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别恋 >第七章、
加入书架

第七章、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at jul 04 09:26:09 cst 2015

    第七章、

    此时,蹲守在陵园内香火边的陶志刚,深陷在对战友怀念中不能自拔,已是被熏烤得脸侠绯红,泪水盈眶、、、、、、

    继而,陶志刚又寻到了同在一个连队过来的支前战友陆永春的陵墓前,怀起同样的沉重心情为其继续燃上了一柱香火,一边又陷入到了自己当年在收到远方恋人的“抉择”信后所经历到的痛苦失恋和接受连队考验,最终还是选择上了继续留守边疆,为边防事业默默做起奉献的深刻回忆中、、、、、、

    伴随着日月穿梭,光阴茬苒,举国上下又迊来了一个万家团员的仲秋之夜、、、、、、

    此时,驻守在中缅边界的福贡一连全体指战员,为克服起思念家乡之情,也自我排解地营造出了一派欢度佳节喜庆气氛。全连除了坚守在岗位上要继续巡逻执勤人员外,其余的大部分战士们都已是聚拢在了营区内品尝起月饼,开上茶话会、开展起了各种游戏娱乐活动、、、、、、

    明月生辉,银光习习,照到家乡,照到边关、、、、、、在这个万家团园,享乐幸福的时刻,待在一班的陶志刚,却避开了与大家的欢聚,独自一人地挨坐在窗口前,遥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勾想起了自己的心事、、、、、、

    他情不自禁地又打开了临行前袁秀萍赠送给他的那方绣着鸳鸯图案的绢帕和包裹在里面的那张玉照,追忆起往事地欣赏着、回味着、、、、、、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经历的变化,陶志刚感到自己与袁秀萍间的恋情恰似这冷俊月光,洒落了一地,难以收复。

    尽管已有较长时间没能收到袁秀萍的来信了,但他还是报起希望地尽量在朝着好的方面去想,也许是因为调来云南边疆路途较远,加上怒江峽谷不断出现泥石流塌方,致使邮件耽搁在了途中;也许是因袁秀萍行将就要毕业,正处在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一时抽不出时间来给他回信、、、、、、那这难免也是有情可原的。

    然而,就当陶志刚在过起“仲秋节”,在思念起与袁秀萍过去的恋情和盼等着其来信时,第二天上午他便接到了由连部通信员转来的一封袁秀萍的信件,这让他感到了即有些心酸又十分欣慰,心酸的是前段日子熬过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欣慰的是远方的恋人终于还是给他写来了书信。

    同时也让他感到了远离家乡的战士是多么地需要能得到亲情关爱和爱的滋润啊。也让他更加体会到了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提到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味。

    随后,怀起迫切心情想要看到信件内容的陶志刚独自悄悄地找到了连队附近的一处僻静山林中,挨到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打开信件地认真地阅览了起来、、、、、、

    然而,让陶志刚看了感到傻眼的是,这并非是象过去写来的一封恋爱情书,也不象是一封普通的来信,而是一封向他下起最后通碟的”抉择”信,即在年内务必要提出退伍回去见她,否则将要与其分手解除婚约,意即要让他在继续当兵和马上回到她身边之间作一抉择。

    看到袁秀萍信上提出的条件与籍口,似乎不愿相信的陶志刚又嚼味上了几遍,最终还是嗅觉到了袁秀萍意味,若是不依从着她,就将要面临着分手结局。顿时,陶志刚象是被打了一记闷棍,感到了有些始料不及、、、、、、

    回顾起自上海警备区被选派到云南支前参战,后再被调遣到云南西北边疆守卫中缅边界,通过临战强化训练和开展生产自救等一系列严俊磨砺,才逐步适应起了新的艰苦生活环境。并在投入边疆建设和参予边民抢险救灾中,经受起新的考验锻炼荣获到了立功授奖,打下了一点进步基础,使得当兵人生开始步入到关键时期,尤其是到了快要实现到了自己加入党组织最崇高理想的时刻,岂能随便提出退伍半途腰折呢。

    但经换位思考,陶志刚不免又觉得袁秀萍虽然寄来的是封“抉择信”,向他下起了最后“通碟”, 这也是因为她所面临到的个人实际情况和在为他安危考虑,以及是对俩人今后在作起打算。再又回想到在他被选派上来云南前线参加”自卫反击战”期间,她为他感到担惊受怕地也没少痛苦过,及再继续待在边关让她放心不下,所以,她这才想要让他快点退伍回去与她团聚到一起。

    况且,她在外国语学院也面临到将要毕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流逝,她不想再继续耽搁起自己的婚姻了、、、、、、为此,她才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和籍口,这也不是不合乎情理。

    “咳!到底是要提出早点退伍回去与恋人团聚到一起现实点呢?还是要继续留在部队,实现起自己的远大理想目标更为正确些呢?”此时,感到进退维谷的陶志刚,不禁在林中来回度步地扪心自问起自己、、、、、、

    随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陶志刚并没因连队为他报上了记功荣誉而感到欣慰,反而却因恋人寄来的一封”抉择”信而感到了苦恼,产生起了思想波动情绪,接连地表现出了带班延误,训练马虎,劳动消极、纪律涣散等异常现象和时常坐到山涧水溪边借着拉琴解闷、、、、、、仿佛人生跌入到了底谷。

    为此,也让连队战士们感到了困惑不解,引起了大家的猜测和非议,多数人都是以为他是因获得了记功荣誉而产生起了骄傲自满情绪,才导致出了思想变化、工作松懈,纪律涣散等现象、、、、、、

    其实,只有陶志刚自己心里才十分清楚,他并非是因为获得了记功荣誉而产生起了骄傲自满情绪的,而是因为远方恋人寄来的“抉择”信才导致让他发生起了变化的。

    在经受了一段思想痛苦折磨后,陶志刚还是觉得与袁秀萍建立下的这段婚姻关系来之不易,难以割舍、、、、、、

    回顾俩人自同窗时代建立起蒙胧初恋,到从学校毕业下放农村后继续发展起恋情,再到面临起考学、当兵分别后确立起婚姻关系,风霜雪雨,阴晴园缺,两人走过了不少曲折坎坷、、、、、、尤其是当兵来到部队后,离开了袁秀萍在感情上亏欠下了她不少。

    一想到以上这些,陶志刚不禁就感到了十分内疚,变得心情顿时软了下来,不想再继续违背起袁秀萍的意愿。随后,他终于按捺不住地找到了连部,递交上了一份要求年内退伍的《申请报告》。

    可是,就在陶志刚在跟连队开始闹起退伍思想情绪时,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桩事却令他感到了始料未及,不知所措,即又轮到了连队支部安排起的第三季度新党员发展工作开始了,刚好他也是被列在了这批发展对象当中。

    然而,在这天连队支部召开的一场由所有支委成员及各党小组长共同参加的支部扩大会议上,作为第三季度新党员发展对象的一班付班长陶志刚和炊事班老战士田贵荣两人,在经过到场的所有支委成员通过广泛热烈的讨论和举手表决后,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其中,炊事班老战士田贵荣几乎是达到了没有悬念地全票通过;而一班付班长陶志刚却是遇上了卡壳,引起了当场争论,导致会议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陶志刚同志自被选派来支前参战编入到我边防连队后,能不断要求进步,努力创造条件,积极靠拢党组织,各方面表现的都还不错。特别是在他刚来到边疆艰苦环境时,无论是在投入参加紧张的临战训练,还是在转入开展繁忙的生产自救中,都能做到思想坚定,态度严僅,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经得起考验。”

    “尤其是在参加地方抢险救灾中,表现得奋不顾身,舍己救人,英勇顽强,从而赢得了地方、边民群众及部队战士们的一致好评赞誉。在此,我愿成为陶志刚的介绍人,介绍其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成为我们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身为陶志刚的入党介绍人一排邵排长,首先就陶志刚自支前参战被编入我边防连队后,能积极要救进步表现情况作上了一番介绍。

    “听了邵排长介绍起的有关陶志刚自被选派来支前参战编入我边防连队后,能积极要求进步表现情况后,我想谈点自己不同看法。我们承认以上陶志刚自被编入到我边防连队后,各方面表现得是不错,尤其是在参与扑火救人当中,能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受到地方、边民群众和连队战士们一致好评赞誉!”

    “然而,我们不禁却发现到就在他取得了这些成绩和获得了记功荣誉的同时,他不禁又产生起了骄傲自满情绪,导致工作开始明显下滑,接二连三地出现起了查班延误,训练马虎,劳动拖拉,纪律涣散等现象。因此,我认为,陶志刚入党条件暂时还不够完全成熟,还有待于要做进一步考察和继续培养。”随后,曾亲手接过陶志刚来到边疆连队的蒋连付却发表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听了以上邵排长作起的介绍和蒋连付发表的不同意见,到场参会的支部成员也先后谈起了各自的看法和展开起了议论、、、、、、

    最后,陶志刚终以获得少数赞同,多数不赞同的票数而未被通过,又一次地与加入党组织擦肩而过,再次成为了下一届的继续培养考察对象。

    等到第三季度新党员发展工作结束后,针对陶志刚思想变化情况,连队支部专门安排起了介绍人邵排长,开始找其通过勾通谈心,展开组织谈话,对其采取起教育引导措施。

    这天,寻着琴声,邵排长来到了连队后山上的一片山林间,看到独自一人地坐在一块石板上拉起二胡的陶志刚,首先有意地上前夸赞了起来,“哟,听这琴声拉的还真是有点不奈颇见功底噢。”

    “呃,邵排长,你怎么会找来这里的啊?”见到邵排长突然来到林间,陶志刚停下了弓子,带着有些心烦意乱地问起道。

    “还不是你这悠扬的琴声,把我给吸引了过来的吗。”接着陶志刚的话茬,邵排长带有些感叹地说道,“唉,真不愧是二胡之声传千里啊,我老远地就听到了挺富有魅力的。”

    “是吗?”听到邵排长讲到了二胡的方面,陶志刚开始打起了精神感到了有点欣慰。

    “当然是喽。”邵排长应声地点起头来,随即,他又饶有兴趣地问了起来:“唉,你刚才拉起的是什么曲子啊?听起来好象有点熟唉、、、、、、、”

    “是瞎子阿炳原创的一首著名二胡曲子叫《听松》。”陶志刚顿时接上地回答道。

    “噢,对对对,是《听松》。我讲怎么有点熟呢,过去我曾听过几回,显得刚劲有力,荡气回肠。”对二胡也略知一二的邵排长豁然想起地点起头来。

    “《听松》是华彦钧1939年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有人说此曲反映的是宋朝的金兀术在给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窜时倾听到宋朝兵马追赶的声音,感到心惊胆颤的场面、、、、、、然而,却没听到曲子中有对这一故事情节进行具体的描绘,所以后来人对这一说法感到了有些牵强附会。”

    “而更多人还是对这后来一种说法感到比较信服,即:此曲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寄托了作者对抗战胜利报有期望心情和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感到愤懑不平及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听松》曲调刚劲有力,起伏跌荡,急骤多变,感情奔放,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曲子。”随着与邵排长与其探讨起二胡曲子,陶志刚终于忍不住地侃侃而谈了起来。

    “那作者为什么要以听松的方式来作为这首曲子的创作素材呢?”邵排长又借着探讨起二胡曲子,开始故意地将谈话内容引导到了启发、教育起陶志刚的话题上。

    “因为作者主要是想通过听松的方式来突出描述出松涛声向人们展现出松树所持有的一种特有顽强生存品质和健康向上的精神。”说着,陶志刚便指起到周围的一片松林说道:“你看,这些松树即使是受到了严寒酷暑的腐蚀、风吹雨打侵蚀,但始终都还是能生长的郁郁葱葱,生气盎然。尤其是它那种坚韧顽强,雄伟挺拔的气质!成了一种高尚形象的代表,为世人所推崇赞美。”

    “就是啊!所以联系到我们做为一名边防革命战士,也应具有象松树那样的顽强品质和高尚精神,‘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场合下,或人生处在底谷时,都要能做到坚定不移,毫不动摇,挺得住才行!千万不能产生起思想意志消沉脱唐,失去前进方向。”

    听到邵排长形象比喻地说起,联想到自己以上的表现,敏感到的陶志刚顿时不由地底下了头来、、、、、、

    “陶志刚,听说你近来向连队还打了《退伍申请报告》?”为进一步摸清陶志刚背后情况,邵排长又想摸清底细地问起道。

    “嗯。”

    “是什么原因,突然让你想到要提出在今年退伍的呢?”

    “没、、、、、、没什么原因,反正战争已告一段落了,我也该要返回到自己家乡去了、、、、、、”

    “回顾到你自选派上支前参战转入到我们边防连队来以后,包括在开展临战训练和生产自救各方面表现得都还不错啊,尤其是在参与扑火救人和抗击山洪泥石流中能够冲锋陷阵,奋不顾身,见义勇为,乐于奉献,受到了地方边民群众及连队战士们的一致好评,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良好的印象,并经连队上报给予了记功授奖,随后又被列为了组织培养发展对象。总结起你所取得的这些进步和获得了领导组织上对你的信任,是来之的多么艰辛不易,值得要好好重视珍惜的呀!”只见邵排长在林间来回地度步地替陶志刚作起总结地说起道。

    稍顿,他又挨到陶志刚身边坐下,继续对其启发道:“再说了,你以上又是来自于内地,比起边疆入伍少数民族战士文化程度也要高些,正是在被连队视为了技术骨干人员在培养使用、、、、、、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忽然要提出退伍呢?岂不是辜负了连队对你的期望和栽培吗?岂不也是要让自己所打下的进步基础和将来所要实现的远大理想目标全都要化为泡影了吗?”

    听到邵排长讲起连队对他的培养和期望,陶志刚越发地感到了心烦意乱起来,“邵排长,实在对不起啊!我感谢组织领导给予了我信任培养,感谢连队给予了我鼓励缏策、、、、、、”

    “你这次提出要求退伍,闹起思想情绪,导致出现纪律涣散,工作下滑,是不是象班排里的战士们以上认为的那样,你因参与扑火救人,见义勇为,被授予了记功授奖而产生起了骄傲自满情绪的是吗?”

    “才不是这样的呢!其实,我也是有我的苦衷啊、、、、、、”提到班排战士们对他的怀疑、猜测,感到怨屈的陶志刚当即便加以起了否认道。

    “咳!那你有什么苦衷就应早点倒出来啊,何必要憋在心里,瞒着组织领导呢。”见陶志刚欲要吐露出心思,邵排长又赶紧趁热打铁地劝说道。

    “是她给我寄来了那封‘抉择信’,即对我下起了最后通碟,让我务必要在年内提出退伍回去见她,否则、、、、、、”

    “否则,就要怎样?”

    “就要解除婚约与我分手。”陶志刚终于忍俊不住地倒出了实情,“即要让我在继续当兵和马上回到她身边之间作一抉择。”

    “呃,原来你是在家乡谈上了对象的啊?”

    “嗯。”

    “现在她的意思是想要让你尽快退伍回去是吧?”

    “是的,这些年来,我在外当兵,她在家牵挂地等着我,为了能保持感情上的交流,她除了经常和我保持着通信联络,甚至还抽空千里迢迢地赶来部队上看我、、、、、、但每每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女生都有男友陪在身边,或想到过去的一些同学、朋友已分配上了工作,建立起了温磬的小家庭时,她就会要感到精神痛苦和产生起失落感,埋怨我当初不该要选择上当兵离开她这么远的、、、、、、从而让我也觉得在感情上亏欠下了她不少,确实有些对不起她。”

    “联系到她行将就要毕业了和随着年龄增长,她不想再继续耽误起自己的青春年华,所以才产生起了要我务必年内退伍回去和她团聚到一起,否则就要提出分手的想法。”

    “唉,说的倒也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但还是应在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勾通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解决才是呀,而不是随便提出否则就要和你分手,非要让你在继续当兵和回到她身边之间做一气抉择,岂不是有点太蛮横无理了吗。”

    “虽然,她是有点太蛮横无理,但我心里明白,她这也是在考虑到了她自己的切身实际问题和在替我今后在作起打算,怕我再继续留在云南边境时间长了会有危险,令她感到不放心。为此,才要摧我能快点回去与她团聚到一起,让彼此都好有个交待。想到她提出的这一要求也是在情理当中的,因此,也就想依从了她算了,况且,她都与我交往了这么长时间了,怎好忍心地就此抛下这份感情不管呢。”

    “咳!这我能理解,可是目前你们双方都还各有所难处啊,尤其是你身为被选派来的内地较优秀战士,正是我们边疆连队建设所需要的骨干力量,又被支部列为了发展新党员重点培养对象。而她又是正面临到要抓紧毕业考试,还没正式踏向社会分配工作、、、、、、因此,我看你们现在到一起时机还不够成熟,劝你还是得要慎重考虑,不能只凭感情用事啊。

    “这我也想过,可是、、、、、、”

    “可是什么?就凭她给你下来的那个最后通碟,你就感到有压力扛不住了是吧!”说到这,邵排长带有些了埋怨地唉叹道:“唉!另外,你可知道本来这个季度你都是已被列为了组织重点发展对象了,结果这一来全让你给搅黄了,连我这个介绍人都要跟着你一道下不了台来了。”

    “啊,这、、、、、、”听到邵排长露出了话音,敏感到的陶志刚这才不免感到自己犯下的糊涂,终成大错,又顿时变得悔恨交加,痛苦不堪了起来。

    想到以上自己来部队在追求政治进步生涯中,一直都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兵几年,连个党员都未能加入上,确是感到了脸上无光。且争取加入党组织,也是他一直向往追求的人生目标和渴望以久的崇高理想,曾几经努力奋斗,不断创造条件,反复接受考验,才好不容易被列为了组织发展对象,没想到,这回却又被恋人寄来的一封”抉择”信闹起退伍给搅黄了,再次错过了加入党组织机会,同时还连累到了为他作起介绍人的邵排长、、、、、、

    想到这些,感到了愧疚的陶志刚一边赶紧地向邵排长作起了道歉来:“邵排长,真是对不起啊!”一边又扪心自问起自己:“难道这次在接到恋人寄来‘抉择信’后打起退伍报告,是真的不应该,是真的错了吗?!”

    经过与陶志刚勾通谈心,邵排长终于摸清了以上陶志刚提出要求退伍,闹起思想情绪,导致工作下滑,纪律涣散的真正原因,向支部作出了汇报。

    在经受了一段时间的痛苦折磨,尤其是在经过邵排长代表组织谈话后,陶志刚的思想终于开始有了新的转变,他毅然放弃了以往的抉择,改为了避个人问题,又轻装上阵地恢复起了刚来时那种积极要求上进,埋头苦干的精神面貌,把所有的心思都投放到了边防连队工作和边疆地区建设事业上。

    平时,他除了能带领起全班人员积极完成好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外,还能和大家一道主动配合地参与连里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变成了一个心情逐渐开朗和只晓得埋头苦干,再也不愿提起退伍事情的人了,仿佛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起自己的悔改决心和弥补上前段时间所犯下的过失,给人带来了一种刮目相看,判若两人的感觉,从而又恢复起了大家的看法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随着时间表的推移,连队工作又开始步入到了下半年议程安排,再次轮到了新一轮的登山巡查中缅界桩务的时候了,这也是驻守在边防地区福贡连队每年都要履行的一项重大巡逻任务的老规距。

    和往年一样,巡逻界桩任务消息一经传开,连队顿时就象是被要炸开了锅似的,各班排战士都要赶来连部抢先地争着报名。其中有不乏是想要前往经受一次锻炼,体验一下登山滋味的;有的是想要亲眼看一眼中缅界桩,丰富一下自己人生经历的、、、、、、当然,更多的还是想要接受一次考验,体味一下光荣自豪感和是想要为保卫祖国,尽上自己一份职责;

    为此,这也常是让连队领导感到了头痛和左右为难,不好确定。

    联系到在经历过一场艰难抉择和恢复了精神面貌的陶志刚,这天,也按捺不住地找到了连部。

    然而,当他刚跨到指导员办公室门口时,想到上回为想要退伍闹起思想情绪寻到了这里,如今为想要参加起巡逻小分队提出请战又找来了这里,不免感到羞愧地一时说不上了话来,、、、、、、

    “怎么不说话啊,陶志刚,找来不会还是想要跟我提出退伍的事吧?”许指导员一边带有含蓄地诘问道,一边热情地为陶志刚倒上了一杯‘凉白开’。

    “呃,不不不!指导员,你就别再提起以上退伍的事来讥我了行不。”一心想要参加起巡逻小分队的陶志刚,听到许指导员又在提到了自己以上要求退伍的事,忙加以阻止道。

    “不是为这事,那还能为什么事啊?”

    “我、、、、、、我是赶来想要报名的。”

    “想要报什么名啊”

    “就是要参加界桩巡逻小分队呀。”

    “呃,我以为还是想要来跟我谈起退伍的事呢,那我还能陪你聊下,可是你现在谈起的是想要报名参加界桩巡逻小分队的事,那我看还是免谈算了吧。”

    “怎么可以免谈算了呢?许指导员,难道我们就不能报名了啊?”

    “陶志刚,你不要误会,要先弄懂我的意思。一来是你以上存有退伍念头,对你打来的《退伍申请报告》,我们还没来得及处理完、、、、、、”说着,许指导员从抽屉里又取出了陶志刚原先递来的那份《退伍申请报告》。

    “那、、、、、、那是我过去的想法,如今我都没再考虑了。”陶志刚望了一眼原先递来的那份《退伍申请报告》,带有悔悟地阐明道。

    根据以上作起介绍人的邵排长与陶志刚作起的谈话汇报和看到陶志刚近来出现的悔悟表现,及结合其眼下找来提出的想要加入起界桩巡逻小分队想法,许指导员便趁机地对陶志刚又亲自地作上一遍深入细致的思想辅导工作,以加强巩固起陶志刚扎根边疆连队的决心。

    “听说你以上向连队打起《退伍申请报告》,是因为你在家乡谈上的一位恋人给你寄来了一封‘抉择信’,向你下起了最后通碟,出于迫不得已你才要这样做的是吧?”

    “嗯。”陶志刚先是点起头承认道,转而,又带有些激动地向指导员解释了起来:“其实,她那也是面临到了有自己的实际问题和想要替我作起今后作起打算,怕我待在云南边界这边时间长了会有危险,让她感到放心不下,这才不免给我写来了这封‘抉择信’。想到以上对她的亏欠和割舍不下这份感情,出于当时无奈感到进退两难,我也没再多加考虑,就随便打上了一份《退伍申请报告》交到了连队、、、、、、”

    “那你当时为什么就不能冷静下来地再找连队商量商量,先让你申请个探亲假回去与她见面再反复勾通一下,以求得她的理解和支持,干嘛只有按照她信上提出的要求,非要跟连队打起《退伍报告》闹起思想情绪呢?”接着陶志刚的话茬,许指导员又帮助其汲取教训地责怪道。

    “这不行,指导员,她的心事我知道,想到这两年我在外当兵,让她在家没少牵挂过,写信、来部队看我,尤其是在投入参加’自卫反击战’后,也给她带来了不少担心和牵挂,加上她又向我诉起过学校里的多数女生都有男友陪伴在身边,及看到过去的不少同学、朋友都已分配上了工作,或建立起了小家庭,就会让她产生起痛苦和委屈,这又让我觉得在感情上亏欠上了她不少,感到确实是有些对不起她、、、、、、

    如今联想到她又要行将毕业分配了,若还不能依从上她一回,年内退伍回去与她团聚到一起,那她肯定是会要跟我彻底闹翻的,以后就再也不会原谅我了。”

    “是啊,这些我们也都能理解,当兵的也是人,熟能无情!况且,你也是达上了超期服役的人了,连队是不会再勉强你的。假如你现在还是想要退伍的话,我们仍可以尽量帮你向上报的。”稍顿,指导员又委婉地说上了一句:“不过,你还是得要仔细地想好,一旦决定了到时可就再也不能反悔了啊。”

    “这,这、、、、、、”见许指导员又再次征询起自己曾提出过的退伍的事,陶志刚反被弄得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不知所措。

    转而,许指导员又语重心长地说起道:“陶志刚啊,我劝你还应是要多为你在部队里取得的前途好好想一想,即你现在的当兵人生道路已是迈到了最关键性的一步,不仅是被列为了连里的技术骨干力量,且也是被列为了组织上的发展对象,若是马上就要提出退伍,那你不觉得太令人惋惜了吗?”

    “另外,我们这边还正缺少些象你们这样较有文化的内地同志一道投入参与边疆连队建设,你们若是轻意动摇地就要离开了,那你不觉得也太令人遗憾了吧?那你又怎能对得起那些一道赶来牺牲在’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和在山洪泥石流中献身的烈士们啊?!”

    一听到指导员提到那些与自己一道赶来牺牲在了云南这边的烈士们,陶志刚心里不禁就会要感到心里格外难过,和浮现出自己在赶赴到贡山二连送信执行任务时所亲眼看到的从泥石流滑坡中挖掘出的十二具烈士遗体尸骨,至今还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变得眼眶又顿时红润潮湿了起来、、、、、、“指导员,是我错了,我对不起连队,对不起大家。”

    见陶志刚再一次地悔过反醒到自己,许指导员又凝重地安慰起陶志刚地说道:“好了,你也不要感到太恢心了,只要能再认真地汲取教训,学会懂得珍惜自己,牢牢地把握住未来,不要忘记向那些同你一道过来做出了奉献牺牲的战友们学习,看齐,组织领导照样还是会要相信你的,大家也照样会是要原谅你的。”

    随后,许指导员又走近到陶志刚身边,进一步地跟他谈心地讲叙起了自己当年当兵时的亲身感受:“唉,回想到在我们那时当兵真有意思,就怕被宣布到提前退伍回到家乡被人瞧不起,感到脸上没光,总想着能被留在部队里多干上几年那才了不起。尤其是我身为纳西族人,当时入伍年龄又较偏大,生怕还没当到两年兵便就要会被轮到退伍、、、、、、”此时,许指导也为自已倒起了一杯茶水。

    “唉,指导员,原来你真的还是个纳西族人啊?”听到许指导员亲口说出了自己是位纳西族人,出乎意料的陶志刚顿感吃惊,似乎不敢相信。

    “怎么,难道你还不信啊?”

    “以上是听说过有关你是位纳西族人的传闻,但根据你外表、讲话、和与战士作起交流,都象是位汉族人。尤其是看到你在给大家上起课和为报刊写起文章来,都显得象是很有学问似的,怎么竞然还会是位纳西族人呢。”

    “怎么就不会是位纳西族人呢?”许指导员先是反诘上了一句,随即便又带有自豪地介绍起本民族来:“你别小看了我们纳西族噢,她可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啊。虽然人口不多,算着我国少数民族中较小的一个民族,但纳西族却还是个智商较高的民族噢。历史上,纳西族也出了不少大学校长、博士、教授,就纳西族人种来讲,据美国人类科学研究说法,纳西族人还是能被算着是世界最聪明的人类之一呢!”

    也不知许指导员是在想要炫耀自己民族而有意夸大其词编造,还是在从哪本杂志上看到的确有这方面的报道。但一想到许指导员平时表现出的那付聪明睿智的样子,陶志刚又感到不能不相信地钦佩地说道:“怪不得战士们都觉得你的智商过人,学会的汉语言比我们汉人懂得还要多,文学方面也颇富有天分,包括象棋都下到了区第冠军。”

    “你瞧,又扯到我身上来了是吧,说着说着就跑偏离了题。”见陶志刚带有讨好地夸赞起自己,许指导员忙又带有谦逊地回避道。随即,他便接上地讲叙起了自己过去当兵时的情形来:“想到那时,我身为一名少数民族战士,年龄偏大、入伍较迟,且到了部队什么也不会,还要改学汉语,真是把我快要给急死了、、、、、、”

    “没有法子就只能硬着头皮地下起决心,在一边学好掌握起各种军事技术训练前提下,一边抓紧起挤出点滴时间,钻研学习起汉文知识、、、、、、随着经过近三年的潜心好学,我终于基本掌握到了汉语言这门学问。可是等我刚学会了汉文那年,也正好是赶上了我服兵役期满第三年,连队开始正式向我下达起了退伍通知,这给我带来了当头一棒,让我感到了非常难过。”

    “情急之下,我便主动地找到了连长、指导员,诚恳地向他们表达上了我想要继续留在部队,坚守边疆,再努力干上一段时间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和再经我一再央求,看在我实在是有点舍不得离开部队的样子和边疆连队确实也还是缺少人手,他们最终也只好心软地答应留我再干上一年看看。也就是在实现了要求留队的这一年中,我即感到了欢心鼓舞,又感到了压力倍增,从各方面都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为证明起自己的实力和为纳西族人争光,我在平时坚持参加完成好连队的正常军事训练科目和不影响到其他工作事务外,便给自己又选择上了另外一个进取目标,又钻心地瞄上了当时部队比较稀缺的通讯报道这一块,利用以上所学到的汉语言文化知识,抽出业余时间,深入连队基层班排,从坚持赶写出一些短小精悍报道开始,象豆付干大小一块一块地刊登到了营团小报上,开始慢慢地展露出头角、、、、、、”

    说到这里,许指导员又饮进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接着,感到越发兴奋地朝下继续地讲叙了起来:“由于在要求留队这一年当中工作各方面做得较好,尤其是在作好基层报道方面干得比较出色,接着,又被营里继续留用上了一年。转而,在配合做好营秘工作的同时,我又再接再厉地试着写起了大块的通讯报道文章。通过刻苦钻研,不断总结经验,终于,报道又先后得到了怒江军分区、昆明军区一些较大媒体组织的认可,文章陆续见报,从而在团里又开始形成了小有名气、、、、、、”

    “随后,再根据我在营里这一年的表现情况和团里缺少基层通讯报道人手的需要,团里就又将我重新放回到了原来的基层连队,一边当担负责起代理付指导员工作,一边带继续搞好下面的通讯报道业务,终于,让我实现起了即能为身在祖国边陲,默默做起奉献的战士写起报道的愿望了,又能让我做到长期留守在部队,植根于边疆,尽到为兵服务的责任。”

    “为了能再更方便地全身心地投入连队工作,跟着,我又办理了家属随军手续,把爱人、小孩也都带来了身边、、、、、、再随着部队形势发展和轮到这次‘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后,我又被任命为了连队指导员,负责分管起全连思想政治工作,这才成为了你们的现在指导员。”

    终于,讲完了当兵人生体验的许指导员,不禁又深深地叹出了一口气:“咳!你看时间过的多快啊,一转眼我都已成了十年朝上的老兵了。”

    听了许指导员谈起的一番当兵亲身体验和对当兵结下的深厚感情,使得陶志刚对当兵服役又有了新的理解认识,也更坚定起了他要做好长期留守部队,植根于边疆,当好义务兵的决心。

    “指导员,现在我总算是想明白了,当初真是不该在连队里闹起情绪提出要退伍的、、、、、、”至此,陶志刚的思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飞跃:“指导员,还是把这份《退伍申请报告》还给我吧。”

    “怎么,真的想通啦?”

    “嗯,真的想通了!”

    “那好吧,希望你通过经历了这次思想磨炼,会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起来。”许指导员 一边带有郑重地说道,一边拾起办公台上那份《退伍申请报告》,交还到陶志刚手上。

    “指导员,那还有另外一件事、、、、、、”收回《退伍申请报告》的陶志刚,接着向指导员又重新提起了前面想要参加界桩巡逻小分队的事来。

    “还有件另外一件什么事啊?”

    “就是我还想要参加、、、、、、”

    “噢,对!是还想要参加界桩巡逻小分队的事吧?瞧你这倔脾气样。”只见许指导员也顿时想起地拍打了一下陶志刚的后脑勺,又带有劝慰起地说道:“陶志刚,不是我另眼看待啊,你们内地来的这次就不用参加了。”

    “凭什么内地来的就不用参加了啊?”只见陶志刚感到不服地追问道。

    “这次开展巡查界桩,是要爬上几千米高的大山,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什么大不了的啊,信你们边疆人能爬上去,就不信我们内地人能爬上去啦。”说着,陶志刚又任起了性子来,“不行,我偏要参加一回!”

    “陶志刚,你不要误解,不是不让你参加,而是出于对你们内地人的爱护,考虑到你们不仅缺乏巡查界桩经验,而且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到时也不一定能行,因此,我觉得还是要尽量挑选上些巡查过界桩的边疆老同志去会要让人更放心些。”

    “指导员,你这不就是在小看我们内地人吗?回顾刚来时我们内地新人比边疆战士是要相差有段距离,但通过后面各种山地临战强化训练和摸爬滚打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无论在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各方面都不见得会比他们差了。”

    “但这次巡查界桩非同以往开展的那些山地强化军事训练,除了时间紧、任务重、攀登起来比较困难,路上都得要吃干粮、住帐篷,风餐露宿,来回一趟只少要失掉几斤肉,另外,甚至还会要担当风险。”

    “那我也不怕,只要边疆战士们能行,我也就一定能行!不就是要爬个山吗。”

    “就是要爬个山,讲的倒轻巧。这次巡查界桩攀登的高黎贡山,不比你在家门口见到的那些小山,爬起来要困难多了!不仅来回道路错综复杂,有时间规定限制,有时还要防止会高山缺氧,身体不适和发生其他意外。”

    “指导员,听你这么说,还挺带有惊险刺激的啊,那我就更是想要去尝试一下了,好好体验体验巡查起界桩的滋味。”没想到许指导员作起的一番劝阻解释,非但没有起到劝阻作用,反而更激起了陶志刚的极大兴趣,随即,他便又緾住不放地央求到许指导员:“唉,指导员,你就答应让我去一个吧,再给我一次重新振作起来的机会啊。”

    看到陶志刚态度即诚恳又执着,请战愿望十分强烈,沉思了一会的许指导员最后只好还是答应起了陶志刚,“那好吧,就再给你一次重新振作起来的机会吧,下面你快回去好好养下精神,等待通知,不要再在这吵吵了、、、、、、”

    见许指导员已答应起了参加巡查界桩的事,陶志刚顿感兴奋不已跳起地跑回到了班里,开始做起了登山准备。

    经过连队党支部的教育转化和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陶志刚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当初被选派上来到云南前线支前参战,就是为了要来奉献青春,报效祖国,从而实现起自己崇高理想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先锋战士的!而如今怎能因女友寄来的一封“抉择信”,就要随意地改变起自己走上的当兵人生道路,选择起中途退伍呢?

    联想到来部队受到的教育,作为一名军人,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听从党的召唤,都要以服从工作需要和顾全大局为重,尤其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起冲突时,都应要抱着正确的态度,不能计较起个人得失。而对照起自己在面临到边疆部队正需要到自己的时候,却因个人私下婚姻问题,闹起思想情绪,提出要求退伍,确实表现得比较狹隘和自私,暴露出了自己的革命思想意志不够坚定。

    另外,通过这场挫折,也让陶志刚开始察觉到了他与袁秀萍之间的感情的裂痕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蔬远,加上本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和选择上的人生道路存有分歧,彻底地让陶志刚敏感地觉察到了这场婚姻潜在的危机,难免能保证起两人的关系不会发生起动摇和改变、、、、、、

    于是,他觉得是到了该要放弃掉这场难以志同道合的婚姻的时候了,联系到阅历经验告诉他,往往放弃则也是一种较好的解脱办法。于是,他便毅然鼓起勇气做起最后决定地,给袁秀萍正式写上了一封令他甚感痛心的“断交”信,阐明起了自己的想法和所要坚持选择上的当兵人生道路。

    随后,陶志刚便把全部精力又投入到了报名参加起中缅界桩巡逻小分队的任务上来了。

    在经过连队一番认真挑选后,包括李国柱、马晓川、孙怒江、赵爽、唐小强、陶志刚等10多位相对身体素质较好,军事技术过硬的边疆、内地各班排人员被最终确立了下来,与负责带队的许指导员、蒋连付共计12人迅速地组成起了一支中缅界桩巡逻小分队。

    遵照上级指示,按着规定任务,组建好的一连巡逻小分队的全体人员,于第二天凌晨,便就带上干粮、水壶,枪枝弹药随许指导员、蒋连付一道开始上山巡查起中缅界桩正式地出发了、、、、、、

    他们先是以快速行军速度赶到了福贡县石月亮乡境内亚坪通道口处,然后,再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道,克服起艰难险阻地朝着位于高黎贡山高端的亚坪通道向上攀去、、、、、、

    亚坪,是当地傈僳语,意即“悬崖峭壁。沿途不仅有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且还常有毒虫、蛇蚁、野兽出没,每次巡逻都象要经受到一次殊死的考验,但一想到这是在为守卫着祖国安宁和人民幸福时,战士们就会要鼓起了勇气,临危不惧,毫不退缩大山上攀去,克服起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默默无声,甘愿奉献地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随着穿过亚坪林区,山间云雾,跨过浮桥,越过令人尖叫的瀑布,巡查队员们赶到了亚坪十八公里处,稍做休息了一会地接着又来到了一处由他们自己命名的雪山营地。此时天色已近傍晚,在许指导员、蒋连付的安排下,全队就地吃过干粮,搭起帐篷,安营扎寨地住宿了下来,躺在深山里睡上了一晚上,又真实地体验到了一回野外军营生活的滋味。

    为了争取能抓紧时间尽快地赶赴到山上的界桩巡查地点,翌日凌晨,天刚蒙蒙亮,稍恢复上了体力缓过了劲来的巡查队员们在许指导员、蒋连付的带领下,就又继续地充满起信心,鼓起勇气地越过原始森林、跨过雪山,向着屹立在更高处的中缅界桩──高黎贡山顶上攀去、、、、、、随后,通过大家沉着应战、顽强拼搏,同心协力,小分队终于安全地抵达到了界桩巡查目的地。

    稍息,便就跟着许指导员、蒋连付开始转入到了一场带有实质性的维护中国界桩的界桩巡逻行动、、、、、、

    “唉,李班长,你算得上是连里查过界桩的元老人物了,可知道指导员他们带来了照相机吗?”此时,巡逻途中的陶志刚想不禁到地问起了身边的火箭筒炮班长李国柱。

    “据我所知,每回上来巡查界桩都需要拍上些资料片带回去,估计这回也不会例外,他们是会要带来照相机的吧。”李国柱随即告诉道陶志刚。

    “噢,那不正好也能让指导员给我们来上两张吗。”只见陶志刚顿感到欣喜地说道。

    “差不多能行吧,记得去年我们跟着连长一道上来时,不就是跟着趁机地也拍上了两张的啊。”对照相也颇有兴趣的李国柱随即又窃窃地回答起陶志刚。

    “是吗?那我这就来跟指导员提提看。”说着,陶志刚便撵到许指导员带头地请示地提:“指导员,这次来巡查界桩能不能也帮我们顺便拍上两张照片带回去将来做个纪念,以示我们感到光荣自豪啊?”

    “是啊,指导员,大家好不容易上来巡查趟界桩,总不能让人家一无所获地就空手而归吧,只少也得要帮人家拍上两张纪念照留作将来光荣自豪下吧。”为了能让新来的陶志刚他们能拍上照,李国柱不免也跟着帮忙地劝说到许指导员。

    “是啊,想到在祖国的界碑上有我们镌刻上的青春,在共和国的边界线上有我们留下的足迹,若再不拍上张两照片带回去,那岂不是令人感到太遗憾了啊!”

    “指导员,就答应带我们拍上两张巡查界桩的照片,留待将来做个纪念吧!”

    听到陶志刚与李国柱跟着指导员提起照相,队伍中的孙怒江、赵爽、唐小强等人也都一起嚷了起来,提出了想要在祖国的界碑旁和共和国的边界线上,照上两张威严庄重的照片,留下永生难忘的纪念。

    “这次你们好不容易登上了这么高的大山,为保卫起祖国,履行起巡查界桩使命,想拍上两张纪念照片引以为光荣自豪,这我们都能理解。但现在还不行,还必须要等到完成了巡查任务后,才能来考虑起为你们拍照。”根据巡查队员们的提出的恳切要求和强烈愿望,许指导员临时作起解释地回答到大家,“暂且请大家还是要稍安勿躁啊。”

    “噢,太好啦!”

    “谢谢指导员、、、、、、”

    “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啊!”

    听到许指导员基本给予了答复,巡查队员们顿感兴奋地欢呼雀跃了起来、、、、、、

    突然,就见天边一道耀眼的电光掠过高黎贡山,不一会,便就伴着雷声下起了暴雨、、、、、、这让热情高涨的巡查队员们象似被沷上了一盆冷水,顿时,又变得心情都凉了下来。

    “唉,怎么这会又突然下起雨来了啊?真是天公不作美啊,是不是晓得我们要拍照了,才要故意出来捣乱的呀。”感到出乎意料的陶志刚不禁又发起了叹息道。

    “那怎么搞啊,天都下起雨来了,我们还能拍成吗。”唐小强也带有些担忧地说道。

    “咳,这你们倒是不用担心,虽说这会是下起了雨来了,但不久就会要停住的。”此时,担任起本次巡逻向导的马晓川却是颇为知情,毫不在乎地说道,“其实,高黎贡山的天气就是这样的,往往说变就变,尤其是到了现在夏未初秋时,确实是让人感到有点难以捉摸。”

    “是吗,刚才还是好好的,怎么这回说下就下起来了?跟个神经病似的。”接着马晓川的话茬,赵爽又忍不住地咕嘟上了一句。

    “好了,好了,大家赶紧都套上雨披,防止着凉。”稍顿,就听到跟在后面押队的蒋连付又及时地督促到大家,“下面还是赶快地先完成我们的巡逻任务去吧。”

    继而,套上雨披的巡查队员们又紧跟上了许指导员沿着国界线向前查看起界碑地搜寻了起来,他们时而踏着积雪、跳过山涧水溪,时而穿过丛林荆棘,越过山崖陡坡、、、、、、直到最后寻找到了屹立在高黎贡山上的中国界碑,见到其庄严尊容。
  http://www.xshuquge.net/txt/20194/36102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