    “军师啊,你回来了,俺张飞可是在这里等你好久了。”张飞也是满嘴的客气。

    “二位将军辛苦了,”诸葛亮笑着抱拳回礼道。

    “先生真乃天人啊,用兵如神,”关羽是赞不绝口啊,“关某此次出战,所到之处,曹军正像先生所料的那样,就连出入也是分毫不差。 关某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先生,俺张飞在这里先向先生赔个不是了,”张飞接着说道,“我这回是杀敌两千,破敌上万哪,这可都要拜先生之功啊。”说着,张飞又拜了拜。

    诸葛亮笑了笑,“在下为了让二位将军听令,不得不借用主公印剑,来震慑二位将军的虎威,得罪,得罪!”说着,诸葛亮也冲他们歉意的抱了抱拳。

    “岂敢,岂敢,”关羽赶紧回礼说道。

    “在下虽僭为军师,却才智薄弱,今后,还盼二位将军多多照应。”诸葛亮赶紧车热打铁和关羽、张飞这两员大将搞好关系。

    “先生放心,”张飞拍着胸脯说道,“以后军师但有军令,俺张飞是无有不遵呐!”

    “将军如此说,在下心里甚为感激。”诸葛亮笑着说道,“对了,”诸葛亮好像想起什么似的,“我已令简雍备好庆功酒宴,这里还有我刚刚钓上来的一些鲜鱼,”说着,诸葛亮指了指阿三手里提着的鱼篓里的鱼,“两位将军刚刚激战一场,怕是累了。走!我为二位将军接风洗尘去!”

    听到有酒喝,张飞当即来了精神,“先生,走。”

    就这样,从此之后,关羽和张飞再也没有对诸葛亮冷眼相看了。而诸葛亮也因为这一战,成功地在诸位将领心中奠定了地位。

    俗话说,几家欢喜几家愁,这话是一点都不假。让我们将镜头一转,看看曹孟德这一边。

    “丞相,以上就是此次战役的全部情况,”只见夏侯惇跪在地上,灰头土脸的说完了自己的这次攻打新野的全部经过,“丞相,此次责任全部都在末将身上,末将恳请丞相重罚!”说着,夏侯惇伏倒在地,请求处罚。

    曹孟德看着跪在下面的夏侯惇,眨了眨小眼睛,沉默片刻,随后淡淡地说道,“算了吧,元让,你起来吧。”

    听曹孟德这样一说,夏侯惇当即抬起头以来,一脸的惊异,“丞相,难道你不处罚末将吗?”

    “事已至此,就算是杀了你又有什么用呢?”曹孟德站了起来,缓缓地说道,“更何况,这一次的失败,也不能全都怪在你的身上。起来吧!”曹孟德抬了抬手。

    “谢丞相!”夏侯惇立刻站了起来,退到一旁。

    “你们都听着,”曹孟德对着两边的文官武将说道,“诸葛亮这个人,足智多谋,精通兵法,此人不可小觑。新野小城,刘备的驻军连三万都不到。但是诸葛亮,却能够在双方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大败我军,由此足以可见此人之智。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希望你们能从此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决不能重蹈覆辙!”

    “谨记丞相教诲。”众人一齐答道。

    “曹仁!”曹孟德喊道。

    “末将在!”

    “现在三军整顿如何?”曹孟德问道。

    “回丞相,现在我路五十万大军已经全部集结完毕,后续粮草也会在三日后全部抵达。”曹仁说道,“所以丞相,我们现在可以随时开战。”

    “很好,”曹孟德一脸坚定地说道,“传令下去,五天之后,全军开拔,攻打荆州。”

    “遵命!”所有的文武官员一起说道。

    第二天的晚上。此刻,已经是凌晨一点左右。曹孟德临时居所。曹孟德卧室。

    卧室房顶之上,只见一白衣女子悄悄地揭开一片瓦片,向下面望去。

    这个女子是谁,我想不用我说大家应该也能猜得到吧。不错,此人正是玉灵,前来刺杀曹孟德的玉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了。还记得当初玉灵在山上所听到的易小川和崔文子之间的对话吗?

    【玉灵的回忆】

    床边,易小川正在喂玉灵喝药汤,当然,药汤和往常一样,里面放的有催人睡眠的昏睡药,为的就是防止玉灵头痛起来痛不欲生。

    看着玉灵的双眼渐渐闭上,整个人陷入了昏睡状态,易小川将被子为玉灵掖好之后,随后出去了。

    来到石桌旁,老崔在那里已经等自己很久了。

    “玉灵姑娘睡了?”崔文子问道。

    易小川点了点头,随即端起面前的茶盏向嘴边送去。

    屋内,玉灵突然睁开了双眼,随后用手在自己的咽喉下方一戳,立刻将药汤吐了出来。接着,玉灵小心翼翼地来到门边,侧耳聆听易小川和崔文子的对话。

    ······

    “老崔,你那个石桥我还没有给它沉下去呢。你告诉我,怎么沉下去,我得赶快把它放下去。”

    “这么着急干嘛?”老崔说道,“这大冬天的,没有人会上这来的,不急,不急。”

    “不行,”易小川说道,“你是不知道,玉灵一心想要找曹孟德报仇,可是我不允许,你说她万一下山去复仇了怎么办?”

    屋内的玉灵听易小川这样一说,心里顿时一动。自己就知道,易小川是不会让自己去复仇的。

    【玉灵回忆完毕】

    所以说那时起玉灵就知道,如果崔文子的开颅成功,自己痊愈的话,那么易小川也不会让自己下山报仇的。所以,玉灵假装自己失忆。其实,玉灵这样做,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降低易小川戒备心从而趁机离去,但是更多的,则是想以另外一个身份和易小川相处。
  http://www.xshuquge.net/txt/14334/34952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