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再续神话缘 >166 舌战群儒 小川落难
加入书架

166 舌战群儒 小川落难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wed jun 17 20:17:13 cst 2015

    只见此刻的玉灵,脸上是血肉模糊,不知道被划了多少刀,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就像《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那位被周芷若破相的蛛儿一样。不!准确说来,比蛛儿更可怕!

    天哪!这司马懿实在太狠了,他居然把玉灵毁容了!这个打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啊!!?”刘备和刘琦见此,当即被吓了一跳。

    出现在眼前这个女子,整个脸部已经看不清了。如果说她还有脸的话,那么只能称之为血脸了。

    “曹孟德真是惨无人道!”刘琦当即说道,“居然连一个女子都不放过!”

    “快,公子!”刘备赶紧说道,“救人要紧,快传最好的大夫救治玉灵姑娘!”

    “来人啊!”刘琦当即喊道,“快找大夫!!”

    让我们将镜头一转,来看看诸葛亮这边。

    至于易小川,读者大可不必着急,如今的剧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接下来的每一个桥段都很关键,所以务必慢慢静下心来品读。

    我反复对大家说,赤壁之战以后该书就结束了。而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可是最大的两个主角。如果不是诸葛亮积极联络江东的话,孙刘联盟不可能达成。

    此刻,诸葛亮和鲁肃正坐船前往江东的船上。

    “孔明啊,虽然我积极主张孙刘两家联手抗曹,”船上,鲁肃对诸葛亮掏心掏肺的说道,“但是江东的群臣,却并非都像我这般思想啊。所以,请你见到我家主公之时,特别是在群臣集结的时候,万不可言曹孟德兵多将广啊!”

    诸葛亮听后,思虑了一番,随后微微一笑,“明白,明白。十指尚有尚有长短,何况江东群贤乎!”

    “不错,”说到这里,鲁肃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孔明啊,实不相瞒,我主孙权向来志向坚定,威武不屈,不惧曹孟德的淫威。自从得知曹孟德占领荆州以后,我主日夜思虑的就是如何抗曹,可是······,唉——,”说到最后,鲁肃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见鲁肃如此,聪明的诸葛亮就知道鲁肃这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没有对自己说。

    “子敬啊,”诸葛亮说道,“我此次前往江东是积极联络你主孙权的,江东的内部事务我了解不多,你要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可一定要告诉我啊!”

    “孔明啊,你可知道,在江东,我主公最信任的最倚重的是谁?”鲁肃问道。

    诸葛亮思虑一下,随即答道,“江东文臣之首属张昭,武将之首属周瑜。张昭是孙权的恩师,周瑜是孙权的义兄,我想,这两位应该是孙权最倚重的了。”

    鲁肃听后点点头,“孔明啊,看来你对江东还是很了解的。可是,你是否知道,在对待抗曹这件事上,他们两位又是什么态度呢?”

    听鲁肃如此一问,诸葛亮心里当场活动开了。隐隐的,诸葛亮似乎明白了什么。

    “张昭和周瑜都是最初跟随孙策征战江东,打下江东基业的。”诸葛亮答道,“周瑜此人,少年英才,胸有大志,血气方刚。江东又是他义兄孙策的基业,我想,周瑜应该是积极主张抗曹的吧?”

    鲁肃听后点了点头,“不错,我和周瑜交情甚好,他的心思,我都明白。在抗曹这件事上,他和他的将士都是坚定不移的。”

    听鲁肃这么一说,诸葛亮当即明白了鲁肃的意思。

    “听子敬兄的口气,想必张昭老先生主张投降曹孟德了?”诸葛亮问道。。

    “孔明啊,你当真是聪明绝顶,一点就透啊!”鲁肃说道,“实不相瞒,就在我来江夏的当天,张昭先生还劝我多劝劝主公,不要和曹孟德开战。为此,我主公很是为难。要知道,张昭先生是我主公的恩师,而且领袖江东文臣,颇有影响力。连他都有了这个心思,那原来心里想着投降但是不敢说的官员立刻就站在他这边了。孔明啊,实话告诉你,我江东现在的人心不齐。所以我才叮嘱你,见到我家主公以后,尤其是在群臣面前,万不可言曹孟德兵多将广啊!”

    诸葛亮思虑片刻,随后笑了笑,“明白,明白。”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一阵撞击声,好像是快船撞到了什么物体上。

    “是何声音?”鲁肃问道。

    这时,一甲士手里捧着一副竹简走了进来。

    “禀告大人,这是曹孟德的战书。”

    鲁肃接过竹简,随后挥了挥手,那甲士便下去了。

    诸葛亮示意鲁肃打开看看,鲁肃展开竹简,念了出来。

    “孤承皇命,奉天伐罪。旌旗所向,刘琮束手。荆襄九郡,望风来归。今统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足下会狩于江东,共擒拿刘备,永结盟好。盼足下顺天揖首,以免自误。”

    诸葛亮听后微微一笑,“好文章,气吞山河,雄视古今。”

    而鲁肃,则是一脸的忧虑。

    “这些战书顺流而下,江东的官民士卒,谁都可以取而观之。看来,江东的军心民心,都要为之大乱呐!孔明啊,现在我主的案头,还不知道堆积了多少像这样的竹筒子啊!”

    “子敬啊,你现在知道曹孟德厉害的地方了吧?”诸葛亮认真的说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就是他高人一等也是最可怕的一面。”

    说话间,快船已经到岸,岸上迎接诸葛亮的队伍已经恭候多时了。

    见主公来了,负责接待诸葛亮的官员上前躬身说道。

    “主公请孔明先生客馆歇息,明日相见。”

    诸葛亮听此,当即对着鲁肃拜了拜,“子敬兄,如此,在下先告辞了。”

    “请!”鲁肃回礼道。

    就这样,诸葛亮随着前来接待他的官员上车走了。

    而鲁肃,则是立刻前去向孙权报告了。

    不过,此刻的孙权,那可是相当的难受啊!

    正如之前鲁肃说的,此刻,在孙权的案上,曹孟德写给他的战书已经堆满。而在堂下,张昭正带着一般文臣站在那里。

    从孙权那凝重的脸色来看,情况恐怕是不太妙。

    鲁肃赶到这里的时候,孙权的目光正停留在曹孟德的战书上。

    “拜见主公。”鲁肃拜道。

    孙权抬眼看了看鲁肃,随后往一边摆了摆手,鲁肃明白孙权的意思,当即站到一边。

    孙权将目光转向张昭,“恩师,你继续说。”

    张昭拜了拜随后说道,“主公啊,有些话,也只有老臣敢言,旁人害怕得罪主公。”

    “但说无妨。”孙权说道。

    “如此,老臣便说了。”张昭直起身来,“曹孟德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之名,旌旗遮日,兵甲漫天。其将,大多来自北方或西域,悍勇无比;其卒,大多久经沙场,兵锋正劲头。其文臣谋士,大多胸有韬略,足智多谋。而我江东兵马,步骑、水师加在一块,不足十万。自先主公创业数十年来,江东将士所经历的最大一场战争就是与荆襄刘表交战且不分胜负,且不分胜负。而刘表的将士们,此次根本不敢于曹孟德交战,就已经开城献降了。”说到这里,张昭是一个劲的摇头。

    “综上所述,我江东军旅,非曹孟德之敌啊!”

    听张昭这么一说,孙权勉强笑了笑。

    “恩师啊,我们有一道长江天堑。”这是孙权在提醒张昭。

    “不错,”张昭点点头,“但曹孟德有百万雄师,足以投鞭断流。再者,我们刚刚从上江渔夫口中得知,曹孟德正在洞庭湖训练水军,日夜不停打造上千条战船,从他们伐运下来的龙骨判断,那些战船长二十丈,阔数丈,比我江东战船要宽大许多。”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何为龙骨。龙骨:是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它位于船的底部。在龙骨的上面有横过的船肋加固。船首和船尾,龙骨绕过艏柱。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中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代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欧洲船只于十九世纪初才开始采用这种龙骨结构,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听到这里,孙权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那,恩师的意思是——?”

    张昭低头长长叹了一口气,“唉——,”随后说道。

    “战,江东生灵涂炭;降,方可保境安民。”说到这里,张昭躬身请求道。

    “请主公率领江东六郡官员百姓,归顺朝廷,曹孟德必会授主公提领江东之位,让主公永镇东吴!只需按年向许昌缴纳税赋即可。因为,曹孟德所要的是,一统天下,成万载功名。他最不想看到的是,到处诸侯割据,群雄争霸,山河破碎。他也不想看到南北大军殊死交兵,致使尸堆如山、血漫长江。”

    张昭说完后,其它人也发表意见。

    “子布所言,是也。”

    “避战请降,合天意,顺民心。”

    见他们都这么说,让自己投降曹孟德,孙权将目光瞟向了立于一旁的鲁肃。那意思很明显,你快出来说说话,劝我不要降呗!

    不过,此刻的鲁肃好像魂游太空似的,双目无神,完全没看孙权。

    见鲁肃没有接自己的茬,孙权只好干笑了一下。

    “恩师和各位先生,先请回。此事,容我三思。”

    说着,孙权摆了摆手。

    见众人走后,孙权一脸怒容的望向鲁肃,指着鲁肃责怪道。

    “他们都劝我降,可你偏偏连一句话也没有!!!!”

    “主公啊,”鲁肃一脸的严肃郑重说道,“张昭他们主降,自有他们的道理。从他们的角度看,自然是该降的。因为他们归降以后,仍然可以治理州政,管理农桑,太平如旧,仍然不失为朝廷的命官。甚至,”说到这里,鲁肃顿了一下,上前走了一步,“甚至连在下也是可以降的。在下降了以后,可以弃官不做。在家摆弄些诗文笔墨,开门授徒,混个温饱不成问题。可是,”说到这里,鲁肃话锋一转。“主公啊,江东文武,人人可降。可是唯独主公你,是万万降不得的啊!”

    听鲁肃这么一说,孙权看着鲁肃,顿了顿,随即转过身去,郑重地问道。

    “为何我,就万万降不得?”

    “不久前,曹孟德在许昌,编织了一个黄金的笼子,灿烂无比啊!”鲁肃缓缓的说道,“这个笼子叫做朝廷,笼中关了一只鸟,名字叫‘天子’。不久后,曹孟德又把一只鸟关了进去,它的名字叫刘琮。如果主公归降,主公也会被曹孟德关进这只黄金的笼子。主公啊,你想想看,一只笼子同时关进去三只鸟,岂不是太挤了吗?”

    鲁肃的这番比喻,可谓是生动无比,令人警醒!

    听鲁肃这么一说,孙权心里当即一阵绞痛。

    “子敬啊,你的这番话,要把我的心都给刺穿了。”孙权感慨道。

    “完全可能,”鲁肃还是一脸的郑重,“因为,这是一句大实话。”

    让我们将镜头一转,来看看周瑜这边。

    此刻,周瑜正立于江边,甘宁、太史慈二位将军随于一旁,江东水师正在操练。

    “哼!!”看着曹孟德的战书,周瑜冷笑一声,“曹孟德不但好文采,也好计谋啊。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真是良苦用心!”

    “大都督,曹孟德下一步就要打我们江东的主意了,我们该怎么办?”甘宁问道。

    周瑜将战书一扔,看着众将,“你们觉得呢?”

    “末将死战不降!”甘宁一脸的坚定。

    “末将也是。”太史慈表态道。

    “好!!”周瑜欣慰地说道,“真不愧是我江东男儿!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会让曹孟德夺走我江东基业的。”

    “可是,”太史慈凝重地说道,“末将听闻,张昭等一班老臣可是力主降曹啊!我怕主公他——,”

    “不会,”周瑜明白太史慈想说什么,“主公虽然年轻,但是意志坚定,他是绝对不会降曹的。至于张昭他们,我明日便赶回去,只要我等拿出死战的决心,再言明我江东水师的实力。我相信,一定能坚定主公抗曹的决心。”

    “大都督,我听说,刘备那边派军师诸葛亮前来江东了,说是与我们联手抗曹。”甘宁说道。

    “不错,”周瑜点点头,“听说这个诸葛亮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而且他的妻子黄月英,还是易先生的干妹妹。”

    “易先生的干妹妹?”甘宁和太史慈听后都感到有点意外。

    周瑜笑了笑,“是啊,所以我在想,这是不是易先生在暗中助我江东,有意促进我们孙刘联盟?”

    “很有可能,”甘宁说道,“易先生义薄云天,多次相助我江东,此次见我江东有难,他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周瑜点点头,“所以,我现在很想一睹这位诸葛亮的风采。我想看一看,这位被称为【卧龙】的军师,究竟有多少才干。”

    周瑜现在心里还对诸葛亮充满敬意和好感,一来他是自己友方的军师,二来他是自己好友和恩人易小川的兄弟。可是,当周瑜发现诸葛亮就是当初自己因妒忌而一心要杀掉的【黄亮】之后,那态度可是三百六十度***啊!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我们暂且不提。

    让我们镜头一转,来看看另一处的景象。

    太夫人行宫。

    “母亲,我们江东,是不是马上就要打仗了?”孙尚香一边扶着太夫人在花园里散步,一边问道。

    “唉——,”太夫人近日也是在为这件事烦恼,“是啊,那曹孟德占领了荆州,下一个目标,就是我江东了。”

    “哥哥会和曹孟德开战吗?”孙尚香问道,“我们是曹孟德的对手吗?”

    “你大哥自然是不会将我江东基业拱手让给曹孟德的,就算打不过,也一定要打。”太夫人说道,“只是,现在江东不少的文臣都主张降曹,就连张老先生也这么劝权儿。我担心,你哥哥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啊!”

    孙尚香微微点了点头,“对了,母亲,我听说江夏那边派使者前来江东了。使者前来,是不是要联合我江东一起对抗曹孟德的呢?”

    太夫人点点头,“不错,曹孟德的大军要想开到江东,必须取道江夏,所以,江夏是我江东的一道坚实屏障。你哥哥他,正想联合江夏,一起抵御曹孟德。据说来使名为诸葛亮,字孔明,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对了,他还是易小川的弟弟呢。”

    “什么?”听到这句话,孙尚香当即来了兴趣,“易公子的弟弟?”

    “不错,”太夫人答道,“听说,诸葛亮的前不久娶的妻子名为黄月英,这个黄月英,就是易小川的干妹妹。如此算来,这个诸葛亮,不就是易小川的弟弟吗?”

    “易公子的弟弟,”孙尚香听此出神地喃喃自语道,“那他应该知道不少关于易公子的事情吧?”

    “香儿,你说什么?”太夫人看着跑神的孙尚香问道。、

    “噢,没,没什么,”孙尚香立刻从遐思中回来,“母亲,我扶你回去吧。”

    太夫人点点头,“香儿啊,这几日要是有时间,抽空去看看你哥哥吧。他毕竟年少,碰到这么大的事情心情难免烦躁,你多去和他说说话,替他排解一下。”

    “是,女儿知道了。”孙尚香答应道。

    其实,现在的孙尚香最想见的,就是诸葛亮。因为,他想从诸葛亮那里得知有关易小川的消息。

    让我们镜头一转,来看看诸葛亮这边。

    话说诸葛亮在驿馆歇息一日之后,第二日便应孙权的邀请,前来会见孙权以及江东文臣。

    在这里,马上又要上演一幕精彩绝伦、流传千古的好戏了。

    这天,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来讲,诸葛亮穿着一身帅气的“西装”,前来会见孙权。

    在大殿外迎接鲁肃见诸葛亮今天精神焕发,不禁赞道。

    “孔明今天真乃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好不精神呐!”

    “哈哈哈,”诸葛亮听后笑着回敬道,“江东天灵地秀,群贤毕集,我若不光彩点,有何颜面见贵主公啊?”

    说完,诸葛亮和鲁肃都大笑起来。

    “孔明啊,”鲁肃又再次叮嘱道,“切记:在我主公面前,千万不要说曹孟德兵多将广啊!”

    诸葛亮微微一笑,“理解,理解。”

    “那就好,请!”

    “请!”

    在鲁肃的带领下,诸葛亮来到殿上,不过,大殿长廊内,两边坐满了江东堪称最优秀、最能言善辩的谋士和大臣。此刻,他们正等着诸葛亮,想给他来一个下马威。他们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诸葛亮,究竟有多厉害!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上演了。

    诸葛亮看这架势,立刻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很明显,这是江东对自己的的一个考验。自己一定要经受住这个考验,原因很简单,这次孙刘联盟,本来刘备这边实力就很弱小,低人一等。要是自己不给这边挣点面子的话,怕是即使联盟以后,他们这边更会被瞧不起。

    “孔明啊,”一进大殿,鲁肃就指着张昭向诸葛亮介绍道,“这位是江东长史,张昭,张子布。”

    诸葛亮听此,立刻躬身施礼。

    这时,张昭也站起身来,躬身还礼。

    “在下江东微末之士,张昭是也,”言毕,张昭看着诸葛亮,面带微笑说道,“久闻先生,高卧隆中,号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莫非,真有此比吗?”

    “这只是在下生平小可只比,先生不必在意,”诸葛亮笑着答道。

    听诸葛亮如此大的口气,张昭不禁笑了笑,随后踱步继续说道,“听说刘使君三顾茅庐,方得请先生出山。之后,刘使君如鱼得水,准备席卷荆襄,独成霸业。如今,荆襄已落入曹孟德手中。敢问此时此刻,鱼在水中,还是在汤锅?”

    诸葛亮听后笑了笑,随即回应道,“我主公若想取荆襄,那是易如反掌。刘表曾再三想让,我主公不忍取同宗基业,这才让曹贼有机可乘,窃取荆襄。如今,我主屯兵江夏,如龙入海,凤腾空,别有良图,子布先生勿虑。”

    张昭听后点点头,随即再说道,“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者,相助齐桓公,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者,扶持弱燕,一鼓作气,连下齐七十二城,此二人堪称兴国济世之才也。而先生呢,”说到这里,张昭话锋一转,“枯坐隆中,笑傲风月,除抱膝吟叹之外,别无所长。刘使君未得先生前,尚能割据城池,自保有余。得先生后,则抛兵弃甲,望风而逃。上不能报天子以安庶民,下不能剿贼军而守疆土,半年不到,弃新野,失樊城,败当阳,走夏口,仓惶南北,碌碌东西,竟无一寸立身之地。”

    长廊里的官员听张昭这么说,不禁嬉笑起来。意思很明显,那是对诸葛亮的讥笑。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张昭确实好口才,这一番话,可是直戳中刘备的难堪之地。

    说到这里,张昭欠了欠身,“在下直言相告,先生雅量,盼勿见怪!”

    我去!!这文人说话就是自相矛盾、虚头巴脑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假惺惺的来一句【不要见怪】,要是我的话,当即一大大耳光就扇过去了!

    当然了吗,这都是戏言。再看诸葛亮是怎么表现的呢?诸葛亮微微笑了笑,随后说道。

    “鹏飞万里,燕雀不识其志。我本以为燕雀应在林间,没想到,今日都聚于廊下!”诸葛亮指着坐于长廊的里的人说道,“我主刘玄德,确曾败于汝南,托附于刘表。是时,兵不足万,将只关、张、赵。然而,当曹孟德率领五十万大军杀来时,我主于博望火攻,白河用水,致使曹仁、李典、夏侯惇十万兵马,片甲无归。即使管仲、乐毅用兵,也未必过此。”诸葛亮摇着羽扇,看着张昭,继续说道,“当阳路上,后有追兵,前有大江。二十万百姓扶老携幼追随我主公,日行不过十里。可我主公宁受刀剑不弃百姓,如此仁义之君,百世以来,足下可曾听说过吗?”

    面对诸葛亮的这一番漂亮的还击,张昭一时间无言以对。

    “然而,”诸葛亮接着说道,“却有夸夸其谈之辈,闭目塞听,视而不见。如论沽名钓誉,他们无人能及。如论临敌用兵,他们却百无一用,只能贻笑天下了。”

    诸葛亮这么一番挖苦,说的张昭当即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只能惭愧退下。

    而在长廊后面大殿正厅内侧耳聆听的孙权耳闻诸葛亮和张昭这一番唇枪舌战之后,不禁对诸葛亮的口才倍感钦佩。看来,鲁肃请来的这个军师这是请对了。

    说退张昭之后,诸葛亮继续踏步向前。这时,江东谋士虞翻站了出来。

    “曹孟德用兵百万,上将千员,龙骧虎视,欲鲸吞江夏,敢问足下有何良策?”

    “曹孟德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哪怕他号称百万千万,我也不惧!”诸葛亮坚定地说道。

    虞翻听后不屑地笑了笑,“足下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竟敢说不惧,真是狂言欺世啊!!”

    “我主公只有兵勇数千,岂能敌曹孟德百万之众?”诸葛亮慷慨激昂地说道,“现在退守江夏,仍与曹贼势不两立,待机杀敌。”说到这,诸葛亮挥着手中的羽扇指着两边坐着的江东文臣说道,“而江东兵精粮足,雄踞长江天堑,却有一班风雅之士,苦口婆心劝其主归降曹贼!如此看来,我主公,真是天底下最不惧曹孟德之人了!”

    虞翻被诸葛亮这么一挖苦,当即也惭愧的退下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迈进。

    “孔明你想效仿苏秦、张仪,用三寸肉舌扫平东吴吗?”谋士顾雍站了出来。

    “万万不敢,”诸葛亮谦逊地说道,“足下只知苏秦、张仪乃能言善辩之士。却不知,他们亦真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安邦定国之功,绝非恃强凌弱,贪生怕死之辈。而时下有人,一听说曹孟德拥军百万,且不问虚假真实,即刻欲叩首乞降。这等人,还敢笑苏秦、张仪吗?”

    写到这里,顺便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苏秦和张仪乃何许人。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看了一眼被自己说的哑口无言的顾雍,诸葛亮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迈进。

    就在这时,谋士薛综起身问道,“孔明以为,曹孟德何许人也?”

    听闻此言,诸葛亮当即答道。

    “汉贼!天下皆知,又何必问?”

    “此言差矣,”薛综来到诸葛亮面前,“大汉传世四百年,天命已尽。如今,三分天下,曹孟德已得其二。剩下其一,也暗怀归心。刘使君不识天命,逆流而行,安能不败啊?”

    听薛综这么一说,诸葛亮脸色当即变得无比愤慨,厉声责骂道。

    “足下此话,真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言!人生于天地间,当以忠义为本。我等既为汉臣,就当与贼势不两立。大汉已传世四百年,为何不能再传四百年?如果不能,就是因为有了足下这样无君无父之人,坏了大汉天下也!”

    言毕,诸葛亮疾步向前走着。快走到长廊尽头时,一谋士站起来还想刁难诸葛亮,谁料,伴随一阵爽朗的笑声,老将黄盖走了出来。那谋士见此,只得悻悻退下。

    “哈哈哈哈,”黄盖大笑着来到诸葛亮跟前躬身行礼,“孔明真是当世奇才啊!各位先生如果口舌相难,就不是待客的道理了。”

    诸葛亮躬身施礼问道,“敢问老将军名讳?”

    “此乃江东上将黄盖,黄公覆。”身后的鲁肃介绍道。

    诸葛亮听此笑了笑,“黄盖将军所言,堪称这条长廊上最明白的话!”

    黄盖笑了笑,随后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孔明先生,主公有请!”

    “请!”诸葛亮摆手说道。

    就这样,诸葛亮连同刚才那些坐在长廊上的谋士走进大殿正堂内。

    在进入正堂的道上,鲁肃再次小声叮嘱道,“孔明切记,千万不可言曹孟德兵多将广啊!”

    诸葛亮笑着答道,“理解,理解。”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正堂内。见诸葛亮前来,孙权快步上前迎道。

    “孔明远来,令我大感欣慰。昨夜,喜不能寐啊!”

    诸葛亮抱拳回礼,“我主刘玄德,托在下拜见孙家军。赞曰:孙将军少年英主,南天一柱。”

    “岂敢岂敢,”孙权笑着招呼道,“先生,请入座用茶。”

    “谢座。”说着,众人入座。

    “鲁子敬多次赞扬先生的雄才大略,今日幸得一见,”孙权说道,“我年轻稚嫩,还盼先生多多教诲于我。”

    “不敢当,”诸葛亮谦虚道,“在下自踏入江东之地起,每时每刻,都在饱受教益。”说着,诸葛亮特意看了看张昭等人。那意思很明显,就是在讽刺他们。

    孙权当然明白诸葛亮的意思,立刻转移话题问道,“刘使君在新野、博望等地,屡屡与曹孟德激战。不知曹军,兵马有多少?其战力,究竟如何?”

    诸葛亮听此,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说道。

    “既然是明公亲口垂询,在下不敢想瞒,只能直言禀告。明公,曹孟德的水军、步军、马军总计约,一百余万。”

    诸葛亮此言一出,孙权心里当即一沉,脸色立刻便暗淡了。而坐在诸葛亮旁边的鲁肃听了更是大吃一惊,心里暗暗说道:孔明啊孔明,我不知叮嘱你多少次了,千万不可在我主面前言曹孟德兵多将广,你怎么不听呢?

    孙权顿了顿,随即问道,“百万之众,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呢?”孙权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想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水分。

    “无诈,”诸葛亮当即肯定地答道,“容在下一笔笔算给明公听。中原大战之前,曹孟德就有青州兵二十二万。灭袁绍后,得其军五六十万。即使算他裁去十几万老弱,也当得四十五万精兵。之后半年,他在冀州并幽各州新练兵勇三十八万。荆州归降后,曹孟德一弹未发,即得荆襄水陆三军三十三万。综上所计,曹孟德兵马不下于一百四十万。我说百万,是怕惊吓了江东诸贤。但明公垂询,在下只能直言相告。”

    “吭——,吭——,”一旁的鲁肃见诸葛亮不但不收敛,反而还如此坦诚,当即干咳了几声。那意思很明显,孔明啊,你在搞什么飞机啊?

    孙权听后愣了愣,再问道。

    “曹军战将,究竟如何?”

    诸葛亮笑了笑,随即答道,“曹孟德在战表中吹嘘,上将千员,那是说谎。但是能征善战之将,大约有三百位左右。其中,当今一流统兵上将,约三十位左右。我略举几位,曹仁、曹洪兄弟,夏侯兄弟,许褚、徐晃、张辽、乐进、李典、张郃,都堪称当世名将。”

    诸葛亮这么一说,可以说在座的江东文臣更是坐立不安了。

    “曹孟德取荆襄之后,别有远志吗?”孙权再问。

    “曹孟德沿江下寨,打造战船,训练水师,战表铺天盖地而来。他不图江东,又当如何?”诸葛亮如实答道。

    孙权听此点点头,随后问道,“那我当战、当和还是当降,请先生为我一决!”

    诸葛亮听此立刻站起身来,来到大殿中央,躬身说道,“在下有一言,恐明公不肯听从。”

    “先生但说无妨,”孙权说道。

    “十年前,董卓篡逆致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葛亮高声说道,“孙家军父兄与我家主公都是在反董勤王时崛起的,如今十分天下,曹孟德独占七八。剩下仅二三,留给其他英雄人物的用武之地,已然不多。因此,我主公不得不退守江夏,以待时变。请明公自己判断一下,如果能率领江东兵马,敌曹孟德举国之众,那就与之战;如果不能,就应当按甲束手,向北而拜。”

    诸葛亮此言一出,可谓是戳中在场所有人的痛处了。

    “北拜?”孙权一脸的愠怒,“是和?还是降?”

    “哈哈哈,”诸葛亮听此大笑,摇了摇头,“和就是降,只不过说起来,比降好听罢了。”

    孙权遭到诸葛亮如此刺激和侮辱,心里是气愤无比。但是,即便如此,孙权也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表现出来。

    “你主刘备,为何不降?”孙权一字一顿地问道。

    “我主公与明公不同,”诸葛亮高声答道,“他是汉武帝之后,末世英雄。哪怕天崩地裂,乾坤毁灭,我主公必然殉天而死,断断不降!!”

    孙权听此,眼神如刀子一般看着诸葛亮,随后站起身来,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去。

    众人见孙权被诸葛亮气走了,也都纷纷起身摇头叹息,跟着出去了。

    一时间,这大殿之上,只剩诸葛亮和鲁肃两人。

    “孔明啊孔明,你究竟在干什么啊?”鲁肃生气的不得了,“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告诫你,在我主公面前万万不可言曹孟德兵多将广,可是你却——!唉——,”

    鲁肃摇了摇头,“幸亏我主公大度,要不然,必治你亵主之罪!!!”

    “都走了好啊,空气为之一新,”诸葛亮系笑着说道,“子敬啊,真正藐视吴侯的不是我,是曹孟德。我自有破敌良策,但吴侯不问,我只能憋在心里,憋的我好不难受!!”

    鲁肃听此,内心当即一动,随后说道,“孔明,你再此坐着,我去去就来。”

    说着,鲁肃立刻出去追孙权去了。

    孙权并没有回行在,而是立于长廊内,怒气未消。

    鲁肃来了,孙权当即说道。

    “孔明侮辱我太甚,我不忍逐客,让他自行离去吧!”

    “主公啊,”鲁肃急忙打圆场道,“我刚刚已经斥责过孔明了,

    。可是,可是他说,我视曹孟德的百万雄兵,如地上的群蚁。只需举手之劳,群蚁皆成齑粉。”说到这里,鲁肃上前一步,“主公啊,孔明心中,有破敌良策啊!”

    听鲁肃这么一说,再想想当时的情形,上前好像明白了什么。

    “难道孔明刚才是故意激我?他口口声声劝我降,恰恰是担心我降!”

    “正是,”鲁肃说道。

    想到这里,孙权当即来了精神,“走!且问他高论!”

    时至中午,此刻,孙权、鲁肃、孙权三人正在席间一边用膳,一边商议大事。

    此刻,双方都已经开诚布公,实语相见了。

    “明公啊,”诸葛亮娓娓道来,“曹军将士,多出自北方。进入江汉之后,便水土不服,多生疾患,曹军的战力,需折去两三成。其次,曹军长途进军,披星戴月,攻城拔寨,其势已成强弩之末,战力又需折去两成。第三,曹军大胜之后,都是骄兵。而新增的军队,多是荆州兵勇将士。他们愤恨曹孟德弑其旧主,悔其家园,**其妻女!这些将士,人,虽然都俯首归曹了,其心不附。如此算来,曹孟德一半是骄兵,一半是心怀不满的怨兵。战力,又需折去两成。再其次,攻伐江东,主要靠水战。天下水军,首属江东。曹孟德在洞庭大造战船,但须知,战船是要水军来驾驭的。曹孟德能在数月间建造出巨大战船,却不能在数月间训练出骁勇善战的水军将士。练水军,比造战船困难得多。而东吴的水军将士,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以静待动。此者,曹军的战力再需折去两三成。综上所计,曹孟德号称的百万大军,明公只可以视作一成左右的战力。而且,是含笑观之。”

    听着诸葛亮的分析,孙权脸上的凝重之色渐渐消失,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一成者,不过十万上下,”诸葛亮继续说道,“孙刘两家的精兵猛将,战船水师合力破曹,那岂不是如击齑粉吗?”

    “哈哈哈,”孙权听后当即大笑,“听君一言,茅塞顿开。”说着,孙权指着鲁肃下令道,“明日起,即召江东文武,商议起兵!”

    “遵命!”鲁肃起身说道。

    当天晚上。

    大殿长廊上,孙权立于那里,正在研读兵书。无奈,心中烦闷不已,实在是看不进去。就在这时,长廊下有一人影闪动,孙权仔细一看,当即叫出了声。

    “恩师!”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孙权的师父,张昭张子布。

    “恩师,你这是——?”见张昭这么晚前来,孙权不禁问道。

    “主公啊,”张昭行礼之后说道,“你中了孔明的奸计啊!曹孟德最恨的人不是你,而是刘备!曹孟德视刘备为心头大患,如猛禽恶兽。因此,他才在战表中谁也不提,独提刘备,并要与主公会猎于江东。既然是会狩猎,何为猎物?又是刘备。刘备身陷绝境,奄奄一息。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我江东将士,来救他自己的灭顶大灾啊!”

    孙权听闻张昭的话,只是干笑一下,随后走到一旁。就在这时,太夫人也闻声走了过来,在不远处仔细聆听。

    张昭见孙权不说话,继续说道,“主公如能救得成,倒也罢了。但事实上是就不成的,反倒把我们江东,也拖入灭顶之灾呀!请主公三思!”

    言毕,张昭便退下了。

    孙权看着张昭离去的背影,心里一时间错综复杂。转身之时,正好和太夫人四目相对。

    “母亲?”孙权一惊,“这都已经二更了,你怎么还没睡啊?”

    “唉——,”太夫人叹了一口气,“你不是也没睡吗?这种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睡不着呢?”

    孙权笑了笑,“您说的是。”

    “权儿,”太夫人看着孙权问道,“你还记得你兄长的临终遗言了吗?”

    孙权想了想,“哪句遗言?”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儿字字谨记,绝不敢忘!”孙权答道。

    “那,曹孟德来犯,是内事,还是外事呢?”太夫人问道。

    “外事,也是外患。”孙权毫不犹豫地答道。

    “既然如此,那你何不召周瑜一决呢?”太夫人再问道。

    孙权听此微微一笑,“母亲,儿不用召他。儿料定,义兄现在正日夜兼程地赶回来。他到此后,就连他要对我说些什么,儿也大致知道。可是,”说到这里,孙权话锋一转,脸色更显沉重。

    “儿所担心的,不仅仅是战与降啊!”

    “那还有什么?”太夫人听后眉头一皱。

    孙权转过身来,郑重地说道。

    “分裂!”

    孙权缓缓走向母亲,“我江东文武,如果一半主战,一半主降的话,那江东,岂不是要分裂了吗?儿如果想不出个法子,让江东文武同心同德的话,儿 ,就不配做这个江东之主。”

    太夫人听后欣慰地笑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父兄的在天之灵,也该放心了。”太夫人点点头,“现在,我可以睡觉去了。”

    看着太夫人离去的身影,孙权更加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沉重。

    不过,自己并不怕。

    让我们将镜头一转,看看玉灵这边。

    此刻,玉灵正躺在床上,仍然处于昏睡。这些天来,都是黄月英在为玉灵医治。

    “月英,玉灵姑娘的身体,现在如何了?”刘备关切地问道。

    黄月英摇了摇头,面色沉重,“玉灵姑娘现在的状况很不好。她背中四箭,伤口极深。由从高空跌落,身上多处骨折。最不容乐观的就是它的脸了,”黄月英说道,“玉灵姑娘的脸至少被利刃划了不下五十道伤口,如此重创,就算治好了,这张脸,怕也是被毁了。”

    刘备听此,当即低下了头,沉默不语。事情都这样了,你让自己说什么。

    “对了,主公,”黄月英问道,“这位姑娘,究竟是谁啊?”

    原来,刘备和刘琦并没有将玉灵的具体详情告诉黄月英。原因很简单,到目前为止,连刘备他们都没有搞清楚具体状况,又能对黄月英说什么呢?

    许褚告诉他们,易小川被曹孟德诛杀了。这个消息对于刘备他们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弹。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刘备他们都不希望易小川出事。因为易小川不但是自己的朋友,而且还是自己的恩人。但是,现在的刘备八成是不相信易小川被曹孟德杀了的,因为他相信易小川的本事。凭借易小川的武力和智谋,多次于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的绝境中脱险,怎么会被曹孟德突然杀了呢?

    所以,现在的刘备和刘琦在没有证实事情之前,不想也不敢轻易把这件事告诉黄月英他们。因为,刘备知道,一旦黄月英得知这个消息,就算不相信,也一定会着急上火的。与其这样,不如将事情的虚实探听清楚再说。

    想到这里,刘备当即答道。

    “这是我手下将士在战乱中救下的一位姑娘,我想,这位姑娘容颜虽然已毁,但是如此年轻,命不该绝。故此,才将她带来请你救治。”

    黄月英听此,不禁又对刘备多了几分敬意。但是,目前的情况还不是很乐观。

    “主公,玉灵的姑娘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我担心的是,玉灵姑娘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她能接受的了吗?”

    同样作为女人,黄月英知道相貌的重要性。其实不仅是女人,我想,天下间应该没有几个不在乎自己相貌的吧?

    “是啊,”刘备叹了一口气,“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这实在是不可接受的事实。”说到这里,刘备突然问道,“对了,华神医医术精湛,当初你的胎记就是他去除的。不知道对于这种创伤,华神医是否有高招呢?”

    黄月英点点头,“我师父虽然医术精湛,可是他是江湖游医,我跟他相处的时间也不长,不知道能在哪里找到他。”

    听黄月英这么一说,刘备忽然临时相出了一个好主意。

    “易先生不是与华神医关系甚好吗?要是能找他帮忙的话,我想一定能找到华神医。”

    “义兄?”黄月英皱了皱眉。

    “不错,”刘备接着说道,“不知你可有办法联系到易先生?”

    “办法倒是有,”黄月英说道,“孔明之前和义兄多次用信鸽通信,那些信鸽现在还养在家中,只要写封信应该就能联系到义兄。不过,”说到这里,黄月英话锋一转,“之前孔明跟我说义兄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了,不知道他能否抽身回来?”

    听黄月英这么一说,刘备当即说道。

    “这个没关系,你可以先联系上易先生。就算他一时间抽不出身来,我想待他事情处理完之后就一定会帮我们的。易先生侠肝义胆,他要是得知玉灵姑娘的惨事,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黄月英点点头,“等我给玉灵姑娘换过纱布后,就回去给义兄写信,请他相助。”

    “如此,有劳了,”刘备客气的说道。

    黄月英笑了笑,“主公不必客气,救死扶伤,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医者该做的。”

    其实,刘备这样做是一举两得。一来探听易小川的消息,二来也可以救治玉灵。

    让我们镜头一转,来看看易小川这边。

    我想,大家最关注的,就应该是此刻的易小川了吧。

    现在的易小川,和玉灵一样,都在床上昏睡。五天五夜了,易小川还没醒来。这也难怪,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易小川身受重伤,能保住一条命,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易小川昏迷的日子里,一直都是曹无双在照顾他。

    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易小川,曹无双眼眶湿润,心痛无比。

    “易公子,你可一定要醒过来啊。”曹无双一边用润湿的毛巾为易小川擦拭着面庞,一边柔声说道,“你都睡了五天五夜了,也该睁眼看看了。”

    就在这时,丫鬟秋红走过来了,“小姐,刚才司马公子派人来说,玉灵姑娘好像不行了,让小姐赶紧去看看。”

    “什么?”听秋红这么一说,曹无双才想起来玉灵。这也难怪,自易小川出事以来,曹无双日月守护在易小川身边,从未离开一步,悉心照料,一时间疏忽了玉灵。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易小川之后,曹无双当即说道,“秋红,你在这里好好照看易公子,我去司马公子府中看看。”

    “嗯,”秋红点了点头。

    曹孟德这边。

    曹孟德坐于大堂之上,一边站着烈岩,许褚和司马懿。

    堂下,立着一位大夫,正在接受曹孟德的询问。

    “刘御医,易小川的伤势,现在如何了?”曹孟德问道。

    “回丞相,易公子现在已经全部康复。”刘御医答道。

    “什么?”曹孟德听后大吃一惊,之前烈岩前来告诉自己这个消息自己不信,故此特召来此次专门为易小川救治的刘御医前来确认。

    “易小川,已经痊愈了?”

    “回丞相,正是。”刘御医答道。

    “刘御医,我记得五天前你告诉我,易小川全身筋骨尽断,身受重创,已经是九死一生。即便能救活,也得落下残疾。”曹孟德问道,“可是,现在才过了五天,你就告诉我易小川痊愈了。刘御医,如此起死回生的医术,我想,就算是天下第一神医华佗来了,也无法做到吧?”

    “丞相折煞在下了,”刘御医答道,“易公子之所以能奇迹般的痊愈重生,不是在下的功劳,而是易公子他自己。回丞相,易公子骨骼惊奇,自愈能力更是惊人。不到五天的功夫,易公子曾经摔断的骨骼便神奇的连好愈合。丞相,如此神奇的本事,在下行医数十年,也是第一次碰见啊!易公子,可真是一位奇人呐!”

    曹孟德听后点点头,“很好。刘御医,这里面也有你的功劳,我不会亏待你的,你下去领赏吧。”

    “谢丞相,在下告退。”说着,刘御医便退下了。

    “丞相,我们的计划,可以开始了。”司马懿当即说道。

    曹孟德点点头,随即望向烈岩,“大师,以易小川现在的状况,能行吗?”

    “丞相,现在正是抹去易小川记忆最好的时机,”烈岩答道,“此刻,易小川的身体已经恢复,但是神智还不清醒。此时用药,定然成功。待其醒来之后,丞相说什么,可就是什么了。”

    “丞相,”司马懿接着说道,“您要想彻底得到易小川,洗去他的记忆是最好的方法。丞相不妨想想,就易小川的性格,他醒来之后,能心甘情愿为您效力吗?我们对他的意中人做了如此残忍的事,易小川一旦得知,势必会找丞相复仇,杀之而后快!丞相,易小川的武艺您是知道的,我们曹营中所有的将军加起来也未必是易小川的对手!丞相,易小川是个猛虎。对付猛虎,一定要在他最虚弱、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啊!”

    原来,这一切,早就是司马懿和烈岩商议好的。烈岩精通异术,只要对易小川用一种特殊的手段,就能洗去其所有记忆。

    烈岩这么做,不仅仅是为曹孟德,更是为自己。原来他和曹孟德有约,只要帮他抓到易小川,自己就能离开中原。不过,现在的烈岩已经改变想法,不想离开曹孟德了。原因有三,一,曹孟德对自己确实不错。二,自己现在年事已高,五十多岁了。在中原生活多年,此刻回到西域在另辟天地,不但辛苦,而且有风险。三,之前烈岩担心的是自己和易小川不和,曹孟德得到易小川之后会对自己排挤。不过现在则不同了,如果自己能把易小川成功去除记忆的话,他就不会记得自己了。那么,也就不存在排挤自己这一说了。

    曹孟德听此,皱了皱眉,似乎有所顾虑。

    “连日来,双儿一直都陪在易小川身边,我担心,她不会让我们这么对易小川的。”原来,曹孟德是在担心曹无双的感受。

    司马懿听此微微一笑,“丞相不用担心,此刻,八小姐正在前往我府上的途中。”随后,司马懿望向烈岩,“此刻,也正是大师施术的最佳时机。”

    曹孟德听此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吧,动手。希望无双不要怪我。”

    司马懿府邸。

    “参见八小姐。”进入司马府,一侍卫拜见道。

    “你家公子呢?”曹无双问道。

    “回八小姐,公子出去了。”那侍卫答道。

    “出去了?”曹无双皱了皱眉,感觉很奇怪,“你们公子何时出去的?”

    “回八小姐,有一段时间了。”

    曹无双想了想,随后问道,“玉灵姑娘在哪个房间?”

    “玉灵姑娘?”这下该那侍卫奇怪了,“回八小姐,公子府上都是男丁,根本没有姑娘啊。”

    听那侍卫这么一说,曹无双更加觉得不对劲了。

    “你们公子难道没有带回来一个姑娘救治吗?”

    那侍卫摇摇头,“回八小姐,我们公子平日都是在书房读书,从未见府上来过什么姑娘啊。”

    曹无双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当即转身准备离去。
  http://www.xshuquge.net/txt/14334/35325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