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Book > 别恋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尾声、
加入书架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尾声、

最新网址:www.xshuquge.net
    sat jul 04 11:50:00 cst 2015

    第二十六章、

    “志刚,志刚、、、、、、”此时,发现到车已到站回到家乡和还反应过来的陶志刚,高军一边迅速起身地开始取下行李,一边又赶紧在其面前扬起手地呼唤道,“志刚,志刚,到站啦,快准备下车啊。”。

    “呃,怎么都已到站啦?”经高军的呼唤提醒,回过神来的陶志刚这才从深陷回忆中走了出来。

    “咳,先头还没到家时,你归心似箭地盼着要能早点回到家乡,而现在真的回到家乡了,你却又还是在念到部队那段时光,连到了终点站都不晓得下车了?真是顾了这边忘不了那边,顾了那边又忘不了这边啊。”

    “嗯,望到班车驶入到家乡境内沿途经过的熟悉线路,不由地让我又想起了当年刚参军离开家乡踏入部队时的情形。”

    “难怪我看你在车上总是显得心思緾绵,留连忘返的样子。”接着,高军又帮着陶志刚取下行李地摧促道:“好了,你也不用再多想了,这下可是真的离开部队又回到家乡了。”

    “嗯,转战千里终又归来了,还是颇为幸运的啊。”感到九死一生而幸免于难的陶志刚,继而,又联想到死难的烈士地发起感概叹息道:“唉!想到我们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老乡却是再也回不到家乡与亲人们团聚了,实在是令人感到于心不忍太婉惜了啊!”

    “是啊,他们牺牲得都那么年轻,走得确实太早了点。”随即,高军也充满起悲壮地说道,“所以,联系到我们回来的人就要立志地替上他们好好地活着,努力走完今后的人生道路,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这样才能不辜负起他们所寄予我们的期望。”

    随后,与高军一道下到车来的陶志刚,又向前迈出了几步,显得情绪有些失控地对着湛蓝的天空高声地呼唤了起来:“大勇、潘跃、云龙,你们若是在天有灵可看到我和高军替你们回来了!请你们放心,接着我们是会要替你们去看望上你们家人的。”

    “愿你们在云南边疆那边能好好地安息吧,来生再见了。”同样带着深情怀念的高军也含泪地跟上地唤起了一句。转而,他便望起钟表地摧促起陶志刚:“噢,志刚,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想必家里的亲人正在盼望着我们回去眼睛可能都快要望巴了啊。”

    随后,陶志刚只好又随着高军离开停车场来到南宣车站,继续打上车票地再由南宣返回至青山农场父母家去、、、、、、

    又经过了约一个小时的转乘,陶志刚与高军终于回到了阔别了多年的家乡所在地——青山农场。接着,下到车来的两位生死患难,一路同行的战友这才握起手地作起了最后分手告别,带上行李怀起急切的心情朝着各自父母家所在的方向奔走了过去、、、、、、

    第二十七章、

    “爸、妈,孩儿回来啦!”。还是和当年参军入伍时样穿着一身绿军装回到家里的陶志刚,一跨进到房门便就激动不已地大声喊上了。

    “啊,是谁回来啦?”只见已经变得憔悴老了不少的陶母听到唤声,顿感迟疑地忙走了出来。

    “妈,是刚儿回来啦。”陶志刚站到母亲面前又大声告诉道。

    “啊,刚儿,是你回来啦,这是真的啊?”感到异常惊喜的陶母似乎不敢相信地盯着儿子地审视地望上了半天。

    “是真的啊,妈。”只见潸然泪下的陶志刚,忽然扑通地一下跪到了母亲面前抱住其双腿泣不成声地说道:“妈,都怪孩儿不孝,这些年没能守在你们的身边,让你和爸受苦了、、、、、、”

    “噢,我的刚儿啊,我的孩子啊,你可算是回来啦、、、、、、”顿时,只见陶母已是老泪纵横地一把将儿子搂到了怀里。

    “是的,妈,不要再难过了,孩儿回来了,这下你可放心啦!”转而,陶志刚又一边替母亲拭起泪,一边对其竭力地安慰道,“以上孩儿没有辜负起你们父母的期望,可为我们陶家人争光了啊。”

    “唉,争光不争光的倒也没什么,只要你人能安全好好地回来了就行了!”陶母一边抚摸着儿子的头发一边带有心疼地说道。

    “并且,这次回来了就再也不走了,可以一直陪伴在你们二老身边了。”紧接地,陶志刚又补充地说了一句。

    “那这下我可就放心了!”陶母忽然想到地赶紧弯下身子搀扶起儿子说道:“快起来,快起来,让妈好好看看你身上可有哪里受伤了没有?”

    “没有受伤啊,妈,算孩儿命大。”说着,陶志刚当即便又抖擞起精神地拍打了两下胸脯地说道,“妈,你看,我这不是都好好的吗。”

    “咳!另外,妈还感到有桩事始终放心不下,那便就是你到如今还没能成上个家啊,当兵当的把自己的婚姻大事都给耽误了啊。”稍顿,感到焦虑不安的陶母又深深地叹出了一口气地说道。

    “唉,妈,现在我不都回来了吗,还不晚能来得及,你就别再替孩儿太操心了和感到太着急了啊。”

    此时,就见陶志刚过去的两个弟妹也都从单位上下班赶回来了。

    “你们下班了,都快来见你们大哥。”随即,便见陶母对着两个儿女赶紧招呼道,“你们都快喊大哥啊。”

    “大哥你回来啦。”回到家中的兄弟首先带头地喊了起来。

    “大哥、、、、、、”跟着,家中的那位小妹却是感到有些生蔬,带有了些羞涩地也勉强喊起了一声。

    “哇!你们一个个长得这么高啦,让我都已认不出来了。”望着小时候的弟妹都已长成了大人,感到十分欣喜的陶志刚不禁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转而,他又当即地想起道:“唉,还有大妹呢?”

    “姐被分到四分场上班去了,路远一下子赶不回来,再说,她也不晓得你今天就能到家了,待会我去打个电话告诉上她一声。”继而,谙熟家中情况的小妹随即便接上地回答道。

    “呃,她若工作忙暂时就不要慌忙地打电话给她了,等下次她什么时候休息有空回来了再顺便见个面不也是一样的吗。”听了小妹的解释,陶志刚忙又加以阻拦道。

    “大哥,这下你回来了可好了!省得妈在家一直在替你感到担心的很。”大兄弟激动地一边搓着手心,一边望到母亲显得懂事地说道“特别是前几年,你赶上了那场’自卫反击战’,可把妈给急坏了,生怕你上了战场就要牺牲回不来了。”

    “唉,妈,实在是对不起啊,以上让你们感到担惊受怕了。”听到大兄弟提起到那场”自卫反击战”,陶志刚不免感到难过地又再次安抚起母亲。转而,他忽然想起到父亲地赶紧问起道:“唉,我爸呢?怎么到现在都没见上到他人啊?去哪啦?”

    听到儿子终于问到了父亲,陶母顿时双泪俱下地泣不成声地呼唤了起来:“他爸,你可知道了啊,刚儿回来看你来啦、、、、、、”

    “啊,我爸他怎么啦?”见到母亲忽然涌出眼泪哭了起来,还蒙在鼓里的陶志刚显得一脸惊愕地忙问起道。

    “爸、、、、、、爸他已去世了。”此时,待在一旁的大兄弟忙上前搀扶住母亲含起眼泪地告诉起大哥。

    “这是真的吗,他才52岁,怎么走得这样快呀。”顿时,陶志刚如五雷轰顶地失声痛哭了起来、、、、、、

    “爸是因长年工作劳累,积劳成疾,加之患有高血压病,导致结果突发脑溢血猝死。”大兄弟跟着又作上了解释道。

    “那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陶志刚感到痛彻心扉地又追询道,“也好让我能早点赶回来带他去大医院看一下,或和他见上一面啊。”。

    “哪不是这样说呢,可是以上你爸他一直都不肯啊。”此时,就见陶母又含起眼泪地接上叙说道,“其实在前两年他就已开始犯病了,赶上他在住院吊水时,我就与他商量提出过,想要让你回来一趟带他到大医院去彻底检查看下,可他就是不肯,还打短说是你被调到云南部队守卫边关责任重大,又这么远,不能影响到你担负执勤,让我还是瞒到暂时不要告诉你,等再过上两年形势好转了,看你能否摊上探亲回来了再说。”

    “咳!”陶志刚锤起脑袋痛心疾首地说道:“那你们干嘛非要依着他呢,就不能偷偷地叫我回来一趟啊。”

    “那哪成啊,你父子俩脾气都是一样的犟得很!若是让他知道了,那不是会要惹他生气发脾气加重起病情啊。”陶母继续难过地说起道,“就在今年上半年快要去世前他头晕去门诊吊水时,我还跟他商量提出过想要发个电报让你回来趟,结果他仍是坚持不肯,怕会给你工作带来分心,说是再拖一阵子看是否能等到你摊上转业回来就可以见到面了。”

    说到最后,陶母抹起眼泪地又深深哀叹了一声,“唉!可没想到就在这吊完水后又坚持继续上班,终于,不幸导致起突发脑溢血倒在了中队办公室的桌上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啊,爸,你也是太忠厚、太老实了啊,都病成了那样子,还要去坚持继续上班。”听到这里,陶志刚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地来到了房间堂前——

    望到敬放在桌上披挂着黑纱的父亲遗像,陶志刚仿佛精神崩溃一下子扑通地跪在了地上,“爸,请原谅孩儿不孝,孩儿来迟了,没能尽到孝心,赶上为你送终,实在是令孩儿痛心啊!请原谅孩儿在此向你赎罪,为你作上一回深深祈祷吧。请受孩儿一拜吧。”紧接地,就见陶志刚为父亲深深地连磕下了三个响头、、、、、、

    随后,他又站起身来地为父亲敬上香来,“爸,虽然以上孩儿没能守在你身边为你尽到孝道,但孩儿这些年却没带你丢脸,可为我们陶家人争了光,长了脸了。爸,接着下来,也请你放心,家里现在有我回来了,相信是一定能继承起你的遗愿再重新继续地撑起这个家的。最后,愿你在天有灵,能保佑起母亲身体健康,保佑起我们全家人安好。”

    就在陶志刚悲痛欲绝地在向父亲作起悼念追悔莫及时,屋内已拥来了不少赶来探望起他的家乡人、、、、、、

    “啊呀,陶志刚,你终于回来了啊,这下可让你妈省心了,也可让你爸在天之灵得到安慰了。”

    “小陶,回来了就好啊,去前方打仗没有受到伤吧?以上可把你妈给急坏了啊。”

    “是啊,那年就见你妈整天在家以泪洗面啊,还常叫你父亲去收发室查看可有你的来信,或去领导那打听可有你的消息。”

    “志刚,这下回来了就再也不走了吧。你爸已过世了,你妈身体又不大好,这个家还得要靠你再继续撑下去呀。”

    “噢,谢谢大家能前来看我,对我们家给予关心。”见到赶来家中探望、勉励起他的左邻右舍及单位熟人,陶志刚与母亲、弟妹又一道为感谢起大家地赶紧倒茶敬烟、让坐地忙碌应酬了起来、、、、、、

    尾 声

    望着与家乡亲朋好友欢聚到一起的场景和想到战友老乡们的匆匆逝去及父亲的过早离世,陶志刚不禁又联想到了唐宋诗人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作来,在心里默默吟诵地聊以**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好一场“悲欢离合”终于过去了,活着的和死去的都在此得到了见证,、更是反映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只有少数人作出了牺牲和奉献,才能换来大多数人的幸福与安宁。同时也说明了人活着的生命只是短暂的,唯有遗留下的崇高精神才是能与世长存,永垂不朽!
  http://www.xshuquge.net/txt/20194/36104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shuquge.net。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shuquge.net