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键盘左右键可快速翻页,回车键可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at jul 04 09:20:19 cst 2015
第六章、
陵园里飘来了阵阵清气薄雾,伫立在潘跃陵墓前的陶志刚,这才察觉到自己的头发、眉毛上都已沾满了水滴,他随手拂起袖子揩抹了两下,接着,又寻到了是与自己同在一个连队被选派上支前参战过来的战友汤虎墓碑前,为其放上了几个山梨、、、、、、
继而,他又继续地陷入到了在“自卫反击战”告一段落后,他同被选派来的内地支前战友,及边防老连队的指战员们又一道投入到帮助边民救火和开展起连队生产自救等火热的生活片段回忆中、、、、、、
随着“自卫还击战”形势的日益好转,前线部队经过艰苦卓绝地浴血奋战,不断取得节节胜利,中国军队已突破了南国境内的大部防线,快要一举攻下到了其首府城市。
然而,我国政府本着速决速战,以达到了狠狠惩罚教训一下侵略者为目的,随即见好就收,紧接地便就下达起了全线撒军命令,迊来了勇士们的最后胜利凯旋而归。
在此期间,“北极熊”也未敢再轻举妄动,周围边境形势基本趋于稳定,日渐缓和了下来。
“自卫反击战”的告一段落,也意味着被调遣到中缅边界的支前人员将不会再出现起新的变动了,要被长期地留在云南西北边疆与当地少数民族一道保卫起中缅边界。为此,也让被转移来的陶志刚、赵爽、唐小强等内地支前战士们感到稍许松下了一口气。
随之,各边防连队也由紧张的非常临战时期转入到了恢复连队正常生活秩序阶段。按照上级布置安排,福贡一连对临战编制人员又做上了一遍重新调整,分来的内地支前人员也被打散地安插进到了各个班排。
其中,陶志刚被分到了作为连队“尖子班”的一排一班,并根据其来边疆连队的较为突出表现及所学有的侦察兵技能特长,被任命担任起了该班付班长;
赵爽则被分到了二排五班,并根据其来边疆连队的较为突出表现及所学有的火炮射击技能特长,被任命担任起了该班付班长;
唐小强则被分到了四排十班。并根据其善长步机训练特点和曾获得过射击能手称号,被安排担任起了该班机枪主射手;
领导的信任不仅是让陶志刚他们看到了眼前所取得的进步,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今后所要肩负起的任重道远、、、、、、
虽然,“自卫反击战”告一段落,各边防连队开始转入到了休整期,但这并非宣告部队就可以完全养尊处优了,而是还有着更多新的繁忙事务等待在后面需要去做。
由于边疆连队是驻扎在深山峽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从而给生活供给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平时连队的菜源显得十分匮乏,除了仅靠自己开荒种点蔬菜,另外就只能靠要等上半年多时间才能配发下来的一点干菜、冻肉之类的罐头加工食品来接济下伙食,使得连队生活陷入到了一种艰难窘迫的困境。以致出现了部分战士一到吃饭时就要跑到附近田埂、山坡地上寻来些野蒜、鱼腥草之类的野菜拌上辣椒粉就餐的尴尬场面。
为了能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实现改善连队伙食,以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福贡一连在”自卫反击战”刚宣布告一段落后,便就把连队的工作重心迅速地转移到了连队生产建设上,把尽快改善提高战士伙食标准列为到了支部议事日程,并决定由连长挂帅、指导员坐阵,带领起全连立即投入到了一场开展连队生活自救,劳动竞赛活动。
接着,按照各自划分的劳动区域和任务,各班排便就开始都增加起了投放劳动力和扩大起农付业再生产项目,想方设法地利用起周围的山坡空地,栽种上了果木、蔬菜;利用起山中的野生饲料喂养起了猪、羊、鱼类、、、、、、
通过开展起紧张繁忙的生产自救,使得连队后勤面貌日渐有了起色,营区内外不断发生起了变化,也使得战士们的伙食得到了悄悄的改善。虽然,以上大家起早贪黑,全力以赴,为此付出了不少艰辛劳动和流淌下了许多辛勤汗水,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让大家无不感到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随着连队开展的生活自救取得了长足进步,喂养的鱼类、猪子不断增长,寻找到野生饲料也显得越发紧张起来。
这天,按照连队劳务摊派,又该轮到一排一班上山寻找打起猪饲料了,一大早,就听到担任起值星的二排任排长赶来了一排一班喊起道:“朱班长,陶班付──”
“到!”陶志刚随即应起声来。
“还有朱班长呢?”
“噢,他刚到房堂打水去了。”
“嗯,告诉你们,今天是该轮到你们班上山寻找打回猪饲料了。”
“噢,是!”
“路上,你和朱班长带队要多加注意安全。”任排长提醒到陶志刚。随后,又叮嘱上了一句:“回来要再告诉朱班长一声,千万不能出事啊。”
“噢,是!任排长,你放心吧,我们保证安全完成任务。”陶志刚跟后又应起声道。
稍顷,见朱班长打水返回到班里,陶志刚又及时地向他转达上了一遍任排长下达的有关寻找打回饲料任务的通知。
随后,全班一行十二人便带上了绳索、砍刀、径直地朝着怒江对岸的大山上奔了过去、、、、、、
论寻找打起猪饲料,当然还是要数边疆老连队的同志们在行些,相对起内地支前人员来讲这无疑又是一个要待学的新的课题。
根据连队喂猪经验,在野生植物中数芭蕉是为猪子最爱吃的上乘饲料之一。
然而,这种野生的芭蕉饲料在山上生长的并不见多,加上远处的山头去不了,近点的山被砍伐的日渐稀少,导致起能再找到剩下的芭蕉机率已是越来越小。
针对这种情况,朱班长和陶班付经过商讨,决定全班兵分两路,各带上6人展开起行动、、、、、、
来到山上找起芭蕉,如其说是在由正付班长带队倒不如说是在听从由少数民族战士指挥。
“快来看啊,陶班付,我发现到了芭蕉了!”突然,就听到分在陶志刚队伍里的一位名叫黄岩松的内地河南籍战士,开始兴奋地嚷了起来。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大家发现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是生长着有一棵貌似芭蕉的植物。
“咳!那不是芭蕉好吧,那是棵棕榈树。”谙熟当地植物的边疆傈僳族战士孙怒江当即便一口否认道,“芭蕉树比这还要高些,长出的叶片比这也要宽些,不象是这样分叉的。”
“唉,真扫兴,让我们大家空喜了一场。”另一位边疆连队战士跟着嘀咕起了一句。
随后,大家跟着傈僳族战士孙怒江朝着另一处山腰深处又重新地搜寻了过去、、、、、、
“唉,这回我可是真的发现到芭蕉树了,而且还不止是一棵呢。”没走到一会,忽听到又一位名叫张锐的内地四川籍战士惊喜发现到地叫唤了起来。
顺着张锐的视线大家又一起望了过去,原来就在附近的对面山上确实是生长了有两棵粗壮的芭蕉树杆,且看到山跳涧还担有着一根独木桥,仿佛正在诱惑着寻找到芭蕉的战士们快点从上面通行过去、、、、、
“那不是生长在对面山上的吗,怎么能砍得到啊?”陶志刚随即又白起了张锐一眼慎怪地说道。
“怎么就砍不到了啊”张锐显得有点不服气的样子,“班付,你看,那中间不是还担了根独木桥吗,让我来试试。”说着,跃跃欲试的张锐便就走到了山跳前欲要踏上那根所谓的担桥。
“不要乱来,张锐,那上面有危险!”想到临来时任排长交待的路上要多加注意安全的陶志刚,忙喝令地上前一把拽住了张锐。
“唉,班付,前两天我们在开展学习’自卫反击战’英烈宣传报道中,听到有一个爆破英雄叫着陶绍文的,他生前不就是曾在一个山跳涧的担起的独木桥上勇敢地走了个来回吗!”张锐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说道。
“那是陶绍文,不然后来他怎么会是成为了英烈的呢,比起他来,我们都还是差着一把火呢。况且,临来时,任排长还关照过我们要多注意安全,可不能在这里为砍上两根芭蕉而撘上了人命,落得个无为的牺牲啊。”随后,警醒的陶志刚又带有冷静地告诫到张锐说道。
“就是的,不要到时没能砍到芭蕉,吃上猪肉,反倒还要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那就太不值了啊。”
听到孙怒江趁机幽默地说道,大家顿时都忍俊不住地笑出了声来。
“孙怒江,就你会喜欢带头起哄,我这不也是在想要替连队养好猪子出份力,想要为大伙做起贡献才要挺身而出的啊?”听到孙怒江的讥言,感到不服的张锐随即也反唇相讥打上了口水仗,“即使到时我没能砍到芭蕉吃上猪肉,后面不也还能让你多吃上点猪肉养得肥肥的,等上了战场也好多杀死他几个小鬼子啊。”
“当然,张锐的这种勇于献身精神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但也还是要注意些安全,讲究点科学方法,做到有勇有谋才行啊。”陶志刚一边替张锐打起园场,一边又赶紧地摧促起大家:“好了,好了,都不要再耍贫嘴了,下面让我们还是赶快再抓紧地重新寻找芭蕉饲料吧、、、、、、”
随后,陶志刚带领起大家跟着孙怒江又继续地向着另一处新的深山峽谷中寻找了过去、、、、、、
不知不觉地,时间已越过了中午十二点,大家非但没吃上一点东西和饮上一口水,而且连一棵芭蕉都没砍到,这让大家开始感到了有些焦躁不安和饥渴难耐、、、、、、
正值此时,带路的孙怒江终于在来到了又一处新的山凹地里时,惊喜地发现地找到了一片嫩绿的芭蕉属植物,“啊哈,这下跑不掉了总算让我给找到了吧!”随即,他便喊起陶志刚感到自豪地说道:“陶班付,你们看,这才是我要带你们找到的可以真正砍伐到的芭蕉。”
“唉,看来我们今天的远气还不错啊,总算是找到芭蕉饲料了。”顿时,陶志刚也感到了兴奋不已地上前说道。
“陶班付,这儿还正好还是生了有五、六棵呢。”
“真巧啊,好像就是山神专门为我们安排好了似的,正好够我们每人扛上一棵的。”
“我要这棵大的──”
“那我就要那边一棵粗点的──”
此时,就见忘了饥渴的战士们又都感到兴奋不已地上前闹腾了起来、、、、、、
“好了,不要争了,反正是够你们每人扛一棵的,下面就开始赶紧砍伐吧。”考虑到时间关系,陶志刚又不得不赶紧地促起了大家。
“唉,陶班付,你不是到现在还没吃上午饭吗,正好我这里为你预备上了一样东西可以让你先充充饥了。”此时,就见孙怒江喊起陶志刚带有神秘的说道。
“预备上了一样什么东西啊?”陶志刚不禁感到好奇地问起。
“你看,就是这芭蕉蕊啊。”说着,孙怒江便就从砍倒的一棵芭蕉上扒下心蕊地掰下了一小块,带头塞进到自己嘴里嚼咽得美滋滋地回答道。
“这不是砍回去做猪饲料的吗?怎么人也能吃啊?”看到孙怒江吃下芭蕉,陶志刚不禁又感到新奇地问起道。
“啊呀,陶班付,这你们内地人就不懂了吧,芭蕉蕊不但猪子能吃,人类也照样可以用它来充饥,而且还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天然营养品呢!”
“是什么味道啊?”听到孙怒江的介绍,陶志刚感到有些嘴馋地又继续问道。
“咳!你尝上一口不就晓得啦。”说着,孙怒江又掰下了一大块新鲜的芭蕉蕊递给了陶志刚。
“反正是挺鲜嫩可口的,还带有点甜丝丝的味道、、、、、、”
确实感到了有些饥渴难耐的陶志刚,在孙怒江不断介绍下,终于忍不住地品尝起了一口、、、、、、“嗯,是挺鲜嫩可口的,还带有些甜丝丝的味道。但就是还带有点青芳气,让人感到还不大习惯,不然就会是要更加味美纯正了。”
“再多吃上几回就会慢慢习惯了”
在孙怒江的带领下,其余的几位砍好芭蕉的内地战士也都跟随地学着迅速地掰下芭蕉蕊贪婪地吃了起来。
“嗯,确实是挺鲜嫩可口的蛮解渴的。”
“是还带有点甜丝丝的味道,蛮好吃的噢。”
“这下可为我们充下饥了,下山腿杆就不会再要发软喽。”
哈哈哈、、、、、、
此时,饥渴的战士们象是遇上了美食顿时开吃了起来,留下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让陶志刚再一次地体味到了在少数民族战士身上所蕴含着的那种纯朴、善良的品质。
“唉,陶班付,不知朱班长他们现在可都下山了没有?”此时,孙怒江不禁又带有警觉地探问到陶志刚。
“我猜他们可能是已下山了,因为他们那边分到的除个别是来自内地的,大部分都是属原来边疆老连队里的同志,找起芭蕉肯定是要比我们这边来的要快些。”经过分析比较,陶志刚又回过神来地赶紧摧促起了大家:“噢,下面我们也该要打道回府了,大家都添饱肚子了吧,快扛起芭蕉开始出发吧。”
随后,在陶班付的督促下,大家又纷纷扛起了芭蕉,跟着孙怒江开始抓紧地迈下山去、、、、、、
扛着沉甸的芭蕉,踏着陡峻的山道,加上下山要比上山难,陶志刚和战士们不免还是感到带有些步履艰难,身子摇幌、、、、、、
“啊呀,不好!”只听到后面忽然有人了喊出声来。
原来是那位河南籍战士黄岩松扛起的芭蕉在行进到一处山崖拐弯处时,没能反应过来撞到了岩壁上给一下子地弹了出去,幸好又被山崖边的一棵老松树给拦截了下来才没能摔下到深壑,幸好保住了一条性命。
当即,就见抱住了那棵老松树死死不肯松手的黄岩松,被惊吓得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哇,好悬啊!”顿时,跟在队伍后面压阵的陶志刚也感到吃惊地赶忙放下芭蕉跑上前来,一边搀扶起黄岩松,一边拍打着其身上的泥土关切地问道:“黄岩松,可有哪里受伤了啊?”
“嗯、、、、、、好像没有哪里受伤吧。”经陶志刚问起,回过神的黄岩松这才想到地查看起身体嗫嚅地回应道。
随后,队伍里的战士们也都放下了芭蕉赶忙地跑了过来,一边上下地打量着黄岩松,一边伸出头来地张望起山下的深豁,发出一片惊叹:
“哇!好悬啦,差点就要摔到山谷底下去了呀、、、、、、”
“多亏了还是这棵老松树救了他一命啊!”
“小黄,若不是这棵老松树保佑了你,那你今天可就没命啦。”
“是啊,黄岩松,你可得要好好地感谢下这棵老松树啊,它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啦!”
回想起刚发生的一幕惊险情形时,来到现场的战士们不禁感到一场虚惊地啧啧咂嘴地说道,随即便就见有两位战士还合上了双手虔诚地朝着老松树朝拜道:“老松树啊,老松树,感谢你救了我们战友一命啊,请受上我们一拜吧。”
“老松树啊,老松村,祝你万古长青,岁岁平安。”
“好了,都给我到一边去,不要再在这添乱了。”此时,陶志刚感到恼火地上来说道,“临来时,任排长还督促过我们路上要多加注意安全,我也跟你们说起过,上下山时要多留点神,走的不要太快,特别是到了要陡坡、拐弯处时,更要多加小心,以防发生事故。可你们倒好,总是嘻嘻哈哈的什么都不在乎的,可结果怎么样啊,都看到了吧,差点就要给我捅出漏子来了。”
稍顿,见在场人员都已感到羞愧地低下了头,陶志刚又缓和下了语气地说道“不过,今天还真算是幸运的,多亏山崖边的这棵老松树才幸好保下了你黄岩松。不然,你今天就要摔下去没命了,那我们也都要倒霉跟着跑不掉了。”
“对不起啊,陶班付,今天都怪我不好,给你带来了惊吓添麻烦了。”听了陶班付的一席话,深感愧疚的黄岩松赶紧自责地赔礼道。继而,他又带有压惊地安慰起陶班付:“不过,陶班付,今天总的说来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噢,即砍回了芭蕉,又没酿成事故,只是出现了点虚惊,还不是算你带队园满地完成了任务了吗。”
“好了,不要再安慰我了,暂时还没真正地下到山底和返回到连队,怎么能能说就算是已园满地完成了任务了呢。”想到下山才走了一半,陶志刚不禁又带有警觉地提醒到自己和黄岩松:“现在结论未免也下得过早了点吧。”
“噢,对对对,还没真正地下到山底和返回到连队,现在结论还不能下得过早,还不能下得过早啊。”发现到自己说话不符合逻辑,黄岩松忙又连连改口地加以纠正道。
“好了,下面继续出发吧,希望大家再扛起芭蕉下山时,不要走的太快了,步子放慢一点,尤其是遇到拐弯陡坡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能横冲直撞。”为了稳定住大家情绪和注意起安全,陶志刚不免又再次叮嘱上了一遍。随后,便领着队伍扛起芭蕉,跟着孙怒江又继续地朝着山下迈去、、、、、、
路上,他们通过汲取以上教训,注意掌握好身体平衡,放慢脚步节奏,克服困难,相互照应,最终安全顺利地下到了山底返回到连队,再也没有发生到什么意外情况了。
接着,扛回芭蕉的分组人员,带着累得一身污垢,跟着陶志刚又跳进到了连队附近的山涧水溪中,将就地洗上了个凉水澡、、、、、、然后再回到饭堂,打起饭菜,开始填饱起饥肠轱辘的肚子。
可见,来到边防连队的内地支前战士除了要尽快适应起各种山地军事训练,还带有要抓紧学会边疆地区的各种生产劳动。
为了能缓解起连队开展生产自救和连续投入繁忙劳动给战士带来的紧张劳累和体力消耗,结合起劳逸结合的办法,连队相应地砍掉了些过多的加班加点,增加上了些假日休息时间,对日常工作做起了适当的调整,给战士们留下了一些娱乐空间和自由活动时间,从而让大家感受到了部队生活确是带有了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息。
这天,终于轮到了连队按排上的又一个休假日,有较长时间没有上过街的陶志刚、孙怒江、赵爽、唐小强等过去几位同来的内地战友好不容易约好地凑全到了一起,结伴为伍地来到了山下的福贡县城,想趁机上街地逛逛放松下自己,带顺便买点土特产寄回家去。
他们懒散地一边沿街巡店地闭逛着,一边新奇地观赏起当地的人土风情闲聊着、、、、、、
“嘘──”忽然,赵爽发现到地指起一处街巷里带有警觉地提醒到大家,“唉,你们快看啊,那里有两个鬼鬼崇崇的人象是在搞什么名堂样?”
“噢,他们鬼鬼崇崇地好像是在交易起走私表生意。”谙熟当地市场行情的孙怒江,马上意识到地告诉到大家。
“那走私表都是从那儿偷运过来的啊?”跟着,唐小强又感到神秘地问上了一句。
“多半是从缅甸那边偷运过来的噢。”孙怒江随即又揭密地说道,“这种走私表啊,论档次款式上是要比我们国内产的先进些,且价格也较偏宜,但碰到的大部分都是水货,不易买到真的。”
“那象我们可不可以也买上一块戴戴或捎回家去呢?”接着,赵爽又带有些新奇地探问起孙怒江。
“这是不可以的,部队里有规定,军人是不允许购买走私品的,否则,干到了不但要没收还要受到处罚。
“哇!没想到边疆部队还有这么严格的规定啊。”
“那当然喽,否则不要乱套啦。”
大家一边逛着,一边谈论着、、、、、、
“哇,你们看,那边还有位在卖砍刀、匕首的呢,好威风啊!快去看看啊。”忽然,唐小强又惊喜发现地提出道。
随即,大家便陪着唐小强走了过去、、、、、、、
“你们瞧,这一把多带劲!”来到摊位前的唐小强首先从中抽出一把砍刀当着大家的面耍弄了两下兴奋地说道。
“不错,这类砍刀、匕首都是我们傈僳族同胞身上带有的一种特色佩件,比较适合年青人玩耍。”谙熟傈僳族防身佩件的孙怒江一边向唐小强作起介绍,一边又带有幽默地向其进言道,“但你总不能买上件这样的‘云南特产’寄回家去吧,再说这可能还是属于危禁品,邮局不一定会让你寄。”
孙怒江的坦言,不禁引起了陶志刚、赵爽一阵掩笑。
“呃,我这只不过是在谈了点个人的看法,并没想要阻挡你来买的意思噢。”怕伤害到唐小强的自尊心,孙怒江跟着又打起园场加以解释地说道。
“哼,要依我买,我才不愿买上这些砍刀、匕首的佩件玩艺呢。”此时,赵爽似乎带有种轻蔑地插言道,“舞枪弄棒的,跟个小孩似的。”
“那依你买,你愿买上点什么样高级的东西呢?”顿感不满的唐小强当场便诘问起了赵爽。
“依我买啊,我就要买上两样带有珍珠、玛瑙的高级佩饰,寄回家去给她戴戴,即显得非常珍贵,又能保佑其平安。另外,也可让家乡人见识下带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记念品啊。”只见赵爽似乎带有点高傲地说道。
“她是谁啊?”还未反应过来的唐小强随即又问到了身边的陶志刚。
“不就是她家里的那位恋人嘛。”陶志刚紧接地提醒到唐小强。
“噢,赵爽,原来你就晓得想到你家里的恋人噢,我可没有你那福气,我要挑选上两件带有砍刀、匕首寄回去,就是想要让我家侄子学上点武艺,也好让他们见识到点带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佩件。”以上听了赵爽的讥言,唐小强也顿感到不服地竭力回敬道。
“好好好,依你的,你买吧,你买吧,都当兵成了大人了还不成熟!”见唐小强任性了起来,赵爽又感到了有些无奈生气地说道。
“行了,行了,你们都不要争了,好不容易出来逛趟街还要闹得不痛快,这多没意思啊。”见两位同来的战友争执得好不愉快,陶志刚感到过意不去地赶忙上来劝阻道。
“是啊,陶班付说的对,我们好不容易才凑到了一起出来逛趟街,何必要为买点东西伤了和气呢。”此时,孙怒江也赶紧上前劝慰到赵爽,同时,又带有自责地哄起唐小强,“唉,都怪我不好,小强,没想到原来你买上两件砍刀、匕首佩件是想要给你家侄子学点武艺用啊、、、、、、好了,不要生气了,小强,现在我就来帮你挑下,你喜欢哪一种?”
“邮局不好寄,那还是算了吧。”觉得前面孙怒江说的也确有些道理的唐小强,此时,也只好感无奈地嘟囔出了一句。
“小强,要不、、、、、、你就暂且挑上一把匕首先自己玩玩吧,待今后能遇到有探亲机会了,再买上两把好点的云南佩件带回去给家里的侄子耍耍不也行吗。”见到唐小强委屈的样子,孙怒江又带有转弯地劝慰起唐小强。
“到以后,到以后他们都要长大了,谁还会再玩这些刀枪棍棒的啊。”唐小强随后想到地又嘟囔上了一句。
“噢,对!这倒也是。”随后,带有理解同情起唐小强的陶志刚又接上地说道,“不过,以上小孙说的也有道理,你若是要真的喜欢云南佩件这玩艺,不如你就买上一把匕首先自己玩玩。至于你侄子那头,干脆就改为买上点别的礼物寄回去不也行吗。”
“其实,先头我也是想要这样劝他的,可又怕他听了不高兴。”继而,赵爽也跟着讨好地说上了一句。
“哼,我才不相信你呢。”唐小强先是睹气地又白起了一眼赵爽,接着,便依从起了大家地答应道,“那好吧,暂时就先买上一把匕首自己玩玩吧。”
随后,孙怒江开始操起了傈僳语,与那位兜售起云南武术佩件的少数民族同胞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替唐小强跃选购上了一把令他十分喜爱的匕首,了却上了他的心愿。
“唉,小孙,你们这里还有些什么其他土特产吗?想买点寄回去孝敬下父母。”转而,陶志刚又继续地问起到孙怒江。
“噢,陶班付,你要是想买点土特产寄回家孝敬下父母,那还是劝你买上点我们这边的木耳比较好,它即是当地正宗的土特产,且含有较丰富的营养价值。”
一听陶志刚问起当地土特产,熟知木耳的孙怒江顿时颇有兴致地介绍了起来,“木耳啊,虽然多半是生长在枯木上,但它却是含有着大量丰富的营养成份,具有不少功效和药用价值,被人们称之为‘山珍’,甚至比起人参、鹿茸都相差不了多少。联系到我们这儿又是地处在深山峽谷,所产的木耳,比起其他地方都要更略为好些,不但质优味美,而且品种也很繁多,但还是要以黑木耳和白两种为最为常见、、、、、、”
“唉,那这黑木耳、白木耳又是怎么回事啊?”听到孙怒江介绍到木耳还有颜色之分,陶志刚又感到有些新奇地追问道。
“黑、白两种即是指黑木耳和白木耳,是按照其生成的颜色来定的。其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各有不同。按书上介绍说,白木耳是属于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被称为‘菌中之冠’,有着补肾润肺,强心健脑等功能作用,也是用于身体虚弱病人的一种良好的补品。
而黑木耳则是味道鲜美,同样也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被称为‘素中之荤’。黑木耳含铁量极高,适宜女性常吃,能起到乌发养颜作用。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有特别好处,可以帮助延缓记忆和减少老年痴呆症发生;对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都有较好益处。”
听到孙怒江结合起书知识对木耳作上的一番津津乐道的评价,陶志刚不禁感到兴趣盎然地听得十分投入、、、、、、
“什么?黑木耳对于中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都较有益处啊,那太好了,我母亲平时就是患有冠心病,父亲也患有点动脉硬化,正好买些寄回去给他们调理调理身体。”陶志刚感到异常兴奋地跳跃了起来:“快!带我去,看在哪里能买到、、、、、、”
“不远,就在前面拐弯那条街上。”说着,孙怒江便领起陶志刚他们拐弯地又来到了另一条街上,“唠,看到了吧,前面就是交易市场,那一块驼着背篓的边民都是在做起木耳生意的。不过,还是要数农贸公司里收购的要正宗些。”
“那我们还是先到农贸公司里去看下吧。”根据孙怒江的指点迷津,陶志刚、赵爽、唐小强随其来到了交易市场中心的一家农贸公司,开始挨着袋子地选购起了木耳、、、、、、
“其实,不论黑木耳、白木耳都是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药功效,只不过是在营养成份上有所不同。但比较起来还是黑木耳要略占优势点,其价格也要贵些。”孙怒江一边帮着陶志刚挑选起木耳,一边又继续地讲解道。
“根据你所讲的意思,那就黑白两种都各自地来上一点吧。”以上听了孙怒江介绍的有关木耳方面的知识,陶志刚抬起眼晴盯起孙怒江又重新地审视了一遍,不禁对其产生起了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怎么啦?”看到陶志刚带有种异样的目光望到自己,孙怒江顿感到了有些不自在地问起道。
“哇!看不出,你这位少数民族同胞肚子里还真是存起了不少货呢,令人感到佩服啊!”终于,陶志刚忍不住地赞佩起了孙怒江。
“其实,也没什么啊,只是因为我在深山大川里多待了几年,对这种木耳菌种植物了解的比你们多点吧。”孙怒江说着腼腆地低下了头。
“不好啦,失火啦!”
“大家快来帮忙救火啊!”
“小孩在里面有危险啊!”
、、、、、、
正当陶志刚他们跟随着孙怒江挑选好木耳欲要付钱时,忽然,就听到了县城附近有群众在敲起盆子地大声疾呼道──
“陶班付,不好啦,附近有地方失火了、、、、、、”听到呼声的孙怒江赶紧告诉起陶志刚:“你看我们该怎么办啊?”
“这还犹豫什么,赶紧去参加救火呗!”陶志刚果断地说道。
“那这选好的木耳?”
“是啊,还要不要啦?”
帮着拎起黑、白两袋木耳的赵爽、唐小强又赶紧地问起道。
“算啦,不要了,快退还给人家吧,眼下救火要紧啊!”
“呃,是!”跟后反应过来的赵爽、唐小强只好将选好的木耳又赶紧地退还给了农贸公司。
“帮助地方边民救火,也是我们当兵的应尽责任嘛!”说着,陶志刚便紧急地召集起了大家:“孙怒江、赵爽、唐小强!”
“到!到!到!”
“快去救火,快跟我上!”
“是!”
随着陶志刚掷起手臂地高喊道,在场的一行四人顿时似箭一般地冲向了火场、、、、、、
原来却是挨在县城附近的一家木料加工厂发生起了火灾,只见浓烟滚滚,热浪袭人。虽然在一幢住宿楼前,隐约地看到有几位民工正在慌乱地扑打起火焰,但却显得无济于事。
随着风助火威,火焰燃烧得已是越来越猛,不断漫延,大有要呑没掉整个加工厂之势,并已威胁到了挨在一块的商铺作坊及周边的民房住宅、人身安全、、、、、、
此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陶志刚、孙怒江、赵爽、唐小强等四人及时地赶到了现场。
“解放军同志,快救救我们家的孩子呀!”
“是啊,解放军同志,我们家孩子还在楼上睡着没能来得及抱得下来啊!快帮助我们救救他们吧!”
紧接地,就见火场边有两位妇人冲上前来地一把拽住了陶志刚、孙怒江的手跪到地上哀求道。
“怎么,你们的孩子还在楼上啊?”此时,望着火焰感到吃惊的陶志刚、孙怒江又都不约而同地问起道。
“是啊,早上干活时我们看到孩子们还没醒来,也就把他们搁到床上没有当时抱下来、、、、、、可没想到这后来就突然间发生了火灾,将整个大楼都封住得上不去、、、、、、”一位身为丈夫的男人指起楼上焦急地解释道。
“不要着急,我们来了是会想出办法来救出你们家孩子的。”
“是的,请放心,我们是会要竭尽全力地来救出你们家孩子的!”
随即,安慰过两位夫妇的陶志刚、孙怒江便带领起赵爽、唐小强便一头扎进了火海,迅速地冲进到了那幢宿舍楼下、、、、、、
然而,猛烈的烟火熏烤得陶志刚、孙怒江他们几乎是不开眼,只能靠着火焰闪烁的光芒来判断出方位。
“陶班付,你看这火势燃烧得多猛啊,看样子再过一会就要漫延到楼上了,我们得要趁早救出孩子才行啊,否则,到后面就会不及了。”感到情况危急的孙怒江及时地告诫到陶志刚。
“嗯,是啊,我们得要抓紧想办法冲到楼上去!”听了孙怒江的提醒,陶志刚也赞同地立即开始吩咐道大家:“赵爽、唐小强你们快去那边找下楼梯口,孙怒江你再在这边寻找下可有能攀到楼上去的通道。”
“是!”紧接地,赵爽、唐小强便摸索地来到了一个拐角处,找到了楼梯口,然而,就见从里面直喷吐出火舌,通往楼上的梯级正在被燃烧得坦塌了下来,赵爽、唐小强只好感到无奈地又折回了原地,“志刚,不行啦,那边的楼梯都已被大火给吞没了上不去啊。”
“是啊,小陶,那边的火势比这边还要猛!除了只找到了那道楼梯口,就再也没发现到有别的可登上去的梯级了。”
“唉呀,把我给呛死了,里面没有寻到一处可上到楼上去的通道。”此时,从另一处烟雾中跑出来的孙怒江,也给陶志刚失望的消息。
“那怎么办啊,我们得赶快人想出办法,总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烧死在楼上吧。”眼望着火势有增无减,陶志刚又感到了心急如焚地说道。
“陶班付,要不我再去那边看看能不能找到上去的楼梯。”接着,孙怒江又指到楼下的一个相反方向对陶志刚提出道、、、、、、
“难道除了楼梯口,就再也没有别的可上到楼上去的通道了吗?” 继而,陶志刚一边暗暗地告诫到自己,越是到了陷入困境的时候,越是应保持住克制冷静,一边又仰起头来思忖地念叨着、、、、、、忽然,他发现到了楼顶上的拐角处竟然还保留着了一扇天窗、、、、、、
“唉,孙怒江你快回来!”正当此时,忽听到陶志刚一边大声地喊住了孙怒江,又一边激动地招呼道赵爽、唐小强“你们都快来看啊,通道找到了、、、、、、”
“通道找到啦?通道在哪呢?我怎么没有看到啊。”
“是呀,哪来的通道啊?不就是楼顶上的天花板嘛。”
顺着陶志刚的目光望起楼顶上的天花板的唐小强、赵爽,不禁感到困惑地问道。
“你们再仔细看看那楼顶上的天花板还有什么?”陶志刚跟着又提示上了一句。
“还有、、、、、、还有好像是扇天窗吧。”赵爽感到迟疑地推测道。
“对了,就是这扇天窗,忽许才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上到楼上去的通道啊。”陶志刚充满自信地告诉到大家,“这也是叫着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原来还是这天花板上的天窗啊。”赵爽随即感到惊讶地反应道。
“咳!我怎么就没能想到呢。”经陶志刚的提醒,孙怒江豁然醒悟过来地埋怨到自己,同时对陶志刚又感到由衷地赞佩道,“陶班付,你不亏是当过侦察兵的!判断的还真是蛮对路的呢。这里房屋结构我是比较熟悉的,只要能够钻进到天窗,登上夹层,就有希望能找到通往楼上的出口了。”
“是真的嘛!”听到孙怒江说到钻上天窗就有希望能找到通往楼上的出口,陶志刚激动地不禁擂起了孙怒江一拳。
“噢,志刚,这下我才弄明白了,原来的你意思是要从这天窗里钻上去啊。”听到这时,唐小强才算弄清了眉目。
“是啊。你这个脑袋瓜子一惯不都是蛮灵活的吗?这回怎么也变得笨起来了啊?”望着唐小强懵懂的样子,陶志刚又故意挑逗起了一句,“这天窗不就是通道吗,这下你该明白了吧?!”
“嘿嘿、、、、、、”望着陶志刚发现到的天窗,感到不好意思的唐小强挠起了脑勺。
“哈哈哈、、、、、、”听到陶志刚说得颇有风趣和看到唐小强感到羞涩的样子,在场的赵爽和孙怒江也都忍俊不住地笑了起来。
“咳!总算找到了可上到楼上去的通道了。”陶志刚终于如释重负地叹出了一口气,“好了,不能再耽搁了,下面得要赶紧上楼救人了。”
随即,就见赵爽与孙怒江找来了几张台子架到了天窗下。
“志刚,台子担好了,还是让我来先打头阵吧。”说着,赵爽便一马当先的便要跨上台子、、、、、、、
“不行,我个小比你要灵活些,还是让我来先打头阵!”只见唐小强一把扯下刚跨上到台子一只脚的赵爽,跃跃欲试地也争着要上。
“看你们两个噢,外出游览照像要争,上街买东西也要争,赶来救火上楼还是要争,真象就跟龙虎斗似的从不相让。”见唐小强与赵爽又要发生起争执,陶志刚感到实在有些憋不住好笑地说道:“你们还晓得?这不是小时候掏麻雀争着要上,这是在救人上面有危险,虽然是估计找到了通道,但还没弄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唉?”
“就是的,万一你们钻进去找不到通到楼上的出口,那到时可就要麻烦了。”紧接地,孙怒江也趁机插上一杠地说起道,“不如,还是先让我上,我是生为当地傈僳族人,对这里的房屋结构情况比较熟悉。”
“好了!都不要争了,还是由我先上,我是学过侦察业务的,在勘查地形地物和应对临场险情处置方面还是比较有经验的。”出于考虑到战友们的生命安全,最终,陶志刚还是坚持地作出了由自己带头冒险先上的决定。
“嗯,还是陶班付说的在理些,他过去是曾当过侦察兵,在应对临场险情处置方面是要比我们有经验些。”见陶志刚决心已定,赵爽转而即改口拥护地说道,“我们大伙儿都不要争了,到时跟在他后面一道上去不就行了吗。”
“志刚,你说上面有危险不让我们打头阵,那你反而还要带头先上去就没有危险啦?”唐小强不免感到替陶志刚担心地提醒道,“虽说你过去是曾当过侦察兵,在临场险情处置方面是要比我们有经验些,但也要多加小心注意点才是啊。”
“唉,小强,放心吧,到时就象赵爽说的你们只管跟在我的后面就行了,不会有事的。”听到唐小强说出的带有感人体已的话,陶志刚感到十分温馨地上前抚住其肩膀又宽慰上了一遍。
“孙怒江,你是当地傈僳族人,对这里的房屋结构比较熟悉,那你就跟到队伍后面负责压阵吧。”最后,陶志刚又对孙怒江作上了一遍分工道。
“嗯,那好吧。”见以上争着要打头阵的赵爽、唐小强都被陶班付说服地作出了让步,孙怒江也只好没再继续争持地顺从答应了下来。
继而,陶志刚便动作敏捷地登上了台架,身子利索地攀上了天窗,钻进到天花板内,“哇!这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烟雾呛死人的、、、、、、”随即便听到了他传来的忍不住的咳嗽声、、、、、、
“什么?里面是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啊。那你可要多加小心点噢,要尽量顺着中间的横梁爬,防止踏空了会摔下去的啊。”此时,听到陶志刚说到钻进天花板里面的情况时,守护在台架上的孙怒江又不免担心地赶忙地提醒道。
紧接地,唐小强、赵爽、孙怒江等三人也相继地攀上了天窗,钻进到了天花板内,跟随着陶志刚,冒着熏人的烟雾,沿着中间的横梁,跪起身子地一步一步地朝前爬行着、、、、、、渐渐地,黑暗中露出了微光、、、、、、
“唉,赵爽,你还看到前面有光亮了啊?”唐小强顿时发现地喊出了声来。
“谁没看到啊,好象就你第一个发现到样。”紧跟在唐小强身后的赵爽,为在前面被其拉下台架仍感到不服地堵上了一句。
“唉,孙怒江,看来今天我们还真算是摸对了路子了啊。”此时,陶志刚也感到欣慰地朝着跟在队伍最后压阵的孙怒江大声说道。
“是啊,真是老天有眼能保佑我们救出孩子啊。”接着,便听到孙怒江也带有兴奋地回应上了一句。
迎着光亮,陶志刚、孙怒江他们终于寻到了出口冲到了楼上。
“小孙,下面你带上赵爽,我带上唐小强,对各房间迅速展开搜索,要争取尽快地找到孩子们的下落。”
“嗯,赵爽,快!”
“小强,过来!”
此时,火焰已开始漫延到了楼上,冒着烟熏火燎的陶志刚、孙怒江他们,奋力地踢开一扇扇门窗或翻进屋内,来回不停地搜寻着床上孩子们的下落、、、、、、
忽然,就听到了从一间室内传出了孩童的啼哭声,不禁引起到了搜寻到附近的陶志刚、唐小强的警觉──
“志刚,好像听到有小孩的哭声。”唐小强及时向陶班付报告道。
“快!判准是那间房间,准备设施营救!”陶志刚随即摧促道。
“噢,志刚,是在中间那间。”
随着唐小强的确认,搜寻到跟前的陶志刚迅速地踏开房门冲了进去、、、、、、透过烟雾,他们终于在房屋里面的一张床铺上找到了一位仅有2岁大小的幼儿;
与此同时,孙怒江带领着的赵爽在另外一房间里,也找到了第二位只有3岁左右的孩童。
接着,大家抱起被熏烤得哇哇直哭幸好还未被烈焰烧着的两位孩童,冲出了火焰包围汇集到了一起。
“孙怒江,唐小强,现在由你们负责赶快把孩子送下楼去。”说着,陶志刚便将搜救到的孩子塞进到了唐小强怀里。
“那你们、、、、、、”
“我们留在楼上还要继续帮助截断火源,以防止大火会进一步漫延扩散到附近其他地方,威胁到更多生命财产安全。”陶志刚一边分工解释道,一边用力地推搡起孙怒江“快!孩子性命要紧,不要再犹豫了。”
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的孙怒江、唐小强在陶志刚的摧促下,只好赶紧抱起了孩子,寻着楼下赶到的人群搭起的长梯小心翼翼地下到了楼去、、、、、、
此时,闻讯赶来的福贡连队指战员们也都冒着浓烟滚滚,冲进了火场,迅速投入展开起了一场紧张的灭火抢险战斗,只见他们有的开始拼命地拍打起堆放着木材上的火焰,有的则是赶到了楼下房间紧急地抢救着财产物资,有点则是争先恐后地冲向楼上帮助起陶志刚他们一道切断火源、、、、、、
随后,孙怒江、唐小强抱着孩子终于安全地返回到了地面,然而,还没等到他们脚跟立稳,就见先前那两位求救孩子的夫妇急忙地扑了上来:
“啊呀,我的孩子呀!”
“孩子呀,你可还好啊?!
随即,他们便分别地从孙怒江、唐小强怀里抱过孩子紧紧地搂进了怀里,不停地亲吻着、打量着、、、、、、当看到噙着眼泪的孩子已绽放出了笑容显得十分可爱时,两对夫妇又接连地跪到了地上,向着孙怒江、唐小强带有感恩地叩首了起来:
“解放军同志,你们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若不是你们赶来的及时,我们家的孩子可就没命啦。”
“是啊,你们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呀!我们不知该怎样谢谢你们才是啊!”
“不用感谢的,这是我们解放军同志应尽的义务。”唐小强忙上前搀扶起跪在地上的夫妇。
“好了,你们不用感谢了,真正的救命恩人还在楼上没下来呢。”孙怒江一边指到楼上故意地引开了他们的视线,又一边赶紧地带着唐小强趁机地溜走地离开了现场、、、、、、
随着救火人员的增多和楼上楼下的齐心协力,共同扑救,漫延开来的火焰渐渐地失去了它的威严,一场势如猛兽般的火灾终于被彻底地制服扑灭了。
至此,最先赶到火场抢救出孩子,切断火源的陶志刚、孙怒江、赵爽、唐小强等几位内地边疆战友已是满身塗炭,多处灼伤,筋疲力尽地被大家搀扶地架回到了连队。
以上陶志刚、孙怒江等人表现出的奋不顾身,扑火救人的行为,再一次体现出了革命战士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崇尚精神,和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当地的边民群众和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为边疆又谱写出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赞美颂歌。
为了感谢边防军战士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乐于奉献精神,在扑灭火灾第二天,福贡地方政府和木料加工厂负责人,及被救孩童的父母便就先后赶来了边防一连连部,当着郑连长、许指导员面,献上了锦旗,递交上了感谢信。
并向连队提出了对以上几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灭火英雄应给予予记功、表彰之建议。
根据地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深入到班排中间了解到的情况,连队支部随后经过研究决定,对最先赶赴到现场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救人的几名战士应分别给予上报记功、表彰。
这天,为了再进一步核对下谁是最先发现到通道带头冲到楼上救人的战士,许指导员代表连队又通知找来了已被确认下来的最先发现赶到火场现场参与抢险救人的陶志刚、孙怒江、赵爽、唐小强等四人来到会议室作起了当面进一步核实。
“陶志刚、孙怒江,这几天你们灼伤的地方可好些了啊?”围坐在会议室台前的许指导员 首先带有关心地问上了大家一句。
“报告指导员,没什么,灼伤的地方都已经好了。”
“其实,也都是些皮外伤,没什么。”
陶志刚、孙怒江当即回答道。
“那好,今天把你们几个找来,是想进一步地跟你们核对下前两天你们赶到火灾现场,参与扑火救人,见义勇为的事。据反映,那天休假,你们几位本是为了去县城购物,结果听到边民群众呼叫救火即是最先赶到救火现场的,那下面就请你们帮我再回忆地讲叙下那天当时的情况吧。”
此时,挨在指导员身旁的李文书也已做好了笔录准备。
然而,等了良久都不见有人愿意带头发言。
“怎么啦?都不愿意说是吧,那我下面就要来点名了,陶志刚,记得那天是你向我领头向我提出请假要带人上街买东西的,那还是由你来带头先谈下那天参与扑火救人的情况吧。”出于无奈,许指导员只好采取起了公开点名的方式。
“唉,指导员,其实也没什么好讲得啊。”
“什么叫没什么好讲得啊,你们带头冲进火海,舍己救人,所表现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精神受到了当地边民群众一致好评,不仅是为你们自己争得了荣誉,也是替我们连队争上了光的。”
“这不都是我们边防战士应尽的义务吗。”
“不要跟我兜圈子了,我现在就是要问你,那天赶到现场是谁最先发现天窗通道带领大家冲到楼上去救出小孩的?”听起陶志刚还想要有意回避,许指导员终于直插主题地询问道。
见到指导员仍是在紧追不放地问起,陶志刚只好转移起目标地说道:“是孙怒江他们先发现到天窗通道,带头冲到楼上救出小孩的。”
“不对!是陶志刚先发现到天窗通道,再带领起我们冲到楼上救出小孩的。”见陶志刚在和他有意谦让,孙怒江当即予以纠正道。
“对的!是孙怒江他们先发现天窗通道,带领我们大家冲到楼上去救出小孩的。”陶志刚仍是继续与孙怒江继续地推让道。
“不对!就是陶志刚先发现天窗通道,再带领我们冲到楼上救出小孩的。”孙怒江又忍不住地站起身来坚持道。
“行了,行了,你们不要再吵吵了,这样还有谁能听得清楚啊。”看到陶志刚与孙怒江一直地在互相推让,不肯说出实情,许指导员只好又忙站起身来地加以劝阻道:“好了,不要争了,下面你们都给我挨着一个一个地发言。
“报告指导员,确实是陶班付最先发现到天窗通道带领我们冲到楼上去救出小孩的。”指导员话音刚落,就见分在十班的唐小强终于憋不住地站起地身来地以身证实道。
“不错,是陶班付第一个发现天窗通道带领我们冲到楼上去救出小孩的。”接着,分在五班的付班长赵爽也加以证实说上了一句。
“那天,若不是陶班付及时发现到天窗通道,那我们可能还就无法能冲到楼上去,无法能冲到楼上去也就不便能救出小孩子。”随后,深有感触孙怒江又带有总结地说道。
“咳!干嘛你们都要往我身上推呢,其实还不都是因为你们那天配合得好,才得以能救出小孩的啊。”陶志刚又带有谦逊地回敬道大家,随即,他又转向指导员加以补充地说上道:“指导员,不要听他们的,其实,他们表现得比我都还要突出些,那天若不是孙怒江提供的要沿着天花板横梁攀行经验和赵班付、唐小强他们争相地冲到楼层上施救,光靠我一个人,那是根本无法能完成上到楼上救出小孩和最后截断火源任务的。”
“嗯,这不是很好嘛,你们一个个地轮流发言,即能让人听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能让人弄清到底谁是最先发现到天窗通道带领起大家救出小孩的。干嘛非要象先头那样你推我让地不肯说出实情呢,难道还想要继续地当起无名英雄啊。其实,在这以上,早都有人向我们透露过这其中的实情了,只是还想再跟你们当面核实一下,以便连队能更好地整理出上报材料为你们请功、授奖。”
“啊!这、、、、、、这我们还真还没想到呢,连队还要替我们上报材料请功、授奖啊。”
“以上我们只是做了点边防战士应该做起的事情,连队怎么还要为我们记上一回功劳啊。”
“连队给我们记上功劳,即是对我们刚来到边疆的内地战士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啊!”
“是啊,今后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组织领导的期望,还要再努力奋发地继续为边防连队争光,为边疆地区做出奉献。”
此时,只见挨坐在一起的陶志刚、孙怒江、赵爽、唐小强都激动地相继发出了感言道。
经过开展起一段时间的劳动生产自救,福贡一连的农付业生产有了明显的发展,包括周边的瓜果蔬菜和喂养的猪羊鸡鱼,及军垦基地里的包谷玉米,都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喜获丰收景象,昔日的荒山坡被装扮成了“花果山”,以往的旧营区被改造成了新家园,真可谓是“旧貌换新颜”啊。
由于一连后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颇见成效,从而在全团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上级有关组织部门领导的关注重视,还特意派来了新闻摄制组作起新闻采访和投入开展起了一场名为《边防战士的家园》纪录片摄制。
这一特大喜讯,很快便传遍了边防一连军营上下,让指战员们无不感到了欢欣鼓舞。
为此,连队也提前地做好了各项工作准备,并向指战员们下达起了要自觉地维护好拍摄现场秩序,不得随意抢拍镜头,积极配合扮演好剧中角色等相关规定。
继而,满怀激情的《边》剧摄制组人员便就赶到了深山峪谷中的怒江福贡边防一连,通过选取不同的角度对一连展开起了多方位的拍摄、、、、、、
只见他们时而架起机子地拍上了一段连队经过艰苦奋斗带来了旧貌换新颜的大全景、、、、、、时而又举起机子地拍摄起了一组连队果园里的战士们正在采摘起丰硕果实的特写镜头、、、、、、时而又扛起机子地拍摄起了兰球操场上的战士们投入在进行着友谊比赛的争抢激烈画面、、、、、、时而又抱着机子地拍摄起了鱼塘里战士们开始在捕捞起自己亲手放养的鲢鱼喜获丰收的沸腾场面、、、、、、时而又提着机子来到了圈舍拍摄起了由战士们自己喂养的猪羊鸡子的长势兴旺景象、、、、、、
其中,内地来的陶志刚、赵爽、唐小强、徐操、张锐及边疆连队的孙怒江、李国柱、马晓川、罗保疆等人也都被分别被叫到地担任上了一些扮演角色,这让从未参予过影片拍摄的战士们即感到了比较荣幸,又过了一把当上了演员的隐。
http://www.xshuquge.net/txt/20194/36102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